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惰的资本——货币供应激增的后果分析
广州求心经济研究所 党爱民 2009-4-16
一、背景
央行数据显示,3月末货币供应量增幅大幅增加。其中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25.51%,狭义货币供应量(M1)同比增长17.04%。一季度人民币新增贷款已达4.58万亿元,超过往年全年新增贷款金额,已经完成今年逾九成指标。
权威人士透露,银监会和央行在对票据融资的检查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在一季度新增的1.48万亿元票据融资中,有少量存在“空转”的现象。未流入实体经济的占比大约在20%,其余绝大部分均到了企业手中。
二、靠狂增货币来保经济增长
在马克思眼里,资本为了获得利润,是非常勤快的,为了高额利润甚至愿意冒杀头、坐牢的危险。同时马克思也说,生产仅仅是获取利润的一种不得不做的累赘事,如果可以不通过生产获取利润,资本完全可以放弃生产,直接去找利润去了。从这种意义上来看,资本天性是懒惰的。
现在很多企业从银行贷了款,把钱不往实体经济里投,而是投资到一些非生产领域,不通过生产就获得利润。据统计,全世界的货币仅仅有1%-2%从事实物及劳务的交易,其它都从事“以钱生钱”的游戏。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中国为了保住8%的“经济增长”,不惜大规模动用货币政策,用天量的货币供应来推动GDP数字,好比是一辆汽车,其它档位全坏了,只能挂一档,靠狂轰油门来前进。
三、货币狂增的后遗症
大规模货币供应的后遗症在哪里呢?有些人说是会导致通货膨胀,我反对这种观点。因为货币供应量再大,一般不会进入到那些迫切希望增加消费的中低收入者手中,货币供应量的迅猛增加并不会引起消费需求的显著增加,而没有消费需求的显著增加,投资需求也不会显著增加,因此,货币供应的迅猛增加就不会导致总需求的迅猛增加,便不会导致显著通货膨胀。目前统计数据也证明这种判断是对的,不仅不会通货膨胀,反而会出现温和通货紧缩。
本人认为,大规模货币供应的后遗症可能会导致坏账、恶化银行资产结构,最后积聚金融风险。现在很多人讲,我国的银行资产是好的,有维持大规模货币供应的能力。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恣意挥霍这种能力,最后必然导致中国版的金融危机。
今年第一季度,几乎用尽了全年的货币供应额度,那么,剩下的三个季度怎么办?是不是继续维持目前的货币增长速度?明年怎么办?这是抱薪救火。用一个泡沫去包裹另一个泡沫,泡沫越来越大,总有吹不下去的时候。泡沫的破灭,不是因为银行的计算机溢出(玩笑),而是因为,所有的贷款都是需要资产抵押的,如果泡沫的增长速度大于资产的增长速度,泡沫就会失去依托。据了解,现在的贷款已经是“放宽条件”了,不按正常程序办事了,那么,泡沫越吹越大,就必然要求贷款的条件越来越宽松,到最后就不需要任何条件了!这样一来,资本就可以完全脱离实体经济,完全不事生产,实现自我繁殖的愿望了,就彻底变成懒惰的资本了,同时,懒惰的资本导致债务规模迅速膨胀、积聚金融风险。
可以这样说,大部分的旧贷款是要靠新贷款偿还的。大部分的经济体,是“庞氏”经济体,一旦不给它们贷款,它们就会倒闭。因此,所谓的贷款是假的,送钱给它们是真的,而且每年要送,越送越多。
四、按人发钱势在必行
既然我们的银行要把钱以“贷款”的方式送给企业,为什么就不能送给消费者呢?完全可以,问题就在于我们要解放思想。目前明显是投资过剩、消费需求不足,为什么老是要把钱送给企业呢?这是不对的。我们想尽一切,把钱送给消费者,让他们享受经济增长的好处。货币注入口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生产不足、供不应求,选择以投资的形式把货币注入经济循环,消费不足、供大于求,就选择以消费的形式注入经济循环,这是天经地义的事。
通过消费渠道注入货币,最好的办法就是按人发钱,或者叫一个更加学术化的名字:社会分红。有人说按人发钱会削弱国人的奋斗精神,难道大批劳动者只有永远匍匐在地上作奴隶的资格吗?劳动是人为了谋生不得不做的累赘事,生产是资本为了利润不得不做的累赘事,人是懒惰的,资本也是懒惰的,而经济发展需要印钞票,新印出来的钞票,究竟是给人,还是给资本,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有人说按人发钱是一次性的,不能形成良性循环,还有人更加学术化的描述为“是一个脉冲”。4万亿的投资也是一次性的,也不形成良性循环,也是一个脉冲。但是,我们要比较两者的作用效果或效率。4万亿能办到的事情,按人发钱,4千亿就够了。4万亿投资仅仅是一个脉冲,如果同样多的资金用来按人发钱,可以搞10个同样大小的脉冲。4万亿投资的好处,有哪些人享受到了?看不见。但如果4万亿按人头发下来,每人3000,其效率大约等于40万亿的投资。孰好孰劣,一目了然。
坚持以人为本,让资本为人服务,把人从不得不做的累赘事中解放出来,让人获得最大的自由,这才是经济的目的。
广州求心经济研究所 党爱民 2009-4-16
