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东胜:《我和你》包含“中国成为世界未来巨人”战略意图
徐东胜(北京未来巨人)
http://bjwljr.blog.hexun.com/23095053_h.html
http://www.chinavalue.net/Blog/BlogThread.aspx?EntryId=85652
随着2008年8月24日的2008年北京第29届奥运会闭幕式的演出结束,从2001年7月13日中国获得第29届奥运会举办权开始,历时7年、投入400多亿美元的举国办奥运,终于画上圆满的句号。
在2008年北京第29届奥运会中,中国共获得了100枚奖牌,其中,51枚金牌,列奖牌榜第二,金牌榜第一,创造中国参加奥运史的最好成绩。
期间,我也随着中国奥运健儿的优异表现而兴奋着。
当然,也有类似对“刘翔退赛”事件的震惊和愤怒,也有对奥运会花费中国纳税人巨资的行为谴责;但是,不管怎样,在中国目前的政治体制下,对这些在西方世界堪称“丑闻”的事情,也是无可奈何。
但是,相对奥运前的“3.14”藏.独闹事和达.赖的威胁、奥运火炬传递时反华势力的阻挠及西方媒体的诬陷、法国总统萨科齐和德国总理默克尔的抵制等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张状态,如今,奥运会毕竟也算成功和平安地举办了。
而且,除了奥运会本身成功举办外,还有中国观众、志愿者、啦啦队的优异表现,终于使中国作为崛起中的大国风范得到很好的展示,也得到世界的表面认可。
当然,如果大家仅仅把北京奥运会当作和历来各届奥运会一样体育竞技盛会来看,那就大错特错了。
因为,北京奥运会包含着中共最高层很深的战略意图和秘密,主要在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的内容上体现出来;而其中,最核心的战略意图是在《我和你》这首歌的选题、作词者、作曲者、演唱者的综合因素上体现出来。
我就重点来分析上述情况,因为原因复杂,我就先分析具体内容,再综合起来,从而解构出《我和你》所包含的中共最高层的“中国成为世界未来巨人”战略意图。
一、对《我和你》中文歌词含义的解构:
1、“我和你”的含义:
A、中文主唱者是中国人刘欢及“我”,代表中国的主体性:“我和你”中文主唱者是中国人刘欢,第29届奥运会是在北京举办,刘欢是中国人,由此表达的意思体现中国的主体性,所以,主体者“我”唱在前面。
B、“你”,暗喻中文对唱者是英国人萨拉·布莱曼,代表英国及世界各国家/地区的客体性、协助性:中国人刘欢所唱在前面的“我”代表了“中国主体性”,那么,唱在后面的“你” 就暗喻对唱者英国人萨拉·布莱曼所代表的国家/地区的客体性、协助性;而且,这个客体性还有两层含义:一层是狭义的含义,指与代表中国的刘欢对唱者——英国人萨拉·布莱曼,也就是指英国,也就是包含中国与英国要有主体性和客体性的关系;另一层是广义的含义,泛指与代表中国的刘欢对唱者是外国人,该对唱者可以是世界各国家/地区籍,也就是包含中国与世界各国家/地区要有主体性和客体性的关系。
2、 “心连心”的含义:“心连心”是从感情上来阐述中国与世界各国家/地区的情感关系,但是,也同样有两层含义:一层是狭义的含义,指与代表中国的刘欢对唱者——英国人萨拉·布莱曼,也就是指英国,也就是包含中国与英国要有主体性和客体性的“心连心”关系;另一层是广义的含义,泛指与代表中国的刘欢对唱者是外国人,该对唱者可以是世界各国家/地区籍,也就是包含中国与世界各国家/地区要有主体性和客体性的“心连心”关系。“同住地球村”的含义:这个含义就比较简单,就是大家都在一个地球上,很多方面是需要共同承担的。
3、 “为梦想”的含义:“为梦想”有两层含义:一层是狭义的含义,指特定的所有为“参与北京奥运会”这个梦想,也就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这个北京奥运会宣传语的核心意义;另一层是广义的含义,而这层的含义又分两层含义,也就是第2条“心连心”的以“中国与英国要有主体性和客体性的‘心连心’关系”为梦想和以“中国与世界各国家/地区要有主体性和客体性的‘心连心’关系”为梦想。
4、 “千里行,相会在北京”的含义:“千里行,相会在北京”有两层含义:一层是狭义的含义,指为“中国与英国要有主体性和客体性的‘心连心’关系”,所以,英国人要从千里之外来北京与中国相会(类似封建时代的盛世中国时,以中国为中心,“天下”各国都要“来朝”的状态);另一层是广义的含义,为“中国与世界各国家/地区要有主体性和客体性的‘心连心’关系” ,所以,世界各国家/地区的人要从千里之外来北京与中国相会(类似封建时代的盛世中国时,以中国为中心,“天下”各国都要“来朝”的状态)。
5、 “来吧”的含义:“来吧”有两层含义:一层是狭义的含义,指召唤所有特定的来参与北京奥运会者;另一层是广义的含义,指召唤“中国与英国要有主体性和客体性的‘心连心’关系”者和“中国与世界各国家/地区要有主体性和客体性的‘心连心’关系”者,那么,英国人和世界各国家/地区人就要来北京、来中国(类似封建时代的盛世中国时,以中国为中心,“天下”各国都要“来朝”的状态)。
6、 “朋友”的含义:“朋友”含义就比较简单,泛指来北京参与奥运会者。
7、 “伸出你的手”的含义:“伸出你的手”有两层的含义:一层含义是——在中国的礼仪中,要握住另一个人手的时候,主动伸出手者一般是客体者,而接住伸来手者一般是主体者,意思是中国作为主体接受作为客体的英国及世界各国家/地区;另一层含义是——在中国,“伸手”也指要钱、东西、官职、名誉、赏赐等等,而中国目前的政治体制,掌握政权者拥有一切权力,掌握巨大国家资源和掌管巨额国有资金,那么,也指中共政府在暗示,接受“中国与英国及世界各国家/地区要有主体性和客体性的‘心连心’关系”者,要向中共政府“伸手”要钱、东西、官职、名誉、赏赐等等,中共政府可以满足他们(类似封建时代的中国,只要承认中国皇帝来朝贡的各个国家,中国皇帝经常赏赐“来朝”者巨额回报)。
北京奥运会中国投入400多亿美元,而仅仅赚20多亿美元,就是践行这句歌词。
