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30年纪念活动与忆苦思甜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a81ecaa0100bb2t.html#cmt_789432
2008-11-23发表于: 树林7030的博客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从去年始,中央就放出风来,要大张旗鼓的搞纪念。目的就想利用纪念活动,颂扬成绩,激发爱国热情,就此也可让总设计师从地下走出来,再光辉灿烂一把。 无奈,天不遂人愿,从年初开始,就不给机会,先是年初的冰雪灾害,后是四川地震,西藏的打砸抢烧事件,奥运火炬传递的破坏捣乱,北京奥运,然后是世界金融危机,都快到年终了,得给机会啊,中央着急啊。
那么,各省市先搞吧。于是什么纪念改革30年征文活动、纪念30年的歌咏晚会、海南建省20周年,宁夏建自治区30周年庆祝,开放城市改革30年变化等等,纷纷出台,虽然未见铺天盖地,但也沸沸扬扬,不绝于耳。
中国人是世界最善良的人民,也是最知足的民族,只要吃的穿的住的得到改善,就有“感恩的心”不是吗?对比30年前,我们从物质匮乏的要各种票证到今天的大鱼大肉,从过去的蓝蚂蚁装束到今天的服装各异,居住从四世同堂到今天的人均18平米,从“满街尽是自行车”到私家车达多少,城市建设从胡同小巷到高楼大厦。发展速度平均10%以上,外汇储备额世界第一。香港回归,奥运举办,WTO加入,绕月飞行,就连最臭的足球也借改革春风还有一次进入世界杯,国人能对30年不欢欣鼓舞嘛!
于是许多地方又在搞“忆苦思甜”。过去如何如何,现在如何如何,文章纷至沓来,充斥报端。宁夏“从建省(1958)时的贫穷落后到今天的欣欣向荣”;海南从建省时(1988)的农业小岛到今天的繁荣昌盛。(电视转播语)深圳由一个小渔村到今天的高楼大厦。无一充满了对过去的轻蔑、鄙夷,和痛恨,对今天的歌颂、满足和骄傲。
毛主席曾经赞扬,“忆苦思甜”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大发明,最早见于据解放战争时的“三忆三查”运动,目的是激发解放战士的觉悟,建国后搞“忆苦思甜”是新旧社会的对比,雷锋就是据此迅速提高的阶级觉悟,成为共产主义战士。
究竟忆谁的苦,是领袖、政党、社会和我们的父辈吗?思谁的甜,是总设计师吗?
不要忘记,前30年,也是共产党领导,也是社会主义制度。
想起一个故事:一个人几天没吃饭了,饿得要命,吃饭时一连吃了九个窝头还不饱,最后又吃了一个馒头才饱。饭后说,“早知吃最后的馒头就能饱,就不吃前头那9个窝头了”。
但愿我们不要有这种想法。改革前30年,我国同样取得巨大的进步:如果没有上一代人的无私奉献,如果没有以大庆人,大寨人为代表的艰苦奋斗精神,如果没有30年留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如果没有奋发图强造出的两弹一星提高了国际地位,如果不是“即无内债,又无外债”却留下一堆烂摊子,如果我们没有加入联合国,如果没有毛主席小球改变打球的杰作,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此前和我国建交的国家只有60多个,大多是东欧和亚非的第三世界国家,打破坚冰后和美、日、德、澳、加、意、英等30多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如果没有恢复我国的奥委会地位,如果------。我们靠什么改革开放,有什么资本吸引外资,有什么资格取得在世界的话语权。
歌颂改革开放30年取得的成绩无可厚菲,也是事实,有目共睹。国家进步了,国力增强了,谁不高兴!但“发展不仅仅是硬道理”还要看成本,看目标是否达到:深圳建特区是在中国建一个新加坡,海南建省是要超过台湾,广东开放是追上韩国,因为发展条件差不多,几十年过去了,目标达到了吗?因此,比较不仅是纵向的,也要横向的,纵向发展是绝对的,轻易做到的,横向赶超才是真本事。
同样不可否认的是,在经济取得高速发展的同时,问题也在高速发展:环境污染、造假、吸毒、艾滋病、赌博、嫖娼卖淫、精神空虚、贪污腐化、政党腐败、官员谋私、两级分化、人才外流、祸事不断、台独猖獗------等都是是伴随30年形成的。
胡锦涛的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非常英明,它是对片面的“发展是硬道理”的修正。强调的还是要“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胡锦涛的党中央提出的建立和谐社会的举措非常英明,它是对“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修正,重新又把眼光落在工人、农民身上了。
总结经验教训,成绩说足,问题找准,避免盲目乐观夜郎自大,不诋毁过去,和谐地干好己任的事情,才是中华民族的胸怀。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