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富论导论
经济危机波及全球,不管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还是落后的国家,都陷入对前途深深的担忧中。
尽管近二十年来科技技术不断进步,但是欧美发达国家却不断的陷入滞涨的怪圈中,十年一次的经济危机似乎预示经济危机的运行周期越来越短了,连通用汽车这样的汽车业龙头都会陷入破产的危险,还有什么行业是安全的呢;
尽管近50年来,发展中国家保持了高水平的经济增长活力,但是被发达国家转嫁经济危机,国家产业的资本或技术的高端被发达国家控制,高科技发展缓慢等问题,始终困扰着这些世界经济增长最大的贡献团体;
落后国家普遍陷入贫困、战乱这两个难题,连食品的问题都难以解决,那就更提不上接轨工业化了。
有没有什么方法,既能提高发达国家经济科技的增长,又能克服经济危机问题?
有没有什么方法,既能稳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又能摆脱经济危机的转嫁,摆脱资本或者技术的高端被发达国家控制,并且提高科技发展速度呢?
有没有什么方法,不但能让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战乱,而且能够接轨工业化呢?
我们首先从经济危机切入,从根源上这些问题的源头。
二战前的经济危机不外乎生产的相对过剩造成供求失横引起的,但是十年前的亚洲经济危机以及这次的经济危机的源头却不是制造业,而都是从资本市场开始的,这又如何理解呢?
那么我们就从资本积累的源头来还原源自资本市场的经济危机是如何一步一步形成的。
工业化发展后,产品的生产能力快速提高,扩大生产简单复制的过程中,在资本逐步的积累过程中,生产力相对过剩的情况出现了,这就形成了二战前经济危机爆发的流程模式。
随着人们理解这一原理后,当原有行业需求基本饱和后,于是资本开始依据逐利并不参与过度竞争的要求,寻找有利润以及发展前景的新行业,于是工业化的扩大再生产开始循环。在工业化扩大再生产的过程中,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扩大再生产的速度越来越快,终于扩大再生产的速度超过了寻找到有利润以及发展前景新行业的速度,资本剩余的现象开始出现。于是越来越多的资本剩余开始不断的流入证券市场、大宗上品市场乃至货币市场。
由于资本剩余的源源不断的增长,累积的剩余资本越来越多,原有的证券市场、大宗商品市场以及货币市场开始容不下如此巨额的剩余资本,这些市场的泡沫开始出现并加大了,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利润以及流动性佳对资本产生吸引,越来越多的剩余资本开始进入泡沫,当资本剩余的增长速度赶不上泡沫的增长速度时,稍有突发事件,便会打乱资本剩余的增长模式,一旦导致泡沫的破灭,对于整个参与泡沫的剩余资本而言,没有胜利者。因此,十年前国际热钱的流入和撤离,实际上是市场上的资本剩余本身过多,国际热钱的作用只是加速了泡沫和导致了泡沫的破灭而已,这就是十年前亚洲经济危机的爆发流程。
而本次的经济危机,其实是亚洲金融危机发展后更高的一个版本。由于资本剩余规模的高速发展,对于利润的需求以及对于泡沫担忧导致资本参与泡沫博弈的意愿降低,因为一旦具备有影响力的资金撤离,剩下所有的剩余资本都将是输家,会形成“一人撤离满场皆输”的结果,于是无处容身的剩余资本开始进入以衍生品市场为代表的虚拟经济,由于衍生品市场容量大,不会因为资本的进入直接导致泡沫的快速膨胀,此外杠杆效应也提供给巨额的剩余资本较高的流动性。但是以衍生品市场为代表的虚拟经济根本没有解决资本剩余的问题,它只是延缓了资本剩余触发泡沫的时间。随着衍生品市场的发展,为了扩大市场容纳度,再衍生品市场以及更复杂的多层衍生品市场逐渐出现了。由于高比例杠杆的出现,原有资本市场里安全的危险边际波动,在高比例杠杆的反复扩大后,形成了虚拟经济里具有高破坏能力的单边下跌低流动性的金融危机。这这个风险爆发的过程中,由于单边性强,流动性差,相比原有资本市场经济危机“一人撤离满场皆受损”的结果,虚拟市场单边博弈者会由于博弈市场的单边性低流动性,直接导致出现方向错误的资本被消灭,而方向正确的资本由于市场的低流动性,无法扩大盈利,最终的结果是资本剩余被大量消灭。这就是为什么位居资本投资市场顶层的美国四大投行突然间集体倒闭的原因,因为相比受损而言,被消灭是更严重的结果。
这就是资本剩余以及资本剩余必将导致的结果,即便本次经济危机过去了,新行业的低产生速度以及资本剩余的积高累速度决定了,经济危机会不断的改颜换面的出现,经济危机的严重程度会不断提高,这就是本文要重点研究的第一个问题——资本剩余。
但是,既便出现了金融危机,那么它也只是集中在虚拟经济领域,最多延伸到金融界,它如何传导至实体经济,形成经济危机的呢?