8、 “永远一家人”的含义:分成“一家人”和“永远”的含义;其中,
A、“一家人”的含义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层是广义的含义,是指接受“中国
与英国及世界各国家/地区要有主体性和客体性的‘心连心’关系”者,那么,中国与英国及世界各国家/地区就是一家人;另一层是狭义的含义,是指中共党员是由家族关系发展形成的,中共政府各级官员的任命也多是家族关系,那么,英国及世界各国家/地区要与中国形成关系者,也要与中共政府各级官员形成类似家族关系。
B、“永远”的含义:是指中共政府要维持上述“一家人”的关系直到永远,也就是指中共意图在中国永远执政,那么,英国及世界各国家/地区要与中国形成关系者,也要永远与中共政府各级官员形成类似家族关系。
二、对《我和你》英文歌词含义的解构:
1、“You and Me(你和我)”的含义:本来,中文歌词是“我和你”,英文歌词应该是“I and You”,但是,英文歌词却改成“You and Me(你和我)”,那就意味着英文歌词主唱者英国籍的萨拉·布莱曼来第29届奥运会主办地北京,也就是以客人身份来北京,也就是显示其客体性,那么,以中国的习惯,对主人的尊称要说在前面,客人自己谦称要说在后面,那么,歌词就把代表中国的“YOU”放在前面,把代表英国及世界各国家/地区的“ME”放在后面。
同时,这种主客关系还有两层含义:一层是狭义的含义,指英国籍的萨拉·布莱曼,也就是特指英国与中国的关系是客体性和主体性关系;另一层是广义的含义,指萨拉·布莱曼也是代表外国人,即代表世界各国家/地区与中国的关系也是客体性和主体性关系。
2、“From one world(来自一个世界)”和中文歌词“同住地球村”的含义吻合。
3、“We are family(我们是一家人)”和中文歌词“一家人”的含义吻合;但是,没有中文歌词“永远”的那部分含义。
4、“Travel dream” 和中文歌词“为梦想”的含义吻合。
5、“A thousand miles(英里)”的含义:国际上路程计量单位普遍以“kilometres(公里)”为计量单位,可是,本歌却以“miles(英里)”为计量单位,而“miles(英里)”是英国国内常用的计量单位,本来,面向全球听众的奥运会英文歌词应该以国际上路程计量单位“kilometres(公里)”,但是,本歌却采用英国国内常用的计量单位,那就有特别含义,那是特别表达给英国人看和听的,意图拉近与英国人的关系(类似不会说中文的老外,为了拉近跟中国人的关系,总要学会说中文“你好”向中国人问候一样。)。
6、“Meeting in Beijing(来会在北京)”和中文歌词“相会在北京”含义吻合。
7、“Come together(一起)”和中文歌词“来吧”的含义吻合。
8、“Put(放置) your hand in mine(我的(手))”和中文歌词“伸出你的手”的含义吻合。
此外,“Put(放置) your hand in mine(我的(手))”按直译的意思是“把你的手放在我的手上”,这和中国人采用西式结婚礼仪一样,新郎的手在下面,新娘的手在上面放到新郎手上,意思是——结婚后,新娘跟着新郎走。按这个意思又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层是狭义的含义,是指英文歌词主唱者英国籍的萨拉·布莱曼,也就是英国跟着中国走;另一层是广义的含义,是指英文歌词主唱者英国籍的萨拉·布莱曼,也泛指外籍的人,也指世界各国家/地区跟着中国走。
三、刘欢和萨拉·布莱曼站在“地球”之端演唱《我和你》的含义:包含三个层面的含义,
一层含义,是指中国通过举办奥运会,向世界展示中国站到“地球”之端(之巅);另一层含义,是指中国的实力也到了“地球”之端(之巅)了;还有一层含义,是指代表中国的刘欢和代表英国的萨拉·布莱曼站到“地球”之端(之巅),指英国跟随和协助中国站在“地球”之端(之巅)。
四、对《我和你》作词者、作曲者的解构:
对《我和你》成为2008年北京第29届奥运会主题歌的简要说明:
这首歌的词曲都是陈其钢,中国现代音乐大师级人物。这位旅法音乐大师,曾获法国音乐版权组织授予的最高终身音乐荣誉奖,并是斯特拉斯堡爱乐乐坛第一位非法国人担任的驻团作曲家,对中西方音乐的研究均有极高造诣,于2007年6月被聘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音乐总监。
《我和你》之所以最终当选为北京奥运会主题歌,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蒋效愚的评价,基本涵盖了它胜出的优势所在:走的是新路;表达了中国人的含蓄内敛,触动了人们心灵深处的温馨、友善和友情;言简意赅,曲调简单易唱,温馨、人性化。
还有一个需要披露的内幕就是,“23号作品”本身的名字是《永远一家人》,在确定为主题歌候选曲目后,改名为《我和你》。
主题歌作曲:陈其钢,中文词:陈其钢,
英文词译配:陈其钢、马文、常石磊
——摘自:揭秘《我和你》诞生内幕本名《永远一家人》
我的看法是:
1、歌名改动的变成有战略意图:陈其钢原定的歌名是《永远一家人》,那就直白的、公众的泛指“大家是一家人”的含义,就没有战略意图了;而歌名改成《我和你》,以及英文歌词“You and Me(你和我)”,而不是中文歌词的“I and You(我和你)”,也就是变成了“二、对英文歌词含义的解构:1、‘You and Me(你和我)’的含义” 的战略意图了,。
2、中文歌词陈其钢与英文词译配者马文、常石磊修改英文歌词形成战略意图:中文歌词陈其钢原来的中文词只是北京奥运的主题含义,但是,因为北京奥运会是中国花巨资和“期盼百年”的历史大事,因此,关系到中国人民、中国政府、中共在世界展现自己和表达思想、态度的绝佳机会,执政的中共最高层肯定要利用好这个机会,那么,就不会让主题歌只是表达奥运思想而已,而一定要包含中共最高层的全球战略意图,于是,中共最高层可能就安排马文、常石磊与陈其钢进行英文词译配,那么,就变成现在这样具有战略意图的《我和你》的互相关联又略有差别的中英文歌词了。
