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来,比起工人下岗,房产恶涨,股市暴跌,医疗提前送终,教育把二老掏空,等“伟大”成就,我们唯一可以自慰的就是上万亿的美元储备了。
这次金融风暴总算让更多的人认清楚了什么是钱,什么是财富。面对日益缩水的外汇储备,我坚决反对去再填进美国国债里面。
之前我曾经倡议,立即修建大工程来扩大内需。并且买进石油,黄金,矿产等实物资源。作为经济的基础。
但是美元还是在和我们赛跑,能不能跑赢印钞机,就决定了我们能多大程度保护我们的财富。
美国本土已经没有多少制造业了,虽然美国可以重建制造业,但是一个需要时间,第二人力成本也决定了,暂时无法和中国竞争。中国虽然有制造业,但是最大的问题是两头都没有定价权。澳大利亚,巴西,涨我们的铁矿石基本上已经是漫天要价了。石油的价格完全操纵在美国的手里,按理说,只要我们卖到美国的东西跟着涨价就不怕了。可悲的是,我们卖的产品定价权完全不在自己手上。而在美国的经销商手上,这个资本链条的关系,朗咸平教授已经讲得非常清楚了。这样一来,所有的风险全部让中国人背,好处全是外国人得,世界上哪有这样的买卖?原来双赢,是外国的原料商和消费者赢了。原本和我们不曾相干。造成这样的局面很大一个程度是我们的战略眼光的问题,到了具体层面,又和恶性竞争有关系。
买原料的时候,每个企业单独和原料供应商去谈价格,当然拿不到“批发价”,不宰你宰谁,所以别看我国是能源和资源最大消耗国家其实,价格居然能买得最高,实在是有悖常理,根源还在不团结。
同样,等我们卖服装,玩具,鞋子的时候,个个争相压价,生怕被同行抢了生意,所以沃尔马,家乐福之类把中国当成了提款机。这里不得不指出的是,国家为了出口企业“创汇”(得到不断贬值的美元),不惜重金补贴,所以外贸企业才能违背市场规律活到今天。
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
这里我想到一个思路,去越南,印度(南亚),东南亚去买企业,尤其是制造企业,并且去兼并品牌。
金融风暴非但中国日子不好,东南亚情况更糟,如果趁着这个时候,大肆收购这些国家的企业,一来壮大了自己,二来等到经济复苏回暖的时候,也消灭了竞争对手,最重要的是,将来我们也可以有定价权了。
东南亚+中国可以说是世界的打工厂,非洲太落后,暂时无法参与竞争,南美规模太小也不足为患。所以兼并了东南亚的制造业,可以说中国就控制了从原料到产品这个中间环节最重要的链条,制造。
所以,以后无论我买什么,买多少,什么价格我说得算。至少可以不被恶宰。因为你不卖给我你就卖不了。
同样,以后欧洲,美国,不从我中国买东西,你们就买不到,不要指望美国的劳动成本暂时能降到和中国目前的标准。即使有新的袜子工厂出来,也必然竞争不过我们。所以,卖多少价格,也是我说得算。
而且现在去买,一定会买到便宜货,咱中国也剪一次外国羊毛,顺便加速美元霸权的崩溃(花掉美元,一身轻松)。何乐而不为?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http://img.wyzxwk.com/p/2019/09/e70edeb684b74b82d4c8fa6723b9a0e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