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争鸣 > 网友杂谈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要点和运用

听光 · 2006-09-22 · 来源:本站原创
收藏( 评论() 字体: / /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要点和运用


1.要点

在哲学领域有两个对子,一是唯物论和唯心论,一是辩证法和机械论(形而上学)。两个对子相互之间有四种组合方式:辩证法唯物论,辩证法唯心论,机械唯物论,形而上学唯心论。

其中,辩证法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唯物论,即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物质决定精神,存在决定意识。

如果单单这样强调唯物论,则唯物论难免陷入到僵化的泥潭中去。

为了避免这个问题,马克思将辩证法与唯物论有机地结合统一起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观。

对于辩证唯物主义而言,一般地表现为物质决定精神,物质居于支配的地位,起决定的作用;但在一定的条件下,精神的反作用会居于支配的地位,起主要的作用。

将辩证法唯物论运用于自然界,即自然辩证法;运用于社会,即社会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运用于思维,即思维辩证法。

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侧重于社会方面,所以一般都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起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理论依赖于实践,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指导实践,为实践服务。

辩证法的核心规律是对立统一规律(矛盾法则)。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是推动事物运动的动力。马克思主义指出社会运动的动力在于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2.运用

下面以中国社会的矛盾运动为例解说。

旧社会中国革命时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状况下,矛盾的一面是帝国主义、封建阶级、官僚买办大资产阶级,即人们常说的三座大山;矛盾的另一面是广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等人民大众。这一矛盾的两个方面的各种斗争推动着中国社会的运动发展,直至人民大众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斗争的胜利,建立新中国。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经过社会主义改造运动,消灭了经由旧社会过来的原有的资产阶级,确立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具体表现为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方式。这就在经济领域解决了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的表现为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在当时的中国社会主义的条件下矛盾表现为新的形式,即生产资料公有制下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还相当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如何解决这一新的表现形式的社会矛盾呢?

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大力推进发展科学技术,实现中国的工业化,建立基本完备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一是大力改造政治和文化上层建筑,以期更好地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提供更好的服务。

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后,无产阶级与旧的资产阶级的矛盾暂时解决了,同时新的矛盾也就凸现出来了,即表现为管理者和劳动者之间的矛盾。其中,管理者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居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

鉴于管理者居于主导地位,这就有必要更进一步,对管理者也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即分为马克思主义者与非马克思主义者之间的矛盾。非马克思主义者有各种表现形式,如修正主义者、官僚主义者、资产阶级思想者,等等。

分析至此,问题就比较清晰了,可以这样说,马克思主义者与非马克思主义者的斗争情况将决定中国社会变动和走向的具体表现。关于这一点,新中国半个世纪以来的社会进程表现出的各种社会现象的变化已是最好的注脚。

在政治领域,中国通过立宪,在宪法上确立了中国的国体和政体,确立了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方式。这一基本政治制度现在仍继续保持着。

最难办的问题表现在文化领域,一方面因为人们的思想是内在的,不是那么一目了然的,显然思想斗争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另一方面因为中国传统封建迷信思想的长期灌输及近代帝国主义进行的奴化教育,都对中国人民形成了严重的毒害。这两个方面造成中国在文化思想领域的革命斗争难以避免地充满了复杂性和艰巨性,关于这一点已经为中国的实际表现证明了。

解决文化领域的思想问题必然是一场长期的斗争,除了自身的历史原因外,还有来自西方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和渗透。

思想斗争的不同结果将给中国的未来带来不同的结果。若马克思主义者能够基本居于主导地位,那么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就不会夭折;若非马克思主义者取得了基本地位,如苏共那样,则中国将崩溃,而四分五裂,最终中华民族将在世界民族之林被除名。

鉴于思想斗争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中国的社会发展将必然充满各种曲折,这将是不可避免的。中国的表现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资本主义要进入共产主义,不是一蹴而就的,两者之间存在一个过渡阶段,这就是社会主义时期。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走向共产主义的一座桥梁。

这就提出一个问题,即社会主义应该有那些最基本的特征,或者说底线,也可以说资本主义进入社会主义的门槛是什么呢?

