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在当今国人眼中,已经快成了妖魔化的代名词,大凡有什么事出来,只要有“专家”现身,一股不祥之感就会油然而生。
从牙防组的专家敛财,到各地晚间的肝病专家广告,从毒牛奶的专家免检,到蒋院士的征收呼吸税建议,无一不透露出“专家”贪婪的与国民对立的本性。
回过头来再看看在中国油价升迁中专家所起的作用,还是避免不了这一铁律,我们的专家在其中还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利益集团所期望的作用,首先,由几个专家鼓噪政府:能源是国家根本,是战略物质,国家要归口管理,自然,就在一片打到国有、让大多数国民下岗的改革呼声中,中石油、中石化逆势而动,利用国家的政策,迅速抢占了绝大多数成品油市场,斩断了私有油品的批发权,实际上就是斩断了私有油品企业的后路,逼迫其就范。
第二步,就是当国际油价有些波动的时候,就要挟政府涨价,美其名曰“与国际接轨”,全然不顾国有低资源费油气田的事实,强行涨价,不然就在全国范围内闹油荒,造成强大的舆论压力,到后来还是国家让了步,油价一涨再涨,并且完全忘记了中石油蒋洁敏的豪言壮语——“中石油是世界罪盈利的企业,不是之一,而是最”,再给予其巨额补贴。
。。。
就这样,中国石油就被他们牢牢的掌握于其中,至于当今国际油价从147美元的高位下跌至48美元,跌去了近70%,我国成品油比美国还高出30%的时候,这些专家都似乎统一哑口,再也不说与国际接轨了。
近期,又有专家说要推进燃油税改革,这本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但到了专家的手里,却又闻其潲水的酸味,一是说燃油税按固定费率,在油价中体现,二是费率至少是30-50%,越多越好,最好100%,三是不取消路桥费。
对于这些专家的博论,作为国人确实只好无语,人家说的也不如道理啊,多跑路多出钱,但问题是按照专家的观点,多跑路是多出钱了,但少跑路的呢?依然也是多出钱,只有买了车步跑路的疯子,才会少出钱,如果按照专家的设想,油价跌至4元每升,那50%的燃油税就是2元每升,按照最理想的车计算也就是跑500KM路,平均每天不到20KM,这现实吗?
另外,专家说税负越重越好,利于节约能源,但我们不能不考虑我们的国情,能不能说到节约粮食,就将粮价涨到群众不能接受、大部分国民都买不起粮食的程度?我们政策的研究,不能光以专家的收入来衡量,其用途也不能以专家作为依据,专家的年薪包括出席各种专家会、给专家评定费等,一般拿到了几十万甚至更多,而国民呢,并不是统计局说的增长了两位数的工资,我们身边的人至少有50%以上近10年没有加工资,所以专家每月几百元不当回事,而绝大部分国民,却是要依靠他养家糊口,我们有绝大多数全家的生活开支每月也就几百元,这现实吗?
专家用车有国家包,再高的税也没有关系,出门主要是玩耍,卖头衔,与有些甚至是举债买车养家的国民比,这公平吗?
还有,就是据说燃油税出台还不包括路桥费,这就奇怪了,这些专家怎么就这样糊弄国民呢,原来国民对燃油税的期待,就是以为会取消这一切苛捐杂税,能挺起身板在自己的国土自有的出行,这是初衷。
今天上了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的网站,这在我国应该属于能源权威,但遗憾的是主页信息快报显示的头条是:“国际能源机构宣布:廉价油时代终结”的报道,从这一点上,这样的官方网站,能叫人信任吗。
这究竟是在哪个环节上出了问题?我们的专家怎么了?不得不在我们脑中生出一个又一个的问号,不得不叫人怀疑,是不是有些专家受到了敌对西方国家的培训,专门出台与民对抗的坑民政策,眼睛始终盯紧国民的口袋,让国民看不起病,上不起学,买不起房,个人资产迅速缩水,促使国民对政府的不满,从而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如果不这样假设,还有其它什么可能吗?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http://img.wyzxwk.com/p/2019/09/e70edeb684b74b82d4c8fa6723b9a0e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