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能不能搞个党员社区?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是毛泽东同志的一贯主张。护照党的章程,一般党员在党内民主生活中,具有与党的高级干部平等交流的言论权,并且可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这种平等沟通的渠道,长期存在着疏通问题;尤其是在网络文化不断兴起之时,就更加需要在党内民主交流方式上,能有一点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
老实说,从邓小平同志提出“发展就是硬道理”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到江泽民同志论述“三个代表”、再到胡锦涛同志阐明“科学发展观”,总的理论发展和政治把握,无疑都是正确的,并且具有承启性。但在理论界和舆论上深入思考的分论点和细节方面,确实存在许多可探讨的方面。甚至党内有的思想观点或工作思路,多少还是存疑的。比如本人在深入学习实践活动中,第一个体会就特别关注发展的科学性问题。
很显然,从宏观政治方针到指导实践的应用性理念,应当具有方向性、正确性和科学性。这个问题不解决,微观领域的工作往往带来重重困难,而且难以把握是非标准。在层层落实过程中,是非标准不清晰,必然导致贯彻落实党的方针,存在因人而异的实际问题,并且难以进行党性衡量。具体工作无论怎么干,都会自行发掘出“不折不扣执行党的路线方针”的理论路径,最终结果要么就是争论不休,要么就是在“不争论”的前提下按照行政方式全面妥协,出了问题还不能简单看作执行力的问题。
但是,观点拿到网络主流舆论中,又存在一个明显问题。由于网络论坛的虚拟背景十分复杂,往往会使本来很严肃的是非标准问题,全都沦为茶话、笑谈、巷议、街骂等,导致不了了之无疾而终,谋求共识也就只能成为非份之想。也有一些重要论点,由于可能涉及政治敏感和社会负面的诸多事理,又不得不逐个加以冷处理,结果婴儿与洗脚水一块倒,理论发展也就陷于困境,网络论坛就从根本上丧失了思想碰撞的重要功能。换个角度看,说明一些政治舆论方面的主流网络论坛,初衷或目标仍然没有实现好。
鉴此,本人以为机关论坛似可开办党员社区,在具体运作方式上。一是内部身份识别可以更严一些,即言论必须承担责任(政治上言者无罪,刑事上对造谣生事等可以追究相关责任)。二是主帖放行仍然沿用网名,保持网络文化的灵活特殊形式。三是扣发帖子应当及时给予答复,提供一定程度上的互动性,也可提出继续完善或补充材料等要求。比如“你的观点比较敏感或负面,转入某某内部刊物展开讨论”等。当然,也可以采纳党外一些有意义的典型论点进行深入思考,或者也把党内一此重要观点放到大众论坛共同切磋。
总之,开办党员社区,内部可以从严,外部应当从宽,既提供政治思辩平台,也适应网络文化的发展要求。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