3、此外,还有陈其钢本身在法国、欧洲,乃至全世界音乐界广泛的影响力:
陈其钢,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主题曲《我和你》《you and me》词曲,担任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音乐总监。
享誉法国欧洲乃至全世界音乐界的中国作曲家。在他身上,有着一种古典诗人般的气质,坚持用自己的音乐谱写女人,将中国的传统元素很好地融合于西方现代作曲之中,越来越受到国内听众的关注。
1951 年 8 月 28 日出生在上海,脱胎于艺术家庭的熏陶与良好培养。1973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单簧管专业,1983年以全优成绩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师从罗忠熔〕。1984年赴法,得到二十世纪音乐大师梅西安〔Olivier MESSIAEN〕的赏识,破例纳为关门弟子。
他是当今少数几个在世界音乐舞台上极为活跃的中国作曲家之一。
——摘自《陈其钢简介》
通过接受陈其钢作词、作曲的《我和你》作为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歌,如果《我和你》在法国、欧洲,乃至全世界流传开的话,可以利用陈其钢在法国、欧洲,乃至全世界音乐界广泛的影响力和粉丝群,而化解此次反北京奥运会主力阵营——以法国和德国为主的欧洲对中国的负面影响。
五、对《我和你》演唱者的解构:、
1、男歌手启用刘欢的主要原因:启用刘欢作为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男主唱的主要原因有:
A、刘欢是国内顶尖的、有美声功底的男流行歌手。
B、刘欢是北京人。
C、刘欢长得块头大,可以与欧美人的块头有一比,不会让欧美人轻视。
D、刘欢演唱的歌曲面很广,特别是演唱很多主旋律歌曲。
E、刘欢可能是中共党员。
F、刘欢可能是中共最高层指定的。
2、女歌手启用萨拉·布莱曼的主要原因:启用萨拉·布莱曼作为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女主唱那就花了很大功夫,其的主要原因有:
A、萨拉·布莱曼出生于英国伦敦,符合中共政府启用英国人,从而通过萨拉·布莱曼在中国的成功,引起英国人对中国的兴趣和了解,最后,达到拉拢英国人的目的。
B、萨拉·布莱曼“曾经与盲人男歌手波切利合作”的经历,符合中共起源于贫穷和弱势人群并带领他们闹革命,最后取得政权的价值观。
C、韦伯的音乐剧《猫》在中国演出影响很大,使萨拉·布莱曼身兼韦伯夫人和《猫》剧女主角的身份,在中国也大受欢迎。
D、萨拉·布莱曼不仅是音乐剧天后,还是全方位的歌唱家,这是她本身超群绝伦的优势。
E、曾经与三大男高音之一的卡雷拉斯合唱了当年巴塞罗那奥运的闭幕主题曲“永远的朋友”。
F、萨拉·布莱曼除了在欧洲、北美、中国有众多的粉丝外,在日本、中东、中华台湾也有很大的影响力,这也是中国所需要的利用的条件。
G、萨拉·布莱曼说在北京奥运会演唱《我和你》“当时的感受是,那么多现场观众都沉浸在兴奋喜悦之中,站在他们中间让我感觉十分的特别。”,说明,萨拉·布莱曼也被中国观众和气氛所征服,也在一定程度融入中国的文化中。
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旗手姚明和林浩共同进场,蕴涵“巨人和未来”的意义:
“四川地震发生以后,我们开幕式团队的所有人员都非常关心,当时大家都觉得要把抗震救灾的信息和这样一个点用在开幕式上。正好,领导和许多老百姓都有这个愿望,我们也在网上看了报纸的评论。我们就研究用在哪里,其实有好几个点都可以用。”张艺谋在谈到让林浩进场的创意时说。
为何选择林浩,张艺谋说:“林浩是四川当地推荐的,当时推荐了好几位小英雄,我们选了他。因为他很小、很可爱。我们觉得他这个小个儿和姚明那个大个儿在一起,是一个巨人和我们的未来在一起,特别有意思。”
谈到这个创意时,张艺谋认为很多外国朋友都会喜欢这个想法,这很好地显示了我们的民族凝聚力。
——摘自《奥运开幕式入口险不让林浩入场 吓坏张艺谋》
很有意思,我的“未来巨人”创意被采用进北京奥运会。
我的网名叫“北京未来巨人”,我的公司叫“北京未来巨人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我的创意是:我们现在还不是巨人,我们公司和人员要站在巨人肩膀上成为未来的巨人;还有,永远有未来,我们公司和人员的发展和追求是永无止境,因此,永远要成为未来的巨人。
北京奥运会把我的“未来巨人”创意采用进去,把范围扩大到“中国成为世界未来巨人”的目标和象征意义里。
七、没有出现在北京奥运会现场的幕后战略意图含义:除了奥运会现场体现中共最高层战略意图外,还有没有出现在北京奥运会现场的幕后战略意图含义,主要是中国选择代表英国的萨拉·布莱曼与代表中国的刘欢合唱中英文歌词《我和你》,那就是包含“以中国为主体性,以英国为客体性、协助性,对全球事务紧密合作”的含义。其具体原因有:
1、英国是世界前五大经济之一,全球事务不能回避英国的合作和参与;往后,随着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增大、增强,中国对很多国际事务的处理,也离不开英国的合作和参与。
2、在19世纪,英国是拥有占世界陆地面积1/6殖民地的、资本主义全球帝国,拥有全球影响力和全球管理经验;中国要成为全球化大国,也需要英国的全球影响力和全球管理经验的支持。
3、在一战、二战,英国分别是协约国和同盟国国家,对协约国和同盟国分别在一战、二战取得最后胜利,起关键作用;如果中美之间产生恶性竞争或战争,而英国又一边倒向美国的话,那么,对中国是很不利,甚至可能会失败。所以,中国要拉英国进入自己的阵营,也就是“一家人”,或者至少使英国保持中立。
4、美国是在一战、二战后崛起的,但是,对美国的崛起,英国起了决定性的辅助、协助作用;中国如果要以主体性身份崛起于世界,也离不开英国的辅助和协助。