这里就要说道本文研究的第二个问题——消费萎缩了。
虚拟经济产生金融危机后,按道理来说,它只存在于博弈市场,受损的只是资本市场的博弈者而已,应该不会影响到整个金融界,更不用提整个社会的经济危机了。
但是必要忘了,剩余资本的积累是从产业开始,产业饱和后剩余资本进入证券、大宗上品以及货币市场,容量饱和到泡沫阶段后剩余资本才开始进入虚拟经济市场的。所以虚拟经济里的剩余资本无论是量还是组织都处于整个资本的顶端的:虚拟经济的剩余资本一般是控制了证券、大宗商品以及货币市场的剩余资本的,而后者一般是控制了产业资本的。
因此多米诺骨牌倒塌了:本次经济危机中参与次贷的虚拟资本被消灭后,影响到整个虚拟资本市场;虚拟资本受损后,最初是影响金融界剩余资本,随即传导至整个证券、大宗商品以及货币市场(当然,截止今天止经济危机还没有大面积波及到货币市场),最终后者的金融危机扩展到实体产业,造成全面的经济危机。
具体而言:虚拟经济爆发危机被消灭后,以美国四大投行为代表的虚拟经济体直接被消灭;而美国四大投行为代表的虚拟经济体被消灭后,与四大投行相关的金融公司都大面积受损,一旦金融界受损,其为了应付资本流动性需求,只能出售其投资的证券、大宗商品以及货币资产;其出售行为必然导致证券、大宗商品以及货币资产的价格下跌,本次所有大宗商品的暴跌就是典型,此时,所有持有证券、大宗商品以及货币资产的投资者都将面临资产损失,最终的结果必然导致相关投资者消费能力下降。
而且由于剩余资本的依附性是由上到下的,因此向下传导的过程是不断放大经济危机对整体剩余资本的伤害,最终经济危机会以包括以上形式外,还以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的交替、地产类商业资产价格的下跌等形势出现。
从这里开始,虚拟经济的危害开始进入实体经济了。
由于参与投资的消费者消费能力下降,直接导致了消费能力较高的人群降低消费,从国际上来看,直接导致欧美国家经济危机受害国降低出口,打击出口国制造业;从国内来看,直接降低消费。这个时候消费趋于萎缩的定律开始加速了:消费下降会导致降低生产,降低生产会导致裁员减薪,裁员减薪导致消费再下降,这个恶性循环加速后,全面的经济危机就无法控制了。
这就是消费萎缩的危害。
经济危机对下层阶层伤害较大,如果危机能够被克服,那么危害也就会过去,只不过是再开始新一轮的循环罢了;不过一旦经济危机失控,下层阶层生存面临危机时,社会矛盾就会爆发,因此经济危机出现后,法国、东南亚、希腊的罢工,社会动荡就随之而来了。
消费趋于萎缩定律决定了,消费问题与社会稳定直接挂钩。
说完消费问题,国家科技经济发展的问题就成为最后一个难点了。
尽管近二十年来,科技成果不断涌现,但是欧美发达国家却陷入了长期的滞涨,为什么掌握了科技金字塔顶端的欧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却停滞不前呢?
前文提高了,资本剩余的出现是因为市场缺乏有利润以及发展前景的新行业,那么创造新的有利润和发展前景的新行业不就可以解决问题了么。但是执行中间有几个难点,第一、新科技投入的新行业时,很多是无法确定其利润以及发展前景的;第二、个体科技项目的投入风险是无法估计以及估价的,这导致剩余资本投资时,面临要应对风险过大的压力。
现在出现了很多产业私募基金,这些资金就是专门寻找科技投入价值的剩余资本代表。但是新科技的出现还是远远不及资本剩余的增加,如此以来,如何提高新科技的研发力度就成为研究重点。因为,新科技的研发力度决定了新科技的出现速度,新科技的出现速度决定了新行业的出现速度,新行业的出现速度直接决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速度。
但是问题是,欧美国家在现有的新科技研发力度较高,但是新科技的发展不是社会发展的重点,他们社会的发展重点是文化以及消费产业(如娱乐、旅游、食品等)。一方面欧美发达国家吸引了大量其他国家的人才,一方面他们大量发展文化以及消费产业,一方面他们的基础物质需求依靠进口解决。由于欧美发达国家集中发展高利润产品出口以及技术出口,在高利润背景下,他们并没有进一步发展高科技以及将高科技产业规模投产,因此他们的经济增长速度停滞不前。
而发展中国家,尽管经济高速发展,但是由于资本技术受发达国家控制,在资本技术的优势面前,一方面实际上承担了发达国家的间接产业扩大,贡献了多数利润;另一方面,面对发达国家的技术优势,相比科技入股,科研创新的成本太高。最终发展中国家越是高速发展,资本技术的依赖性就越高,资本技术被殖民就成为无法避免的结果。
贫穷落后国家,一方面战乱危险以及落后让发达国家没有资本技术殖民的意愿,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自顾不暇。由于食品问题和战乱都难以解决,他们科研能力无力发展,他们只有缓慢的发展初级工业化。
伴随这个过程的是:随着生产力的进步,由于存在资本以及技术的优势,当科技领域吸引的劳动力有限时,劳动力的优胜劣汰导致对劣势劳动机的挤出效应,这就导致了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价格低廉以及大量的失业问题。
因此资本剩余,消费以及科技就成为决定国家经济稳定与发展的关键。
解决了资本剩余,消费以及消费带来的社会稳定问题,就可以维持经济的发展速度,不至于受经济危机以及社会动荡的影响。
解决了科研投资力度的问题,也就解决了国家发展的问题。
但是如何同时解决资本剩余,消费以及科研投资力度的问题呢?
首先,通过广泛的社会保障体系以及制度,保护消费的可循环发展;其次,通过发展科研的从业人口发展科技;依靠科技的发展以及国家的引导,大量的吸引剩余资本进入新产业的发展,提高整个社会生产力。
——具体理论以及实施方法请看《新国富论》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http://img.wyzxwk.com/p/2019/09/e70edeb684b74b82d4c8fa6723b9a0e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