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争鸣 > 网友杂谈

反对“‘反精英’主义”

沂蒙山人 · 2008-12-04 · 来源:
收藏( 评论() 字体: / /

反对“‘反精英’主义”  

  

定期公布的一些优秀学术讲座我不理解为什么这么多人在这里投票反对,今天又一次遇见了这种情况,这让我联想到以前看过一篇以公平的名义片面指摘大学生的文章,感觉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现象。那篇批判大学生的文章题目似乎是"大学生为什么期望比别人多一点”,批判大学生“落后陈旧的等级观念”、“自命不凡”、“高人一等”等,字里行间不时流露出写作时候的轻蔑语气与刻薄神态。事实上大学生期望比“别人”多一点,这里的“别人”就是读大学前的自己,即把以前“没考大学的自己”和“读完大学的自己”做对比,认为考大学读大学后应该比比此前的自己“多一点”,当然有时这个以前的自己是一个异化了的自己,比如和考取大学前同读中学因贪玩辍学而后外出打工的老同学对比。期待比别人"多一点"的前提依据是长期艰苦脑力劳动后获取的知识.事实上这种“多一点”未必纯粹是金钱上的利益,可能是金钱利益也可能只是荣誉,当然在市场经济讥笑崇高贬低荣誉蔑视英雄嘲讽无私的黑白颠倒情况下他们只好把所期望的“多一点”投向了金钱为代表的利益上来。单单是从付出总有回报的角度来看大学生所期待的"“多一点”就是合理的,因为知识可以用来改造自然和社会,推动人类发展,算是对整个社会的贡献,对这样的积极行为社会要保持良性运行就必须给予“正反馈”或者是肯定,也就是社会给他的“多一点”。社会通过对个体行为的反馈来规范个体行为,反馈机制决定社会价值标准与社会风气,任何社会要保持有序运行都必须对个体行为做出反馈。在私有观念存在的市场经济下社会所回馈“多一点”的是金钱,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不能搞物质刺激,但此时也要给予个体以明确的“正反馈”,即“名誉”或者至少是舆论上的肯定,因为不肯定良好优秀就不能弘扬正义和进步,其长期结果必然相当于抹刹黑白纵容邪恶(鼓励掠夺压迫良善的扭曲社会反馈机制是另一回事)。当然有人会说,社会自然会给有贡献的人以回报(“正反馈”),或者给予某种形式的肯定是必要的,但从个人的角度不应该主动索取期望“多一点”,事实上这里的期望“多一点”表现的只是个人对善恶的区分,如果不能期望“多一点”可能就善恶不分了。因为任何人期望所得一般都不是直接获取,而是通过整个社会对自我行为肯定与否的反馈来获取。任何人期望“多一点”或者“少一点”都是通过整个社会肯定或者否定自己来实现的,当个体做出某个行为并认为自己的行为有利于社会并和大众利益无冲突时,在此基础上他才能期望“多一点”。可见,一个人对自我行为结果期待“多一点”或“少一点"这种心理行为本身(或前提)就包含了价值判断,即对自我行为是否和大众利益相一致,是否能得到社会认可与正反馈的判断。中学生是觉得读书获取知识并将知识应用于毕业后的工作中既有利于提升自我力量改造自然造福社会,也可以满足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以是好的行为,相反若是自己偷懒或者只红不专有热情没知识那结果肯定不利于国家也不利于自己,那样的话自己也只能期待“少一点”了,这种价值判断和心理行为有什么不合理的呢?  

