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引发的思考
引文:2008年全球经济形势有着诸多不稳定因素。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连锁效应尚未消除,金融危机席卷世界:美国金融市场动荡,美元贬值,股市大幅跌荡,经济明显下滑,欧元区、日本和主要发展中国家经济增势也明显减缓;国际市场上油价、粮价的不断上涨,已触发不少国家和地区政局不稳,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继越南发生经济危机之后,泰国、印度也曝出货币加速贬值、股市暴跌现象……这一切引发了人们对于世界经济的担忧,怀疑世界经济危机又将来临。引发经济危机的原因主要有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盲目的竞争、生产力发展与市场相对狭小、主要消费品过剩等等。具体表现为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生产力发展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就必然爆发经济危机,所以从理论上说经济危机是迟早会出现的,但如果政府对宏观经济面的控制较好会延缓它的出现。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校报电子版 - 第30期(2008-11-06) - 第04版:第四版
当前我国的形势是,企业倒闭潮,农民工返乡,解决了我国几十年来春运的一大难题。国家出台措施刺激经济,搞基础设施建设,这无可厚非,但是真正是投资到农民头上的有多少?农民子女教育,农民医疗,养老问题提了多少年了,这次四万亿的投资看来是轮不到解决这些问题了,等下一次再发个经济危机,再搞个几万亿的投资看能不能用一点到农民头上,我们国家八亿农民贫富差距可以说是5:1,6:1都不为过,刺激投资,扩大内需,怎么扩大?农民阶层主要消费就是教育,医疗,养老,扩大内需确实需要,消费必须做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推手,美国GDP消费贡献率达72%,而我们国家GDP出口贡献率占60%多一点,全球经济不景气,不受影响就是怪事情,再加上人民币升值不利于出口,所以这次倒闭也多是外贸企业,内销型企业当然也难免不受其影响。但是八亿农民消费能力有多大?是我们应该思考的!所以提高农民收入迫在眉睫,而政府和经济学人还在说要挖掘广阔的农村消费市场,你不给我收入,你还让我去消费是什么道理!不能讲农民部位国家经济作贡献吧!再比如说,去年下半年开始涨价的猪肉,从五六块涨到十四五块,三倍地涨,很好嘛!农民就开始养猪了,当然我们国家的一些饲料企业,猪仔供应市场是很敏感,反应很迅速的,饲料涨价、猪仔涨价,农民养猪成本也就一路飙升,这也无所谓吧,因为你猪肉价格在涨而且是居高不下嘛!但是一年过去了,农民的猪已经长到几百斤可以拿去卖了,现在你搞出一个经济危机,猪肉价格一降再降,这些猪农怎么活?这在其次,我国的市场经济太市场化了吧!政府御用媒体和经济学人搞出一个受四川生猪蓝耳病的影响,全国生猪存栏数不足,猪肉供不应求,好了,全国开始涨价,同步涨价!而这次政府又是搞出一个生猪存栏数已经回升几近饱和,好,猪肉价格又同步下降,为什么反应能如此迅速?只能说是太市场化了!经济学家告诉我们:市场是存在一个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我们就要问了,吃猪肉多少还是带点区域性的吧,那么为什么我四川的生猪存栏不够,就让你北京吃不上猪肉了。这个存栏数就是政府炮制出来的,你搞谁呀?搞得是老百姓!譬如一个嫖客去嫖娼,本来是50块钱一炮,搞完你要给我100块,理由是全国妓女数供不应求。我就不懂了,你是哪里搞来的这个市场调查?市场是无形的,它就存在一些人在幕后用一只黑手在操纵,市场反应是迟滞的,到了我国得了一场大病,神经过敏了!
不过这让我想到了一个反应不是很灵敏的问题,石油国际期货价格已经跌破50美元了,从高峰值的120、130美元一桶一路往下跌,现在我们还要出台政策提高石油价格,如果说这是从战略高度考虑的,那无可厚非!但是征收燃油税就有话要讲了,本来这是一个调控的好政策。但是燃油税也不是提了一两年了,为什么一直不出台政策?之前车子上路是要交养路费的,我想是不是以前开私家车的都是有钱人,你如果说要征收燃油税,那有钱人怎么受不了了,所以他妈的,你穷人得跟我一起埋单,大家一起交养路费,榨不干你穷人!这次征收燃油税很好!我又要想了,贫富差距不能只靠这些措施来搞吧,你不想办法提高农民收入,来跟我哦搞这些飞机!国内石油价格居高不下,分摊的成本其实转来转去都是搞到老百姓头上去了,比如说,石油价格一高的话,那些化工企业成本就高了,农用肥料这些价格就高了,农民来负担嘛!因为我化工企业还要赚钱呀,不能说我化工企业为你农民担这个成本提高的责任吧!结果农民生产资料价格提高,农产品呢,价格你给我来个市场化,市场不要这么多农产品嘛,农产品价格给我往下降,这是什么道理嘛!
