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篇转文的回复。
xx,转文我看了。
我支持二三四的标题,解放思想我也支持。特别是文化的只有帝王将相,只倾向于写资本家,显富的文化,必须解放。从一种禁锢到另一种禁锢都不对。文化市场化后,资本对市场的占领,必然让文化倾向于资本家,倾向于富人。这用不着政治力量去起作用,资本本身就做了。所以解放文化,必须打掉资本的控制。还有,对劳动者的解放,资本对劳动者的禁锢,劳动者和资本家的思想解放,不从打掉资本对劳动的奴役去解放,能解放得了吗?
现在,一个论调,就是私有才能自由,私有才能民主。仿佛很有道理。但这种私有必须是像土改那样,把土地均开来,然后保持常态,不出现土地兼并那样。对资本也是这样。但是,不幸的是,土地和资本的兼并,却是必然而发生的。也就是最后土地奴役或资本奴役劳动者,在这种私有体制下发展过程中是必然要发生的。而政府在这种制度下,他保护私有,只能是富人的鹰犬,他不可能维护全民的利益。他是兼并的保护者。
只有公有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而公有制下,政府必须维护公有制,这样才能保护全民的共同利益。因此他必须民主,必须被广泛监督,公有制下,必须人人负责,必须打掉蛀虫,必须时时刻刻警惕一部分人化公为私。
私有的特点是开始分散的,而又慢慢集中的。而这种集中是建立在多数普通人的痛苦之上的,集中到一定程度,当多数人受不了时,便重新洗牌,又走向分散。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可以说是小洗牌,触及不了大的资本家,但对中小资本家一场彻头彻尾的洗劫。同时,大的资本家借此更加集中,更大的危机潜伏其中,这是资本主义走向灭亡的逐步积累。
公有的特点是集中的,这种集中是建立在少数所谓能人的痛苦之上的。弄的不好,如果少部分人假公济私,贪污腐化,它就会慢慢转化到少部分人快乐,大部分人痛苦,同样,当多数人受不了时,它也走向分散。这也是一个辩证法。为了避免走向分散,就必须对少数所谓能人进行约束和监督。
你指责毛,我不反对,但只停留在揭露上,只停留在否定上,难道社会主义就不可取了,要全盘否了才合适?按你说毛有错误,然错误的根在那儿?你的结论还是要归到社会主义是不是?最终还是要否定社会主义。但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的弊端,就可以超然不见了?
毛时期只反映资本主义的不好,而现在呢?只反映社会主义的不好,就对吗?不是从过去中找好的经验,只从过去中找所谓的罪恶,这与毛时期的手段有何区别?也许毛说的对,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这就是所谓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专政吧?
计划经济就那么坏?市场经济就是灵丹妙药?社会主义坏到杀人放火无恶不作,资本主义就好上了天,这就对了?
上轮子网,又出现了一个新闻。毛竟吃人脑来补己脑,这能让人相信吗?手段适可而止,不能用极了。用极了,就会得到与其意愿相反的结果。
再有,所谓白猫黑猫,竟不成搞阴谋也是手段吧?只要结果,不看手段是否,很对?资本家盈利了,他赢了,我们就只看这个结果,不能看他怎么赢利的,行吗?
近来,看一个专家论生意,以为生意场上,坑蒙拐骗,是正常的。不能放到政治上看,不能说是阴谋。充其量是做生意的手段。这就对了?房地产商,口头承诺不降价,结果不到一个月,赔了15万,打官司没打赢。谁让你相信他的呢?这就是市场下所谓的诚信。
专家论市场,都让消费者,“你长个心眼,不然后果自负。”而政府却号召要讲诚信。既然坑蒙拐骗是正常做生意的手段,还有什么诚信可讲?
只讲私,私就是好的。公平正义公心都放弃了,社会主义只有专制吗?资本家的工厂就不是专制?只讲思想的民主,可有劳动者的民主?入了资本家的工厂,只能按资本家的要求做事,这是何等的自由?
