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青年之惊觉,彻底决绝,吐纳天地
——评子牙先生“谈中国教育——一个大学生写给祖国教育的思考”
1、“一个世纪以后的今天,中国依旧没有完成中山先生提出的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中国的土地资源在允许土地流转的今天依旧在向极少数人手里集中。一个世纪以后的今天,中国依旧有那么多生产型消费者,为医疗保障,受教育权利,住房权利,工作权利,老人及孩子们的未来而深深忧愁并且恐惧。一个世纪以后的今天,我们中华民族的人民依旧在看不到真理看不到希望的深渊孤独地探索,我们中华民族的学子们依旧要在漫漫长夜里探索真理。”(下划线为引用原文内容。)
地产和地下资源占一国财富的大部分,对地产、地下资源和地租等征税是古典政治经济学派一脉相承的思想,如果一国可以对非生产性的食利收入征税,那么就可以减少对制造业等生产性部门和个人收入的征税,最好是补贴生产性部门,加大对医疗、教育、养老、住房等社会福利(保障)体系的投入,——人们有了保障,也就敢消费了,生产部门盈利之后扩大生产,有更多利润,聘请雇佣更多人,发更多薪水,老百姓更有钱消费,——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孙中山先生早就看到了这个问题,提出了“平均地权”及对地租收入征税的经济思想。
时至今日,中国还是经济寻租、权力寻租(寻租就是腐败)盛行……
2、“所有关心人类疾苦的诉求最终必然会升级为对于政治的诉求,所有关心民族前途的诉求最终必然升级为对于民族灵魂的诉求。这注定了我在专业学习上要由理转文,要关心使人类进步的哲学,政治,经济学,伦理道德规范,历史研究,教育和文化等学科。这也注定了我们可能也只能成为在大学图书馆里直接拜往圣先贤为师的学生了。而我,则渐渐小视现行的考试制度,及其教育体制了。”
爱因斯坦很早便认识到了科学于人类生存的贡献的局限性:“仅凭知识和技巧并不能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幸福和尊严。人类完全有理由把高尚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的宣道士置于客观真理的发现者之上。”
社会生产是“做蛋糕”,而货币充当着“分蛋糕”的工具,整个社会政治经济体制却决定着由谁来分,谁将分到。中国目今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社会财富集中到极少数人手中,正如马克思拨开了种种意识形态的迷雾,发现每个人都要吃饭要生存,而“人们受制于社会经济基础”。
中国历史的逻辑(推理)已经十分清晰:
改革私有化抢劫之后等待着中国人民的是“经济殖民地”的晴天霹雳,之后便“政治分裂化”——军阀混战或者政变为买办政权后建立的由资本控制的松散联邦。
历史已经告诉了帝国主义者,传统军事战争形式具有的历史局限性,绝无法征服世界;于是我们看到当今工商链条时代的更加残酷彻底的斗争形式——经济战、金融战、基因战、运用生物技术操纵的转基因粮食武器等——在虚拟经济时代,人民被掠夺一空,却不见得能认识到。
这符合英美盎格鲁·撒克逊族精英的逻辑:欠发达、非工业化国家的人口应该与其不可再生资源呈相关趋势下降,人口足够挖采资源、创造财富运输给美国使用就可以,过多的就要通过操纵粮食市场灭绝掉。
运用生物技术操纵的转基因粮食武器在十几年几十年内定向灭绝种族是绝不难的事情。
1974年,美国政府的少数要员收到了《国家安全研究备忘录第200号》。这份报告由洛克菲勒基金会提出,由基辛格起草完成,其主旨是实施“世界人口行动计划”以大幅度降低世界人口数量。这一新政策的理论出发点是:大多数高质量的矿藏都位于发展中国家,而发展中国家数量过多的“劣种人”妨碍美国获得充裕的、廉价的原材料,必须除掉这些高速增长的人口才能保护美国利益。为此,美国政府要求巴西等发展中国家实施大规模绝育手术,甚至把波多黎各作为人口控制的“活体”实验场。基辛格明确提出:美国要将粮食援助作为“国家权力的工具”,对那些接受援助的国家来说,要么绝育要么挨饿。(参考威廉·恩道尔《粮食危机》,第四章、居心叵测。)
踏着历史的举轮重复着历史(英美“非正式帝国——经济殖民地”)的悲剧……
