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岛上的故事与美国次贷危机
美国次贷危机,有人说是“市场失灵”,有人说是“政府失灵”(见http://xuxiaonian.blog.sohu.com/#tp_347f145792:许小年《次贷危机祸根是政府失灵》)。依我看,恰恰相反,美国次贷危机不是所谓“市场失灵”,而是有人对市场原则肆意侵害;更不是所谓“政府失灵”,而是政府行为对国际金融秩序的恶意践踏。
还是先来说一段故事吧!
*** ***
海上有一个蓬莱岛,岛上住着两户人家,一家姓钟,一家姓米。钟家世代种田、织布、开作坊,自给自足;米家多年走南闯北作生意,发家致富。两家各谋生路,冬去秋来,相安无事。
那一年,米家老大来到钟家,说是自家生意多年,已颇有积蓄,自家印置的钱币已在海上通行,所以想用自家的钱币,换些钟家的家产。道是将来若遇荒年,钟家可用这笔钱买我米家任何东西。咱两家从此可互通有无,互惠互利。钟家一贯纯朴厚道,答应了米家老大的要求。于是米家用一大堆纸币换走了钟家半壁家产。
第二年,米家老大又来到钟家,说“你那一大堆钱并无急用,不如借给我的几个儿子买房、买地,待我赚了大钱,一定加倍偿还。”钟家老大想,倒也是,这堆钱搁这儿,几个孩子看着眼馋,不如借出去赚点利息。就这样,米家花出去的钱又回到了米家。
第三年,米家闹得沸沸扬扬,说是出了经济危机。米家老大哭丧着脸,找到钟家,说“几个儿子都破产了,实在不好意思,根据法律,借你家的钱只好一笔勾销了”。
钟家人感到莫名其妙,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我家辛辛苦苦的血汗钱去了哪里?我家的半壁家产去了哪里?
原来,米家的作为,也遍及周围的海岛。于是海上沸腾了,大家都在分析米家事态的前因后果。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最后结果是:钟家的儿女们从此无钱娶媳妇、办嫁妆,不得不忍肌挨饿,愁容不展。米家的老爷、少爷、太太们却暗自窃喜,他们有房有车,周游世界乐逍遥。
*** ***
有人梳理次贷危机的来龙去脉,认为,“9·11”事件后,美联储担心美国陷入衰退,格林斯潘别无选择,将基准利率降至1%的低水准,并坚持两年之久,造成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也就是银行手中的钱太多。又因为现金不产生任何收益,银行总希望把现金变成生息资产,所以银行不得不降低房贷标准,给没有足够收入的人也发放房贷,甚至无需交纳首付,由此吸引了大批高风险客户。也就是说美次贷源于银行钱太多,银行钱太多源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则源于“9·11”事件。于是:次贷危机的总根源无疑是“9·11”事件,是本·拉登。
有人为格林斯潘辩护,认为他之所以不尽早提高利率,改变流动性过剩的局面,是因为他害怕重蹈日本覆辙。日本于1989年股市、房市崩盘后,经济衰退持续至今。说什么格林斯潘一直想等到经济复苏了再加息,由于加息政策的滞后,促成了次贷危机。
其实这一切,完全是本末倒置。格林斯潘本来就是上述故事中米家的老大,他的作为完全是一次有计划的预谋。尽管“9·11”事件对美国经济造成较大损失,但是,有计划有预谋的将损失转嫁他国,依然是不正当的行为。
有人承认:美国商业银行放出次级房贷后,自己也知道其中的风险,于是就将之打包做成次级债产品,转移风险。经多次包装后,一般投资者已经不明白其中的风险,无法给相关产品合理定价。
这一切正好说明,美国商业银行的所作所为,与上述故事中米家的作为并无二致。
任何一场危机,实际都是一场赌局,有输家必有赢家。现在需要国际组织追查的是:各国人民损失的资产究竟去了哪里?上述故事中,钟家人的困惑就是世界人民的困惑。回首看:1989年日本的股市、房市崩盘,1991年前苏联解体,1997年东南亚经济危机,始作俑者是何人?今天,世界各国的股市、房市崩盘,始作俑者又是何人?强盗们的作恶,剥夺了受害者的资产,难道还要受害者来承担道义上的责任吗?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http://img.wyzxwk.com/p/2019/09/e70edeb684b74b82d4c8fa6723b9a0e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