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国家一向是走的中庸之道,深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在制定政策的时候多半是可进可退,游刃有余。早些年前我们印象当中最清楚的是中央为了制止全国泛滥的公款吃喝风,于是制定出了政府部门请客吃饭不得超过四菜一汤的标准。
“四菜一汤”顾名思义就是四样菜一碗汤。这句话还颇有来历,公元1368年,朱元璋当上皇帝后,遇上天灾,各地粮食欠收,百姓生活困苦,可也有不和谐的声音,一些达官贵人却穷奢极欲,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身世穷苦曾经讨过饭的朱元璋,对此非常恼火,决心予以整治。适逢皇后的生日庆典,朱元璋趁众位大臣贺寿之机,摆出粗菜淡饭宴客,以此警醒文武百官。人齐后,太祖便令宫女上菜。第一道菜是炒萝卜;第二道菜是炒韭菜;第三道两大碗青菜;最后一道葱花豆腐汤。宴后朱元璋当众宣布:今后众卿请客,最多只能“四菜一汤”,这次皇后的寿筵席即是榜样,谁若违犯,严惩不贷。从此“四菜一汤”的规矩便从宫内传到民间。
这是有典有据,由不得众政府官员申辩。政府禁令下达之后,吃喝之风却没见减少迹象。以小民拙见,这四菜一汤其实应该不错了,四菜以:极品鱼翅一盘,鲍鱼一盘,耗黄原只花胶公一盘,窖藏夏日白菜心一盘,汤就以长白山百年老人参炖土鸡汤一份足矣。可是没想到的是这四菜一汤还是不够啊,没气势啊,怎么办呢,聪明得顶上头发都掉了政府官员想出了“四坛一缸”来对付。这可是有着中国智慧的好点子啊,不违反中央决定的同时又能大快朵颐。好多盘菜拼在一起就算一菜啊,这就是一坛对一菜,汤不就只能是一个吗,那就来个大缸吧,不然不够吃啊。于是上下一心,肥了餐厅。中国高级饭店你有见过生意不好的时候吗,开玩笑,不然怎么在官道上混啊。
我们现在来讨论这个标准或许你会觉得好笑,但是这种决定在中国依然一直存在,而且在不断推出。四菜一汤表面上是限定了政府官员不能大吃大喝,但是实际上我们看就是没有量化的一纸空文。四菜一汤做了价格限制了吗?做了人数限制了吗?做了处罚措施了吗?什么都没有。
我们不得不深究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其实说到底,制定这种规定的人或者部门早就是和下面同流合污的,他们同样在吃啊,如果制定了非常严格的标准那他们吃什么!中国政府官员在制定规定的时候通常要留下一个后门给自己,以保以后追查不到自己。不然自己一屁股屎还指责别人不干净,那自己迟早也是要被别人看到的啊。最近捅出制定国家外资在中国投资管理法律的某官员,巨额受贿,制定的法律多处留有给外资巨大操作空间。这就是中国政府官员(强调一下只是极少的部分,近乎没有的水平,不然小民只怕要被贪官给活撕了吃)的中国式智慧。
在台湾、香港及国外都很普遍的政府行政质询会为什么在中国大陆就是不推行呢,这个有效杜绝拍脑门决策,有效接受公众监督的良好方式可能是有人不喜欢,怕被问出问题的原因吧。至少表明他们没有这个信心,没有这个底气。
作为一个卑微的小民,我一直在想,为什么中国相关规定如此不经量化,不经论证就推出。那么多不需要多大智慧就能解决的问题在中国长期存在,各个部门头疼,说多难多难解决,其实也就是一已之私在乱精神罢了。要建立一个清廉、执行高效率的政府,看来要从根上来治。如果根已经腐烂了,还可能长出参天大树吗?为了人民(最近全被公众替代了,不知道他们清不清楚两者的区别)服务的政府官员最后成了“吃”老百姓的恶霸,这个现象不知道要存在多久。中国的民主选举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再看中国近期出来的40000亿投资计划,我们明白这又是一个超级大餐,中国的智慧在这个计划里又将大显神通。中国的小老百姓,你能得到多少实惠呢?我引瑞信亚洲经济学家陶冬的话:“中国可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可以不经论证,不通过立法机构,不列明资金来源,便抛出如此庞大财政开支的国家。”一个没有制约,只有实权的地方,必然是充满腐败的地方。中国,能逃得掉这个规律吗,我们拭目以待。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3cfa2b0100b7l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