5、英国虽然地属欧洲,但是,英国属于与欧洲有一定距离的岛国,和以法国、德国为主体的欧洲大陆有很大隔离和互不信任,因此,中国与英国交好,有助于分化欧盟和牵制以法国、德国为主体的欧洲大陆。看到奥运火炬传递时美国国会、法国政府和巴黎市政府、德国政府以及西方媒体对藏.独和达.赖的公开支持,以及对中国的恶意攻击,更凸显中国争取英国的重要性;而且,从全球争霸的历史来看,一个不团结的欧洲,更有利于中国。
6、英国的信用货币英镑是世界五大流通、国际贸易结算和储备货币之一(其他四种是:美元、欧元、日元、黄金),所以,中国国家外汇储备也离不开英镑;而且,在现今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美元巨大贬值,中国持有的1.8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需要变换成一揽子货币,其中,也离不开配置一定量的英镑,这样,对中国和英国都是有利的。
7、曾经作为英国99年的殖民地、现在已经回归中国的香港,其中,有很多英国及英国人的利益,这是中英之间的需要合作的纽带;也是中国向英国释放紧密合作的原因之一。
8、英国是世界洗钱和贪腐资金最密集聚集地,俄罗斯的大量富豪就是移民英国的;与英国交好,如果以后中国国内政局不好的话,就会有助于贪腐官员移民和转移财富落定的地方。
综上所述,北京奥运会包含着中共最高层很深的战略意图和秘密,主要在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的内容上体现出来;而其中,最核心的战略意图是在《我和你》这首歌的选题、作词者、作曲者、演唱者的综合因素上体现出来。
其体现的主要战略意图是:中国采用“以我为主”的全球战略,中国希望成为世界未来巨人,英国及世界各国家/地区要“以客体性身份”与“以主体性身份”的中国成为“一家人”, 并且,英国及世界各国家/地区要与中共政府要维持上述“一家人”的关系直到永远,也就是指中共意图在中国永远执政,那么,英国及世界各国家/地区要与中国形成关系者,也要永远与中共政府各级官员形成类似家族关系。
当然,如果世界各国家/地区不与中共政府维持上述“一家人”的紧密关系,只要英国愿意与中共政府维持上述“一家人”的紧密关系,那么,中共政府达成“中共政府永远执政的中国成为全球主体性的世界未来巨人”的战略意图就可能实现。
以上就是《我和你》所包含的中共最高层的战略意图。
至于,结果怎样,作为“全球大中华系统”的中华民族同胞们——我们将如何参与?!!!或者我们将拭目以待?!!!
谨以此文献给谨以此文献给全球“大中华”系统同胞们(其中,最主要的的是全球福建人系统、全球广东人系统、全球江浙沪人系统、全球香港人系统、全球台湾人系统、全球客家人系统 )。
同时,献给2008年北京第29届奥运会全球参与者和关注者。
中国工商业协会副会长
北京未来巨人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徐东胜 于北京
网名:北京未来巨人、北京未来英雄
2008年8月10日 搜集资料, 2008年9月13日 凌晨撰写
E-mail:[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电话:010-86313397 手机:13501324108
http:hexun.com/bjwljr
2008年北京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主题歌《我和你》歌词
2008-08-08 21:08:03
主题歌《我和你》:
主题歌作曲:陈其钢,中文词:陈其钢,
英文词译配:陈其钢、马文、常石磊,
配器:陈其钢、常石磊、王之一。
演唱:刘欢、萨拉·布莱曼
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为梦想,千里行,相会在北京。
来吧!朋友,伸出你的手,我和你,心连心,永远一家人。
You and Me(你和我) From one world(来自一个世界) We are family(我们是一家人)
Travel dream
A thousand miles(英里) Meeting in Beijing(来相会在北京)
Come together(一起)
Put(放置) your hand in mine(我的(手))
You and Me From one world We are family
本文相关分析资料来源:
一、 揭秘《我和你》诞生内幕 本名《永远一家人》
http://xk.cn.yahoo.com/articles/080809/1/bh55.html
二、 2008年北京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主题歌《我和你》歌词
http://www.beijing2008.cn/ceremonies/headlines/openingceremony/s214513699/n214516833.shtml
三、 sarah brightman / 莎拉•布莱曼简介
http://data.yule.baidu.com/star_details/101186.html
四、 《我和你》很纯洁很完美 莎拉•布莱曼深感震撼
http://2008.sohu.com/20080809/n258716629.shtml
五、 奥运开幕式入口险不让林浩入场 吓坏张艺谋
http://2008.sohu.com/20080810/n258720437.shtml
揭秘《我和你》诞生内幕 本名《永远一家人》
徐东胜(北京未来巨人)转载
2008-08-09 07:38:04新华社 记者 刘卫宏 汪涌
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最终在开幕式的舞台上揭晓和“解密”,外界强烈推荐甚至呼声很高的歌曲全部落选,而最后的“谜底”《我和你》,词曲恰好是开幕式音乐总监陈其钢。这其间有无“玄机”?
