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江湖,有人的地方就会有左中右,大学校园也莫不如此。望根发表《学生阶层各思想分析》一文,提出应该扩大学生政治影响力的观点,并对学生政治思想进行划分,分别为主流派、自由派与左派。对学生群体在政治思想上划分为主流派、自由派、左派,这基本上可以反映出学生群体的政治思想状态。但是,对于望根文中的许多观点,本人多有不认同之处,此文就我的活动范围与自身认识着重对学生阶层各思想分析进行再分析。
一, 主流派。
此派学生较少关注社会问题,在政治思想上与官方保持一致,认为党说什么就是什么,党做什么都要无条件支持,党做什么都是对的,对“三个代表”从未有过质疑。对民主自由等概念极为排斥,认为只有共产党才能引领中国走向富强,在这个逻辑下,确保中共的绝对领导地位排在国家富强的前面,强调大局观念粉饰太平,任何局部利益都是可以牺牲的。认为中国问题之根本是经济问题,因此要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任何反思改革就是否定改革,认为现在社会中出现的问题是孤立的,分散的,无视或掩盖社会问题,并对社会问题的产生根源认识不足或者根本没有认识,极度相信或强烈支持党的喉舌所发表的言论。
主流派在校园中绝对是少数,以学生党员为主,以中国红色事业的接班人自居,具有统治者的思想。此派学生反对腐败,反对两极分化,反对资产阶级路线,认为要坚持红色本质,但其对于什么样的红才叫红缺乏基本认识,更甚者自己都不红却要求中国红,思想处境非常的尴尬。
二, 自由派
此派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崇尚自由、民主与人权观念,反对专制与独裁,对一党专政存在抵触情绪。认为中国问题之根本是政治体制的问题,主张三权分立,实行宪政,以法治国,要继续推行政治改革、司法改革与经济改革,其主张与主流派尖锐对立。
此派学生在校园中绝对是多数,以非党员学生为主,对腐败、两极分化以及司法等问题非常痛恨并激烈批判。自由派的最大缺陷是没有看到中国特色没有看清历史,即使没有中共或推翻了中共,那么取代它的也必然是另一个中共。“用西方的民主政体来组建中国的政体,忽视了多党制的适用性以及国情的特殊性。多党制在许多国家实行,在学生阶层取得了不错的声誉,现在许多大国都是使用此政体。但是就中国的本身情况来说,多党制的实行并没有其条件,几千年的农耕社会促成了中国历朝就是一个强而有力的中央集权的国 家,而中国历史上的辉煌都是由中央集权统治下取得”。
三, 左派
就本人的活动范围,本人认为校园中并无真正意义上的左派,自称为左派者其实可以归纳到主流派。
四, 学院派
此派学生是校园中的真正孤独者,人数之少以至很可能处于极为罕见的程度。学院派关注社会问题,对社会黑暗与不公持强烈批判态度,其政治主张与自由派略同。与主流派与自由派不同的是,学院派认为中国问题之根本是传统思想文化的问题,各种社会问题都可以在政治与经济上找到原因,但最根本的还是在于文化,因此,此派主张发动一场“文化大革命”或思想启蒙运动,革除思想文化的弊端,为中国走向真正意义上的富强民主扫除最根本的障碍。
此派学生受西方思潮以及新文化运动影响较深,注重学术,目前仍处于学习与研究过程中,其思想还有待整理,最大不足在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了解。
总的来说,以上各派都是少数派,各派学生在思想上都处于非常幼稚的阶段,要加强学习与思想整理。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http://img.wyzxwk.com/p/2019/09/e70edeb684b74b82d4c8fa6723b9a0e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