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争鸣 > 网友杂谈

人民网强国论坛文选2009年第8期(总第26期)目录

老泥头转 · 2009-09-03 · 来源:强国论坛
收藏( 评论() 字体: / /

人民网强国论坛文选2009年第8期(总第26期)目录

导言:中国工人终于有了自己的节日

一、今日视点
1.1)评论:朝鲜人民已经胜利了
1.2)通钢事件反思:国企改制是不是从根本上就错了
1.3)通钢:大跃进建 “大跃退”卖
1.4)剥掉重庆黑老总的画皮之后
1.5)每月三元,养老金还是送终金?
1.6)王炼利:国企,你在为谁“减负”?

二、领袖风采
2.1)毛主席的一件小事与铺天盖地的UFO
2.2)【忧草时评】毛主席给后人的政治忠告是什么?
2.3)毛泽东为什么不同意出版英共的《毛泽东选集》英译本?
2.4)为对外开放:毛泽东到生命最后一息的战斗(之二)
2.5)毛泽东晚年(的做法)比现在节约了全民族3/4的生命成本
2.6)毛泽东晚年的一个政治努力

三、历史记忆
3.1)怀念毛老师的第439条理由——“党指挥枪”
3.2)中国人在此
3.3)建国六十年,新中国农业科技发展的回顾
3.4)中国国企制造:新中国的第一款重型越野车且完胜美国同类车的历史
3.5)向诸位介绍一下深圳商报今天有关二十四史的文章

四、理论探讨
4.1)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人民武装的不朽军魂——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
4.2)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的阶级和阶级斗争形式
4.3)老生常谈法的阶级性
4.4)是城乡差别,还是贫富差别?
4.5)雇佣劳动合同下的劳动者与全民所有下的劳动者 
4.6)应加强对走资集团的研究
4.7)普法:没有人治的法制(法治)是个什么东东!

  请到下列网址的“强国文萃”目录下载强国文选的电子版或打印版:

★★——大众图书馆分馆——★★ 

目 录

导言:中国工人终于有了自己的节日

一、今日视点

1、评论:朝鲜人民已经胜利了 [ 泛子 ]

2、通钢:大跃进建 “大跃退”卖 [ 云淡水暖 ]

3、剥掉重庆黑老总的画皮之后 [ 勤劳的燕子 ]

4、每月三元,养老金还是送终金? [ 支农 ]

5、王炼利:国企,你在为谁“减负”?{转} [ 红旗情结 ]

二、领袖风采

1、毛泽东晚年(的做法)比现在节约了全民族3/4的生命成本 [ 老陶同志 ]

2、为对外开放:毛泽东到生命最后一息的战斗(之二) [ 弦断有谁知 ]

3、【忧草时评】毛主席给后人的政治忠告是什么? [ 汪忧草 ]

三、历史视野

1、中国人在此 [ 生的伟大活的憋屈 ]

2、建国六十年,新中国农业科技发展的回顾 [ 穷乡亲 ]  

3、向诸位介绍一下深圳商报今天有关二十四史的文章 [ 数学 ]

四、理论探讨

1、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的阶级和阶级斗争形式 [ 半二十八画生 ]

2、是城乡差别,还是贫富差别? [ 库爽生 ]

3、雇佣劳动合同下的劳动者与全民所有下的劳动者  [ hiri01 ]

4、应加强对走资集团的研究 [ 春天与太阳 ]

5、普法:没有人治的法制(法治)是个什么东东! [ 悍然 ]

主编:马门列夫  

人民网强国论坛深入讨论区网址:

http://bbs1.people.com.cn/boardList.do?action=postList&boardId=2

导言:中国工人终于有了自己的节日

   

  公元2009年7月24日,是中国工人捍卫自己的阶级利益、捍卫国有财产、捍卫社会主义的一个永远值得纪念的日子。

  2009年7月24日,成千上万的吉林通化钢铁公司职工在厂区内聚集,反对私营企业河北建龙集团控股通钢集团对国有企业实行私有化。在工人的抗争中,建龙集团派驻通化钢铁公司的总经理陈国君受重伤不治身亡。

  消息传开,中国的左翼发表文章,盛赞“通钢的工人阶级打响了反对私有化的第一枪”。“中国的工人阶级终于以主人翁的姿态,登上了21世纪的政治舞台”。而右翼的资本家喉舌则在恶毒地咒骂,说通钢的工人抗争“其实是为了自己的私利”。日夜追逐自己私利的资本家们的走狗竟然有脸指责工人为私利抗争,足见资本家的帮闲们逻辑混乱已经到了什么程度。互联网上的跟帖几乎一边倒地为反对国企私有化的通钢职工叫好,斥责右翼资本家及其代言人无耻谰言。

    在通钢事件中,我们看到了中国的工人们终于不再俯首帖耳地为资本家的私利卖命,而是敢于为自己的利益进行最无畏的斗争。通钢职工们的斗争所捍卫的,都是整个工人阶级的利益、地位和尊严,都是中国的国有财产——那是全体人民首先是中国工人的财产。

  中国工人的这场抗争,其意义丝毫不亚于1886年美国芝加哥工人的五一大罢工。芝加哥工人的五一大罢工带领着全世界的工人争取到了每日8小时的标准工作日,而通钢工人的抗争,必将为中国的工人争得在企业治理重大问题上的真正发言权,为制止中国的掠夺式国有企业私有化发挥决定性的影响!

  在最近20年这个新自由主义横行的年代中,资本主义的走狗们推行的私有化在全球肆虐。在这样的年代,通钢工人对私有化的暴烈抗争就不仅在全中国具有标志性的意义,而且具有工人阶级反抗私有化的里程碑这样一种世界意义,这是通钢的职工们为中国工人阶级争得的光荣。

  基于此,我们应当如实地将7月24日看作一个伟大的日子,它是通钢的职工以自己的斗争而为我们创造的一个新的节日,是中国自己的工人节。  

  我们中国其实一直不缺愿意为大众的利益而牺牲的人。远的如著名的林祥谦、施洋烈士,近的则是这些年工人抗争中不断涌现出来的人物。人们不会忘记,进入21世纪初的辽宁省锦州市附近的杨杖子,带领这些聚集的下岗职工的人,曾公开手提高音喇叭激昂地向大家宣告:“牺牲我一个,幸福千万人”。

  现在,我们已经清楚地确信,在今天的中国,保卫国有财产,反对国有企业私有化,保护职工不受剥夺和压迫,就是在为人民的利益而斗争。为这样的使命而牺牲,就是为人民牺牲。我们敬佩那敢于“牺牲我一个,幸福千万人”的普通工人。他的文化知识可能并不多,但是真正的伟大属于他。

  请记住这一天吧,7.24——中国工人自己的节日!