     再换一个角度来说,大学生期待“多一点”是在共产主义还未彻底建立、绝对平均主义还没有贯彻情况下对按劳分配的预期。大学生数载寒窗除了学费时间投入外还要投入大量脑力劳动(甚至包括一定程度的体力劳动),比如一个毕业后在不长时间内就成长为航天科学家的人他为社会为国家所创造的巨大价值难道仅仅是他毕业后开始的工作劳动所创造的吗?绝对不是!因为里面早蕴含积淀了他学生时代学习知识的一切脑力劳动,这部分也是社会劳动,因为这部分在学校里的劳动也直接沉淀凝结成了他工作后所直接创造的社会财富(他创造的财富分到农民工人兄弟手里的多寡取决于社会分配机制,不直接决定于该科学家)。我们都知道地主雇佣农民种地的时候不光要在农民收获的时候支付劳动报酬,农民在播种施肥喷药除草(大学生寒窗十数载在学校里的脑力劳动积累)的时候也要支付劳动酬。如果受雇农民播种施肥喷药除草的时候不但没有劳动工资报酬还要向地主缴税(缴学费),只有到了收获的那几天把谷子搬到地主粮仓里(毕业后直接创造可见价值的劳动)去了地主才以普通工资标准(大学生就业薪酬民工化趋向)给雇农最后几天收获季节的工资,这是不是很荒唐呢?不止是荒唐还是最无耻的剥削!从这种角度看收费教育是不极端不合理的,因为他不但没有支付学生在学校里这种脑力劳动,而且收取学费(教师教学本身是劳动,是为国家(即集体)工作,费用应该由国家财政支付,不应该由学生以学费的形式支付)。相反免费教育是应该的,算是以提供教育条件交换的形式支付学生在校的脑力劳动。因为免费教育考虑到了学生在学校的脑力劳动也是未来工作价值创造的一部分。而现实中这种脑力劳动在当时的付出不但没有得到任何回报,而且还要缴纳学费,从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角度来说就是在为集体无偿做脑力劳动的同时向政府(理论上是集体的化身)为自己的劳动缴税。这种情况就是所谓中国教育市场化背后一直在发生着的现实。从这种角度说,大学生毕业后期待“多一点”是对政府的信任,他不认为政府会剥削自己,认为政府建立的分配机制会计算自己以前的劳动延后支付。你可以对大学生们这样想骂成傻瓜,但这是一种善良的单纯,是一个基于公平正义价值观念的合理期待,对此你可以不同情,但为什么要指责这种基于按劳分配价值观和公平正义预期的期待呢?  

     最后,考虑到目前“利”是我们当前社会的基本反馈机制是利益刺激、学生个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基于生存考虑的投资(他们中的很多是农村农民父母的赤字投资)和收益以及大学生迫切期望毕业后尽快经济自立还清贷款孝敬父母的问题,考虑到这些现实因素更凸显了目前情况下大学生期待”多一点”的合理性(条件转变时也可能变的不合理)。  

事实上,知识就是力量,有知识的人比没有知识的人更有力量是毫无疑问的。当然说“有知识的人比没知识的人力量大”绝不是说有知识的人就一定比没知识的人对社会贡献大,因为知识作为一种力量存在的客观形态其本身是中性的,可以在毛泽东那里成为救国救民的利器,在钱学森邓稼先等那里成为捍卫共和国的钢铁长城,也可以在厉以宁手里成为宰割人民的屠刀。所以知识本身不能区分好坏,工农中没有知识的人中也有人麻木自私不觉悟只考虑自己的子女家庭而损人利己甚至堕落到坑蒙拐骗拦路抢劫的,有知识的人中也有毛主席这样的高风亮节千古伟人(试想毛主席如果只红不专,只有热情,没有渊博的知识的话能在当时拯救苍生吗,结果之所以是毛主席而不是别人就在于毛主席的凛然正气与学识渊博的完美结合)。一个农民青年努力掌握知识后自然可以做出更大的贡献。当前我们的大学生不能直接看做精英,但却是精英的预备队,是一个有力量的群体。我们反对反动知识分子,但我们从来不反对知识本身。我们向来欢迎进步知识分子,也欢迎所有知识分子阐明各自的观点,因为“不争论”与"只做不说”的风气再不能提倡!我们历来说“名利”二字,社会主义是要把名和利的关系斩断,但不反对“名”(名誉,荣誉),当年毛主席在天安门上接见掏粪工人时传祥就是以“名”来激励(这里的名和利是切断的)。如果首先能聚集大量不图金钱利益不要学术报告费的学者经常报告讨论交流的话对推动当前我们国家整个文化界以及思想界的进步将是一个巨大贡献。当然,即使乌有学者们是完全代表民众利益的,我也期望这些学者们不要关门讨论,能把内容尽可能地与大众共享就更好了,这样才能培养与网友与群众的互信。  

学者公开交流探讨问题,大学生比“别人”期待“多一点”,都好的很!这么好的事情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刻薄指责并投反对票呢?  