新华社记者在“绝密阶段”全程见证了北京奥运会主题歌的诞生过程:这首主题歌并非内定人员命题创作,也是通过征集和无记名投票,在完全公正的情况下选定。
北京2008奥运歌曲全球征集共进行了4期,收到应征作品98871件。人们所熟悉并已广为传唱的一些歌曲,都是在这次全球征集中诞生的,比如《永远的朋友》和《北京欢迎你》。
尽管应征作品数量惊人,但因为非专业人士的作品绝大多数难以达到理想水平,因此,从去年一直到今年初,北京奥组委根据开幕式创意工作的要求,向数十位专业音乐人“定向征集”主题歌作品。这次征集邀请了国内外众多乐坛大腕:孔祥东、乔吉奥•莫罗德尔、陈其钢、谭盾、鲍比达、迈克•巴特、王力宏、周杰伦、冯晓泉、小柯、林夕、金培达、陈少琪……
《我和你》就是从这次定向征集中产生。2007年10月,北京奥运歌曲征集评选委员会的评委们,对24首重点推荐曲目进行了审听,参加审听的所有歌曲,全部隐去歌曲名称和等信息,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定了8首主题歌候选曲目,并建议将“23号作品”确定为重点推荐曲目。
评委当时的评价是:这首歌简单好听、内涵丰富、温暖抒情、易于传唱;国际风格较强,中国味道浓郁,与开幕式创意主题和风格展示十分匹配。
今年1月,北京奥组委负责人听取了主题歌曲征集评选的专题汇报,原则同意将“23号作品”作为主题歌重点推荐曲目,并进行保密处理。4月,最终确定这首歌曲为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推荐曲目。因此,这首歌没有像《永远的朋友》《北京欢迎你》一样,向社会推广。不过,这首歌的音乐在开幕式彩排中曾作为背景音乐播放,但人们没有留意。
2008年8月3日下午,最后的主题歌评选活动在开幕式运营中心举行。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蒋效愚说,这是整个奥运歌曲评选的最重要活动,所有评委都要签署保密协议,要将悬念留到最后一刻。在公证人员的全程公证下,“23号作品”在北京奥运歌曲征集评审会议上获得评委们全票通过,正式成为北京奥运会主题歌。
因此,这首歌在事实上留给刘欢与莎拉•布莱曼的时间不到一周。
这首歌的词曲都是陈其钢,中国现代音乐大师级人物。这位旅法音乐大师,曾获法国音乐版权组织授予的最高终身音乐荣誉奖,并是斯特拉斯堡爱乐乐坛第一位非法国人担任的驻团作曲家,对中西方音乐的研究均有极高造诣,于2007年6月被聘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音乐总监。
《我和你》之所以最终当选为北京奥运会主题歌,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蒋效愚的评价,基本涵盖了它胜出的优势所在:走的是新路;表达了中国人的含蓄内敛,触动了人们心灵深处的温馨、友善和友情;言简意赅,曲调简单易唱,温馨、人性化。
还有一个需要披露的内幕就是,“23号作品”本身的名字是《永远一家人》,在确定为主题歌候选曲目后,改名为《我和你》。
http://xk.cn.yahoo.com/articles/080809/1/bh55.html
陈其钢简介
陈其钢,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主题曲《我和你》《you and me》词曲,担任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音乐总监。
享誉法国欧洲乃至全世界音乐界的中国作曲家。在他身上,有着一种古典诗人般的气质,坚持用自己的音乐谱写女人,将中国的传统元素很好地融合于西方现代作曲之中,越来越受到国内听众的关注。
1951 年 8 月 28 日出生在上海,脱胎于艺术家庭的熏陶与良好培养。1973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单簧管专业,1983年以全优成绩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师从罗忠熔〕。1984年赴法,得到二十世纪音乐大师梅西安〔Olivier MESSIAEN〕的赏识,破例纳为关门弟子。
他是当今少数几个在世界音乐舞台上极为活跃的中国作曲家之一。十余年来,他的作品荣获了多项国际大奖,1998年,他出任著名的国际贝桑松作曲大赛的评委会主席。1999年,担任巴黎音乐城艺术顾问,2000年梅西安国际钢琴比赛专门设立了陈其钢作品演奏奖。在他的倡导与帮助之下,世界著名的贝桑松国际青年指挥比赛预赛由原来的日本移到北京。近年来,陈其钢对中国传统音乐表现出越来越多的兴趣,并与张艺谋,中央芭蕾舞团合作创作了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
7月20日 ,北京奥组委举行了颁发聘书仪式,已在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运营中心工作半年以上的25名各创意组总设计、30名各工作室主任以及其他144名专业艺术、技术工作人员正式受聘,“音乐总设计”的头衔则被授予了祖籍台州的旅法华人作曲家陈其钢。
