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有功?
中国经营报
卢周来
富有与贫困本身并不是自然现象,而是像缪尔达尔所言“是一种文明病”。因此,从终极意义上看,富人的财富是从穷人那里得到的,正如股市上赚得钵满盆满的人所赚的钱正是那些血本无归的人所失的钱一样。
英国著名古典经济学家曼德维尔曾写过一本《蜜蜂的寓言》,说有一个蜂国,每个蜜蜂都自私自利,都奢华消费,但蜂国却非常繁荣;有一天,蜂国居民开始良心发现,向神忏悔自己的邪恶,主神施加魔法使那个蜂巢里的蜜蜂都变得节俭。但谁也没有料到,曾经繁荣兴旺的蜂国变成了万户萧疏的不毛之地!
《蜜蜂的寓言》自问世以来,在世界各地产生了很大的影响。2002年,这本写于1714年的著作也被引入中国,一些经济学家赋予其太多特定的含义。这其中,有一个观点十分流行,即富人的高消费有利于财富向穷人转移。持这种观点的人引用曼德维尔书中的例子说:正是富人常出入于高档酒店并经常喝得酩酊大醉,富人手中的钱才流向了比他穷的酒店主;酒店主又通过购买酒,将手中的钱流向了比他还穷的制酒商;而制酒商酒销量一大,就会有更多的钱从他手中流向更贫穷的麦芽商;麦芽商麦芽越好卖,社会中最为贫困的农夫当然也因能卖出更多小麦而变得日子好过起来。相反,如果富人不去酒店喝酒,受害的是酒店主、制酒商、麦芽商和农夫。
对于经济学家这种观点,有人争辩说:通过税收或别的强制性手段把钱直接从富人那里转移向穷人不更好吗?这些经济学家同样用曼德维尔的观点回答:富人把钱花在奢侈消费上比直接给穷人对他们更有利:因为, 把钱花在奢侈上就给穷人创造了工作, 而仅仅给穷人钱则使穷人懒惰。
要在这篇短文中较全面评价曼德维尔及中国某些经济学家的观点不太可能,而且曼德维尔本身的观点也十分复杂。这里我仅想对关于“富人奢侈消费有利于财富向穷人转移”这一观点作一点评。实际上,“富人奢侈消费有利于财富向穷人转移”在现代经济学中又称被为“渗滴(drop off)理论”而无论是从理论到现实,这一理论都已被证明是错误的。
从理论上看,这一理论仅看到了财富循环的一个片断,而非全部。即它只看到富人通过奢侈消费把财富向下转移到穷人手中,但它没有回答两个更为深刻的问题:第一,富人的财富是从哪儿来的?第二,富人部分财富通过奢侈消费转移到穷人后,富人为什么还是那么富,还能继续进行更奢侈的消费?
那么,富人财富是从哪儿来的?我并没有说富人财富都是从穷人那里巧取豪夺或非法所得,但在任何一个时间节点上,在一个竞争性市场上,社会上的财富总是有限的:有人攫取的财富多变成了富人;而富人攫取财富的手段无非两种:要么合法,但也必须利用市场的单边优势,因为经济学已严格证明,在一个完全竞争性市场上任何人所得都一样;要么非法,即巧取豪夺。在这些人变成了富人的同时,必然有一部分人得到的少而沦为穷人。所以,富有与贫困本身并不是自然现象,而是像缪尔达尔所言“是一种文明病”。因此,从终极意义上看,富人的财富是从穷人那里得到的,正如股市上赚得钵满盆满的人所赚的钱正是那些血本无归的人所失的钱一样。
我们再看第二个问题:富人不断通过奢侈消费转移财富给穷人,但富人却未见财富减少,反而可维持更奢侈的消费,原因何在?一句话:富人又通过各种手段,把转移到穷人手中的财富赚回去了。
也正因此,现实社会的真实状况常常是:贫者愈贫,富者愈富。财富的分配并没有因为所谓“渗滴”而变得公平起来。而这一点,正是市场经济最大的缺陷。也因此,需要政府出面干预以维护社会公正。这一点,就连最主张自由市场的茅于轼先生也承认了的。扩展到世界,就是全球化背景下的“穷国愈穷、富国愈富”,也正因此,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奖得主斯蒂格利兹在其名著《全球化及其不满》中专门有一章对于“渗滴理论”大批特批,声称这一理论是在维护富国有利益,为富国剥削穷国张目。
因此,所谓“富人奢侈有功”的论调可以休矣!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