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无产阶级
什么是无产阶级?百度给出了以下最佳答案。
一、
什么是无产阶级?普通人有了住房,有了车子,有了一点股票还是无产阶级吗?无产阶级一定是贫穷的吗?
请看英语中的解释:
——Proletariat
1 : the lowest social or economic class of a community
2 : the laboring class; especially : the class of industrial workers who lack their own means of production and hence sell their labor to live
——无产阶级
1, 社会中最低的社会或经济等级
2, 劳动阶级,尤其指缺乏或没有他们自己的生产资料,因此要出卖劳动去生活的产业工人的社会等级。
——Working class
the class of people who work for wages usually at manual labor
——工人阶级:包括那些为工资而工作的社会的一部分人,尤指体力或工业劳动者
从定义上看,无产阶级包含工人阶级,但不等于工人阶级。农民从长期上看也属于无产阶级的一部分,因为他们不拥有土地所有权,但具体到土地承包期内,农民又拥有土地所有权中的主要权利。在承包期内,农民可以说这块地是我的。
二、
宪法第一条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从宪法这一条看(不一定是事实上的),无产阶级已经摆脱了最低的社会或经济等级,变成了领导阶级。那么,区分是否是无产阶级的标准只剩下第2个了——没有或缺乏生产资料,因此要出卖劳动去生活的标准。
无产阶级作为一个整体,在夺取政权以前,符合无产阶级的2个标准,在夺取政权以后,作为整体的无产阶级既得到了社会和经济地位的根本性改变,也掌握了社会的绝大部分的生产资料;2个标准都不符合了。
具体到无产阶级中的每个个体, 在夺取政权以前,符合无产阶级的2个标准,在夺取政权以后,也还符合无产阶级的第2个标准,但是要特别注意的是这需要一套制度的强力保证。为什么这么说呢,主要有下列原因: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要进行社会的管理,在经济方面,无论是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手段,都要委托一部分社会中的优秀分子管理经济,调动和处置无产阶级掌握的生产资料。对待这些优秀分子有2个管理办法,一是把他们看成无产阶级的一部分,只发给他们工资,二是获得工资以外的红利。这一部分人虽然为无产阶级服务,但由于他们掌握了相当的权利,一段时间后,形成了相当的利益集团,相对于无产阶级的大多数,他们有信息优势,组织成本低的优势,更容易联合起来要求扩大他们这个利益集团利益——要求制度变革,要求符合他们最大利益的私有化。如果,社会制度受限制,他们中的个体就会通过权利寻租的方式,首先来获得这个利益集团中个体的最大利益。这也许就是毛主席说的:要防止党内的资产阶级当权派搞复辟。因为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和管理历史上是属于资产阶级的,是为占社会极少数的资产阶级牟利的。
三、
无产阶级占有生产资料的目的是为占社会大多数的无产阶级牟利的。这就要求代表无产阶级管理生产资料的权力部门和他们的每个成员,有跳出个人利益范围的远大抱负,理想,他们一定是真正的共产党员,一心一意的为无产阶级服务;如果不是这样,没有这种觉悟,没有这种为无产阶级的事业献身的精神,他就不配作为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来管理社会。那些时不时出来强调共产党员也是人的人,根本就把入党誓词忘到了脑后,更有可能堕落成无产阶级的革命对象。
作为整体的无产阶级,把对社会的管理权委托给少部分人无疑是管理制度的需要,但随着委托链条的变长,制度风险也在增加;监督的成本增大,有效性降低。解决的方法大概有两种,一是民主制度,二是群众运动。现在我们基本上用的是第一种方法,但这一方法的效果正在接受考验,时刻都有滑向第二种方法的可能。群众运动可能有两种形式,一是自发的,二是由上层发动的,例如文化大革命。现实常常让我们发出疑问:民主的方式管用吗?是民主的方式不行,还是我们实行的民主不彻底、不完善。现实提醒我们,无产阶级委托出去的权力是否太多了,是否该收回部分权力了?!
