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民仪:第24个教师节遐想
如果没有记错,昨天,是1985年重设以来第24个教师节。近日来,围绕节日,想到过一些相关的旧事,不怕人耻笑,写在这里。
第一,难忘在部队过的第一个教师节。
每当提起教师节,都会想起第一个教师节时的情景。那是1985年,我在解放军武汉通信指挥学院当教员。教师节期间,我已经确定转业,正在河北昌黎老家探亲,没在单位。9月中旬回到武汉时,节日已经过去,同事把学院赠送给教师的小礼物转交给我。那是一个电子闹钟,外面镶着一圈有机玻璃,上面用烫金的方式,镌刻着祝贺教师节的字样,落款是某某单位赠,看上去比较精致。这个闹钟很让我喜爱,用了它好几年,最后电池部分不能正常使用,才被放在一旁。转业回秦皇岛之后,直到2000年搬到现在的家时,还见过被家属扔在楼道底下杂物堆里的这只闹钟,后来不知所终。现在想来,真不该扔掉它,如果保存下来,还可算是一件有纪念意义的文物呢!
第二,做党校教员的突出感受
1986年从部队转业到市委党校,在办公室工作一段时间后,先是兼课,后来又两度当过专职教师。我们这类市级党校,算是大专体制,开设的班次很多,既有培训处科级干部的主体班,又举办包括大专、本科在内的学历班,后来还增加了省党校开设的研究生班。除早些年办过脱产全日制班次外,党校与电大类似,多属于成人在职教育。这类学校,尽管从1984年开始按正规化要求,但在实践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考风考纪很难做到严格。这一点,媒体上有暴光,社会上多有批评,对于作为党校教员的我们,也是最不提气最感难堪的心病。
我和同事曾经议论,如今社会上,在桥梁房屋建筑等方面有不少所谓的豆腐渣工程,使花钱费力建造的桥梁房屋跨塌。如果学校在培养人才培养干部问题上做不到严格认真,影响教学质量,那么,跨掉的将是党和国家的事业或者干部队伍。因此,办学的不合格,将是最大的豆腐渣工程。其危害比起建筑上的豆腐渣工程,可要大得多。尽管多年来,这类学校内部做过不少努力,经常整顿,包括个人的严格都到了不尽人情的程度,但是这方面的问题存在,未能根本杜绝。
听说年初上级决定,自今年始,全省范围内的党校,中止了本专科函授学历班的招生。个人对此举双手赞成,因为,即使从免除党校人对办学质量的担忧来看,也未必不是好事一件。
第三,教师最好远离股市、基市,清高与清贫,不是坏词汇。
近些年来,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如多次提高工资,中小学教师工资高出10%,参与经济适用房的分配,等等,使教师队伍的生活待遇有了很大改善。这使得教师这个行业,已经向着令人羡慕的职业迈出了步伐。但是,应该看到,广大教师在社会上的政治经济地位,目前还只是刚刚改善,清贫的地位还是教师生活的主调基调。许多教了二三十年书的教师,每月收入不过一两千元,个别教师尤其是夫妻双方都是教师的,并没有多少积蓄,有的还没有自己的住房。特别是去年以来,他们中一部分人,跟随社会潮流,用为数不多的存款买了股票、基金,加入到亿万股民、基民的队伍。结果,股有不测风云,一年来中国股市一泄千里,这些人一不留神,倒成了遭受股灾基灾一族。真是可悲可叹!
我认识的一对中学教师夫妻,都已年过五十,来秦皇岛从教虽然十年有余,但因错过房改时机,至今还是无房一族。他们就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用自己多年积蓄的十来万元买了基金,本指望能够多得收益,买套属于自己的好点的房子,没想到,基金缩水过半,一年下来,这点钱赔进去4万多元,这对他们,无异于雪上加霜!
这里,我既无意讨论个人是否存在贪财、求利的心理,也无意讨论中国股市是否存在对老百姓的诱骗和掠夺,现在讲什么都为时已晚,没有意义。可不管怎么说,事情明摆在那里,对于与这对夫妻有相同遭遇的教师,可以说,几年来国家给他们的一些好处,全在股市、基市中损失殆尽。这不能不说是一件令人遗憾甚至沮丧的事情!
因此,在第24个教师节之际,我想奉劝教师一句:清高与清贫,不是坏词汇。当教师,还是要老老实实地工作,平平淡淡地生活,别抱发财的梦想,不要去股市、基市瞎掺和。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http://img.wyzxwk.com/p/2019/09/e70edeb684b74b82d4c8fa6723b9a0e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