不多说了,
祝,好
附:转文。
在党与人民的关系上解放思想
叶铭葆
【该文章阅读量:224次】【字号:大 中 小】
一、第三次思想解放的核心问题
提起解放思想,不禁联想起“文革”期间的“三反”罪名。所谓“三反”,就是反党、反社会主义、反毛泽东思想。确立这样的罪名,实质上是把共产党、社会主义、毛泽东思想置于神圣的地位,人们只能顶礼膜拜,不允许讨论,更不能批评。谁敢于斗胆议论、批评,谁就是“猖狂进攻”,就是“罪大恶极”,就要“砸烂狗头,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叫他永世不得翻身。”
从思想禁锢到思想解放,我们走过了30年漫漫长路。可以说,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从解放思想的顺序来看,上述三个方面正好倒了过来。首先是在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毛泽东及毛泽东思想方面解放思想;其次是在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社会主义方面解放思想;最后是在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共产党方面解放思想。回顾改革开放30年的路程,我们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第一次是1978年开始的真理标准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禁区,确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恢复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而为改革开放提供了锐利的首先武器。第二次是九十年代初围绕姓社姓资的争论,最后以1992年春邓小平的南巡谈话作出总结,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扫清了思想障碍。第三次思想解放以2007年10月中共十七大的召开为标志,把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由于共产党是处于执政地位的领导党,因此,现行政治体制的利弊得失,无不与党的领导有关。就政治体制改革而言,改善党的领导,扩大人民民主,是两项重要内容。所以,正确认识和处理党与人民的关系,应是第三次思想解放的核心问题。只有在这个核心问题上取得突破,才能扫清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障碍,使民主化这一政治体制改革目标得以最终确立。
二、党是人民谋求幸福的工具
现代意义上的政党,是资产阶级同封建贵族进行阶级斗争的产物。新兴的资产阶级通过政党这样一种组织形式,同封建贵族争夺国家政权,以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同样,共产党的出现,也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反抗地主资产阶级剥削压迫的现实需要。就中国共产党来说,执政以前它是工人阶级和劳苦大众利益的代表,维护的是人数众多的弱势群体的利益。中国人民之所以选择了共产党,是因为共产党能够带领人民求得翻身解放,过上社会安定,衣食有靠的生活。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人民就会失去对党的信任,党的领导地位就会出现危机。因此,党只是人民力量的组织者,而不是所谓的人民救星。《国际歌》中唱道:“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这就是说,无产阶级只能自己解放自己。共产党作为人民当中的先进分子所组成的先锋队,可以帮助人民更好地创造幸福生活。这就要求党必须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除了人民大众的利益,党没有丝毫自身的私利。如果背离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谋求一党私利和少数人的特权,就会失去民心,从而动摇共产党执政的社会基础。人们常说,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从这个意义上我们也可以说,党也是人民的公仆。这样一种主人和公仆的关系,任何时候都不能颠倒。
三、人民有权对党的主张进行选择
由于党是人民力量的组织者,这样党也就成了人民的领导核心。领导者的责任,就是要指出方向,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些都可以称为党的主张。按照党的群众路线的要求,党的主张首先要从人民群众中来,然后再到人民群众中去。党的主张是否集中了人民群众的正确意见,需要交给人民讨论、选择。如果不这样做,以“群众落后论”为借口,以先知先觉自居,越俎代庖,凭想当然办事,就一定要犯错误,侵害人民的利益。以我国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农业合作化为例,由于违背大多数农民的意愿,强制推行,以至土地归了集体,人心还是散的,农民没有了种田积极性,出工不出力,人称“弯腰混”。农业生产不仅没有搞上去,反而大幅度下降。几十年间,尽管实行政治高压,然而包产到户的呼声还是此伏彼起。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发端于安徽的大包干责任制以风卷残云之势席卷全中国,这就是人民的选择,人民的力量。好在此时的党中央已和人民的心连在了一起,认同并支持了人民的选择。虽说亡羊补牢,犹为未晚,若是早二十几年接受人民的选择,中国人民就不至于捧着金碗饿肚子。由此可见,不允许人民对党的主张进行选择,有着何等巨大的危害性。因此,党的主张一定要经过法定程序形成为国家意志,接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选择,特别重大的问题,要接受全国人民的选择。在讨论、选择的过程中,要允许各种意见充分发表,在广泛民主的基础上实行科学决策。
四、人民有权对党的执政行为进行监督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可见,共产党执政的权力也来自人民。党根据人民的委托行使执政权力,理应接受人民的监督。然而,我们多年来反复强调的是加强党的领导,忽视以至不允许对党进行批评监督。1957年的“反右派”运动中,凡是向党提意见的一概视为向党进攻,被打成右派分子,或开除,或劳改。有的地方甚至规定,给党支部书记提意见就是“反党”。从此,“反党”这一把利剑一直悬在人民的头顶,只能对党歌功颂德,不能有任何批评意见。万马齐喑的结果,就是“大跃进”的失败和“文化大革命”的灾难。改革开放以后,“反党”的提法少了,由所谓的“资产阶级自由化”取而代之。不允许批评监督的后果,就是党内腐败现象的日益严重,前“腐”后继,集体腐败,“一把手”腐败,已经成为多发病、常见病。而今痛定思痛,人们深感监督的必要和重要。
现代社会科学的研究告诉我们,任何权力都具有扩张性,总是希望突破现有的边界,一直扩张到遭到顽强抵抗的地方为止。不受制约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这已经是地球人普遍的共识。因此可以说,人民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其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对党的领导成员从政行为的监督,是有效预防腐败,保持党的生机和活力不可缺少的外部条件。人民对党的批评监督,是压力,也是动力。对于一个党来说,有压力是好事而不是坏事。在革命战争年代,党处于受压迫的地位,正是这种压力,造就了党与人民的鱼水关系。夺取政权以后,胜利了,大权在握了,加上不允许人民批评监督,脱离群众,官僚主义,贪污腐败的风气不断蔓延滋长,如果长此以往,不思改正,那就总有一天要“霸王别姬”。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苏联和东欧各国共产党政权垮台留给我们的现实教训。
党与人民的关系是一个大题目,本文只是提出问题,并发表了一些粗浅看法。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尚待有识之士发表高见。
(2008年6月30日)
(工作单位:安徽省巢湖市政协)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http://img.wyzxwk.com/p/2019/09/e70edeb684b74b82d4c8fa6723b9a0e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