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切实际的要求:错时上下班,自觉封存公务用车
来源于人民网-人民日报的报道: 本报北京 10月11日 电 国管局、中直管理局今天下发通知要求,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各单位要带头落实北京市人民政府通告的各项规定。
……
通知要求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各单位,一是要减少车辆使用,自觉做到封存公务用车30%,按车牌号尾数每周停驶一天,职工私车每周少开一天。10月底前将所有“黄标车”分别移交国管局、中直管理局统一处置。二是要加强施工管理,严格实施《绿色施工标准》,认真落实工地扬尘污染防治的各项措施。三是要继续抓好燃煤锅炉改造,对未达标的燃煤锅炉进行治理,按时限要求完成燃煤锅炉改造任务。四是要落实错时上下班措施,各部门、各单位所属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要根据工作实际妥善安排好上下班时间。
以上述四项要求为主体内容的这个通知,感觉有点应付意味。二、三项要求,是关于对施工管理和燃煤锅炉方面的要求。理解不错的话,应该归类于建筑业和市政工程及供热等行业,均为属地管理范畴,其监管制度分明,由北京市负责,似乎与是否为中央国家机关并没有太直接的联系。
至于第一项要求,减少车辆使用,“自觉做到封存公务用车30%”,这条要求虽然有数字量化,但比较虚。那、哪些公务用车要封存?不明确,30%更无从谈起。如何“自觉”?公车私用,是明令禁止的规定,都形同虚设,怎么可能靠自觉就能封存公车30%呢?如果要求减少现有车辆的30%,或拍卖,或捐赠,倒比较务实。
再说第四项要求,更可能是得不偿失,中央国家机关,乃领导管理全国的机关,而不是单北京市的领导管理机关;中央国家机关也是服务机关,服务对象遍布全国,而不是只有北京市。中央国家机关,这么一错时上下班不打紧,影响的却是全国。试想,每天全国有多少省(市、区)、市、县,多少人进京,要到中央国家机关,或请示报告,或出席会议,或交流洽谈……都得错时,结果给全国各地多少人造成不便!天南海北,四面八方,有的甚至不远万里,乘飞机,坐火车,搭汽车,风尘仆仆,好不容易赶到首都,谁不想快点把事情快办利索,这一错时,而且也不知道怎么个错法,闹不好赶到办公室,又跟人家错开了,一天又耽误掉了。说到底,中央国家机关更应处理好大局利益与局部利益、全国利益与地区利益之间的关系。切不可只注重了局部利益和地区利益,而忽略了大局利益和全国利益。另外,“根据实际”“妥善安排”上下班时间,也让人摸不着头绪。
作为中央国家机关的日常管理机构,国管局、中直管理局做事情、发文件,理应为全国做出表率,做到逻辑严谨,实事求是,可操作性强,示范作用突出。缺乏具体措施或不切实际难以落实的要求,最好不发或少发通知。
当然,错时上下班也好,封存公车也好,都是因北京的交通问题引起的。北京的交通问题,是个实实在在的系统工程,是个庞大课题,多少年来,这一问题一直在考验着北京乃至国家政府的管理能力。为了迎接奥运会而采取的限制车辆这样一个临时性措施,如果看到对控制排放、缓解交通拥堵有一定效果,则马上就将其作为永久性制度,明显是治标不治本(甚至连标也治不了)的无奈之举。
解决北京市的交通问题的根本,是控制人口。不控制人口,谈何控制车辆?有计划,才能可持续。急于放弃计划经济政策,很多方面都吃了不少亏,其中城市人口尤其是特大城市人口的急剧膨胀,就是典型的例子。有些主张取消户籍制、与西方接轨的呼声,始终此起彼伏,不绝于耳。事实上,北京的户口管理,相对来说在全国还是最严的,即便照现行的政策,北京的人口仍然无法控制,因为中国的情况根本与外国不同,中国地区差别,城市差别,城乡差别还相当大,美国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甚至任何一个小镇生活条件都足够好,随便找个差不多的中流城市都能举办奥运会,人们在哪儿生活都挺安心,满意,而不必非要搬到纽约、华盛顿去住不可。中国就不同了,北京高考分数线400来分,有的省份恨不得到了600,北京的人均收入多少?落后地区收入多少?完全两重天,天壤之别嘛。谁不想跑到北京上海住?况且全国各地的有钱人也在增多,有钱能使鬼推磨,别说住到北京上海啦,出国定居都不在话下。因此,解决问题,要从实际出发,从基础做起,在均衡发展上下功夫。待全国的中小城市、农村都发展好了,条件改善了,差距缩小了,才能真正解决大城市的交通问题。
其实,户籍管理的放松,所带来的问题远不止大城市的交通问题。城市的各种功能,还远不具备容纳大量外来人口的承受能力。如果下步农村土地可以流转了,则还会有大批的农村人口选择进驻城市。那么,城市的诸如交通、就业、教育、医疗等等多方面的问题,将更加突出,更加急需解决。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http://img.wyzxwk.com/p/2019/09/e70edeb684b74b82d4c8fa6723b9a0e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