  注:本文节选自左大培《中国工人终于有了自己的节日》,并做了少量修改。

今日视点】

评论:朝鲜人民已经胜利了

[ 泛子 ] 于2009-08-02 15:01:46 上帖

  读了东南雨网友的文章,才知道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先生将访朝,并推测朝美有直接会谈的可能,但我是不完全同意东南雨网友的文章的,我认为朝美直接会谈很好,说明朝鲜人民已经胜利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我并不认为这是朝方的“秋波”:要知道,潘基文访朝绝非简单的事情,很显然是韩国和美国的意思,因为潘基文是韩国人出面比较好;至于这个结果,倒让我们很自然而然地想起了基辛格访华,两者这都是美国出于国家利益、全球形势而作出的选择;因为,同样拥有着核武器的朝鲜,无疑与美国拥有同等的世界权利,这就是朝鲜人民胜利的最直接因素。

  其次,我认为朝鲜人民完全可以凭自己的意志、意愿办事:当前的国际形势,特别是东北亚的事情,并不复杂,随着朝鲜核化,本来复杂的问题已经简单化了,朝鲜已经完全成为了核大国了,朝鲜人民的影响力已经大大增加了,朝鲜人民已经完全不会看任何国家的脸色行事了,包括中国,这就是朝鲜核化的伟大意义。

  最后,朝鲜人民完全可以坚持自己的道路:很显然,朝鲜人民会和美国建交,但我认为,朝鲜人民不会搞什么“改革开放”,朝鲜人民可以堂堂正正地进入所谓的“联合国”、“国际社会”,去那里斗争;直到目前为止,社会主义仍然是世界上最科学的社会制度,现在的朝鲜、古巴、越南正以他们的实践证明着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可以说,在社会主义的制度里,人民群众没有任何的负担,没有任何被剥削、被压迫,朝鲜、古巴、越南的社会保障体制最为完美,人民群众不必为了什么房子之类的私利而累,相反,中国人在改革中倒真成了房奴、学奴;只是,需要提醒朝鲜同志的一点是,坚持科学的社会主义,需要我们以更广阔的思维和视野来科学地进程,这是社会主义必须要探索的课题,社会主义虽然有巨大的优越性,但无论极左,还是极右,都是不足取的,朝鲜、古巴、越南的同志一定要吸取中国所谓改革开放的教训。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朝鲜人民已经胜利了,我们向朝鲜人民表示诚挚的祝贺,同时,希望你们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走科学的社会主义道路,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向朝鲜人民学习!

  向朝鲜劳动党中央表示热烈的祝贺!

  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

  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

通钢:大跃进建 “大跃退”卖

[ 云淡水暖 ] 于2009-08-11 21:51:48 上帖

  通钢事件以来,恐怕想了解通钢的企业史的人不在少数,因为“历史是一面镜子”,记载通钢历史的“通钢志”是有的,网上的旧书店和吉林图书馆馆藏书目中,都有此书的名字,草民试了一下在网上查到比较完整的“通钢志”,但看来不太可能。但在各媒体的报道中,“通钢志”多次出现过,比如:

  【赵忠和拿出的《通钢志》,记载了那个土法炼铁时代的艰辛…】(《中国新闻周刊》)

  而在通钢集团公司的官方网站上,查到一篇简要的《通钢的发展历史》,其中记载:

  【通钢始建于1958年6月,…1958年6月20日,举行了隆重的开工典礼,第一期工程2座255立方米高炉破土兴建。1959年11月6日,2号255立方米高炉建成投产,标志着吉林省钢铁工业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962年4月26日,省委决定通钢停建。…1965年4月,经中央国防工办和中共中央东北局批准,通钢作为东北地区“小三线”项目全面恢复生产建设,规模为年产铁10万吨、钢7.2万吨、钢材5.4万吨。…1970年4月8日,厂革委会代表在“全省国民经济跃进大会”上,主动领受了包打当年全省大会战提出的生产钢10万吨、铁20万吨、焦炭30万吨的任务。…1976年1月3日,省工交办主持召开了有省冶金局、通钢及所属矿山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确定了在“五、五”期间必须建成经过批准的“三、四、五”规模(年产钢材30万吨、钢40万吨、铁50万吨)、矿石200万吨的综合生产能力。…1978年生产钢97233吨、铁180125吨、钢材47300吨。…头顶蓝天脚踏荒原,住席棚睡地铺。人拉肩扛,艰苦奋斗,勤俭建厂,快马加鞭奋进,全力包打“一、二、三”。】

  《中国新闻周刊》的记者真敢下笔,在58年大跃进的年代,255立方的高炉,就算是当时中国比较主流的具有工业化水平炼铁高炉了,怎么会是“土法炼铁”呢?无知者无畏。根据“255立方米高炉建成投产,标志着吉林省钢铁工业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一说,证明吉林省当时的钢铁工业规模不大,255立方米高炉是“头一份”,从通钢集团官方网站的记载,可以看出这么一个脉络:通钢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步步走来的,走的还颇为艰辛,甚至一度被停建,据说当年通钢的厂址只是一片荒草滩而已。

  通钢人把1958年到1978年的20年称为艰难的“创业时期”是有道理的,先是没有炼钢和深加工配套的单一炼铁,很难产生效益,中间被停建了3年,然后在60年代的“三线建设”时期又恢复建设,加建扩建后续工艺,没有规模也是难以盈利的,这期间应该是投入大,劳动比较艰苦,待遇也比较低的阶段。

  到2009年,通钢已经经历了50余年的风风雨雨,按照就业的传统模式,恐怕有的家庭也是从无到有,由少到多地经历了几代人,可以算是“通钢世家”了,要让通钢人能够很快地适应“身份转换”,在体制上容易,前些年就是一纸红头文件的功夫,但是,要通钢人,特别是把几代人的身心都投入到通钢的最广大工人群众,一下子认识到自己不过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被雇佣者,认识到自己与通钢之间的关系,一夜之间从血肉纽带变为冷冰冰的老板与雇员关系,恐怕难以接受。

  什么是吉林国资委副主任口中的“国有情结”?就是人家为之流血流汗,艰苦奋斗,共同进退所产生的不可磨灭的创业、壮大,系身家性命与之的那份感情。你毫不留情地一刀将其斩断,还不理会人家的利益诉求,能够不出事吗?然而,这一刀对应通钢建厂时的时代符号“大跃进”,恐怕应该叫“大跃退”,什么“退”?“民进国退”的“退”。