主要作品目录有:《回忆》(1985) 长笛与竖琴、《梦之旅》(1987) 室内乐六重奏、《水调歌头》(1990) 男声与室内乐团、《一线光明》(1993)长笛与管弦乐、《逝去的时光》(1995-1996) 大提琴与交响乐团、《五行》(1999) 大交响乐团、《大红灯笼高高挂》(2000) 芭蕾舞剧音乐、《蝶恋花》(2001)民族室内乐与大交响乐团的协奏曲、《走西口》(2003)弦乐队、《一个法国女人的梦》(2004-2005)女高音,单簧管与管弦乐队、《看不见的声音》(2005)六个人声与管弦乐队。
专业成就 :
1986 获法国第二届国际单簧管节作曲国际比赛第一名。
1987 受法国国家广播公司委托创作《梦之旅》 1988 获德国达姆施塔特第三十四届夏季国际音乐节"奖学金奖"。
获意大利第二十七届Triest国际交响乐作品国际比赛特别奖。
受法国国家广播公司委托创作大型管弦乐作品《源》。
1989 获布朗热国际音乐基金会奖金。
1990 受法国文化部, 法国大革命二百周年文化工程委托创作萨克斯与室内乐协奏曲《火影》。
受荷兰新乐团委托创作《水调歌头》。
1991 荣获法国音乐版权组织(SACEM)颁发的HerveDugardin年度奖(每年授予一位四十岁以下的作曲家) 。
应法国文化部委托创作长笛协奏曲《一线光明》。
1992 在Saint-Remy-de-Provence管风琴作品国际比赛获特别奖。
第二次荣获布朗热国际音乐基金会奖金。
法国文化部,法国国家广播公司和法国音乐版权组织联合出版 "陈其钢作品专辑"CD,列入"法国当代音乐"唱片系列。
1993 应法国现代音乐研究所(IRCAM)委托创作《孤独者的梦》。
应美国-法国联合音乐基金会邀请在 La Napoule 古堡生活创作。
荣获 "梅狄西斯庄园--墙外奖" (历史上的罗马奖)。
1993-1997 四次应邀出任台湾国际作曲研习营教授。
1994 任"入野国际作曲比赛"评委。
应德国室内爱乐乐团(Deutsche Kammerphilharmonie)之约,创作双簧管协奏曲《道情》。
1995 担任法国国家广播公司现代音乐顾问。
应法国文化部委托创作民乐室内乐《三笑》。
1996 受荷兰新乐团委托创作古琴协奏曲。
应聘中国音乐学院作 曲客座 教授。
担任里昂(Lyon)现代音乐节艺术顾问。
受法国国家交响乐团委托,为马友友创作大提琴协奏曲《逝去的时光》
1997 应邀担任法国Avignon第二十一届Centre Acanthes国际作曲 研习营教授
1998 应邀出任贝藏松第九届国际作曲大赛评委会主席。
1999 应法国国家广播公司委托,创作管弦乐组曲《五行》
应中央芭蕾舞团之约,为张艺谋导演的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创作音乐,并于2001年5月2-4日在北京举行全球首演。
2000 任巴黎音乐城艺术顾问。国际梅湘(梅西安)钢琴比赛特别设立陈其钢作品演奏奖。
获国际作曲领域享有盛名的库谢维茨基音乐基金会 (KOUSSEVITZKY MUSIC FOUNDATION) )委托,为大型交响乐团和民族室内乐团创作双乐队协奏曲《蝶恋花》。加拿大蒙特利尔交响乐团委托创作二胡协奏曲《逝去的时光》荷兰文化部,荷兰现代艺术博物馆,荷兰政府电影基金会联合出资的:陈其钢的"水调歌头"艺术片开始拍摄。
2001 获巴黎市政府2000年大奖作品《五行》进入BBC国际作曲"大师奖"总决赛。
2002 首次在北京举办个人作品音乐会,作品《五行》、《逝去的时光》(二胡版)、《蝶恋花》在第五届北京国际音乐节上演出2002 上海音乐学院客座教授。
2003 世界五大唱片公司之一的EMI/VIRGIN唱片公司在全球发行其CD专辑《蝶恋花》,该片被世界权威杂志《留声机》评为4月全球十佳唱片。
2004 应聘为斯特拉斯堡爱乐乐团驻团作曲家。法国音乐历史上第一位非法国人获此殊荣。
2005 法国音乐版权组织授予陈其钢最高终身音乐荣誉奖“交响乐大奖”。
2006 由EMI/VIRGIN唱片公司全球发行的新专辑获得法国查尔斯. 克罗学院最佳年度现代音乐唱片奖。并获得BBC音乐杂志 5 Stars Disc 。
2008北京奥运主题曲《我和你》,英文《You and Me》。
http://baike.baidu.com/view/887269.htm
sarah brightman / 莎拉•布莱曼简介
莎拉·布莱曼,英国女歌手,身高:166cm,因音乐风格横跨古典和流行而成为“新世界音乐”的标杆人物,莎拉•布莱曼最为知名的作品则是与盲人男歌手波切利合作的《Time To Say Goodbye》。
莎拉·布莱曼将与中国著名歌手刘欢共同演唱北京08年奥运会,而再次被公众所关注。而早在1988年巴塞罗那奥运会,莎拉•布莱曼就与三大男高音之一的卡雷拉斯合唱闭幕式主题曲《Friends for Life》而闻名世界。
莎拉·布莱曼1960年出生于英国伦敦,三岁开始学习舞蹈,十三岁首度登上了伦敦琴卡迪利剧院《我与亚伯特》舞台剧的演出,随后又加入了舞蹈团体:“潘神一族”和“丑闻”,后来在新伦敦剧院参与《猫》剧的原创和演出。在嫁给当今最重要的,享有盛名的音乐剧作曲家安德鲁·劳埃·韦伯后,她开始演唱古典音乐年很快暂露头脚,她同歌王多明戈一同演唱韦伯的《安魂曲》,并因《歌剧魁影》一剧而成为耀眼的音乐剧明星。这次演出的EMI录音让她获得了当年格莱美奖最佳新古典艺人奖的提名。
