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羽整理
当今很多文章仅仅把毛泽东看作一名成功的政治家,一代伟人,这种看法平庸且缺乏历史感,更重要的是无法也很难诠释他那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思想;”如果把他看成是一个权位的追求者,更是一种不公平的贬低,因为毛泽东救民与水火为了理想不顾一切,简直可以形容为疯狂至极;很多时候我们普通人把毛泽东看成是自己一个不拘小节的亲人,因为他给人民带来了希望,让曾经和狗一样待遇的亿万中国普通人成为可以对世界列强说不的中国人。
毛泽东是中国历史上出现的一个全才,不但通晓天文地理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外,他的文化兴趣十分广泛,尤嗜京剧。他不仅懂戏,而且有时还能哼上一段,对京剧的唱腔、板式都颇有研究,而且通过文化的见解启迪别人;对于于是之扮演的“毛泽东”,毛泽东曾经笑称:“干革命就要有种‘疯子’精神哩!不疯的话那些反动派剥削阶级就不会害怕;”
京剧演员李和曾毕业于北京中华戏剧专科学校,后又拜名艺人高庆奎为师,成为高派嫡传弟子。1949年3月,李和曾随剧团至西柏坡演出。李饰《空城计》中的诸葛亮,一出场就见毛泽东坐在前排,正注视着他。
李和曾嗓音洪亮,唱腔圆润,毛泽东很喜欢他。毛泽东听戏认真,还常给演员提出一些意见。有一次他听李和曾唱《逍遥津》,说:“应该高唱,不要唱得阴沉沉的嘛。”又有一次李和曾演出《李陵碑》,李唱完了一大段反二黄后,毛泽东说:“杨老令公八个儿子死了四个,发发牢骚是可以的,但总的说来,他还是忠心为国,所以不宜唱得太悲。你现在唱得有悲有愤,这是对的。”后来,李和曾又给毛泽东清唱这出戏时,毛泽东对李和曾说:“你唱的这出《李陵碑》的戏词中,有一句‘万良臣与潘洪又生机巧’。我上次听后就查了史料,结果历史上宋朝并没有‘万良臣’这个人。是不是把这句改为‘魍魉臣,贼潘洪,又生机巧’比较合适些?”李和曾认为很有道理,以后就按照这一改词来唱,一直沿用到现在。1951年建军节的前夕,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的三幕九场大型歌剧《长征》在北京公演,歌剧的创是女剧作家李伯钊[国家主席杨尚昆的夫人;]
这场歌剧的首演,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陈毅等人都出席了,毛泽东第一次看到了舞台上的“毛泽东”。不久毛泽东便叫女儿捎信给李伯钊说:“写革命,写长征,都很好。但不能拿我毛泽东做菩萨拜哟!党内有那么多好同志,许多人还牺牲了生命。就拿长征来说吧,有几个方面军哩,有那么多领导同志,要写几个方面军的同志。没有他们,我毛泽东自己那能下雨嘛?”
排演歌剧《长征》时,李伯钊久寻不到适合扮演毛泽东的演员。后来李伯钊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见到了于是之 ,二十岁的北京人艺青年演员于是之就这样成为中国戏剧史上第一个饰演毛泽东的特型演员选。为了让于是之演好毛泽东,李伯钊让他通读了《毛泽东选集》,让他领会毛泽东的气质,并模仿毛泽东的声调和神韵。
事后,李伯钊告诉毛泽东,演他的演员是演过《龙须沟》里程疯子的扮演者,毛泽东听后说:“那很好嘛,干革命就要有种‘疯子’精神哩!人民的疯子精神出现了,那些压迫剥削人民的阶级就害怕啦。”
----------------------------------------
[毛泽东文集八十万字文集合地,如果你喜欢请记住网络上还有一个纯洁的专门留个主席的地方,也需要更多普通中国人的支持.]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http://img.wyzxwk.com/p/2019/09/e70edeb684b74b82d4c8fa6723b9a0e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