共产主义理论是马克思在科学地批判资本主义的基础上建立的,这为人们回答上述问题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思路。

《共产党宣言》称共产党的理论核心就是“消灭私有制”。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包括经济上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政治上的权力公有制,文化上的知识公有制等。

所以社会主义的门槛可以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在经济上至少实现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土地——的公有制,在政治上建立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在文化领域确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指导思想地位。

可以说,有了这三点,一个社会才算基本迈入了社会主义的大门。显然中国是符合这一基本条件的,或者说,这是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底线所在。

从以上的分析可知,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一是必须捍卫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但同时必须做好党建工作,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指导思想,并将马克思主义与当前的中国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创建具有现实针对性的指导理论,以指导中国的具体的改革实践;二是坚持和完善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三是加强法治和道德建设,依法执政,把社会主义的各项制度逐渐落到实处。

目前中国还有一个现象就是出现了新的资产阶级这个群体,这个群体也是可以进行分析的。一般来说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民族资产阶级,一是买办资产阶级。其中还有部分官僚资产阶级,如表现在煤炭行业的官员参资入股现象等,但这个问题以引起中共重点关注,并着手进行处理,基本上来说应该不会成大气候。

由于中国社会各种经济成分并存,各种思想意识并存,表现出一种多元化的现象,各种社会矛盾比较复杂和多样。但主要的矛盾还是表现在生产力的发展和收入分配及管理者与劳动者之间的矛盾这个方面。至于新兴的资产阶级方面,也处在不断的变化中,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能上升为主要矛盾,但估计难以取得决定性的支配地位。

总的来说,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已经在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各领域都进行了各种不同方式的改造,人民大众经受了相当程度的磨炼,社会民众的整体觉悟已经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和提高;在这样的基础上,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基本上来说是不可逆的,尽管这个过程会充满各种挫折和迂回,但大方向大趋势是基本确定了的,在这一点上已经不存在什么疑问了。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乌有之人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 1
  • 2
  •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13册全)
  • 一师毛泽东要为天下奇
好物推荐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胡锡进硬怼平原公子,这释放了什么信号?
  2. 李克勤|“深切缅怀毛主席,您永远的学生王光美”:刘少奇的妻子晚年的说法做法意味深长
  3. 郭松民 | 也说“沪爷撑起一片天”
  4. 改开以来民间“顺口溜”拾穗(一)
  5. 美国加州大火烧出了房地产金融骗局
  6. 选择题:到底谁让老百姓吃饱了饭
  7. 奴颜婢膝的学生与急眼了的老师
  8. 卧龙大桥扩宽:南阳人民的耻辱!
  9. 研究和评价“文革”,是否应该跳出个人恩怨、得失的小圈子?
  10. 否定前三十年,就是在否定伟大领袖毛主席!
  1. “深水区”背后的阶级较量,撕裂利益集团!
  2. 大萧条的时代特征:历史在重演
  3.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
  4. 疯狂从老百姓口袋里掏钱,发现的时候已经怨声载道了!
  5. 张勤德|广大民众在“总危机爆发期”的新觉醒 ——试答多位好友尖锐和有价值的提问
  6. 到底谁“封建”?
  7. 两个草包经济学家:向松祚、许小年
  8. “当年明月”的病:其实是中国人的通病
  9. 该来的还是来了,润美殖人被遣返,资产被没收,美吹群秒变美帝批判大会
  10. 掩耳盗铃及其他
  1. 辽宁王忠新:必须直面“先富论”的“十大痛点”
  2. 刘教授的问题在哪
  3. 季羡林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4.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认为“颠倒历史”的“右倾翻案风”,是否存在?
  5. 历数阿萨德罪状,触目惊心!
  6. 到底谁不实事求是?——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与《毛泽东年谱》有感
  7. 陈中华: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没革命的必要
  8.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131年韶山讲话
  9. 我们还等什么?
  10. 他不是群众
  1. 车间主任焦裕禄
  2. 地图未开疆,后院先失火
  3. 张勤德|广大民众在“总危机爆发期”的新觉醒 ——试答多位好友尖锐和有价值的提问
  4. “当年明月”的病:其实是中国人的通病
  5. 何涤宙:一位长征功臣的历史湮没之谜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
红色旅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