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残奥会圣火更讨人喜欢
北京残奥会今晚就要开幕了,几天来不温不火的火炬传递也即将结束,没有像前不久奥运火炬传递那样举国欢腾,惊天动地。这说明,经历了一场大奥运会的洗礼和锤炼,有关举办者和那些狂热的人们,更加成熟、更加理性了。
据前不久报道,参照奥运会火种采集方式,残奥会圣火火种是使用凹面镜,利用聚光来点燃火种,这也寓意着采自太阳之火。北京奥组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天坛是中国古代祭天的场所,残奥圣火采集仪式在天坛举行,意味着“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理念,体现中国人对“人与自然和谐”的追求,同时也契合北京残奥会会徽“天、地、人”的理念。
依上述方法,在古老的天坛采集圣火,很符合中国人民的感情,十分得体,务实,自然,更容易被国人所接受。中华民族是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闪耀着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灿烂光辉。中国最早发现了火,来历正宗,有据可考,燧人氏钻木取火发明了火。不用说,自天坛取火作为圣火,堪称当之无愧。而希腊的火种是普罗米修斯盗来的,冒死盗火之举固然十分感人,但是严格地说他得罪天神而盗火,其手段不见得是最佳选择,似乎不如咱燧人氏自己动手、自力更生取火来得牢靠。
把从希腊采集的火作为奥运圣火是传承下来的奥运规矩,具有十分丰富的象征意义。取圣火,传火炬,理当严阵以待,不可掉以轻心。不过,火炬传递过于登峰造极,未必合适。北京奥运圣火,境外境内传递13. 7万公里 ,历时130天,范围5大洲、22个国家、国内31个省、100多个城市,火炬手2万多人,更何况配套活动更加轰轰烈烈:动辄动用专机、出动警察、邀请名人、组织观众,等等,参与组织、安保人员更不计其数。甚至把火炬传上了珠穆朗玛峰,其传递代价是可想而知的。举办奥运会的任何外国,恐怕皆望尘莫及。
在北京奥运会早已结束、奥运火炬的传递已成为历史的时候,再对火炬的传递说三道四,似乎多余,但毕竟不像传递前或传递中的非议那么不合时宜。中华民族原本是一个意境含蓄、锋芒内敛的民族,可不知从何时起变得追逐浮华、贪图形式、讲究排场、弄虚作假成风,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北京奥运会,成功自然是重要一方面,但极其奢华的做派,更值得深思。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http://img.wyzxwk.com/p/2019/09/e70edeb684b74b82d4c8fa6723b9a0e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