一、背景
央行数据显示,3月末货币供应量增幅大幅增加。其中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25.51%,狭义货币供应量(M1)同比增长17.04%。一季度人民币新增贷款已达4.58万亿元,超过往年全年新增贷款金额,已经完成今年逾九成指标。
权威人士透露,银监会和央行在对票据融资的检查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在一季度新增的1.48万亿元票据融资中,有少量存在“空转”的现象。未流入实体经济的占比大约在20%,其余绝大部分均到了企业手中。
二、靠狂增货币来保经济增长
在马克思眼里,资本为了获得利润,是非常勤快的,为了高额利润甚至愿意冒杀头、坐牢的危险。同时马克思也说,生产仅仅是获取利润的一种不得不做的累赘事,如果可以不通过生产获取利润,资本完全可以放弃生产,直接去找利润去了。从这种意义上来看,资本天性是懒惰的。
现在很多企业从银行贷了款,把钱不往实体经济里投,而是投资到一些非生产领域,不通过生产就获得利润。据统计,全世界的货币仅仅有1%-2%从事实物及劳务的交易,其它都从事“以钱生钱”的游戏。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中国为了保住8%的“经济增长”,不惜大规模动用货币政策,用天量的货币供应来推动GDP数字,好比是一辆汽车,其它档位全坏了,只能挂一档,靠狂轰油门来前进。
三、货币狂增的后遗症
大规模货币供应的后遗症在哪里呢?有些人说是会导致通货膨胀,我反对这种观点。因为货币供应量再大,一般不会进入到那些迫切希望增加消费的中低收入者手中,货币供应量的迅猛增加并不会引起消费需求的显著增加,而没有消费需求的显著增加,投资需求也不会显著增加,因此,货币供应的迅猛增加就不会导致总需求的迅猛增加,便不会导致显著通货膨胀。目前统计数据也证明这种判断是对的,不仅不会通货膨胀,反而会出现温和通货紧缩。
本人认为,大规模货币供应的后遗症可能会导致坏账、恶化银行资产结构,最后积聚金融风险。现在很多人讲,我国的银行资产是好的,有维持大规模货币供应的能力。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恣意挥霍这种能力,最后必然导致中国版的金融危机。
今年第一季度,几乎用尽了全年的货币供应额度,那么,剩下的三个季度怎么办?是不是继续维持目前的货币增长速度?明年怎么办?这是抱薪救火。用一个泡沫去包裹另一个泡沫,泡沫越来越大,总有吹不下去的时候。泡沫的破灭,不是因为银行的计算机溢出(玩笑),而是因为,所有的贷款都是需要资产抵押的,如果泡沫的增长速度大于资产的增长速度,泡沫就会失去依托。据了解,现在的贷款已经是“放宽条件”了,不按正常程序办事了,那么,泡沫越吹越大,就必然要求贷款的条件越来越宽松,到最后就不需要任何条件了!这样一来,资本就可以完全脱离实体经济,完全不事生产,实现自我繁殖的愿望了,就彻底变成懒惰的资本了,同时,懒惰的资本导致债务规模迅速膨胀、积聚金融风险。
可以这样说,大部分的旧贷款是要靠新贷款偿还的。大部分的经济体,是“庞氏”经济体,一旦不给它们贷款,它们就会倒闭。因此,所谓的贷款是假的,送钱给它们是真的,而且每年要送,越送越多。
四、按人发钱势在必行
既然我们的银行要把钱以“贷款”的方式送给企业,为什么就不能送给消费者呢?完全可以,问题就在于我们要解放思想。目前明显是投资过剩、消费需求不足,为什么老是要把钱送给企业呢?这是不对的。我们想尽一切,把钱送给消费者,让他们享受经济增长的好处。货币注入口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生产不足、供不应求,选择以投资的形式把货币注入经济循环,消费不足、供大于求,就选择以消费的形式注入经济循环,这是天经地义的事。
通过消费渠道注入货币,最好的办法就是按人发钱,或者叫一个更加学术化的名字:社会分红。有人说按人发钱会削弱国人的奋斗精神,难道大批劳动者只有永远匍匐在地上作奴隶的资格吗?劳动是人为了谋生不得不做的累赘事,生产是资本为了利润不得不做的累赘事,人是懒惰的,资本也是懒惰的,而经济发展需要印钞票,新印出来的钞票,究竟是给人,还是给资本,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有人说按人发钱是一次性的,不能形成良性循环,还有人更加学术化的描述为“是一个脉冲”。4万亿的投资也是一次性的,也不形成良性循环,也是一个脉冲。但是,我们要比较两者的作用效果或效率。4万亿能办到的事情,按人发钱,4千亿就够了。4万亿投资仅仅是一个脉冲,如果同样多的资金用来按人发钱,可以搞10个同样大小的脉冲。4万亿投资的好处,有哪些人享受到了?看不见。但如果4万亿按人头发下来,每人3000,其效率大约等于40万亿的投资。孰好孰劣,一目了然。
坚持以人为本,让资本为人服务,把人从不得不做的累赘事中解放出来,让人获得最大的自由,这才是经济的目的。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ye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