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发展改革委、工商总局近日联合发出通知,决定从今年9月1日起,在全国统一停止征收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和集贸市场管理费。
但是,在9月1日之后还有很多街道办事处继续收取管理费,难道财政部、发展改革委、工商总局近日联合发出通知,决定从今年9月1日起,在全国统一停止征收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和集贸市场管理费这个决定难道街道办事处可以不执行?
街道办事处有权收取市场管理费吗?政府就是管理国家的部门,难道政府的一切管理行为都要收管理费吗?国家是谁的?你们管理的国家包括你们自己吗?你们收取自己的管理费吗?
我家附近的小区里的市场还在继续由街道办事处转租城管执法权的承包人收取管理费,而且不给任何收费单据。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16日 12:15 红网 | |
众所周知,查处机动车交通违章是交管部门的职责。然而,在石家庄市桥西区苑东街道办事处城管科的临时工作人员不仅上路查"闯禁行"、"超载",而且动辄罚款,罚款数额从几十元至数百元不等,并且从不开具正式票据。(9月14日《燕赵都市报》) 根据有关规定,城管临时工作人员根本就没有执法权,不能上路执法,所有的执法行为都是违法。而河北省《2005年全省治理公路三乱工作实施意见》亦明文规定城管部门没
城管为何被承包?据说,是办事处碍于某领导的面子。但有决定权的领导肯定清楚城管被承包的后果,他们必然不会为了面子而决定违法的“买卖”。而有利可图,有钱可捞就成了其碍于面子而拍板的心理筹码。于是,城管被承包出去,被扩大化的执法权就明目张胆地向过往车辆收取巧立名目的罚款了。办事处的面子则在“执法者”的嚣张和被罚款者的无奈甚至怨恨之中丢得一干二净。看来,某位领导的面子的确比整个办事处的面子要大得多啊。 城管为何有人愿意承包?当然是有利可图。未承包前,该办事处每月正常收费有两三万元,承包之后扩大了执法权每月只有6000元左右,这可能吗?而这些多收的黑钱有一部分进了承包者的私囊,自然还有一部分被其用来打通关节,以便能更长时间地拥有办事处辖区之内的被擅自扩大的“城管执法权”。 “临时”城管拥有辖区的执法权,这是某些人把国家赋予的管理职责当成了自己的私人权力。正是在利益的驱动下,城管被承包也就成了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办事处实际上也就成了“城管执法权”的转租者。 期待着“城管执法权”被转租的闹剧尽快被叫停,让城管回归 为人民服务的轨道;期待着有关部门早日查清事实,依法追究某些领导的责任。否则,只怕会引来连锁效应,办事处的各项执法权都将被领导的熟人主动承包。到那时,街道办事处就成了国家赋予权力的批发市场,办事处大可做潇洒甩手掌柜的,只是苦了一方百姓啊。 (稿源:红网) (:王锦南) |
早市怪现象:说不清啥费 一男子天天收 |
2008-09-03 08:38:56 |
昨日,在沈阳市大东区东陶路6号陶瓷城农贸大厅门口的早市上,一名中年男子向每个业户收费时不给任何收据。 记者王鹏 摄 沈阳市大东区东陶路6号,陶瓷城农贸大厅门口,露天的早市嘈杂声中,一名中年男子穿梭在每个业户摊位前的过道上。 他熟练地向每个业户伸手,业户也很配合地递上数额不等的钱。可是,男子不做任何登记,也不给任何收据。 到底是谁在收费?为何不给收费单据?依据在哪里?费用流向了哪里?昨日,记者对该露天早市收费情况进行调查。 求助:交“税”却不给收据 在陶瓷城早市卖菜的徐先生是附近的农民,老两口靠卖菜维持生计。一天收入不过几十元,可每天都要交纳5元的“费用”。 老徐不知道收费的原因,只是觉得对方应该给个收取“费用”的凭证。“很多业户都觉得这钱交得冤枉,但都不敢不交。 ” 带着老徐的求助,记者于昨日凌晨5时,来到了位于大东区东陶路6号的早市。 目击:中年男子挨家收税 6时20分,收钱的中年男子出现在早市,他身着便装,没有佩戴任何可以证明身份的物件。 收费的过程像老徐说的那样,无论中年男子走到哪里,业户们都笑脸相迎,拿出钱交给他。有的业户更是提前把自己的钱准备好了,等待男子来拿。 记者发现,中年男子收钱从5元到8元不等,还有的业户干脆就直接交100、200元“月票”钱。但是,所有交钱的业户都没得到相关的收据。 对话:收的钱要交给领导 随后,记者向收费男子表明身份并询问早市相关情况。该男子称:“市场是东站街道办事处、陶瓷城农贸大厅和‘黎明百姓’超市合办的。我收的钱是替东站街道办事处收的,但是钱得先交给我的领导,然后再由领导交到东站街道办事处。 ” 当记者询问收取这些费用的缘由时,男子则表示:“市场得打扫卫生、管理,都得用钱。 ” 东站街道办事处:替税务部门代收 这个市场到底属于谁?记者在东站街道办事处得到答复:早市和街道办事处没有关系。街道办事处每个月从陶瓷城农贸大厅收取2000元的税钱,而且还是替税务部门代收的。 但当记者质疑“陶瓷城农贸大厅和大厅外面的早市并不是一回事时”,办事处则表明,“那门口的(早市)和(大厅)里面的是一体的”。可是从街道办事处一张2000元的税务发票上,却体现不出两者有任何关系。 陶瓷城农贸大厅:收费没有依据 昨日上午11时,记者再次来到陶瓷城农贸大厅,但那里没有工作人员,经过打听得知:农贸大厅的管理人员可以到“黎明百姓”超市去找。 在超市办公室,刘经理表示:早市原来属于东站街道办事处,由于政府要求,街道办事处就和市场脱离关系,“早市在陶瓷城农贸大厅门口,所以就由我们接管”。 以前就这样收费,现在还在延续。收的钱除了给街道办事处交税款外还要支出清扫管理等费用。 但当记者质疑,给街道办事处交税款的应该是大厅内的业户并非早市的业户时,刘经理表示:早上很多大厅内的业户也到外面去卖东西。 最终记者也没从刘经理处看到关于早市的审批手续。刘经理也表示,每个收费的标准都没有经过任何部门的批准,收来的钱款就直接交到了超市的财务部门。 |
记者 陶刚 王鹏 |
来源: 辽沈晚报 |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