  为什么可以叫做“大跃退”呢?因为“退”得太急,太猛,所以谓之以“跃”,根据报道:

  【2004年,吉林省委、省政府就确定116户省属国有企业为改革重点,但截至9月末,只完成了对其中第一批41户的产权交接,进展艰难。…但改革很快就驶入了快车道。2005年1月,…任吉林省省长,不久他提出,希望国有股比例在竞争性行业中降到20%。当时,国有经济占吉林全省总资产中比重为80%。…苏州“四到位一基本”的改制经验,成为这次吉林国企改制的基本思路:“企业整体改制到位、国有集体资本退出到位、职工身份置换到位、债权债务处理到位、基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草民实在是不明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一定要把“国有集体资本退出到位、职工身份置换到位”吗?所谓“现代企业制度”只有一种模式?是“金钟不败”之身?那么,最具“现代企业制度”特征的雷曼兄弟、通用汽车、花旗银行、房利美…等等无数高度私有化、股份化的企业,怎么会倒闭或者要政府出钱撑下去呢?

  一年之内将占全省总资产80%的国企的国有持股比例,急剧降到20%的理据是什么?为什么对“国有”二字如此“深恶痛绝”?相当于在一年之内把一个省经济躯体中60%的国有“细胞”杀灭。这种几乎相当于“休克疗法”的改制带来的后果,是不是已经埋下了通钢悲剧的伏笔?也许正是这种“萝卜快了不洗泥”的格局,给建龙之类的具有极强投机性的私企以可乘之机,可以用极低的成本,换取最大的利益,换句话说,叫做“贱买”。而“卖方”似乎因为急不可待,几乎是“投怀送抱”似的举动了。

  为什么说急不可待?因为通钢当时并没有到“活不下去”,急待“救世主”出来救市,比如美国的通用汽车急需政府出手挽救其“现代企业制度”那样,据报道:

  【记者从通钢年鉴中拿到的数据显示,通钢在2001年至2004年期间盈利状况一路环比上升,从2001年的8012万元增长至2004年的8.5亿元,涨幅达960.9%之多。而在这个过程中,通钢显然是当地政府的纳税大户。】(《华夏时报》)

  为了“现代企业制度”,居然有以下情况:

  【一位分管机械设备的离休处长…表示:“通钢的资产被评估为38亿元很不合理,在2005年通钢至少有100亿资产。2005年通钢拥有5台400立方米高炉,生产设备仅评为900万元太少了。”,…通钢的高炉大,省原料,效率高,也维护得好,评估的时候折旧系数达到了70%-75%,而明城钢铁(建龙)是小高炉,…是将来要淘汰的产品,折旧系数却只有35%。…更不合理的是,通钢在建的新项目也未计算在内。目前已建成在使用的两个高炉,一个为800立方米,另一个为2670立方米,价值10亿元以上。】

  把建龙的高估,把通钢的低估,一进一出之间,建龙占了多大的便宜?那两座价值10个亿的新高炉,简直就是白送了。还有报道指出:

  【通钢集团纪委一位参与当时资产评估的科长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当时通钢集团的1、2、3号三座高炉到了折旧年限,但由于连年投入大修仍“完整如新”,但在资产清查中这三座仍在炼钢的高炉的资产都是零。】(《中国新闻周刊》)

  草民参加过高炉大修,如果是达到折旧年限的大修,如果保留结构框架,几乎就是从里到外包括热风、料运、控制、冷却等等系统的重新安装,如果是扩容大修,那就是推倒重来,这样的投入在资产评估时居然为零,简直没有天理。

  大跃进建,“大跃退”卖,如果能卖个好价钱也稍微有点说得过去,怎么能够贱卖呢?这等于“靓女出嫁”,只有陪嫁,却没有聘礼。怪不得私企老板争先恐后地要“重组”国企,这原本比明偷暗抢来得还要快,有人计算过,建龙老板“致富”的速度,等于包括节假日每天赚一千多万呢。

剥掉重庆黑老总的画皮之后

[ 勤劳的燕子 ] 于2009-08-21 17:42:43 上帖

  重庆打黑动了真格的,67名涉黑老总们原形毕露,昔日罩在他们头上的光环被撤掉后,人们看到的是一张张如此丑陋、狰狞、不堪入目的脸。蒲松龄笔下有一个化做美女的恶鬼形象—《画皮》,一面是千媚百娇,一面青面獠牙。黑老总同样也有两面,一面是人大代表、企业家,一面是邪恶的黑社会头目,他们是私有制、自由市场经济画皮之下的恶鬼。

  重庆黑老总的画皮被剥掉之后,网上评议颇多,一句话让人们看到光明与希望,看到真正的共产党人没有抛弃人民。可也有人在为薄熙来、王立军担着心,有人认为他们也应该如此如此,这般这般,燕子要说,两位壮士既然选择了要为中国人民做事,就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他们赢得了人们的敬重,但愿好人一生平安,不信神的燕子这里为他们祈祷了。

  重庆黑老总们的画皮被剥掉了,先富的他们是用最卑鄙的手段抢占了本来是百姓们共有的社会资源,暴富的他们哪里是什么先进生产力,不过是千百年来最无耻、低级的手段,欺行霸市、强买强卖、抢男霸女、杀人越货、赌博、卖淫,让他们坐在人民代表大会的席位上让众人蒙羞。为此,有多少人民利益受到损害?有多少百姓们应有的权利被剥夺?政府内又有多少个“文强”与他们称兄道弟、狼狈为奸?是非混淆,人妖颠倒。

  昨天燕子写了骨气也是生产力,这里又有一个事例,有骨气的王立军被黑社会的人出价5百万买他的命,可英雄真正的价值是无法计算的,因为他保卫了无数人的生命财产。在这个世界上有人为了个人发财损害着大众的利益,也有人为人民的利益而与恶势力做坚决的斗争。英雄穿着的防弹背心是向人们告知黑老总们是怎样的猖獗?

  剥掉重庆黑老总的画皮之后,人们不禁要问,全国究竟有多少黑老总还在肆无忌惮地鱼肉百姓?黑老总与政府贪腐官员、无良学者之间的利益纽带怎样剪断?文强的现象绝不是孤立的,怎样清理“文强”们?怎样才能让更多的“薄熙来”、“王立军”走上领导岗位?

  剥掉重庆黑老总画皮之后,各级人大、政协是否也要做个清理?检查一下,本系统有多少黑老总也在被打击的范围之内?

