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邓小平同志还健在
辛华
我同意经济学家对目前我国社会进程的一个推断的用语——“中国正进入一个历史拐点。”只是同意他们的这个用语,与其内容无甚关系。
我坚定地认为,如果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现在还健在,他老人家一定会针对当前中国社会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再次现身国内某些地方,发出振聋发聩的强烈号角,果断而又从容地带领全国13亿的黎民百姓,顺利通过当今中国所处的历史拐点,真正地走向全民共同富裕。
我国现在所处的是个什么拐点呢?
邓小平同志1992年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中,已经讲的再明确不过了。他老人家说:“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什么时候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在什么基础上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要研究。可以设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
关于上述的“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的“两极分化”问题,邓老爷子对其严峻性还有更加直截了当的论述:“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10页)。
2000年中国的基尼系数已达到“ 0.4” 这个警戒线,2005年更是突破了恐怖的“ 0.5” ,贫富差距高达33倍。城乡收入差距至少是3.3∶1,地区间差距东、中、西是1∶0.7∶0.4。“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的社会主义怎么也不应该搞得比资本主义的贫富差别更悬殊吧。若再任其发展,恐怕将来真会出现如邓小平所警告的,如果搞两极分化,“中国就会发生闹革命的问题。”(《吸取历史经验,防止错误倾向》1987 年P229)
如果邓小平同志健在,定会不顾百岁高龄,不顾身无一职,而以一个百战沙场的老红军的身份、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的身份,再次出现祖国的某些地方,细心倾听工人农民的意见,掌握早已敏锐察觉的第一手民生状况。定会在充分肯定胡哥奋力减少贫困人口的艰辛努力和不菲成绩、称赞“构建和谐社会”这个提法很好的同时,高屋建瓴地指出:我们还是没有实现在上世纪末“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两极分化问题”的设想,而且两极分化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这已经不仅成为极端严重的一个社会问题、而且是一个历史问题、一个政治问题。我建议,从现在起,要在兼顾发展与民生这两个大局中,把侧重点坚决地毫不迟疑地转移到解决两级分化上来。水可载舟,也可覆舟。我们共产党人必须永远牢记,我们是为人民打的天下,共产党的政权是属于人民的。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什么时候百姓不再“端起碗吃肉,放下碗骂娘”了,我们才是真正地构建了一个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了。
更多的社经原创博文和更精彩的社经转帖——辛华博客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http://img.wyzxwk.com/p/2019/09/e70edeb684b74b82d4c8fa6723b9a0e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