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浪淘沙;谈谈文化大革命中的两派
东极老翁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波澜壮阔的伟大的群众运动。
在那场运动的洪流中,泥沙俱下,鱼龙混杂。这句话,完全可以概括文化大革命中的两派。
如今,许多年轻人没有经历过文化大革命,他们只是听老辈人说起往事,但在老辈人当中由于经历、立场各不相同,自然会有不同的解释。再者,多年来由于既得利益者及其帮凶对文化大革命的“妖魔化”宣传,便以为文化大革命是洪水猛兽。这样宣传的目的自然是借这“洪水猛兽”否定毛泽东,尤其是否定毛泽东的晚年思想――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的理论,而继续革命的理论恰恰是毛泽东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可以说,继续革命的理论就是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否定了这个“核心”,毛泽东思想就基本上被否定了。就象毛泽东当年说前苏联丢掉了列宁主义这把刀子一样,如今毛泽东这把刀子基本上被丢掉了。
如今,文化大革命的过来人越来越少了,尤其是在文化大革命当中当“闯将”的人就更少了。我以为文化大革命当中,工人阶级中的先进分子才是真正的“闯将”,他们才是文化大革命的中坚力量。至于当时的学生,许多人囿于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局限性,在运动初期当了“先锋”之后,运动后期大都做了“尾巴”。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林彪的《“五七一”工程纪要》当中,挑拨说当年的“红卫兵”是“替罪羔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变相劳改”,一些“红卫兵”对此是认同的。为什么认同呢?因为在他们看来,当初“造反”是“打天下”,而“打天下”自然就是“功臣”,而“功臣”当然要闹个一官半职。所谓一官半职,当然就是新的“领导者”了。当年,“红卫兵”中新的“领导者”多是不可一世的人物,认为他们要比工人、农民高,甚至要高许多倍。有的人甚至对毛泽东的话也不听,实际上这些人也许根本就不明白毛泽东为什么要发动文化大革命的目的。这也是这些人的人生经历之所以成为悲剧的原因所在。事实证明,凡是抱着这种目的“造反”的人,下场都不怎么好。清华的蒯大富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如今看来,毛泽东当年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这番话,是完全正确的。
下面,就我在文化大革命中的所见所闻,谈谈我对文化大革命中的两派,即“造反派”和“保守派”(也可以叫“保皇派”)的理解。
当年的《五·一六通知》,可以说是文化大革命的宣言书,而《十六条》则是文化大革命的纲领。由于形势的不断变化,毛泽东则以“最高指示”来指导运动的发展。当然,运动的发展一直围绕着整个上层建筑并一直进行着上层建筑领域里的革命,斗争的矛头一直指向走资派。尽管在运动中出现了“怀疑一切、打倒一切”以及“全面内战”,这样被毛泽东称之为“三七开”(指对文化大革命)里面的“三”的问题,但很快便被毛泽东所纠正(纠正的方法则通过“最高指示”)。如今看,毛泽东的“三七开”是符合实际的,如果对文化大革命这样一场伟大的群众运动全面否定,是不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如果回顾文化大革命的岁月以及文化大革命的成果,再对照严酷的现实,不能不使人感到毛泽东这位历史巨人的高瞻远瞩和英明伟大。这也是广大人民群众为什么怀念毛泽东,呼唤文化大革命的重要原因。事实证明:文化大革命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那些否定文化大革命的人恰恰是在开历史的倒车,并导致中国社会的大倒退。
关于两派问题,就从一所中学说起吧。
“红卫兵”造反是从大串联开始的。大串联之后,围绕对当时学校领导该不该斗争的问题产生了两派。一派是一帮“坏学生”成立的“造反团”,当然,“造反团”里面也有“好学生”(诸如班长和团支部书记),但大部分是所谓的“坏学生”。“造反团”是主张斗争的。另一派则是由“好学生”所组成的“造反团”,当然其中也有“坏学生”,但大部分是“好学生”。这一派是不主张斗争的。然而,后来恰恰是主张不斗争的这一派对学校领导的斗争采取了残酷的“武斗”手段,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这也许就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摇摆性吧。
“好学生”和“坏学生”是怎么划分的呢?无非是“好学生”学习成绩好、遵守纪律、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等等。而“坏学生”则与之相对。“好学生”一般都认为应该好好读书,好好接受当时的教育,将来要考大学,要有“出息”,其实质是“学而优则仕”。而“坏学生”一般对未来是无所谓的。在当时的教育制度下,考不上大学只能到企事业单位当工人、小职员或从事其他工作。大学毕业则不一样,可以从事脑力劳动,而脑力劳动则被当时社会的人们认为是“体面”的,且工资相对于工人来说是高的。当然,所谓“体面”是指在文化大革命之前人们的认识。文化大革命中则发生了变化。如今,又发生了变化,这变化又回到了文化大革命之前,而且比文化大革命之前有过之无不及。