毛主席时代农民日子也不好过,因为农产品是工业生产的原材料,国家压低农产品价格为工业资本的原始积累创造条件,从而我们国家建设起了一整套完善的工业体系,为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而我们反过来要大批特批毛主席的过错,说搞人民公社不好,搞计划经济不好,原因思考过没有?对于我国建国初期一穷二白的局面,没有完善的工业体系是不行的!否则你改革开放也不要搞了,回家搞你的联产承包责任制,都给我种红薯去。说到毛时代的国营企业,又有话要讲了,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地挑国营企业的毛病,体制问题嘛! 当然存在有这些问题,因为你现在过于所有的经济现象的解释是基于一个经济人的假设来的,之前搞干部职工工资一个样,平均主义,好了,人的生产积极性不高,为什么?经济人假设嘛,你做干部的有积极性吗,所以要改革,干部工资提高,政企分开,干部权力加大。同志们,这一加大就有问题了,经济人的欲望是无限的,我私下搞点,反正是国家的,人民的共产党的东西谁把它当回事呀,最后国有资产就流进他们腰包了,只有是政治精英和经济精英的联合,才导致了国有资产如此大规模的流失,同志们!有的国有企业直接也不搞流失了,来一个效益低下、企业濒临破产,好,既然是这么个情况,政府要甩开这些包袱,你国企的干部就必需发挥一下作用,做点贡献。把这些个所谓效益低下的国有企业直接卖给你算了,不用想肯定是低价卖嘛,这个企业私有化后结果就不得了 ,效益一夜之间就上来了,大赚特赚。所以我们还得说私有化好!提到私有化不得不说煤矿企业,我们都注意到,频繁的矿难多是一些小型的不搞安全生产的煤矿企业,这就是私有化的结果,因为国有大型煤矿是由安全保障的,只有是小矿为了利益最大化,才不把矿工生命放在眼里。我们普通人都能想明白的:煤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资源,你该不该搞私有化?结果是一些经济学人搞出个“这是改革过程中带来的阵痛”的说法,我想:你搞私有化改革不能说是要踩在一大堆矿工的尸体上吧!上一个煤矿项目,问:怎么上?答:踩尸体上!这倒是方便,有尸体垫着看来更容易上!
虽说是搞私有化改革,但是 现在的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之间真的是很奇怪。我国的电力行业有很多是民营资本在干,这些民营发电企业日子不好过,为什么?国家电力控制在5毛多一点,这么低的电价很好,但是利润都是流进了处在上游的国有垄断企业,其实查一下资料就知道了,这些企业很多都是哪些人在掌舵。这样一想见怪不怪矣!可以说类似的这些现象本质就是政治精英与经济精英的强强联合,而文化精英出来为他们的联合粉饰、宣传蛊惑老百姓,这就是三个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其根本就是政治精英、经济精英、文化精英的联合,他们把全国人民给代表了,如此代表还是罢了吧!
回到三农问题上来,其实说来说去无非是新三座大山对农民的压迫——教育、医疗、养老,解决这些问题也不过是增收和减负两个途径,减负归根结底是要靠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增收就复杂一些,通过加快城市化进程个壮大县域经济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中去是根本之策,仅是通过提高农产品价格、搞一些保护价只能说是权宜之策,因为增加的收入要么就是被同步提高的生产资料成本所抵消,要么就是被三座大山给榨干了。从长远看,根本途径是真正减少农民数量。这就又有问题了,由农民向农民工身份的转换,如何保护农民工权益?就现在来说暴露出来的问题已经是很多了 ,再有如何解决留守在农村的613870 部队(小孩、妇女、老人)的问题,这些都是当前需要思考的,现在提出搞农村土地有序流转,将一些空置土地向经营能手集中,这是不是在形成一个农业资本家的机制需要防范!如果说在农村内部形成深刻的两极分化是极不利于稳定的。现在的农民阶层我试着分为三类:一部分是外出务工的,这个农民工群体有相当一部分是中年人,城市又不能为他们提供一个安居和长期乐业的地方,这些人年龄大了肯定不能再在城市呆下去,一旦这些农民之前把土地流转出去了将来回乡他们怎么办?另一部分是那些经营能手通常又都是有能力扩大经营规模的有产农民,这样下去两极分化在所难免!当然在农村还有相当大一部分是在家务农而且没有资本能力通过土地流转扩大经营规模的,如何增加这部分农民的收入又是一个难题!农民辛辛苦苦一辈子,这次经济危机不能让农民来买单哪!这就是当前形势下政府应该着力破解的难题之一!