  剥掉重庆黑老总画皮之后,人们是否还应该从思想上有个反省,私有化、市场经济绝非发展经济的最好路径,放弃斗争,斗争还是客观地存在。

每月三元,养老金还是送终金?

[ 支农 ] 于2009-08-26 18:14:04 上帖

  一直搞不明白“雷”、“雷倒”的准确含意。当看到某地社保机构发放给农民每人每月三元养老金的消息之时,却突然明白了。哭笑不得之后,心里就浮现出一个字,“雷”。我真地被雷倒了。

  如果回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每人每月三元养老金,也并不怎么雷人。一分多钱一个鸡蛋,一角五分钱一只烧鸡。三元钱,毕竟还能买二十只烧鸡。即使在今天,不屈的网友仍能精打细算,给这三元钱做出合理安排,二元钱买彩票,一元钱买非碘盐,然后弄几桶水,天天化盐水喝。该网友还认为,如此生活,一个月内也不至于脱水而死。三元钱虽然不多,经这么一安排,有投资,有“一个月内不至于脱水而死”的生活保障,竟然也能使生活充满希望,而且充分体现了增加“人民群众财产性收入”的政策精神,也算比较人性化了。想来该地社保机构也是做了这样人性化的预先考虑的。

  然而,一张彩票获得回报的可能性毕竟太小,中奖的概率几近于零。“不至于脱水而死”的期限也就一个月,且网友的这个结论也不一定可靠,或者仅靠盐水,一个人并不能支撑一个月,即使不是因为脱水吧。一个人只要知道自己将要死了,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也许并不需要做深入细致的分析了。况且,不管是谁,最初领取养老金的时候,都不会希望只活一个月。这每月三元的养老金,显然是不能养老的,所以不如称之为“送终金”为妥。“每月三元”的说法也非常不妥。我相信,没有哪个人能依靠三元钱生活一个月。所以,名义上是“每月三元”,实际上,如果没有其他收入来源的话,任何人一辈子也就只能领取这总额为三元的养老金了。对他们来说,自领取养老金开始,不可能活到第二个月。

  去年,社保部门称社保基金存在巨大缺口,所以有专家“汪”地一声跳出来建议,要将领取养老金的年龄提高到65岁,结果被痛骂一顿,然后就不声不响了。其实这是社保部门与专家的失策。学习该地的做法,社保基金还能有什么缺口?全国13亿人,人人领取养老金,也不过40亿就结了,一劳永逸,不仅有社保覆盖了所有群体,覆盖率环比上升N个百分点之类的大文章可做,而且不管从多大年龄开始领取,均能保证一个月后全都了账,岂不爽快?智慧来自基层,信然!如果早采这一“良”策,社保基金真地是不差钱呢。

  国人有很多陋习,比如,老人即将辞世了,孩子们往往提前准备寿材、寿衣等,并且守在即将离去的老人身边,这被称之为“送终”。传统意义上的送终,不过是等待老人的“终”,并无“送”的意义。至于终与不终,多半由老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决定。孩子们的送终,其真实含意并不是在“送”,而是在“留”,希望老人不要“终”。而每月三元的所谓“养老金”,却明显有“送”的意思了,并且带有强制性,让领取该项款项的老人没有选择,不得不“终”。这种送终方式可以称为现代意义上的送终。

  有关部门的领导们有时出国考察学习,不知道这现代意义上的送终方式,是否是向欧美等发达国家学习来的?我感觉,像这种高效、节约、带有明显创新性的送终方式,一直受“愚忠愚孝”等封建糟粕影响的国人,是很难想出来的。常听人说,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没想到这出过国的和尚也能把经念得这么好。看来公费出国考察学习的钱也没有白花啊。

王炼利:国企,你在为谁“减负”?

[ 红旗情结 ] 于2009-08-28 12:34:01 上帖

  王炼利发表于 2009-08-27 14:24:06   

  声明:文中所有原始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本人据此进行计算,并对其计算结果承担法律责任!

  《中国统计摘要(2009)》(以下简称《摘要》,下同)于2009年6月出版。其中登载的一组数据令我愕然!

  《摘要》根据2008年1~11月快报数据,统计出2008年我国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的亏损企业户数为6589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企业户数的10.2%;亏损金额3199亿,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总金额的65.6%,相当于该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利润总额(未扣除亏损)的29%!【注】

  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的亏损金额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总金额的65.6%,其主营业务收入只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29.9%。

  2003年和2004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的亏损金额都在600亿以上。2005到2007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的亏损金额依次是1026亿、1176亿、749亿。后两年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亏损金额的52%、44%。

  对此,我已经无话可说!

  为了国企“扭亏”,国有工业企业三千万职工下岗、转岗、内退、提前退。。。。。。,作出了巨大的付出;到2008年,亏损最厉害的还是国企和国有控股企业!转变机制“抓大放小”,到头来在2008年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大型工业企业亏损额占45%,亏损户数占0.85%;中型工业企业亏损额占30%,亏损户数占11%!要知道,中国的大中型企业至今还是以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为主!

  在改革开放的头十一年即1978年到1988年,我国国有工业企业每年也都发生亏损,每年的亏损额相当于其利润总额(未扣除亏损)的4%~8%,绝对值在每年几十亿。1989年,国企亏损额一跃而上,达到180亿,相当于利润总额(未扣除亏损)的20%,从此便不可收拾,1990年到1992年每年亏损300多亿,

  1993年到1994年每年亏损400多亿,1996年到1998年,亏损额逐年是791亿、831亿、1151亿,相当于利润总额(未扣除亏损)的66%、66%、84%。特别是1998年,我国国有工业企业扣除亏损后的利润总额下跌到改革开放以来最低点——213.7亿,只相当于1978年国有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的42%、1979年到1988年国有工业企业年平均利润总额的32%!

  挽救国企的大下岗从1996年启动,占工业企业职工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制造业职工首当其冲。而国有单位的制造业职工,更付出了重大代价。1995年到2007年,国有单位制造业职工的工资总额从占国有单位工资总额的29%,降到了占仅7%;职工从占30%,降到了占8%。1995年到2007年,18年来国有企业制造业职工减少了85%,减少的绝对值是2822万。

  如果说,减少国有工业企业职工(1995年制造业职工占工业企业职工82%)是为了减轻国家负担,减少“全民”负担;先“杀出一条血路”,然后再回报社会、回报为国企“减负”作出牺牲的人们,这个代价,人民可以承受。但是,如今十八年过去了,国企和国有控股企业竟然在一年里就堂而皇之亏损出3199亿,按照国家统计局提供的2008年职工平均工资计算,就是1092万的职工工资总和!按照全国总工会第六次职工调查得来的2007年职工平均工资16395.48元计算,那是1951万职工的工资总和!

