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的一点思考
改革的春风吹拂诱引出中国强大的经济力,在此基础上所勃发出强大而惊人的辐射力,深刻的改变了20世纪90年代乃至新千年的中国文化的走势。期间,网络以其快捷,便宜地特点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覆盖普及到整个华夏大地,为这一趋势的推波助澜作了最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与最为深刻的注解。
网络的出现以及日臻完善,依赖于独自天成的优势打破了数千来年的文化垄断局面,取代了记忆、书本等文化载体,在顺应信息爆炸和信息共享的潮流下,重新建立起多元化、相互交融、激斗的文化格局。大众的文化共鸣(共振)与渠道被重建和拓宽,参与文化热情日益高涨,从过去被动的获取知识和信息(文化)的接纳角色转变为对于文化现象创新以及旧有文化的改造,阳春白雪稍纵即逝为下里巴人。文化的一统性在网络这把利器的犀利锐气一分为二。于是乎,在一片惊诧声中,高贵落地,草根唯珍。学术的庸俗化、大众化不胫而走,学术明星纷纷出炉。虽然学者以及所代表的传统文化对此抱有余地,但不可否认的是,网络文化的出现不仅仅表现在参与者身份的复杂与多样化。其实质是对于旧有文化的内部革命和换血。网络所搭建的廉价表演平台彰显出平民草根对于文化的融合和反噬性,以及强烈暗示出网络对于文化,尤其是对于传统文化的改组所蕴含的惊人能量。毋庸置疑,网络的出现和文化的有机结合深刻改变和推动着中国文化的格局与历史进程。
与此同时,网络在生活的交集中,不仅仅因为形成了新财富的创造形式所引发的财富井喷,借此存在的惊人利润而极大的改变了人类意识与行为方式,如同出现的SOHO族类,电子商务、网络银行等,无一不是如此。网络文化是文化在不同载体的在表现形式上所产生的不同现象的一种深刻概括。而让人担忧的是网络世界所诞生的文化不仅仅只是这一个产物的结果,在这个巨大和虚拟的平台里,人身体的官能器官被无限的扩大和延展,通过视频、语音对话、电子邮件等方式,虚拟出一个除自然人、法人实际形态的网络虚拟人。也正因为如此所带来的效果,大众的参与程度才能从灵魂深处被激发出来,网络通过嫁接在文化上的优势成功的造就和内化出一个个构成自己的细胞和组织,并在一次次的网络大爆炸中激进而猛烈的置身其中,乐此不疲。所以在网络取得种种胜利的同时,同时也种植下了根根恶果,成为人人忧喜交加,爱恨难舍的烫手山芋,甚者有的时候变成我们人人都陌生与谈之色变的怪兽。当我们还沉湎于网络文学所引发的文化复兴的时候,人肉搜索的网络暴力却悄然而迅猛的登场,诡异而可怕。种种现象表明,网络不仅仅只是承担起如此的功能效果,而且还承担起在个人道德信仰的重建、民族文化的凤凰涅磐的巨大责任与建设功能,同时也作为国家国际地位提高与国家经济张力下的文化输出的战略任务。由是而观,网络的意义就由此更加让人觉得遥远和可怕,而近年来的哈韩韩日无疑不是吐露出这个信息和内在的惊天秘密。
如此,使得我们在如何认知与利用网络上无疑不是小心翼翼,在迅速发展的网民数量和呼之欲出的网络技术革命更新使得这股力量的破坏性和威力在呈几何性增长。抑或以及成为了悬在我们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而难以揣测。
文化,是集中体现和表达人的意义和价值观的工具。在探究争鸣中不断的与各种媒介交流融合中一次次获得在人文和历史的胜利与高度。网络的出现更是极大的释放了对于文化理解与表达注释的群体,所诱发出来的惊人力量正是重新建立建设甚至是创新社会价值体系、规范个人行为以及振兴民族文化的最为伟大和最为主流的力量。如何驾驭住网络就成为了这个伟大历史转折的关键和新历史契机。
而在最近的观察中,却能发现和注意到:在惊诧的网络发展和快速形成的过程中所蕴藏的可怕力量与威力以及不断加强的对外拓张的投射力之余,反思反省网络,尤其网络文化一度成为主流和流行。国学的再度兴起(2006年),奥运刘翔事件的一边倒的抚慰都折射出这个网络体系所构建文化自我约束力在不断加强。内部声音的一致性和相互包容所呈现出的重新一统表明在历经二十多年的网络文化中网民的自我成熟和素质的提高。深入研究下去,细细品味这种变化的天壤之别的差异,不难发现网络文化和精神中已经独立自主的发展出制衡自己的内部力量的理性思考,而在此变化的根本力量源泉则是来自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内省。正是如此,网络文化在诧异间所能掀起的惊涛骇浪瞬间柔情似水。也正有鉴于此,我们才能从这个疑问中走出来,网络,尤其是网络文化所构建的这个虚拟平台里(尽管有如此多的真实性),也只能是文化,人类文化的表达一种较高形式而已。在人类征服与自然和谐的历史文明中,网络与文化的交叉互溶才刚刚开始。由此可见,传统文化上的自我调节才能作为根本性的意义来真正指挥和驱驾这匹新生野马,也能使得在混沌和翻天覆地的大格局大混战中找到最为坚定和韧性的信仰力和精神原力。
也许,也只有如此,网络、网络文化以及衍生物才能重新归于平静,才能更加为人类做出应有的历史贡献。
是以为文。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