1986年,在“英国女王陛下剧院”的演出使得这部名剧传遍了全世界,这次演出使得她获得了当年英国戏剧论坛奖的提名,两年后她将该剧带到纽约的百老汇。1990年她又参演加了劳埃·韦伯的新剧《爱的真相》的首演,担任剧中女主角露丝·薇柏一角。这部剧目先后在伦敦和百老汇上演。 此外,她也曾在查尔斯史特落斯的儿童歌剧《夜莺》,韦伯的《歌舞剧》及《旋转木马》中演唱过,另外她还发行过许多跨界音乐专辑如《逝去的歌》、《卸除防备》、《末期的歌》,以及最近的《Time to Say Goodbye 告别的时刻》,这张成功的专辑在伦敦的艾比录音室进行录音。专辑中的两首歌曲是她和近年来在歌剧界极受欢迎的青年男高音荷西·库拉一同演唱的。而最令人心动的主打歌《Time to Say Goodbye 告别的时刻》则是和意大利天王级的男高音流行歌手安德烈·波伽利与她一起合唱的。关于这首《Time to Say Goodbye 告别的时刻》还有一个感人的传奇故事:《Time to Say Goodbye 告别的时刻》这首曲子是德国拳王亨利·马克斯为告别他传奇的职业生涯而特别邀请他最钟爱的女歌手莎拉演唱的。莎拉在接受了这个委托后,再由她挑选了这首意大利歌曲并指名与安德烈·波伽利合唱。然而在这场1996年11月举行的拳赛中亨利意外失手,当他登场谢幕时,《Time to Say Goodbye 告别的时刻》那动人的旋律与之同时响起,莎拉伤感的歌声令闻者莫不动容。于是,一个传奇的告别时刻却是另一个音乐的传奇性的登场。
《Time to Say Goodbye 告别的时刻》这首歌在欧美歌坛影响巨大,就连戴安娜香消玉陨,葬礼之前,BBC也是以这首歌作为对戴妃的最后告别。1992年到1994年间,她则进一步在多部音乐剧担任要角。几乎美国、加拿大、欧洲和日本各地的重要歌剧院、音乐厅、剧场和露天剧场都有她演唱的足迹。当今世界许多重要的指挥家和乐团都和她合作过。 1992年她应邀与卡列拉斯一同在巴赛罗纳奥运会上演唱主题曲, 1994年她曾与多明戈在日本一同举行古典音乐演唱会。这几次演出均获得一片赞誉,也确定了她乐坛天后的地位。
21岁那年,莎拉前往伦敦应征出演使之后来名扬天下的音乐剧《猫》,不仅夺得女主角的位置,还俘获了该剧的作曲家、大名鼎鼎的安德鲁•洛依德•韦伯的心,从此成为这位音乐剧大师作品中的女主角,并在他的指导下开始演唱古典作品。
1988年,她首次登上美国百老汇的舞台,以《歌剧院幽灵》名满天下,从此奠定了世界级音乐巨星的地位。不幸的是,1990年,莎拉与韦伯劳燕分飞,几经辗转后,走出感情阴影的莎拉,确定了发展“歌手”的路线。
1993年,《谜》合唱团的创始团员弗兰克•彼得森开始担任她的唱片制作人,标志莎拉重新寻回辉煌事业的时刻即将来临。弗兰克•彼得森为她制作了一系列风格崭新的专辑,其中一曲兼具古典与流行唱法的《告别时刻》,让人在撼动心魄的旋律与高亢起伏的歌声中感受到情和爱的深情对话、天人合一的极致风华。至此,莎拉凭着自己充满能量的绝美歌声向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并发,她以流行唱法唱中低音域,而用美声唱法演绎高音区,以此取得的流行与古典之间的平衡,听起来别具风韵。这张专辑在1997年全球狂卖250万张,再度缔造了莎拉音乐事业的辉煌时刻,使之成功地以一个音乐剧天后的身份跨过古典和流行之间的藩篱,精彩地转变为一个全方位的歌唱家。
莎拉•布莱曼大事记:
1960年8月14日 出生于英国伦敦,为六个孩子中的长女。
三岁始学跳舞,曾就读Elmhurst芭蕾学校及伦敦艺术教育学院。
十三岁便在伦敦的皮卡迪利(Picadilly)剧院,参加了戏剧“Iand Albert”的演出。
十六岁时曾经在电视节目《Pan's people》中担任舞群之一。
十八岁是加入Aroene Phillops的舞团Hot Gossip,并以由她担任主唱的“Ilost my heart to a starship Troop”获得她生平第一张全英Top l0单曲。
1981年,莎拉参加了著名音乐剧《猫》的首演。
1982年,她参与制作并主演了一部颇受好评的儿童歌剧《夜莺》。
1984年,她再度参演安德鲁•洛伊韦伯的音乐剧《歌剧院幽灵》。
1985年,她先后在伦敦、纽约担任安德鲁.洛伊韦伯古典音乐《安魂曲》的首演及录音,与她一同单纲的男主唱则是当今三大男高音之一的多明戈。她同时因为这个演出获得葛来美奖《最佳古典新艺人》的提名。这一年她与洛伊丰伯结婚。
1986年,伦敦的“女王陛下剧院”推出了堪称本世纪最著名音乐剧之一的作品《歌剧院幽灵》,莎拉主演了历任中最令人难以忘怀的女主角克莉丝汀。这个演出将她的演艺生涯推上了第一个高峰。
1988年1月,《歌剧院幽灵》首度于美国百老汇演出,莎拉的魅力继而征服了新大陆。她因此被Drama Desk大奖提名为最佳女演员,同年她为EMI古典录制了一张艺术歌曲专辑《天籁森林》演唱英国作曲家布瑞顿所改编整理的英国民谣,这张专辑为她进一步的古典声乐演唱赢得相当的好评。
1989年录制专辑《The Song That Got Away》。
1990年,录制专辑《As I Came 0f Age》。同年,她主演了这年十二月推出的洛伊韦伯的新作〈爱的观点〉,同时参加了一直持续到次年的“洛伊韦伯音乐作品”美国巡回演出。
1992年,参加“洛伊韦伯音乐作品”日本巡回演出。同年,与三大男高音之一的卡雷拉斯合唱了当年巴塞罗那奥运的闭幕主题曲“永远的朋友”。
1993年,发行了专辑《Dive》。
1994年,赴日与多明戈共同举行演唱会。
1996年,录制专辑《飞翔》(FLY),同年底,受邀去德国参加重量级拳王马斯克的退休演唱会。
1997年,专辑《永志不渝》与同名单曲《告别时刻》同时横扫全球唱片市场,创下超过250万张的惊人销售记录。
1998年12月,个人专辑《重返伊甸园》(EDEN)在台湾上市,为欧洲以外的地区世界首卖。发行两周,台湾地区销售量已逼近白金唱片。
