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重庆晚报》记者何英报道:据重庆市招办人士透露,今年重庆市高考报名人数虽有增加,但相比同等人口的省市来说,考生仍偏少。不容忽视的是,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有上万名学生没有报名高考,放弃高考的学生多数是农村考生。招生负责人称,放弃高考的农村考生,有的迫于无奈拿个毕业证外出打工。此外,严峻的就业形势,上完大学找不到好工作,读书“无用论”思想在农村蔓延,如果孩子成绩平平只能上专科,还不如早些出去打工挣钱。还有,一些学校迫于升学率的比拼压力,也会召集部分升学无望的考生做思想工作,劝其放弃高考。
而这样的情况绝非重庆仅有;河北、湖南等省同样存在不同程度的类似问题。在深深为那万余名弃考的考生惋惜之余,我想,这背后该有怎样的玄机?
其实,“读书无用论”思潮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伊始就风行一时了。“搞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是那个时候“读书无用论”最形象的表述。
何谓“有用”与“无用”,这有什么标准来衡量吗?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时至今日,这种思想愈在人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了。前几年不是就有老师在课堂上大放厥词吗?读书是为升官、发财、买名车、娶美女而不是什么理想、主义、信仰、“为中华之崛起”的崇高情怀。周作人在《中国的国民思想》中说,中国人的信宗教(如朝山拜佛),大多数是求现在的幸福的。同样,中国人让他的孩子读书和考试,也是因为读书“有用”,考试“有用”。换句话说,“有用”就是能够给他们带来看得见的摸得着的现实的好处;否则,就是“无用”了。
不禁想起了“沐猴而冠”的故事:秦王朝灭亡后,项羽在与刘邦争夺天下的楚汉战争中占着优势,见宫室残破没落,于是就自傲自大,想回家乡炫耀此时的身世。因为在他看来,一个人升官或发财以后,如果不回故乡夸耀一番,就如同穿了一身绫罗绸缎好衣服在夜里行走一样,没有人会知道这个人此时的大富大贵。楚汉之争正处在最为关键的时候,项羽这种务虚的思想观念反映了他性情的浮躁和短见的政治眼光,对他自己和楚国的前途是极为不利的。“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谁知之者!’说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果然。’项王闻之,烹说者。”
三十年来,拜金主义甚嚣尘上。“两猫” 论、“发展是硬道理”论,极度扭曲了人们的社会的价值观。信仰缺失,精神干瘪,人心浮躁,唯利是图。雷锋、保尔让位给巴菲特、比尔,金钱与财富成了检验一个人成功的唯一标准。“我以前是村子里小孩子们学习的榜样,如今的榜样是我那个初中毕业就去打工了赚了钱的弟弟。”某大学生如是说,话语中透露出来的是无奈。
大学生就业难,早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毕业即失业,焦虑年复一年地笼罩在一届又一届毕业生的心头。于是,诞生了“赖校族”、“考研族”,以考研、考博延缓失业的危机。硕士生应招卖肉的工作,大学生应招淘粪的工作,大学生当洗脚妹、争相应聘搓澡,这样的新闻不时见诸报端。甚至还有“女大学生不堪就业压力自杀,留下10万字日记”,“一名失业大学生无钱买票回家探望病父抢4元钱被捕”更加令人震惊的新闻。不仅仅如此,关于“关系就业”、“就业腐败”的新闻同样也是不绝于耳。
“读了大学也难找工作,这书怕是读了也没什么用。”而且,放弃高考,还可省去高校的高额收费。不堪教育高收费重负已经成为当下中国教育一个不争的事实。温总理在十届人大四次会议的记者招待会上强调指出,要使教育成为面向平民的教育,从而使人人都受到教育。而事实上,下面各级单位与部门对这话的践行得如何呢?有没有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来贯彻面向平民的教育方针?尤其是西部农村的教育现状令人堪忧。读书后的“期望收益较小”,而是现在读书付出的“代价”太大。有政协委员曾经算过一笔账,在贫困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一个大学生4年的花费,相当于贫困县一个农民35年的纯收入。可以肯定,这大大超过了一个贫困农民的生存底线。如果连生存都无法继续,那么,发展对于这些农民来说,就只能是“天籁之音”了。 即便认为“读书有用”,也只好望洋兴叹。
读书、教育本来是一种理想,奈何在这金钱的现实中,“无用”了。这是一时的无奈,还是永久的悲哀?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