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今日,中国已经基本实现了比较全面的工业化,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人民完全可以创造出提高全民生活水平的物质财富,但是由于广大人民手中的劳动力和资产并不值钱,所以我们拥有的工业生产能力“必须”奴役行的为西方国家代工,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中国自身经济的发展。美国付出美元,以掠夺性的价格购买我们的商品,由于在这个过程中美国出让了“宝贵”的市场资源给中国企业,所以中国“有义务”把赚来的美元贷还给美国的财政部或企业,然后,中国在国内发行人民币以证实财富在增加经济在增长。这时我们只能做两件事情:
一件是中国继续保持上面的经济成长方式,这样就不能提高劳动工人的薪水,不然商品的价格优势就会丧失,从而影响出口。同时还要继续发行人民币,以长期来看这种经济模式就等同于慢性自杀。发行货币会出现经济繁荣和通货膨胀,而劳动工人的薪水又不会大幅增加(中国过多的人口更提供了支持),并且出口产业的边际利润会递减,在这些客观事实下房地产价格的飙升几乎成为必然;贫富差距的逐渐扩大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构成严重威胁。经济繁荣的泡沫破灭时,人民币的实物价值会剧烈贬值,工人整天劳动也买不起“面包”。这件事的前途并不光明;
第二件是提高中国产业结构,进行产业转型。这是有成功案例的,在冷战时期美国为了战略利益,允许日本、德国采用保护民族产业的经济政策来发展自身经济,但是现在美国已经明确了:中国是美国的战略对手。不仅“优惠”政策没有了,而且还利用金融优势和贸易规则控制权严防中国。在这种情况下,失去了有保护的市场和有效金融体系的支撑的幼小的民族企业,要面对西方垄断集团的竞争,结果可想而知,除了利用劳动力优势,就只能在夹缝中生存,单单凭借企业的技术创新精神来发展事业,只能是梦想而已。
中国处在美国人设定的所谓“合理”“先进”的自由市场体系中,政府如果按照他们的原则来发展,我看不到有什么好的前途。美国拥有全球硬通货的发行权、全球主要消费市场及通道的控制权和尖端工业科技的控制权,只要西方精英集团在政治上确定反对中国,那么我们就不可能利用自由市场实现崛起。通过以上的手段美国一方面放弃中低端工业制造,另一方面享受着其他国家的工业福利,这不是创造蛋糕的艺术,而是切蛋糕的艺术。
2000年以来,中国随着外贸顺差的扩大,国内货币供给大增,社会财富增加,但获得财富的并不是直接创造外贸出口(储备)的劳动工人和农民,而是通过财富转移和社会再分配,被房地产商(?)、国内外垄断企业等阶层拿走,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又如同一个比较稳定的流动性“蓄水池”(何新“吸纳器”),大量吸收经济体中迅速增长的货币,同时保证了市场消费品价格的相对稳定。当这个“蓄水池”被谎言和泡沫推升到人们对“奇迹”理解的边缘时,它的功能就衰退了,消费品价格就开始发飙。这种情况就出现在07年底。
中国的高房价——由国际经济模式决定的国内商品价格结构所决定。经济不公平的根基不是过高的房地产价格,而是造成房地产价格升高的经济模式和迎合国际金融巨头的金融政策,不动摇这个根基是很难改变经济局势的。为了控制固定资产增长过快,中央提高利率紧缩流动性,是可以控制固定资产的泡沫,可同时又扼住经济的咽喉,造成生产的萎缩。08年中期,中央紧缩银根,中小企业关门了不少。一方面工业产能过剩,一方面富人资本在寻找空间(包括银行),结果只能是房价高起。政府现在打压房价就是在打压经济,即便做到了,只要我们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利益分配原则不变,随着经济的回暖,房价照样会上升,决定房价的因素是货币供应量和利润分配结构,支撑现在房价泡沫的不是什么单纯的市场信心。
如果我国的房地产价格大规模下滑,房地产对货币的“蓄水池”作用丧失,从中期来看我国经济体很可能出现“滞胀”,经济良性运行存在较大风险。所以中央必须有一个中长战略,不管是扬汤止沸,还是釜底抽薪,总归经济现象背后问题的解决,要有个办法。应该考虑为流动性的转移提前挖一个“蓄水池”,以便在不使经济停滞的情况下,控制流动性过剩。
在目前的市场经济体制下,我想没有比农业更好“蓄水池”了,把农业作为“蓄水池”不仅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而且有利于削弱我国当前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内需,使经济保持良性增长,也给政府留下了回调房地产的空间。政府对农产品价格主动干预,使资金流向农村,也就是对中国的利益分配结构进行调整,经济体制基本不变。
商品价格体现经济制度和利益分配,如果我们的政府不主动控制农产品价格,其控制权就会落入西方大资本者手中。他们通过财政对农业的补贴、生物燃料计划和金融操作行为,随意地摆弄国际粮食价格,对我国长期的粮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他们在控制国际粮价的同时,就相对控制了我国国内粮食的相对价格。我国消费者可以享受一时的低粮价,但却恶性地破坏了我国的经济结构,粮食价格决定着中国农业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稳定,更影响着半数人口的收入,他们在让粮价坐过山车的同时,对我们也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单纯的粮食生产工业化(类西方),不符合我国人口众多、土地稀缺、国际分工低下的客观经济基础,片面的合理不能证明总体的正确。
这个设想源于金融稳定,结于利益分配。人们所拥有的资产的价值,决定了在市场中的购买力,现在西方拼命的在提高他们所拥有的资产的价值,譬如美元、高新技术、军事实力、国际品牌等,而另一方面又在压低劳动力、低端智力、农产品等发展中国家的资产。这就造成了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失调,对我们是不利的。中国提高农产品价格必然要进行贸易保护,WTO的西方成员会对我国发动大规模的舆论和政治攻势,也是一种趋势。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shi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