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小感慨:今天东方早报说,德国今年圣诞节热卖的礼物是《资本论》,这消息让我很感慨。在目前世界金融海啸的袭击下,资本主义国家竟然也开始求助马克思的理论了!这几年中国许多人肆意贬低马列毛的思想,说是过时了无用了,可是资本主义社会的许多人,却认真地研究马克思和毛泽东的理论,这让我觉得,一部分中国人不大客观,对自己不喜欢的历史、人物、理论就全盘否定,哪怕他的思想是有用的超前的,也要说成无用和过时,而这一点外国则不然,他们可以超越意识形态,哪怕是从实用主义的出发点,也认真地学习和研究和自己意识形态相反的东西,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外国人还懂孙子兵法。如此爱学习和善于借鉴各种思想勤于思考的国家和民族不发展都不行.
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今天,的确遇到了资本主义发展到高级阶段金融寡头所该遇到的各种危机和困扰,外国人开始寻求理论探讨,他们竟然想到到另一阵营寻求理论,将马克思的《资本论》当礼物热卖,可见外国人爱看书好学习,还有些实事求是。这比中国大陆有些人因为个人恩怨而全盘否定马克思、毛泽东强。据说一年轻狂妄者在国外和人说话,直呼“毛泽东”大名,而那边那位高官很严肃地说,“NO,是毛主席”。在外国人眼里,毛泽东是中国的一个伟人,而马克思是世界的一个伟人。
星斗日月,物换星移,曾几何时中国人在全盘否定着自己的领袖和历史,用个人在历史长河中受到的不公产生的个人恩怨来评价历史和伟人,这既不是历史唯物主义态度,也没有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向后人解读中国近代历史,因此,如今长大的80后们不大相信经历过了文革的前辈那些沾着个人恩怨的评价,对中国历史和人物的评价,他们相信自己的判断和眼睛。
有些扯远了,仅仅是为《资本论》(1867年第一次出版)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百年后突然热销而感慨而已。
我不是研究马列的理论家,我只是觉得中国的理论界应该是用实事求是精神做主导的一群人才对,总是用个人恩怨的眼光和实用主义的方式评价中国历史和人物,那中国还真不叫解放了思想.
凤凰淑女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http://img.wyzxwk.com/p/2019/09/e70edeb684b74b82d4c8fa6723b9a0e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