  2008年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的亏损又创历史新高了,这次又用什么方法来对付?再来一次大下岗吗?还是采取鸵鸟政策藏着掖着?

  2006年3月,国家统计局公交统计司负责人就

  “国家统计局公布2005年我国国有企业亏损额达到1026亿元”的媒体报道给予“澄清”。认为“这种说法与事实严重不符。”不符在哪里?不符在“1026亿元”是全部国有工业企业和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合计的亏损额,而不单单是全部国有工业企业的亏损额,更不是全部国有企业的亏损额。这个“澄清”说明了什么?一说明了全部国有企业的亏损额肯定要超过1026亿;二说明“1026亿元”中有的属于国有工业企业亏损的,有的属于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亏损的,这里,恰恰最需要澄清的问题没有“澄清”——全部的国有工业企业亏损了多少?而且,即使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亏损占多,那国有股份基本上也要达到51%以上才能实现控股,主要亏的还是国有资产呀!

  有趣的是当时(2006年)国资委宣传局有关负责人也出来解释,说是“我国国有企业数目众多,有一些国有企业因为经营不善等原因出现亏损,属正常现象”,但是近两年“大部分国企实现了盈利。盈亏相抵后,国有企业仍然是盈利的”。笔者需要问的是,哪一年,所有国有企业盈亏相抵后是亏的?没有哇!最不济的1998年,国有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还有利润总额213.7亿元呢!盈亏相抵后仍然亏的行业倒是有,2006年,国有和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中的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就净亏了417.89亿!

  有关部门如此这般教训了不懂统计规则的媒体记者,也真管事,媒体再也不敢对工业企业盈亏问题自我发挥了。所以这几年也就没有人知道工业企业亏多少、怎么亏。所谓“不明真相”,“人民群众”这才真的是“不明真相”呢!

  当然,官员不希望国企亏,要避讳。他们自有他们的道理苦衷。然而更不希望国企亏的是普通国民。普通国民也许不知道什么更深奥的道理,但是对于“国企是属于全民”的理念,对于“国企赢利对全民有利”的道理,已经深深镌刻在心底,这是国家六十年在意识形态领域不断灌输的结果,灌输得卓有成效!

  我也是从小被这些理念这些道理灌输的,所以我执着地希望国企多多盈利。不过,对于国企盈利以后能对为国家贡献了几十年的国民“回报”些什么、回报多少,这不是光靠“希望”能得到的。

  想从国企赢利中“分利”得到回报,首先要知道国企盈利了多少——但绝大多数人不会知道;其次,要知道这些赢利中有多少被别人“分利”了——这绝大多数人也不会知道,这些都不知道,你还想“分利”图回报?

  我知道从1998年到2008年,国有和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在盈亏相抵后是5.2万亿,当然,如要计算纯利润还需扣去相应税金。

  我知道在2006年国有和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亏损的1175.75亿中,亏损金额可观的都不是需要“关停并转”的“夕阳工业”,而是国家扶持的“朝阳工业”。其中,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占了亏损总额的46%,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占了8.6%,,电力、燃力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占了8.4%。

  当然,很多属于“朝阳工业”的企业不亏损,这个“不亏损”往往是占了“垄断”的光,不过,这个“不亏损”又与为改革付出重大代价的普通职工何干?国有垄断企业的不亏损能给为改革付出重大代价的普通职工以回报?

  应该让全体国民知道的是,在国有工业企业大减员的同时,国家机关的职工和国家机关的工资总额都大大增加了。1995年,国家机关的工资总额占全部国有单位工资总额比重是9%,2007提高到了占22%, 1995年,国家机关的工资总额还只是国有制造业工资总额的20.1%——国家机关工资总额是555.2亿,到了2001年,国家机关工资总额超出了当年国有单位制造业工资总额10.2%,为1314.1亿, 2007年,国家机关工资总额更超出国有制造业工资总额1.94倍,达到3520亿,国有单位制造业工资总额挤剩到1205亿!

  至于国家机关职工人数,从1995年的1019万,增加到1256万,增幅23%,增长绝对值是237万。

  国家机关属于全民所有制单位,国有企业也是全民所有制单位,国家机关不仅是靠纳税人养着,“全民所有制”的生产单位养“全民所有制”的国家机关也许养得更加应该、更加名正言顺。只不过当国有企业职工工资总额在巨幅下跌时,国家机关工资总额怎么好意思这么巨额增长?为国家挑担,光是“民”才有责任挑吗?

  也许有人要反驳:国有单位制造业职工减少了,工资总额当然也要减少,这有什么好质疑?

  是的,国有单位制造业职工是在巨量减少,但是,国有单位制造业职工减少的幅度与整个制造业的职工减少幅度不同步。由于1998年国企亏出了破天荒的1151亿,国企加快了减员步伐, 在96和97年,国有单位制造业职工减员增长幅度还只有3%、6%,到98年,国有单位制造业在岗职工的减员增幅达37.5%,以后每年的减员增幅都维持了百分之十几的“两位数增长”,一直到2007年,减员的增幅才减少到6.5%。

  可是,其他所有制的制造业职工人数却是在增长,其他所有制制造业职工(不包括私有企业)在1998年到2000年的减员年增幅依次为9%、2%、1%,2001年减员增幅为零,到2002年,其他所有制职工(不包括私有企业)人数开始增长,年增长幅度在6%~12%之间。这种增长固然抵消不了国有单位制造业职工的巨大减员,却很能说明一个一直被掩盖了的事实。

  这个被掩盖的事实就是:国企可以扔“包袱”,但制造业扔不掉职工!只要有“制造”这个“业”在,总得有人去做工、去制造!但制造业中的“国有单位职工”是在快速消失,1995年国有单位制造业职工占全部制造业职工(不包括私有企业)比重是61%(3326/5439),到2007年,国有单位制造业职工只占全部制造业职工(不包括私有企业)的15%(504/3358)。请特别注意,如果制造业职工中包括了私有企业制造业职工,那么,国有单位制造业职工的减少程度将更加锥心刺目!