2000年4月,大碟《月光女神》(La luna)发行。同名的全球巡演展开。随着新专辑《月光女神》的发行,莎拉布莱曼(Sarah Brightman)的名字再次横扫世界乐坛,荣登Billboard古典跨界排行冠军和单曲榜TOP 20。
2001年岁末发行的[金选—莎拉布莱曼Sarah Brightman Classics]新歌加精选,是莎拉布莱曼音乐生涯的极致颂扬,收录4首全新单曲。
2003年5月,发行最新专辑《一千零一夜》(Harem)。Harem是以中东传说为基底所编织而成的一次音乐奇想之旅,整张专辑呈现出来的是广袤沙漠、无垠空间以及那种平和与充满灵性的感觉,这张专辑可能是莎拉布莱曼到目前为止最独特且最具个人特色的作品,不但展现了她在作曲方面的才华,她充满热情的创意构思以及举世无双的天籁歌声也都在其中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
2007年,发行最新专辑《真爱传奇》:《Symphony》翻唱自德国 Silbermond 乐队《Verschwende Deine Zeit》专辑中的《Symphonie》;《Canto Della Terra》是与跨界男高音 Andrea Bocelli 的再度合作;《Sanvean》翻唱自暗潮团体 Dead Can Dance 的《Sanvean (I'm Your Shadow)》;《I Will Be With You (Where The Lost Ones Go)》翻唱自 Sissel 的同名曲,在单曲碟(西尔德斯神话已有推荐)里面是与 Chris Thompson 合作的,而本专辑是与 Kiss 的主唱 Paul Stanley 重新录制了一个版本;《Schwere Tr?ume》改编自奥地利作曲家和指挥家 Mahler 的作品;《Sarai Qui》翻唱自 Faith Hill 演唱的电影《珍珠港》主题曲《There You'll Be》,与意大利男高音 Alessandro Safina 合唱;《Storia D'amore》貌似来自意大利的同名电影;《Let It Rain》确非是翻唱曲目;《Attesa》则是一首从 Pietro Mascagni 的《Cavalleria Rusticana》中得到灵感的作品;《Pasión》源自墨西哥电视剧《Pasión》的主题曲,一首西班牙语情歌,与 Fernando Lima 合作演绎;《Running》这个单曲改编自 Holst 的《The Planets》Sarah Brightman 莎拉·布莱曼 的声线始终是如此出类拔萃,除了赞叹,唯有倾听!
http://data.yule.baidu.com/star_details/101186.html
《我和你》很纯洁很完美 莎拉•布莱曼深感震撼
2008年08月09日 20:37 来源:青岛新闻网-青岛晚报
刘欢和莎拉•布莱曼在开幕式演唱《我和你》之后一小时接受了记者们的采访。
这首歌和其他奥运歌曲比起来稍微有点离经叛道,二位怎么看?
刘欢:这首歌是没有以往的奥运歌曲那么激昂,它显得更加平和安详,但这是我们希望向世界传达的——我们希望世界和平,我们希望整个世界在一个祥和的氛围中。
莎拉:我第一次看到这首歌的词曲的时候就感到深深震撼,她如此简单,却表达了如此美好的意境。它让我感觉很纯洁、很完美。
莎拉,六年前你曾经在冬奥会上演唱了主题歌,和这一次相比感觉有何不同?这次演唱这首曲子,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
莎拉:在冬奥会演唱和夏季奥运会演唱有些不同,尤其这次是在北京感受来自世界的关注,感觉很特别。至于最让我感动的,则是和作曲者、工作人员、张艺谋导演的合作,我看到他们都在非常努力地准备这个盛会,他们的投入让我觉得自己是这个集体的一员很骄傲。
站在“地球”之端感受如何?
莎拉:当时的感受是,那么多现场观众都沉浸在兴奋喜悦之中,站在他们中间让我感觉十分的特别。
莎拉这次来到人口最多的中国,感受如何?
莎拉:我很多次来到北京,每一次都十分享受,这次看到了北京的飞速发展,我觉得一切都非常的有趣。
http://2008.sohu.com/20080809/n258716629.shtml
巨人和未来在一起(摘选)
“四川地震发生以后,我们开幕式团队的所有人员都非常关心,当时大家都觉得要把抗震救灾的信息和这样一个点用在开幕式上。正好,领导和许多老百姓都有这个愿望,我们也在网上看了报纸的评论。我们就研究用在哪里,其实有好几个点都可以用。”张艺谋在谈到让林浩进场的创意时说。
为何选择林浩,张艺谋说:“林浩是四川当地推荐的,当时推荐了好几位小英雄,我们选了他。因为他很小、很可爱。我们觉得他这个小个儿和姚明那个大个儿在一起,是一个巨人和我们的未来在一起,特别有意思。”
谈到这个创意时,张艺谋认为很多外国朋友都会喜欢这个想法,这很好地显示了我们的民族凝聚力。
摘自《奥运开幕式入口险不让林浩入场 吓坏张艺谋》
http://2008.sohu.com/20080810/n258720437.shtml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http://img.wyzxwk.com/p/2019/09/e70edeb684b74b82d4c8fa6723b9a0e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