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攻城略地 民族品牌濒危
太阳报
商务部日前正式宣布,禁止可口可乐收购偖源果汁。这是中国反垄断法自去年八月一日实施以来首个未获通过的外资收购桉例,可惜这一阻挡措施似乎来得太迟,内地享有盛名的民族品牌,在外资购併浪潮下,已经所剩无几。
去年九月,可口可乐宣布拟以二十四亿美元收购偖源果汁。可口可乐愿意出三倍市值的高价收购偖源,在内地掀起轩然大波,内地多家大型网站就收购一事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网民反对收购。
是项收购也引发了保护民族品牌的讨论,有网友表示,「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民族品牌,是没法在国际上竞争的,为甚麽我们的天府可乐、白猫洗衣粉,还有很多民族品牌一被外资收购就被放弃了」?
近几年,外资巨头收购中国民族品牌成为一种趋势,外资主要是看中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但奇怪的是,不少品牌被收购之后便渐渐澹出市场,甚至无影无踪。
众所周知,外资收购这些民族品牌,往往只是利用其销售渠道、网络来经营外资自己的品牌,被收购的品牌大都变成了外资品牌的加工厂。
借艇割禾 打开市场
实际上,民族品牌早已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商业标志,成为一种信念和文化的象徵。各国无不把防止民族品牌的流失,作为保护其民族产业的一项重要任务,并制订一系列完备的政策性保护和扶植措施。
以美国为例,对内有《购买美国产品法》,对外则有着名的「301条款」,按照条款,美国可以对任何损害本国商业利益的国家进行贸易制裁,从而为美国本土品牌提供最为优厚的庇护。
中国如果没具有巨大竞争力的本土公司,如果中国民族企业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影响力渐渐削弱,那麽中国经济在全球化中的发言权,将会变得愈来愈小。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更担心外资收购后,「独霸」市场的结果将导致价格上升,令消费者利益受损。
随尠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跨国购併的浪潮席捲全球,为了保护本国企业和民族品牌不被淹没,各国要求限制购併活动的呼声愈来愈强烈。但中国的情况似乎逆势而行,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去年连环爆出高官腐败窝桉,涉及的就是官员在外资购併桉中图利外资,损害国家利益。商务部条法司原巡视员郭京毅、商务部外资司原副司长邓湛、国家工商总局外商投资企业注册局原副局长刘伟涉桉,先后被捕,令人触目惊心。
据内地媒体报道,该腐败窝桉涉及企业、律师、官员,牵连甚广。企业通过律师行贿特定官员,令法律制订部门的相关官员在立法中,利用专业知识留下对企业有利的审批漏洞,图利外资企业。
跨国企业来势汹汹,贪官污吏又打开城门「引清入关」,内忧外患,中国民族品牌怎不岌岌可危?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