还想说说农村 教育,我国中西部地区包括东部省市的一些农村,中小学教育是个什么状态,以我们那里为例说说吧,小学老师大部分是小学还没毕业的老头子在教书,有几个年轻的,基本是中专学历,年龄大的教师是历史原因且不说,我们不能跟东部比硬件,来比软件,因为软件是占主要作用的,师资力量就是软件,你说这些中专生高中都考不上能教好学生吗?教中学的基本是大专生,你自己都考不上大学,你还教学生去应对高考,怎么个教法嘛!当然我没有任何歧视中专生和大专生的意思!!看更现实一点的吧,我们现在的高中生有多少是愿意读师范专业将来从事教师职业的?在读的师范生又有多少是能够教好我们祖国的花朵呢?百年树人哪!同志们!在全社会没有形成一个尊师重道的氛围你怎么搞好教育?你搞一批在各个环节被考试淘汰下来的去搞教育(中专和大专师范生),试问民族的未来你想过没有?当然我个人是由教书这个想法的,其实人本身就是一个矛盾集合体,我私下作过很多思想斗争,到底要不要从事教师这个职业,人的价值取向真的是很难说,说做老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是为国家作贡献,这话就大了,话大容易闪了舌头,但是从国家长远的角度来看,从整个国家东中西部的均衡发展来看,教育肯定是首要重视的问题,一个民族的崛起需要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中教育的作用是不言自明的,真的是很希望自己能在拿出多一点的勇气出来,把这个问题再思考清楚,人生的真正价值是什么?深思!
写到这里,想起了一句话“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为政者当为民谋福祉,这是说了几千年的了,但是历朝历代兴亡更替,莫不就是这一个问题没搞好!我们党是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终极追求的,马克思的理论也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自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以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似乎是渐行渐远了。人类社会发展至今,没有哪一种社会形态是能够真正做到消除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那么人类社会将来又是怎样发展呢?回头看资本主义几百年的发展历程,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对外殖民为国内创造了极大的财富和培育了大量的中产阶级,使得资本主义在当今仍然焕发出极大的生命力。但是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频发,周期越来越短,这是不是印证了马克思预言的准确呢——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是有其根本矛盾的!市场在其高效率配置资源的同时,为人类创造了多少公平呢?似乎这是一个很难的问题。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因为中产阶层的庞大,其阶级矛盾空前缓和,这是不是又在另一个方面说明了其为人类创造了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我们国家似乎也是在朝着这样一种社会模式迈进,也就是郎咸平先生的观点:搞市场经济,由市场配置资源,然后通过政府力量为社会尽可能地创造着公平。如果是这样的话,是不是又宣告着共产主义的破产?抛开这个问题不谈,另辟一条小径,试想:在美欧日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应高说也存在着大量的贫困人口吧 ,不能将他们国家就没有穷人吧,那么这一个所谓的弱势群体的问题怎么解决?资本家总是只占少数,社会化大生产也就是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为社会极大地创造着财富的同时,肯定是要受到滞后于生产力的生产关系的制约吧,引用人大教授韩德强的说法,你生产力高度发展了,需要人来工作的岗位将会越来越少,这些不工作的人只能是依靠承载着创造着社会公平的社会保障制度来生活。我们来看:一方面是社会产品的极大丰富需要有人消费,另一方面是只能靠救济和福利生活的很多人没有能力消费。这是不是一个悖论呢?从根本来说是矛盾的,那么共产主义又是怎样一个社会形态呢?人尽其需 、人的最大需要是劳动,似乎也难以解决上述难题!
当然了,以上的问题是属于哲学家、社会学家来思考的,我们这个社会总是需要一些人来对人类社会进行终极的关怀!人不能都是功利的,因为功利是解决不了这些问题,功利就出不了马克思。这就让我想到了人到底能不能用经济人这个假设来定位!如果说从国家的角度来看,将人性自私绝对化,,那么这个国家是不是就快要完了呢?比如说我们国家西部的建设吧,用市场配置资源的理论和人的功利性来解释,资本、技术、人才时不可能向西部流动的,那西部大开发等于是一句空话。所以社会是需要有一种奉献的精神来约束人性自私这个致命弱点的。而且政府要将战略发展的重点真正转移到西部,才有可能实现区域平衡,日本的北海道就是在一代又一代人艰苦奋斗搞起来的,我国在建国初期也是如此。人有时是真的需要一种精神来支撑,整个社会也是一样,我们这一代人勒紧裤腰带搞它个几十年,后来人幸福,中华民族的崛起也指日可待!
海阔天空地写了这么多,多是想到哪写到哪,权当是一种自慰吧,这些东西好像也只能使聊以自慰,安慰一下自己足矣!贻笑于大方之家矣!也许这个社会也需要像我这样的一些精神自慰者吧,而且完全是阿Q式的!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http://img.wyzxwk.com/p/2019/09/e70edeb684b74b82d4c8fa6723b9a0e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