  那么,国企为什么要把职工当包袱扔呢?因为国有单位职工包括国有企业职工是中国享有最高福利待遇的一族。但是,为什么减员只是减国有企业职工、只是减掉国有企业职工的福利待遇,而不是将所有国有单位福利待遇整体降下来,大家共帮国企度亏损难关呢?看来有一个原因没法回避:制定各项政策的,本身就是“国有单位职工”——国家公务员都属于“国有单位职工”。

  于是,我们不得不回到“原点”,回到国企为何亏损的问题。众所周知,大下岗是国企巨亏引起,国企怎么会亏的呢?现在看来,当初端出的各种理由如今看来都难以成立,否则解释不了现在的国企和国有控股企业为什么还会这么亏损,至于以往的国企扭亏措施,更需要一一审视,不能以“否定改革开发”来一概加以肯定。

  我个人认为,国企和国有控股企业的亏损特别是90年代中后期和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发生的巨亏,原因要从《中国私营企业调查报告》中去找。由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国家工商总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组织的“中国私营企业研究课题组”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以来已经组织了七次调查,最近一次是2006年。在2002年的调查报告中,明确指出“职业经理人在监管制度失效或信息不完善时,利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侵占企业财产、挪用企业资金、泄露本企业商业秘密、私下从事与本企业相竞争的业务并转移本企业设备,挖走或挤走技术人员,转让定单等手法搞垮了相当一批国有企业。”请注意,搞垮的是“相当一批国有企业”。

  越来越多的事实使我不得不得出这样的结论:“相当一伙”原国企的职业经理人搞垮了“相当一批国有企业”,才导致“相当可观”的职工下岗!

  他们为什么要搞垮国有企业?

  让以下数据来说话吧!

  笔者根据《中国财政年鉴》提供数据计算,1997年末到1998年末才一年功夫,13.9万亿元属于地方国有企业名下的资产总计减少到9.1万亿,减少了4. 8万亿,一查全国城乡居民储蓄余额,1997年是4.6万亿,这些钱并不够将国企买下来,可4.8万亿国有资产就这么没有了。

  2002年的私有企业抽样调查显示,“在购买私有企业的业主中,自己是本企业负责人通过改制买下来的占61%,抽样的833个改制企业,一半业主是共产党员。”“改制为私营企业后,原国有企业领导为主要投资者兼任厂长经理的占95.6%,原城镇集体领导为主要投资者兼任厂长经理的占96.7%,原农村企业领导为主要投资者兼任厂长经理的占97%。改制企业的资产总量中,业主个人拥有的资产比例占三分之二。”

  2006年的抽样调查则发现:“在被调查的2001年后注册为私营企业的私营业主中,其政治面貌为中共党员的,占32.2%”。“从政治面貌为中共党员的私营业主的职业背景看,他们中在开办私营企业前曾经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担任过一般干部、科级干部、县处级干部、县处级以上干部的分别占56.4%、30.7%、11.6%和1.4%。在中共党员私营业主中,有55.2%的人曾经是国有、集体企业的负责人。”

  我不会武断到认为“中国私营企业研究课题组”以上的调查结论是国企亏损唯一原因,但这无疑是国企不正常亏损的重大原因!为什么对“中国私营企业研究课题组”的六次研究报告不予应有的重视?为什么亏损不从国企的职业经理人自身找原因?

  为什么审计部门每年端给人大的审计报告总有难言之隐?

  出生于1909年、2005年刚去世的的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在半个世纪前著的《工业人的未来》一文中高瞻远瞩地指出:“在现代大型企业公司里,重要的不是效益问题,而是政治结构和权力问题。”在管理名著《公司的概念》中斩钉截铁论断:“通过分析,我们最后得出结论:在关于社会中实现机会均等以及唤醒工人的公民意识符合大公司的根本利益。”“当公司成功地唤醒工人的公民意识以后,它所能获得的收益就不是金钱可以衡量的,也不是成本会计能够计算的。”

  德鲁克的话,我认为能解释中国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的莫名其妙的亏损现象!

  中国的国有企业,你原本不该亏!

  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全部国有工业企业和主营业务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其中既包括全部国有企业,也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股份制企业(包括国有控股)、集体企业、私企、外商港澳台企业。

  附:有关”职工”和”工资”的定义

  《中国统计年鉴(2006)》对统计条文“职工”这样解释:职工

  指在国有、城镇集体、联营、股份制、外商和港、澳、台投资、其他单位及其附属机构工作,并由其支付工资的各类人员(1998年以后仅指在岗职工,其他相关指标如职工工资总额,职工平均工资等指标也从1998年按此口径进行了相应调整引者注)。不包括下列人员:(1)乡镇企业就业人员;(2)私营企业就业人员;(3)城镇个体劳动者;(4)离休、退休、退职人员;(5)再就业的离、退休人员;(6)民办教师;(7)在城镇单位中工作的外方及港、澳、台人员;(8)其他按有关规定不列入职工统计范围的人员。

  《中国统计年鉴(2006)》对“工资总额”条文这样解释:工资总额

  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工资总额的计算原则应以直接支付给职工的全部劳动报酬为根据。各单位支付给职工的劳动报酬以及其他根据有关规定支付的工资,不论是计入成本的还是不计入成本的,不论是按国家规定列入计征奖金税项目的,还是未列入计征奖金税项目的,不论是以货币形式支付的还是以实物形式支付的,均包括在工资总额内。2009年4月,国家统计局更加清楚地告媒体:“工资总额统计的是个人税前工资,并且包括个人交纳的养老、医疗、住房等个人帐户的基金”。

  

【领袖风采】

毛泽东晚年(的做法)比现在节约了全民族3/4的生命成本

[ 老陶同志 ] 于2009-08-29 16:29:20 上帖

  眼下,又到公务员等招考之时,昨天我们这儿一信用社招考,要求硕士、博士以上学历,且不说高学历是否就高能力,这对每年700万的大学生来说是明显学历歧视。学历歧视的结果是,对全国的青少年恶性竞争,浪费生命死读书。

  人生短暂,青春更易逝,每年毕业大学生700万,这些大学生花了20多年的时间上学苦学,屁股上都磨了茧子,眼睛近视,体质虚弱,到头来连考试的资格都没有。毛泽东晚年,“教育要革命,学制要缩短”,小学5年,初中2年,高中2年,共9年时间即可直接轻松有稳定体面其实就是当今的公务员的工作,少数爱学习的可考大学,而现在,从生下来一会说话就开始为找工作学这学那,学前2年,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高中毕业根本找不到真正的职业,还得上大学,大学4年,18年的时间,找个工作难于上青天,别说直接成公务员,就连考公务员的资格都没有!毛泽东时代9年学习即可拥有公务员工作,而现在18年连考公务员的资格都没有。现在最多45岁退休(算上大量下岗人员和毕业即失业人员),大学生23岁才毕业,人生有效工作时间45-23=22(年),而大学毕业生需要18年的时间,几乎占有效工作时间的18/22=82%,而毛泽东时代全员都能获得公务员占人间有效工作时间:9/(58-18)=23%(高中毕业9年,18岁参加工作,平均58岁退休),也就是说,现代人找工作的投资(有效生命时间)是毛泽东晚年的4倍!