其实投反对票的人是来自社会各界的和大学生一样的受害者,他们开始部分清醒过来,感觉自己受到了厉以宁这样的反动知识精英和一些卑劣政治精英商业精英的长期欺骗掠夺,对关门会议形式的精英主义深恶痛绝,于是看到精英二字就反感,倒洗澡水也抛掉了孩子,对大学生和乌有所公布的学者报告不自觉产生抵触情绪,这可以理解,但却是绝对不应该的。因为精英本身是中性词,是各行业优秀分子,部分精英会完全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勾结起来搞精英主义,这是我们要反对的(当然上面所说的互信的问题是要注意的)。所以我们是要反对精英主义,不是单纯地反精英,我标题中杜撰的“‘反精英’主义”就是用来指代不深入思考就盲目反对一切精英的行为。  

反对“‘反精英’主义!!  

  

  

  

附:乌有上面一篇文章评论  

  

  

  

BBS    文章发于:    点击数:  1110    更新时间:2008-12-2    

顶 热 荐  ★★★  

】  

http://www.wyzxsx.com  

  

近日高校讲座通告  

  

中国人民大学  

第一场:  

活动名称:“走近传媒”系列活动之第三十八场
 主讲人:陈丹青、马可鲁、冯良鸿。当代著名艺术家。
 活动地点:中国人民大学求是楼0120
 活动时间:08年12月4日 晚 7:00
 讲座主题:不可言说的言说
 嘉宾简介:
  
陈丹青
 中国画家。祖籍广东台山,1953年出生于上海,1970年到农村插队,先在赣南,后到苏北,开始自习油画。1978年恢复高考时,以同等学历被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班录取,1980年毕业留校,任教于油画系。同年,陈丹青以油画《西藏组画》一举成名,被公认为文革后划时代的现实主义经典油画作品。 1982年,陈丹青移居美国纽约,为职业画家。2000年回到中国,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4年10月,向清华美院辞职,至2007年研究室六位学生毕业后正式离职。参与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策划设计活动。
  
马可鲁
 1954年出生于上海,自学绘画。七十年代至八十年初为“无名画会”成员,八十年代参与了北京最早的抽象绘画实验小组的创作与展览活动。一九八八年初赴欧洲、美国,旅行展览。同年底到纽约。 获斯古海根绘画雕塑学校奖金。自该校毕业后又进入纽约州立大学帝国学院。多次在欧洲与北美地区举行参与个人与集体展览。曾在美国多所大学受邀讲座并撰写艺术文章。 2006年底回国。现居北京,自由艺术家。
  
冯良鸿
 1962年生于上海,1983年毕业于上海工艺美术学校,1989年毕业于北京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抽象绘画创作。作品“陨”、“灰色地带”、“失去的符号”等,先后参加了85年上海“现代绘画--六人展”,89年北京中国美术馆“中国现代艺术展”。1990年赴美,定居纽约。曾多次举办和参加个展及联展。在美期间,关注于极简、涂鸦、观念等西方艺术流派在当代绘画中新的可能性,作品融合书法和水墨画意境,先后完成了“画室系列”、“文字与涂鸦”等系列作品。美国评论家乔纳森.古德曼这样写到“他是中西艺术融合与疏离的典型代表之一”;“他增添了一种源自于当代绘画中自由空间”。2006年回国,现创作、生活于北京,自由艺术家。
  
他们,是彼此的“人证” ,而纽约,是他们的“证人”
 他们,从未试图获取美国主流艺术的注意,却成就了大师
 他们,画路完全不同,却是无话不谈的腻友
 从北京到纽约,他们有着怎样的故事?
 从纽约到北京,他们又有着何种感悟?
 让我们共同聆听“不可言说的言说”  

第二场:  

金融危机下房地产行业的状况
中房集团理事长 孟晓苏
讲座地点:求是楼0120
 时间:12月3日 19:00
  
孟晓苏简介:
     曾在中宣部新闻局、国务院担任要职。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副局长、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副局长。北大经济学博士。出版《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等学术专著 。92年进入中房集团,历任总经理、董事长、总裁,现任理事长。  

