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专家为什么那么混账?
听说有人提议将退休年龄延迟到65岁,同事在网上发现有90%的网民和80%的学生都反对时,另一个同事说这个措施真是混账,但是假如这个措施得以实行那么说明我们国家的决策层也是混账,这个体制也混账了,中国真是——她摇摇头。我从内心里非常赞同她的观点,几乎要举双手鼓掌。
她举出的一个理由是,因为现在大多数情况下就是即使领导说的是错的下属也要无条件执行,而一般的下属当然是希望早点退休,不想退休的就是在位子上的人(我认为可能是想再捞几年),这个措施无疑会把这种情况延长,她得出一个结论,他们是站在自己的位子上为自己的利益说话,这是自顾自话。关于此我问孩子的看法,他说不行。“为什么?”“因为年龄大了容易疲劳,过度疲劳会有害健康,容易得癌症。”哦,真是个新颖的观点,多好的孩子。
很明显,这个措施的提出说为了社会保障的考虑只是一个借口。这又是当领导的建议即使十分荒谬下属也得执行的一个很好的例证。且不说在当今就业形势如此严峻的局势下会抢年轻人的饭碗这样一个普通的常识;且不说年轻人的活力要远远大于老年人这个常识;且不说年轻人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要比老年人远远开阔这样一个事实;再不说接近退休阶段在单位里老年人一般都属于被照顾的普遍现象;还不说每个人不能一辈子都工作绝大多数都希望早点退休好享受生活这样一个常识;还不说在私人企业里员工根本不可能熬到退休年龄就已经被解职这样一个不道德的现象如今很普遍的一个事实,那么就只剩下发号施令的这群老年人了。
且不说前面即使错误的命令也要实行这种现象对社会的危害,就是正确的命令也好不过年轻人。有一个例子足以证明:为什么海尔居然能够在短短的时间里跻身中国乃至世界著名企业?就在于在创业初期海尔的中层领导的平均年龄只有26岁。年轻人做中层管理要普遍优于四五十岁做中层的管理,这是一个规律,也就是说是真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考证对比一下。这也是中国的开国领袖毛泽东非常期望年轻人参与国家管理的初衷,可是老年人就是霸着位子不让。我们国家因此才从建国初期的朝气蓬勃变成了今天改革开放以后的暮霭沉沉。如今谁对国家充满了信心?连高干们大都移民海外了。学生压力大,工人下岗苦,农民为生存而挣扎,白领也于消沉中混日,社会的精英更是寡廉鲜耻地为自己的团伙捞钱。
那么如此愚蠢的提议为什么还要提出呢?提出者不知道这个措施非常混账吗? 笔者有个惊人的发现,不是他们的良心坏了(当然在中国没有清晰的是非观念的社会环境下这是必然的)故意这样,而是他们混账得不知道自己的混账!知人则智,自知则明。显然他们缺乏起码的自知之明,这是“昏”的表现。
回到主题,中国的专家为什么如此混账?
缺乏交流的结果。
中国的社会普遍缺乏交流,从普通老百姓到为官者都喜欢自顾自话,这是愚蠢的一个主要来源。交流最能提升自己的智慧,因为它把别人的智慧融入自己的思维后结合自己的智慧诞生出新的智慧,显然这是一个变化、发展、成长的过程。一个不与人交流的人自己的智慧再好也是静态的,缺乏发展、成长的过程,这种智慧显然是低等级的。
要说中国人不交流似乎也不对,因为大家都知道中国人很喜欢搞人际关系,花在人际交往上的时间要远远高于其它任何国家。其实仔细探究起来中国人的交流是非常低效的。他们不是为交流而交流,而是为拉关系而交流,这就存在一个明显的事实,他们之间有上下级关系,这种关系除非非常坦诚否则根本诞生不了真诚交流的环境。大部分的交流都谈一些鸡毛蒜皮的生活琐事,有时为了套近乎干脆就是一些低级庸俗的话题,所以中国人插浑打科的水平很高,但解决问题的能力却十分幼稚,少有因为一个问题而商量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法的交流。或许有人会说他们的交流也是商讨一个解决办法,其实大家都心照不宣,所谓的探讨就是希望对方高抬贵手或鼎力相助,并不是平等地找出解决问题的方式,显然这不能算科学合理地探讨解决问题的交流。因此,中国人几乎谈不上有效而真实的交流。
交流为什么那么重要呢?不知道是哪位人士说过:“我有一个苹果,你有一个苹果,我们交换一下还是都只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思想,你有一个思想,交换一下我们就会都有两个思想了。”显然有过交流的人要远远比没有过交流的人聪明的多。但是交流一定要有效,其实批评或者吵架是最有效的交流,可惜中国人的心理太脆弱了,或者说从小缺乏对心理承受能力的训练。
在大多数的家庭里中国人就几乎不交流,这是社会文化所决定的,是我们的儒家文化导致今天这个结果。“学而优则仕”也是造成这个社会弊端的主要根源。
不与人交流是一个方面,还有另一个方面就是不与社会交流,主要是对社会乃至自然的成功改造后的实践以及失败后的教训总结。这样的交流才是有效的。而我们的专家大都是“三门干部”(出家门进学校们、出学校门进机关们),毛泽东曾经尖锐地指出:“‘三门’不能很好地培养干部,国家将来靠这种干部掌握就很危险。”他还说过“不读书不行,读书太多也不行,本事光靠读书不行,要靠实践。”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我们今天大都用的是“三门干部”。这也是我们的专家学者尽搞一些不切实际的研究,比如《红楼梦》的研究究竟有什么实在价值,对社会的进步有那些贡献?不研究实际偏要研究虚幻的小说,一旦真正牵涉到实际问题提出的措施就漏洞百出十分可笑,但更为可笑的是他们还自以为非常了不起对别人和社会很有贡献。
中国社会普遍不交流是源于中国的儒家文化中的等级制度,这种制度只能生产奴才。但当奴才把持了国家命脉的时候,即上到了最高阶层,他们就通过卖国来寻找新的主子,这是典型的奴性思维的结果,也是中国历史上从来不缺少汉奸的由来,和其他国家或者民族相比,中国诞生叛国者的比例非常高。
是儒家文化里的等级制度扼杀了中国人之间的交流,使中国人的群体智慧停留在一个很幼稚的水平之上,中国的专家当然也就不例外了。但比普通老百姓更为糟糕的是,他们由于自己读了很多书更为痴迷不悟而无法长进,自然比老百姓更愚蠢,终于明白了毛泽东为什么有这样的尖锐言辞,“知识越多越反动”,“高贵者愚蠢、卑贱者聪明”,但这只适合于中国这个环境,因为她有着世界上等级制最为突出的文化。
2008.11.08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