  照顾了1%的博士,枉费了99%的上千万大学生的青春。

  毛泽东时代,没有学历歧视、经历歧视,公平对待所有人,充分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没有不合格的人才,只有不合适的岗位”,“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之分”,“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所以那时人们尽管物质生活还未丰富,但人均幸福指数高,社会发展快。

  毛主席说:“我们作计划、办事、想问题,都要从我国有六亿人口这一点出发,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为什么要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难道还有人不知道我国有六亿人口吗?知道是知道的,不过办起事来有些人就忘记了,似乎人越少越好,圈子紧缩得越小越好。抱有这种小圈子主义的人们,对于这样一种思想是抵触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人,并且尽可能地将消极因素转变为积极因素,为建设社会主义社会这个伟大的事业服务。我希望这些人扩大眼界,真正承认我国有六亿人口,承认这是一个客观存在,这是我们的本钱。我国人多,是好事,当然也有困难。我们各方面的建设事业都在蓬勃地发展着,成绩很大,但是,在目前社会大变动的过渡时期,困难问题还是很多的。又发展又困难,这就是矛盾。任何矛盾不但应当解决,也是完全可以解决的。我们的方针是统筹兼顾、适当安排。无论粮食问题,灾荒问题,就业问题,教育问题,知识分子问题,各种爱国力量的统一战线问题,少数民族问题,以及其他各项问题,都要从对全体人民的统筹兼顾这个观点出发,就当时当地的实际可能条件,同各方面的人协商,作出各种适当的安排。决不可以嫌人多,嫌人落后,嫌事情麻烦难办,推出门外了事。我这样说,是不是要把一切人一切事都由政府包下来呢?当然不是。许多人,许多事,可以由社会团体想办法,可以由群众直接想办法,他们是能够想出很多好的办法来的。而这也就包括在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之内,我们应当指导社会团体和各地群众这样做。”

  

为对外开放:毛泽东到生命最后一息的战斗(之二)

[ 弦断有谁知 ] 于2009-08-24 16:17:20 上帖

  毛泽东设计的是讲原则、有尊严的对外开放

  毛泽东不仅是中国对外开放的伟大开拓者、设计者、也是伟大的奠基者。他老人家设计的对外开放的宏伟蓝图,几乎完全体现在《中美联合公报》即《上海公报》的签署过程与实际内容里。而从这个过程和内容里,世人都不难看到毛泽东设计的对外开放是有尊严,讲原则的“中国特色的对外开放”。

  毛泽东设计的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那就是新中国成立后也是写在《上海公报》上的对外关系的五项原则:“各国不论社会制度如何,都应根据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侵犯别国、不干涉别国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让一个几个世纪以来都不可一世的超级大国,让一个不惜血本悍然发动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妄图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中的世界霸主,屈尊登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土,与他们连中国总理的手都不肯握的国家签署体现中国尊严的“五项原则”的关系正常化的公报,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是一件震撼世界的大事件。

  美国之所以不遗余力地封锁了中国二十多年,中国之所以与美国霸权抗争了二十多年,其原因不就是美国始终不肯平等待我之民族,始终不肯放弃干涉中国内政,阻挠中国统一台湾吗?

  毛泽东设计开拓的对外开放的原则和尊严就叫做:“对外五项原则”不能改变,“台湾问题”不容谈判!

  下面就看一看毛泽东是怎样坚定地坚守这一原则与尊严的。

  据知情者回忆,毛泽东、尼克松批准的公报第一稿对台湾问题是这样确定的:“双方回顾了中美两国之间长期存在的严重争端。中国方面重申自己的立场:台湾问题是阻碍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关键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惟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早已归还祖国;解放台湾是中国内政,别国无权干涉;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必须从台湾撤走。中国政府坚决反对任何旨在制造‘一中一台’、‘一个中国、两个政府’、‘两个中国’、‘台湾独立’和鼓吹‘台湾地位未定’的活动。”

  “美国方面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它重申它对由中国人自己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关心。考虑到这一前景,它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在此期间,它将随着这个地区紧张局势的缓和逐步减少它在台湾的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

  但因国务院专家们对公报对台湾问题的立场及表述有‘一大堆意见’,又因为美国的体制原因,尼克松不得不同意向中方提出对公报进行修改。例如,有人对“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这句话提出了异议。说这话说得太绝对了,或许还有一些中国人不这样认为呢(当然是指搞台湾独立运动的人)。建议将“所有中国人”改为“中国人”。重要修改处,竟有15处之多。

  周恩来就此用红色直通电话报毛泽东。毛泽东听了汇报,口气十分坚决地回答:“你可以告诉尼克松,除了台湾部分我们不能同意修改之外,其他部分可以商量。”主席停顿了片刻,又严厉地加上一句话:“任何要修改台湾部分的企图,都会影响明天发表公报的可能性。”

  于是,基辛格与乔冠华在刘庄宾馆又开了一次夜车。凌晨2时许,另一个“最后”的公报文本终于完成了。在刘庄宾馆一个八角亭里,尼克松与周恩来草签了《中美联合公报》。通向中美建交之门终于以毛泽东的方式打开了。

  讲原则,深喑外交斗争艺术,才会赢得中国尊严。如果像晚清政府那样,一味的让步,无原则的妥协,甚至为一己小阶层的私利可耻地献媚、投降,那只有自取其辱,只有落得个卖国贼的可悲下场。

  你看毛泽东,自知时日无多,更晓与美建交重要,它还是不失战略大师风范,不失社会主义主权国家之尊严,极为准确地分析与把握世界大局和美国对中国的战略需要,即其巧妙地推动至今传为佳话的“乒乓外交”,以娴熟的外交灵活性,坚定地维护社会主义中国的“五项原则”,宁愿放弃无原则的开放,也不放弃民族独立、国家尊严,始终掌握着中美建交谈判的主动权,这样的对外开放才是令中华民族志气大增、豪情万丈的对外开放啊!

  【忧草时评】毛主席给后人的政治忠告是什么?