随着运动的发展,学生中的两派也在不断分化、改组,后来便融入到社会上的两派中去了。
那么,社会上的两派又是如何演变的呢?还得从一个工厂说起。
当年,一些大中专学生深入到工厂串联,宣传毛泽东向走资派造反的主张。工人们受到鼓动,当然,这样说也不全面,事实上也有当时舆论的鼓动,总之,就是要造走资派的反,而且是“造反有理”。于是,工人们被发动起来,纷纷成立各种名义上的“造反团”。当然,“造反团”与“造反团”是不一样的。有的“造反团”绝大多数成员是产业工人,他们过去都属于受“压”的。受谁的“压”呢?当然是受工厂的当权派所“压”。所谓“当权派”又是什么人呢?就是车间主任、支部书记、厂长、党委书记这样的“管理者”。当年,有些当权派由于与工人们有矛盾,或者因为“压”过工人,所以工人们便给他们戴高帽、游街,批判他们执行修正主义路线的错误。当年的情形与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所说的农民们造反的情形相似。期间,工人造反组织也曾发生过分裂,有的组织受有的当权派的挑唆要求多发“奖金”(当时,也叫刮“经济主义妖风”),但是很快得到纠正和制止。再后来,社会上各个厂矿的工人们又联合起来,成立了统一的造反组织。
但是,在“军管会”介入之后,一切便又发生了变化。什么变化呢?“军管会”贴出布告,宣布工人造反组织是“反动组织”,勒令解散,大头目关押,小头目登记接受处理。所谓“军管会”是哪些人呢?是地方武装部以及军分区的领导,这些人与地方的一些当权派有着长期的联系,他们与一些当权派的看法一样,在他们眼里,工人们造反简直是“大逆不道”,“穷棒子”想造反,共产党天下岂能容得?!于是,那些认为“造反无理”的人们,那些在文化大革命前属于当权派的“红人”们,便以工人的名义(实际上有的当权派在做他们的后台并在幕后指挥。当权派与当权派也不一样,有的当权派在文革中坚定地站在产业工人一边),也成立了所谓的“造反团”,其实,这样的“造反团”恰恰认为“造反无理”,不过是一些当权派的帮凶和打手罢了。原来造反的工人们自然是压而不服,于是,他们与后来的“造反团”明里暗里继续斗争,两派斗争愈演愈烈,直至发生武斗,后来解放军野战部队也介入支持原来的“造反团”。再后来,解放军野战部队撤出,原来的“造反团”被彻底打垮,头头们都被投入监狱实行“专政”。期间,毛泽东发表“最高指示”:“对广大人民群众是保护还是镇压,是共产党同国民党的根本区别,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根本区别,是无产阶级专政同资产阶级专政的根本区别。”不久,原来“造反团”的头头被释放。再后来,两派联合。再后来,当权派纷纷得到“解放”。再后来,一切基本上恢复到文化大革命前的老样子。不过,当权派的官气倒是被打掉了许多,他们有时也到车间和工人们一起参加劳动了。
一些当权派获得“解放”之后,有的人登门拜访,赔礼道歉,又干起了溜须拍马的勾当。因为,这些人以为有的当权派是要被彻底打倒的,所以在斗争当权派时,绝不是象原来的“造反团”的工人们那样,仅仅是给他们戴高帽、游街,而是用三角带和皮鞭给他们“加温”,有的当权派甚至被打得皮开肉绽。
我所看到的认为“造反无理”的“造反团”的工人当中,尤其是充当打手的“棒子队”成员当中,他们背着半自动步枪,身穿黄皮袄,打起人来极其凶狠,可怜的是他们除了认为“造反无理”之外,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多挣点“补助费”。不知为什么,这些人后来多数都得了不治之症,一个个过早地相继死去,也许是他们承受不了良心的折磨,此所谓“人不报天报”。对于文化大革命,毛泽东明确指出:要文斗,不要武斗。由于这些人的残忍,给许多人身心造成巨大伤害。当年造反派的副司令、现如今一直鼓吹新自由主义的中科院的徐友渔先生,不就是因为曾经伤害过一位老教师而至今在忏悔嘛。
文化大革命中到底有没有极“左”人士呢?有的,就是那些组织、策划大型武斗,伤害甚至枪杀革命群众的“勇士”们。这些人以“左”的“造反”面孔出现,内心深处却是不承认“造反有理”,甚至反对“造反有理”,以极“左”掩饰极“右”。这些人往往是武斗的“干将”,他们的手上大都粘着血迹。
以上所举的只是一地一厂一校的例子,全国各地的情况纷繁复杂,各不相同,而具体情况则要具体分析。毛泽东说得好:对派性要进行阶级分析。我以为,如果在文化大革命中要划分“造反派”和“保守派”的话,主要就看是否赞同毛泽东所说的“造反有理”。赞同这个道理的,就是革命的;不赞同或者反对这个道理的,就是不革命的甚至是反革命的。
对于那些认为“造反无理”的“造反团”的人士,他们的恶行不仅被广大群众所憎恶,就是那些被“解放”的当权派也是十分反感,因为他们中有些人连起码的人道主义都丧失殆尽,后来被“清理”只能说是自作自受。不过,改革开放以来,这些人纷纷“下海”经商,有些人也确实发了大财。他们中的一些人在“下海”之时就说:政治上的损失要从经济上捞回来!当然,这些人如今依然会认为“造反无理”,因为他们已经成为名符其实的资产阶级。
当年造反的“红卫兵”,如今大多步入老年。他们中间,大多数人长期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世界观有了根本的转变,成为无产阶级的一员,有的则成为无产阶级的先进分子。然而,也有一些人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浑浑噩噩,随波逐流,迷失了自我,最终跌入资产阶级的泥潭。文化大革命岁月是大浪淘沙,改革开放年代又何尝不是大浪淘沙······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