四、
一个无产者如果获得了一个大企业的股票还能算是无产阶级吗,获得企业的多少股份就不能算无产阶级了,这中间有什么界限吗?从定义上看,普通人有了自己的房产、小车,如果不是为了经营而获取利益,这些都不能算作生产资料,他就还是一个无产阶级,尽管有时他们的财产数量已经很高,但他还是无产阶级。当然,当一个人的财产数量较高时,财产的一部分完全可以转化为生产资料,变成一个非无产者。一个无产者持有的股票数量不大,对企业没有什么影响,还应该算是无产者。可当他们持有的股票数量越来越多,能够对企业的经营进行影响时他们就不再是一个无产阶级了。
我们有没有必要用制度来阻止这种变化呢,现在看好像没有必要,但历史上我们确实禁止过。我们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允许他们的存在,这种存在对公有经济有什么影响,还没有深入地研究。我这里提一点简单的看法:
1,在私有经济的初期,他们往往依附于公有制经济,占用公有制经济的有形的和无形的资产,以图生存。1980年代以后的包工队就是一例。包工头利用压低民工的工资来积累原始资本。
2,有了一部分资本以后,私有制就利用其财务灵活而对公有制企业的管理者行贿,以获得更大利益。那时,基层管理人员接受民工头的吃请已经被认可,只要不接受现金就可以。
3,私有经济的示范作用。公有经济的管理者看到私有企业管理者财富聚集的那么快,感到了不平衡,开始觉得自己的职工队伍是个累赘,职工很少给公有制企业的管理者有相当的行贿,一般也就是调个工作,与包工头的资本式贿赂不是一个数量级。再加上,职工的福利待遇高于民工,维权意识高于民工,发生工伤死亡事故后企业和企业主要领导者的损失高于民工(民工发生伤亡事故可以花些钱一次解决,可以隐瞒事故,而职工发生伤亡事故却要负责一生或者负责下一代的成长和就业;民工头也经常主动承担事故责任,来保住公有制企业管理者的乌纱帽,保住了公有制企业管理者的乌纱帽,民工头就不愁在以后的合作中获得超额利益,因为这也是一种贿赂方式。而职工的安全事故却很难隐瞒,会危及公有制企业管理者的乌纱帽),公有制企业的管理者更愿意使用民工,除了大学生、复员军人,企业根本不招工,职工人数逐年减少,如今,在公有制建筑企业里,通过下岗内退买断工龄,已经几乎没有了在一线操作的职工了。
4,私有制企业往往通过假冒伪劣,降低工资标准,减少福利待遇,不治理污染,行贿等来提高私有制企业主的财富积累速度,这种速度从社会整体上看不一定有效的,有时是无效的,甚至是有害的。他们基本不顾什么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因为那都是外部性的。而公有制企业的公有属性,却不得不顾及这些。公有制企业的管理者是代理人的角色,与私有制企业的管理者相比,激励机制有本质的区别,给他们再高的激励也不可能高过私有企业主的激励(同等规模),对公有制企业的管理者来说,总是存在着外部性,企业的好坏和自己的关系比不上私有企业主,在同样规模的企业下,公有企业的资本效益就很难高过私有性质的企业。挤垮公有制企业就是个时间问题了。
5,通过上面的分析,要搞好公有制企业除了政策的因素,就要加强监督,而且,管理公有制企业的人,必须有很高的无产阶级觉悟,有远大的理想,坚决的放弃生产资料为个人服务,为个人谋利的思想,这样的人应该是个真正的共产党员,自始至终保持无产阶级思想,保持为共产主义奋斗的精神。这样的人太少了,连毛主席也说:难就难在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培养无产阶级接班人不容易啊。
以上内容系统回答了什么是无产阶级,而且结合我国的一些具体情况简要论述了怎样保持无产阶级的纯洁性,以及培养无产阶级接班人不容易。
由此,我似乎感觉到了毛主席发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良苦用心,也似乎能够理解毛主席晚年给自己一生作总结时的忧虑——一生做了两件大事,对于同蒋介石斗争了几十年,最终把老蒋赶到那么几个小岛上这件事是满意的,而对于发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这件事,因为“肯定的人少,反对的人多”感到非常忧虑。对于毛主席发动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国共产党简史中作了一分为二的历史定论,首先肯定了毛主席发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出发点,“毛泽东发动这场‘大革命’的出发点是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维护党的纯洁性和寻求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历史是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今天是昨天发展而来,明天是今天的延续。”,历史终究成为历史,我们应当把握的是现在。着眼当代,立足现在不是更重要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文规定: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与国家。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社会主义中国是不是能够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关键就是中国共产党能否带领全中国各族人民一道共同富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教育,维护党的纯洁性,树立共产党的绝对领导权威,切实履行为人民服务宗旨都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体现,至关重要。
由此看来,什么是无产阶级?在社会主义的中国,无产阶级不应当是贫穷阶层的代名词,而应当是能够支配生产资料但并不让生产资料私有化的广大民众群体。无产阶级作为社会主义中国的领导阶级,捍卫了本阶级的利益,就是捍卫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http://img.wyzxwk.com/p/2019/09/e70edeb684b74b82d4c8fa6723b9a0e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