第三场:  

题  目:中国宪政发展里程  
时  间:2008年12月4日(周四)晚18:30
 地  点:明德法学楼0102教室  


    许崇德,男,汉族,1929年生于上海青浦县。1951年复旦大学法律系毕业,1953年中国人民大学国家法研究生毕业后留校,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博士学位点建立人和主持人。
  
   许教授于1998年6月为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作法制讲座。2002年12月26日,为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学习讲解宪法。  

北京大学  

第一场:  

从两个危机看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主讲人:吕晓波 教授
主持人:潘维 教授
时间:12月4日(周四)19:00-21:00
地点:北京大学国关楼C座201教室
嘉宾介绍:吕晓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哥伦比亚大学政治系教授。现任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第一任亚裔所长),美国百人会会员、美国外交事务协会会员、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会员
主要著作:《单位体制的历史及比较研究》、《干部与腐败》、《中国当代农村税赋与民主》等
主办:北京大学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  


   

第二场:  

2008北京大学研究生会学术沙龙活动
                            ——经济战争系列沙龙之金融战争

经济战争——后军事战争时代的主题——金融战争,粮食战争,能源战争,环境战争——

世界金融市场从次贷危机至金融风暴可谓是一浪盖过一浪。
图书出版市场关于货币金融的读物也可谓是一浪盖过一浪。
我们挑选了其中学术深入浅出市场反响不错的的出版物。
我们邀请了其中这些出版物的一起来指点天下金融。

欢迎所有经济系和非经济系同学参加,欢迎所有来北大访问的各界朋友参加。

第一场:华尔街的危机与变革      时间:12月4日19:00   地点:理科2号楼2129

主讲人:祁 斌    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主任
               《伟大的博弈》的编译者——本书系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作序
主持人:李连发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系副教授  

祁 斌,现任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主任,中共中央党校客座教授。199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后留校任教,1992年赴美留学,1995年获罗切斯特大学生物物理学硕士,并通过博士资格考试。1997年获芝加哥大学工商管理学硕士(MBA)。2007年获清华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1996年至2000年,在华尔街先后从事一级市场,二级市场运作和资产管理等业务。曾供职于高盛集团资产管理部,并在纽约一家风险投资基金任合伙人。2000年回国加入证监会,任战略规划委委员。2001年至2005年任基金监管部副主任。2005年编译出版的《伟大的博弈—华尔街金融帝国的崛起》被多种报刊评为年度最佳金融类或经济管理类图书


第二场:从美国的信用制度和消费习惯看金融危机  
 时间:12月5日19:00   地点:光华102

主讲人:车 耳     中国国际经济咨询公司(中信集团)国际业务总监
《财富幻象》的——本书系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作序
主持人:于鸿君     北京大学校长助理,光华管理学院教授

车 耳,现任中国国际经济咨询公司(中信集团)国际业务总监,同时兼任法国驻华商会顾问,北美华人投资协会顾问。上世纪80年代初,就读于北京大学经济系研究生院,师从厉以宁教授,毕业后从事过海外投资以及私募基金投资咨询等工作,自1986年开始,曾先后在法国和美国担任总代表多年;曾参加“中国大百科”经济史的编写工作;入选 “中国当代经济科学学者辞典”;已出版《第三条道路》、《投资西方》、《如此法国》、《如此美国》等多部著作,已发表关于经济学和社会学问题的文章百余篇,曾获中国科学技术论文奖。

第三场:从货币理论和金融市场规则看金融危机  
 时间:12月6日19:00   地点:理科2号楼2129

主讲人:程碧波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学博士
《财富战争》的——本书系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巴曙松推荐
主持人:简  练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与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校友  

 程碧波,复旦大学物理系物理学学士,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技术经济及管理系硕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理论经济学博士。近年来,广泛研究了国际、国内金融和经济问题。现就职于民航总局干部管理学院。出版过两部经济学术著作,在国内外著名经济、金融杂志上发表过多篇论文。曾获清华大学优秀硕士论文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奖。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研究生会    
协办单位:光华管理学院研究生会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研究生会  
           数学科学学院研究生会     经济学院研究生会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研究生会    

       http://www.wyzxsx.com      

  

  

文章录入:有之人    责任编辑:有之人   

· 上一篇文章: 讲座通知:回顾与展望--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  

· 下一篇文章: 简析刘宇:《我看毛泽东等现象的思维方式》  

  

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人  

评论内容  

评论时间  

打分  

观焱】  

吃过洋面包的人不少,看来还是吃洋面包的好。只可惜这些人都在事后诸葛亮,原因是政府用人不当,早该让这些人当智囊了,免得英雄无用武之地么!  

