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430人类心灵的城乡两栖性及孔子庄子诞生原理---儒法是城市化人类红绿灯庄子是引领人类的灯塔
(李建军080430于江西)
一、人类心灵的城乡两栖性
1、钱钟书先生在《围城》开篇语中写道-------城里面的人想出去,城外面的人想进来。婚姻也罢,事业也罢,人生的事情大都如此。
2、这段著名的文字,反映了人类心灵的“城乡两栖性”!------既想生活在城市里,又想生活在山野中;既向往“功名利禄”,又倾心于“身心自由”;既有强烈的“群体归属”感,又有深厚“闲云野鹤”情结………;就像青蛙,在水里呆久了要回到岸上吸吸氧,在岸上呆久了,又要跳到水中去滋润滋润一会一样,人在“城里”呆久了,就想去城外乡村自然住一会;在城外乡村吸了会儿氧后,又想冲进城去打拚一番……
3、冲到人口众多的“城内”去生活,是作为生命的人类的本能!或者说,向往城市化的生活,是人类的原欲之一。城市化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也是人类这一生命群进化的必然。因为,人类的聚集和城市化生活,有利于人类基因的选择性杂交,从而促进人类的高水平的繁衍与进化。
4、在人类文明初创的时期,人类更加向往文明的城市生活!处于相对不发达阶段的人们,其心灵对城市的向往,对归属的企求相对更强烈些。相对地更向往冲进“城”去!身心更倾向于归属于:某一群、某一姓、某一家、某一国。当人类5、处于相对发达的阶段,其心灵对田园自由的渴望相对强烈些。回归自然,崇尚自由,远离城市的污染,远离城市的危险,变得更加显性!其身心归属于某一家姓、族群,甚至国家的观念相对也不是很强!
6、当人类进入“后城市文明时期”,人类可能进入拆城而返乡的阶段,人类将再次与自然融为一体!
二、人类文明轨迹:乡村走向城市,再从城市走向乡村
在距今5000年前左右,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中国、古印度在易于集体生存和建城的河川台地附近形成了人类第一批城市。那时,人类告别了新石器时代进入青铜时代,进而步入铁器时代。人类社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发展,文化昌盛,竞争激烈、战争频繁!这四大力量,推进了“城市化”进程!城市化地聚集利于人口的杂交与繁衍;产品的交易与互换;文化的百花齐放;政治的统治和军事的防务与竞争。
二、“第一波城市化高潮” 催生了第一批人类精神大师
人类城市化后,面对城内日益拥挤的人类,出现了百家争鸣!
1、“法家” 探索:如何制订“城市通行的交通规则”,如何严格执行“交通规则”,以构建他们心目中的“城市新秩序”。
法家不太相信人性本善,不主张用教化去感化,而倾向用法治去强迫和规导!
荀子、韩非、管仲、商鞅、李悝、慎到、申不害等法家代表人物,都相信只有严刑峻法、“法术势”三管齐下,才能建立世界新秩序。
2、儒家着眼于从心构建“城市新秩序”
孔子、孟子等代表人物,为构建“和谐的城市”!创立了一整套关于“仁、义、礼、智、信、勇”……的“君子理论”、建构了“生产君子”的“精神加工厂”,规划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君子之路”!
儒家大师们的理想是:城市里的人们人人都快乐地遵守交通规则!上中下三等,各走各的道,不占道行驶,更不准横冲直撞。
他们教人在自律中成功!引导人与人和谐相处!
儒家着眼于教化,他们看重教育的功能和教化的作用。他们到处奔走去教导君王施仁政,去开办学校育仁心,教导人们遵守“城内的交通规则”(社会人的行为规范)。告诫人们各守本份,各行之道(要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不 能目无 君法、横冲直撞,或则会“车毁人亡”。(如孔子去开导柳下跖,被柳下跖一顿臭骂)。他们教导人们做君子——有知识有智慧的上等人!“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孔子注易经)。他们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儒家大师是“利他基因”呈“显性控制”的一类人!他们根据自身的认知体验,本能地认为:“仁”,天然存于每个人心中!“利群”是本能的(人之初,性本善),利已是后天的、教育是关键(性相近,习相远)。
实际上,一辈子纯利他的人不存在,就象一辈子纯利已的人也不存在一样。人性是“善恶两栖”,尤如人的心灵是“城乡两栖”一样!因为,纯善与纯恶、纯城与纯乡都将在生命的进化中被选择性地淘汰。
3、“兵法家”(兵家)们在苦心研究:城外的人如何冲进去!城里人如何要打出来!如何攻城掠塞?如何建城自保?
三、城市化对人性的异化催生了庄子
人,是生活在城、乡之间的“心灵两栖”动物!在乡村里呆久了,远离城市文明太久了,梦中都渴望冲进城去生活!同样,城市里呆久了,尝到了城市污染空气后,就想去乡村!
庄子是主张心灵回归乡村,享受大自然自由的一类人的代表!
人类始终在探索——人类的终极幸福!人类的终极幸福,在一些人看来是精神的自由!是绿色的健康!是永生的明存!
而城市的竞争,城市的污染,城市的秩序,功名利禄的追逐,似乎都在远离这些人类这些终极的幸福!
人类的进化的使命,赋予了人类的积极与功利基因,而人类的终极使命,催生了“道家庄子”们的出世!
庄子们(道家)认为:作为人,人类最终的目的是幸福,不是秩序,是自由,不是竞争,是安全、长寿与宁静,不是城市化与及它伴随的污染!
面对城市化对人性的异化,面对城市化对人类进化方向的偏导!庄子大声呼吁:让我们的心灵回归自然天宇《逍遥游》吧!让我们认清《人间世》的凶险吧!让人们明了《养生主》吧!……在我看来,庄子在教导人们——远离丑恶与风险,超脱尘世的污染,摆脱原欲基因的控制,做一个心灵无穷辽阔的生命!——这是未来是人类要去的地方,是人类精神世界的“共产主义理想”,与马克思描绘的——政治经济世界的共产主义一样,永远是人类奋斗的正确方向!
尽管庄子的精神很先进,但数千年来,仍有许多人喜欢庄子!
那些人喜欢庄子呢?-------那些想到“城外”去生活和不想呆在“城里”的人们。他们看到了或预见到了“现代”的“城市病”,他们不想被“非典”感染,他们要冲出城去,要到“城外”去生活!他们很想知道“出城”的路在那里?如何才能到“城外”去?到城外后,如何在获得自由的同时,又获得幸福?增加寿命?《庄子》让他们如获至宝!
对那些仍然痴迷于城内生活的人,《庄子》是清醒剂!在爱庄者看来:“权钱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庄子珍惜生命,轻视权钱,所以,借用裴多菲的中文译体诗并篡改了两个字)--------总之,《庄子》为想出城的人指明了路,为不想出城的人打了一针清醒剂!庄子是最悲悯的善人!他为人类的幸福指路!
儒法,是“城市化”的人类“交通的红绿灯”!
庄子,是人类终极幸福的引路灯塔!
都不可或缺!缺前者,则乱!缺后者,则迷!
但我更爱庄子!庄子永古!庄子精神万岁!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http://img.wyzxwk.com/p/2019/09/e70edeb684b74b82d4c8fa6723b9a0e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