从1977-1980年的民间形态看华国锋印记
风云啸
生机勃勃的油菜地,两个小朋友就站在里面。小女孩手里拿着一本语文书在读,那语文书的封面,依然是油菜地和小朋友的图景。——这就是1978年全国新小学课本第一册的封面。当我得知华国锋去世的消息,这图一次次的在我的眼前呈现。
印象中的这套教材厚重而严谨,其中的文化色彩温和而亲切,以对历史、对科学、对现实世界的尊重,引导着认真的人生态度。读这套教材长大的一代人,有着共同的时代禀赋。扎实、努力、能当责任、热爱社会,即使他们不如此前的一代人有着舍我其谁的抱负,不如此后的一代人有着更丰富多彩的选择,然而,他们有一种幸福感,有一种满足感,在所在的岗位上,他们是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让人放心的一群。
那个时代,人们普遍感到安全,觉得好日子还在后头。有奔头,也有劲头。就连姑娘找对象,首先的标准也是老实。老实人就不会吃亏,老实人就会获得大家的敬意,大家尊重老实人了,未来的路也踏实。大家都想当然的这样认为。“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上边不是这样要求的吗?“先进更先进,后进赶先进,革命加拼命,无往而不胜”,大寨大庆的榜样号召我们沿着指引的道路努力的走。“高高山上修条河,河水哗哗笑山坡,昔日从你脚下走,如今从你头上过”,改天换地,让勤劳和汗水带来丰硕的收获。
农业产量越来越高了,食物构造走向了大米白面;工业产品变得丰富了,供销商店在一年一变的扩张;电影多了,剧团多了,杂技马戏吸引着那么多的小朋友;书籍呈现多彩多姿,《小灵通漫游未来》给我们带来那么多的憧憬。大街上,《奔向二〇〇〇年》的油画上阐释着四个现代化的目标。拾金不昧,见义勇为,是每一个人当然的准则。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明天比蜜甜!
“前进,各民族英雄的人民,伟大的共产党带领我们新的长征,万众一心奔向共产主义明天,建设祖国保卫祖国英勇的斗争”,填了新词的国歌这样说。新的长征是什么,怎样走,如何建设祖国保卫祖国,很多人并没有概念,走出物资匮乏阶段的感受,使人们对前面的艰难险阻并没有那么多的心理准备。在世界这个大棋盘上,中国的发展态势会是怎样,带着长征的理念来审视这一问题的,也许没有几个。
后来的发展,证明了中国新长征提法的允当。我们在道路上探索、进退、取舍,走过了一程又一程。而这道路的开端,树立着华国锋的标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程中,这是承前启后、不可或缺的一环,这一环已在中华民族的禀赋上打下它独特的印记。这就是历史,我们要正视。
二〇〇八年八月二十一日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http://img.wyzxwk.com/p/2019/09/e70edeb684b74b82d4c8fa6723b9a0e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