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与广州书友群里的几个朋友相叙长谈,吃饭时就找了间不算宁静的小店坐下,边聊边吃。我们就象小说里的“绿林好汉”煮酒论英雄,谈古辩今,时而欢笑,时而感叹,好不尽兴。
正当意犹未尽之时,忽然,从店门口传来吵闹声,于时,一位朋友忍不住了(只因打扰了大家雅兴),走到门口看个究竟,原来是一位老乞丐在店门口乞讨(同时他推着一部平板推车,上面坐着一位老女人,但已经双腿没了,直觉上,她应该是老乞丐的老婆,还有一位小女孩跟随其后面,看这位小女孩眼睛圆圆的挺可爱的,只可惜生在一个穷人家庭。),被店员赶骂,怕这位老乞丐一家影响店里的生意,老乞丐本来自己被骂无所谓的,但只因看见小女孩被骂,所以有点倔了,就和店员骂起来,朋友当时也一时傻了,就呆站在门口,而我们见其没回,也只好一起走过去看看,这一下,不看还好,一看就全傻了,没想到看到了一个生活典型,给了我们当头一捧,现在国家不是和谐社会吗?人民不是过上小康生活吗?为何看到这么一家穷人?而且,三口子破衣破裤的,使人看了好不难受,还有的是,一个三岁不到的小女孩整天跟着父母一起行乞,这是个什么样的天下啊?我们几个此时此刻实在感伤,同时,我们看到了一个道德沦落的社会--这一间小店,生意还算可以的,对于施舍点小饭给乞丐一家不算问题,但它却没有做,反而怕乞丐影响生意,最可恨的是,还对一个三岁小孩推赶(真是的,改革后社会真够现实的,不是来花钱吃饭的就滚,别挡着做生意。),一阵寒风吹过来,我们猛然醒了,实在看不惯,捧着良心,骂了一下那个店员:“穷人、乞丐也有尊严,如果在毛主席的时代,还能让你这种人这样对待穷人吗?”这么一说,真是不自觉地想起了毛主席,想起了他为穷人所付出的一切,跟着,我们,将自己桌上所有的菜,每一样都夹一点给老乞丐,顺便也倒了几大碗饭给他,我们一起说:“老人家,这些菜和饭还是热的,趁热吃。”老人家这下可感动地说了好几声谢谢。最后,他们一家就边推着小车,边缓慢地移上前方去了,我们望着他们逐渐远去的背影,心里,不知道是什么滋味?我们也算是半个知识分子,对于政治、历史、经济、科技等都有所了解,然而却不能为国家为民作出半点贡献,实在惭愧啊!
唉!君子虽能解一时之衷肠,却难为民生之苦难尽已之力,只因大环境下,君子不入流啊。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http://img.wyzxwk.com/p/2019/09/e70edeb684b74b82d4c8fa6723b9a0e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