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的前提是“斗争”
云门禅人
《左传》:“齐侯至自田,晏子待于遄台,子犹驰而造焉。公曰:“唯据与我和夫!”晏子对曰:“据亦同也,焉得为和?”公曰:“和与 同异乎?”对曰:“异。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 烹鱼肉,燀执以薪宰夫和?, 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 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臣亦然。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 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 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故《诗》曰:‘亦有和羹,既戒既平。 嘏无言。时靡有争。’先王之济五味。和五声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一三类、四物。五声、成 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清浊。小大、短长、疾 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君子听 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故《诗》曰:‘德音不瑕。今据不 然。君所谓可,据亦曰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若以水济水。谁 能食之?若琴瑟之一专,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
晏子认为,“和”如同调羹,水火五味相济,才能做成人们爱吃的羹;又如演奏音乐,五声六律相济,才能演奏出人们爱听的乐声。“和”表现在政治上,就是君臣所说的话都有可否。即有肯定又有否定。只有肯定与否定两种不同的斗争,才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做到政平民和。“和”的形成,正是在首先承认事物存在众多的不同、差异,再经过相互“斗争”集合许多不同的对立因素而成为统一体。是故,“和”的结果,正是经由“斗争”之因而达成。如果象梁丘拒,只是当齐景公的应声虫,人云亦云,这就是“以水济水”,不能为羹。也如奏琴,一弦不能成乐。
目前中国的社会现况是大奏“和谐”之调,却要抹杀矛盾,妄图取消对立面的互相作用,也不承认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这就是典型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以为象鸵鸟一样,将头埋在沙堆中,世界上的一切矛盾、危机和灾难就不存在,就烟消云散。只要有“信心”,金融海啸也就自然而然风平浪静,波光滟滪了。
当今的中国明明是出现了社会阶级的分化,出现了惊人的贫富悬殊,修正主义和资产阶级已在中国出现,出现了深刻的社会危机,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每时每刻都在妄图分化瓦解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再次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而我们的党和政府,却任然顾左右而言他,不敢向人民讲真话,一个仍然冠名为“共产党”的政党,却不敢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来解释和解决当前面临的严重金融危机,这岂不是咄咄怪事吗?
越是如此,反而进一步证明,“阶级斗争”理论的伟大正确。一切违背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必将遭到历史的惩罚。毛泽东说: 思想上、理论上的路线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今天的中国,已不是喊几句口号,创新什么理论,实践什么“观”念,能够解决面对的危机,而是必须要回归到真正的马列毛主义上来。尊重事物的客观规律。承认阶级斗争的客观存在。这是在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实现共产主义之前,人类社会必须面对,也无法逃避的社会现实。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