2008-12-2 21:30:35  

3分  

白发渔樵】  

希望有人记叙讲座内容放到网上  

  

全社会都应该为大学生充分就业出力!  

  

许远国    文章发于:    点击数:  721    更新时间:2008-11-23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人  

评论内容  

评论时间  

打分  

anodyne】  

许先生的文章我是很喜欢看的,但对本文却感到一点失望,尤其对文中下面这段话,更感到不合适:   


我们的国家,培养大学生初衷,不是让他们失业,大学生是中国人口的一部分,他们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体力劳动者,不可与农民工同日而语,是国家的栋梁,真正意义上的知识精英,就是排除这些问题,也是这个国家的子民,国家有责任,有义务,安排他们的吃喝拉撒,像关心农民工生存那样关心大学生就业问题,像安排军队转业干部和城市复员军人那样下功夫,不计劳苦地给他们排忧解难。  

一,大学生怎么就不能与农民工同日而语?我看大学生未必比农民工高明到哪儿去,无论是人格上本事上都未必高农民工半头,恐怕,大学生能谋到农民工那样的差事,在以后的几年中,已经不错了。  

二,“像关心农民工那样关心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立论尤其不当。农民工受到什么样的关心了?天下还有比农民工更悲惨的人群吗?病了的,残了的,死了的,有人关心过吗?号召“关心大学生就业问题”并没有什么不对,但在这个基础上立论,恐怕与实际就相去太远了。  

2008-11-26 23:06:57  

3分  

keli】  

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作的干部家里做做钟点工吗上海还有许多马路十字路口没有协管员的  

2008-11-24 17:21:49  

3分  

xrj2004】  

可以去卖盒饭,复旦大学毕业生母校门口卖盒饭  

2008-11-24 8:46:36  

3分  

wyh3g】  

为什么要对大学生进行无微不至的关怀?他们读书为国家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们都是弱不禁风的青年?
你积极出主意为大学生就业,你可想过退伍军人、下岗工人、农民的悲惨情况?
如果讲社会危险性,大学生只能叫叫而已,成不了多大气候。要讲斗争性与社会破坏性,退伍军人最大,其次是工人。论贡献,论先来后到,现在轮不到先救大学生。  

2008-11-23 20:24:21  

3分  

查看评论详细内容及更多评论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heji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邓论学习 (十二) 是四人帮搞的“血统论”吗?
  2. 星话大白|越南
  3. 李昌平:我的困惑(五)
  4. 你搞一次个人崇拜试试,看看有多少人会崇拜你?看看你搞得出来吗?
  5. 是右就必须反,必须批
  6. 胡锡进为什么总改不了阴阳怪气的老毛病
  7. 谭吉坷德|决战,或许正在悄然开始
  8. 到底是谁在夸《新闻女王》?
  9. 戴雨潇:疑似国家公务人员雇水军散布假信息操纵舆论
  10. 痛心,反华润人丁一多因强奸被捕,哈哈!
  1.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2.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3.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4. 弘毅:警醒!​魏加宁言论已严重违背《宪法》和《党章》
  5. 这是一股妖风
  6. 美国的这次出招,后果很严重
  7. 公开投毒!多个重大事变的真相!
  8.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9. 亵渎中华民族历史,易某天新书下架!
  10. ​吴铭:为什么不从所有制角度分析问题呢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3.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4.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5.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6.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7.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8.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9. 祁建平:拿出理论勇气来一次拨乱反正
  10.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 在蒙受冤屈的八年中,毛泽东遭受了三次打击
  2. 大快人心,知名“电子宠物”在美落网
  3. 铁穆臻|今年,真正的共产主义者,要理直气壮纪念毛泽东!
  4. 《邓选》学习 (十一)发展速度
  5.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6.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