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文中提到的现代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彻底抛弃和否定马克思的价值学说,早就是经济学的公开的争论了!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就是“使用价值”决定一切,把劳动创造的作用给“抹杀”了!
用通俗的话说,就是花钱买愿意,只要我愿意,无论多不值钱的,都可以出高的价钱,都是合理的……
粗看似乎有道理,但实际是太片面了!
马克思主义的商品价值学说则是辨证的,将价值与使用价值对立统一起来讲。
抽离了具体的劳动凝结在商品上面的价值,而谈“一件东西值钱不值钱以及值多少钱,并没有一个客观不变的标准,而是因人因时因地而变化不定的。商品的价值是主观的、不确定的,这就叫边际效用论。”这其实同经验主义的哲学观一样是主观唯心主义,彻底把客观实在的东西弄成了完全难以琢磨的东西……
其实,我们说费了许多力气生产出的东西,有时确实未必比得上一件不怎么费力气就能取得的东西值钱。
但大多数情况的确是价值起作用的,而且是有决定性的。就如同概率:偶然的是使用价值,必然的是价值!
比如,一个本子,甲给封面少画了个图,而乙多用了些劳动时间画得精美一些,于是乙的价格就能高些。不是吗?
再说,我问你,为什么一架飞机要远比一辆汽车值钱?
(我几乎想不出有人会因为“使用价值”而掏买波音747的钱来买一辆汽车吧?)
这就是西方过分强调所谓“使用价值”决定一切的犯的机械的、形而上学的错误。
另外,文中的 “人类劳动的目的是为了获取享用物,人们从来就是希望用最少的劳动,获取尽可能多报酬”这是典型的资产阶级利己经济学的原理,现在的中国主流经济学家就是捡这个立论的。
资产阶级讲这个是有阶级用意的,就是你怎么苦力但未必值钱!否定工人的劳动意义而已;相反是鼓励投机取巧的,什么“点子公司”,卖月球的土地等等,那能当饭吃吗?
现在的美国次贷危机就是鼓励诈骗的后果——谁买单?
再驳《〈资本论〉开篇的硬伤》
一
我反驳的这篇文章应该说是对西方经济学理解很透的,它的核心理念就是定价要由买方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定——完全忽略一个基本的劳动的凝结!
我举的两个本子的例子就是“同质性”的东西,但你只要多费些时间搞装饰,就可以卖得价钱高!(人工就是成本,不是单单只有实物是成本!)
你们其实主张的是使用价值完全是主观的、个体的,但粮食要吃,衣服要穿,从大的群体特征需求看,这个“使用价值”也是超过个体的、独特的需求而存在的!
我是拿面粉来捏人,于是出一个价钱,但大多数人买面粉是为了什么?
还是要往嘴里送的……
二
非劳动生产的东西,其实就是一个不可再生性或稀缺性——我们说人工制造的商品都是不违背马克思的说法的……
这里,主流经济学只是抓住了个别现象来概括一切!
“第三,分配时,人们分配的也是使用价值。人们分到手是货币,而货币代表的正是使用价值。”
这完全是胡说!
你的货币是怎么给你的,什么都不作,就让你拥有这种 “使用价值”?(这其实又归到劳动的等价交换上了,你付出劳动才会给你报酬。)
商品的成交价格就是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统一。你即使个人觉得某物没有使用价值,但人家照样要高价钱。为什么?
“马克思认为交换价值成立的原因在于相互交换的商品包含的劳动价值量相等。”
这个更是了,谁是傻瓜,用几天创造的东西去换几分钟创造的?(当然,这是简单说,其实劳动时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与当时的具体生产力水平是联系在一起的……)你如果想赚便宜就提高“劳动生产率”。这样可以用少的代价换多的东西。
“如果商品有一个确定的公平的价值,则商品交换是零和游戏。本来人家做买卖时还寻思着划算,这下一概变成一个阶级剥削另一个阶级,搞的世界不安宁。”
对啦,他这里就明说出,所谓买卖就是欺诈!只要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就是公平的!(但实际是这样吗?)许多情况是逼不得已,像高利贷、当铺的生意。
我们看到,主流经济学家的套路就是用所谓“科学的”、“严谨的”形式逻辑来推出一切,但实际是脱离实际的。
三
像接下来说一件衣服是100元的价格,卖10、20元很快卖完,其实,正是说明其售价严重低于了价值,人们在捡便宜。
后面又说价格的形成(这正是西方经济学的看家工夫)就是双方搞“重合”,买方出很高的价格,卖方出很低的价格,互相妥协,有“重合”的区域了,ok ,成交……
说起来挺“科学”,但实际双方出价的标准是什么?
不能挤着眼瞎喊吧?你说一件衣服是几百几千的售价,怎么也高不到几十万,几百万的水平?还是的。
因此,都是从商品的价值及使用价值出发的!首先是价值,买方会刻意贬低,说你的成本低;卖方则用力拔高,说费了老力气!但即使是“吹”,都不能太背离了其价值,因为是常识。否则就是欺骗了。为什么买不熟悉的东西要找内行?就是这个道理。
再就是使用价值,如果卖方看你特别急着使用就会抬高价格,而你如果真的急着需要,可能也会出高价接受。
因此,这个“撮合”的过程,其基础仍然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而前者占主要因素。
不是,两个干斗嘴皮子。
而它后面说的买矿泉水的例子(当然,它举的太温柔了)就是我前面说的乘人之危,这时照它的理论“因为此时这瓶水的“使用价值”对于张三来说非常大,而且是第一位的。”就这么简单,但一切不道德的事情就发生了……
水跟钻石的例子,这又是非工业品(暗里偷换概念)还以为高明。
底下纯粹是胡说了,“在物物交换的时代,人们并没有等价交换的概念;交换价值成立的原因是比较利益,即交换商品比自己生产该商品经济得多、合算得多。”
下面说交换价值则是用计量单位来否定,马克思说必要劳动时间,难道就是干巴巴的小时吗?是有很丰富的社会内容的!
只是一种计量单位而已。
土鸡蛋与洋鸡蛋的例子,实际是数量的缘故,前者现在养的少!规模、下蛋速度都比不过洋鸡!(就像现在的纯天然农作物,不打农药,不施化肥,产量绝对比一般作物少)于是价钱就高!
过去可能洋鸡蛋少,于是洋鸡蛋值钱——反正,只说营养丰富决定了价格是不全面的!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http://img.wyzxwk.com/p/2019/09/e70edeb684b74b82d4c8fa6723b9a0e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