3、“自古有一教则必有一遮,现代教育家似乎不该不知道不教而教才能出真知灼见这一道理。一味灌输式教育,难怪人类社会常常陷入圣人专制的怪圈,而中华民族自汉武帝罢拙百家,独尊儒术以来的近两千年也一直陷入真假孔家的专制之下,而先进因为圣人,落后更因为圣人。没有新的文化的拓展,中华民族更是在近代常常陷入秀才遇到兵的尴尬。对于民族,更或对于人类而言,善于思索永远要比善于重复别人的话语重要得多。”
“中国的教育应该有一次深彻的革命。否则,我们,每一个天生在强权和资本链条下的囚徒,从出生开始,就被精英圈养调教。我们被迫进入学校,吐纳着和我们毫无体验的现代文明词汇,在潜移默化间接受着吃人法则秩序下的文明条款。我们把自己父母努力半生得来的积蓄花在学校,被训练成一个个有商业价值的造钱机器,而后,我们被推进社会,在私有制的天下里不断地流浪。”
由于剥削阶级的偏见经常歪曲社会的历史,限制了人们的眼界,人们于是无法理清历史逻辑,于是盲目排他的狭隘局限性便出来了,只重形式(过分强调形式的统一、或者“走过场”)却看不到任何事物本质。
人类之所以可以成为地球上唯一有能力改造世界的物种,是因为人脑进化到脑细胞间具有相当数量的“连接”,可以正确的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逻辑联系。因此,改造、复制、复写事物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从人脑的活动角度的阐述是:当着人发现事物的联系时,
储存相关信息的神经细胞间的连接便“通路”——产生神经冲动并传递,“打通”多个储藏着相关信息的神经细胞的连接,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逻辑连接的形式,认识不到局限性,是因为大脑里没有建立这种“通路”。
毛主席在其《实践论》中讲得清楚:
“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大家对于社会的历史只能限于片面的了解,这一方面是由于剥削阶级的偏见经常歪曲社会的历史,另方面,则由于生产规模的狭小,限制了人们的眼界。”(引自《实践论》)
但读懂了这层“眼界与局限性”辨证关系的人不多,
开阔眼界,避免局限性,理清历史逻辑。
这是一切历史的观点的发源地,这就是理解了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将达到的境界,这样一个民族其能力是可怕,根据我的了解我认为经过历史的洗礼犹太民族就是这样一个民族(如马克思也是犹太人、历史上的犹太银行家集团等)。历史逻辑在极少数美国社会政治精英手中就是创造或者毁灭的工具。
可见辨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是最符合人的客观生理构造、最符合人的认识规律的(最人性的)。经过20多年的奴化教育,虽然毛主席的著作还在,但人们往往不大容易(彻底)理解其本质逻辑(理论是为了阐述某种逻辑而构建的,理解其本质逻辑便可判断或者掌握该理论),很大原因是由于中国自古的“微言大意”,省略事物的发展过程逻辑,当然这符合剥削阶级偏见要奴役人民的历史逻辑,导致人们对“逻辑学”不了解,因此很多人难以理解毛主席一直希望人民群众掌握的辨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是解决奴化、教条、形式、官僚、风头种种主观主义的终究手段。这是毛主席一直希望人民群众掌握辨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的根源所在。
“叛逆的猛士出于人间;他屹立着,洞见一切已改和现有的废墟和荒坟,记得一切深广和久远的苦痛,正视一切重叠淤积的凝血,深知一切已死,方生,将生和未生。他看透了造化的把戏;他将要起来使人类苏生,或者使人类灭尽,这些造物主的良民们。”(引自鲁迅先生《淡淡的血痕中》)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引自《国际歌》)、“世界到了全人类都自觉地改造自己和改造世界的时候,那就是世界的共产主义时代”。(引自《实践论》)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21/200812/62611.html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http://img.wyzxwk.com/p/2019/09/e70edeb684b74b82d4c8fa6723b9a0e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