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量化标志?
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应有一个十分明确的量化标志。个人认为,这个标志确实存在,基本表达方式是:在社会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一定时期内的人民群众的收入增长率(A),始终高于物价上涨率(B,区别于CPI),那么(A>B)就是这个时期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量化标志。
基本表达方式的含义是,在社会再生产的过程中,当生产力水平基本不变、社会劳动价值基本不变、社会总产品的种类和数量基本不变、社会人口总量基本不变、社会福利条件基本不变时,人民群众面对物价上升的收入水平能够购买更多产品,即购买力逐步增加(A>B),也就表明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处于不断上升阶段。
必须说明的第一个问题是,量化标志(A>B)主要适用于中低收入群体。尽管也可用以考察全社会平均生活水平,但因高收入群体总体购买能力大大高于实际消费能力,一般性的收入变化并不影响日常生活,没有任何考察意义。故量化标志的主要适用范围是占人口多数的中低收入群体,尤其适用于其中极低收入的贫困群体。中低收入群体的考察过程,应当区分劳动型(工资)和保障型(福利)两大类,其中保障型指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
必须说明的第二个问题是,量化标志(A>B)具有确定的边界条件。边界条件之一,是同一时期内的物价上涨率B,不能高于反暴利的法定高限I,即B≤I,否则就有可能形成跟随收入增长而失控的恶性通货膨胀。边界条件之二是,中低收入群体总的收入增量,在一般合理基数之上,不能超过社会总的财富增量,即当社会劳动力总平均成本占社会总产品平均价格的比重为H时,必须满足AH<B,否则必然导致货币的绝对贬值。则量化标志(A>B)的边界条件是:AH<B≤I。
最后一点说明是,上述量化标志是衡量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最简模式。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产业门类越来越多的扩大再生产条件下,这个最简模式必须推广到有众多变量的现实中,建立切合实际的复杂数理模型,并且显然涉及一系列的调控要求。尽管这样,这个量化标志(A>B)的最简模式,仍然可以应用于一般性的粗略估算。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http://img.wyzxwk.com/p/2019/09/e70edeb684b74b82d4c8fa6723b9a0e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