[ 汪忧草 ] 于2009-08-23 21:48:05 上帖

  (建国60周年时评之一)   文/汪忧草 2009-08-23

  孔子的学生孟子曾经说过一段我们耳熟能详的话:“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据说,朱元璋做了皇帝后,非常看不起孟子,下令把孔庙里头孟子的牌位统统拿掉了。但朱元璋这人喜欢读书,有一次他读《孟子》,读到了这一段“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就高兴得直拍桌子,“嘿!孟子真是圣人,我对不起他”,因为这一段,好象把他一辈子的痛苦都讲了出来。

  这段话的意思其实有两个:一个是说所有的创业都是“艰苦创业”,上天要先使创业者内心痛苦,使他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经受贫困,等等等等;第二个意思是说人必须戒骄戒躁、不断上进,必须有忧患意识,忧患可以使人生存,而安乐反而使人萎靡。个人也好,一个社会也好,一个团体也好,一个国家也好,都是“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一要“艰苦奋斗”、二要“戒骄戒躁”,这话听起了多么耳熟呀。的确是好耳熟,在1949年3月中国共产党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毛主席就提出过著名的“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孟夫子说的话和毛主席的西柏坡讲话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毛主席是伟大的战略家、思想家、军事家,一生著述甚多,他的思想博大而又深邃,涉及到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毛主席的“两个务必”主张,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更是对中国现实的深刻反省。“两个务必”的提出应该是起源于1945年毛主席与黄炎培在延安窑洞里的那次谈话。就假如共产党执政能否跳出历史周期率的讨论与思考。对于共产党能否跳出和怎样才能跳出历史周期率,毛泽东分析历史周期率的动因、形成,找到了执政党持久生命力的保证便是人民群众对执政党的监督,通过有效监督来确保执政党不腐败,不懈怠。

  1944年4月12日,毛泽东在作《学习与时局》报告时,回顾了党的历史上曾经有过的几次大的骄傲:第一次是在1927年上半年,那时北伐军占领了武汉,一些同志骄傲起来,结果犯了错误,使这次革命归于失败;第二次是在1930年,红军打了一些胜仗,又有一些同志骄傲起来,结果犯了错误,也使革命力量遭到一些损失;第三次是在1931年,红军打破了第三次“围剿”,又有一些同志骄傲起来,结果犯了更严重的路线错误;第四次是1938年,抗日战争打响了,统一战线建立了,又有一些同志骄傲起来,结果又遭到了很大的损失。可以说,“两个务必”的提出,也体现了党对自己历史上几次错误的深刻总结。

  在建国60周年的时候,回望现代中国历史,这“两个务必”对于我们仍然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可以说,这是毛主席给我们留下的政治忠告。

【历史视野】

中国人在此

[ 生的伟大活的憋屈 ] 于2009-08-01 10:50:03 上帖

  :黄河故人

  上甘岭上的英雄,是个中国人就知道几个。我们今天呢,就聊聊几个不太知道的。黄继光都知道,肖登良知道么?黄继光牺牲的时候,肖登良就在他身边,他目睹了黄继光扑向枪眼的那一幕。肖登良、黄继光、吴三羊这三位勇士是通信员,肖登良能活下来可以认为是一个奇迹。要知道当外面炮火连天大家都在坑道里面隐蔽的时候,为了保持通讯联络,通信员是要在炮火下运动的。

  作示范者为肖登良

  肖登良曾经去抢水,上甘岭战役中在美国人的炮火密度下,到大家都知道的水源去打水,可以想象一下这是一条什么样的路,兄弟连的地狱公路应该要相形见绌了。肖登良打了两桶水,即将进入我军阵地的时候,美国人对他一个人进行了猛烈地炮击。炮停了,他抬头一看,在自己的右手水桶里,竟然有一发没爆炸的炮弹。

  肖登良还摸过美国兵的舌头。抓舌头就不能用枪,还要保证舌头是活的,还不能惊动敌人,现在我们看对越反击战中的抓舌头录像,都是好多大汉对一个瘦小的越南兵,在丛林里埋伏好了,然后等鱼上钩。当时没这条件,美国人那体格也不是越南人可以比拟的。美国兵在七八米高山崖上面,当然山崖也不是直上直下。两个助手在下面埋伏,肖登良自己从哨兵背后摸上去,然后一手按脖子,一手捂嘴,一块就从山崖上滚下来,趁着美国兵摔个七荤八素,捆了抬走。

  上甘岭第一天的时候,也就是10月14日这天,肖登良去我方刚占领的阵地送信。进了交通壕,这时有个没来得及撤下去的美国军官发现了他,抬起手枪就冲着他开枪了。一发子弹打中了他的胳膊,其余子弹打空了,这时候美国军官才发现,子弹打光了,敌人还在战斗;来不及换子弹了,他抡起手枪当板砖,对着肖登良就扔过去了,糟糕,没打准,武器都没了,敌人还在战斗。这瞬间肖登良也没闲着,抽出驳壳枪顶上火就对准了美国军官,我射……,怎么没响??原来是卡壳了,于是我冲……肖登良知道自己枪出问题了,美国人呢可不知道。一看这位端着枪对着自己就过来了,还不开枪,那显然是要抓活的了,看来命保住了,立刻举手投降。就这么抓一俘虏。

  话说回来,这个美国军官够幸运的,当时的近战和肉搏战中,颇有吓破了胆的联合国军举手投降,手还没举利索就被干掉的回忆。纪律,面对面的战场上,生死不过瞬间的时候,谁还顾得上这个,他是不是真投降还不能界定呢。死生之际的战士哪里想得到死掉的敌人才是好敌人,他们心里只有敌人不死,自己人就要死这么简单的一个道理。

  不好意思,拉肖老英雄当一次龙套,主角出场。

  这天是1952年10月25日,抗美援朝两周年的日子。这天,也是上甘岭的一个时间段分割点。

  头一天晚上,秦基伟把自己军部的警卫连96人由连长、指导员带领,派往597.9高地一号坑道,指导员王虏是秦基伟太行山时期的警卫员,跟随秦基伟长达五六年,多次在战场上冒死掩护过秦基伟,在通过上甘岭山脚下的炮火封锁区时,遭受到巨大伤亡,只有24人到达一号坑道,牺牲的人中就包括王虏。十五军自成立以来,大小数百战,还从没用上军警卫连,初次上阵损失就这么惨重,直到战役结束秦基伟还痛心不已。

  美国人也不轻松,这一天饭佛理特也到了第九军军部,把美七师撤了下去,南朝鲜二师接替了美国人的主攻任务。

  应该说这时候的美国人的状态是比较好的,秦基伟这边已经把军部的警卫连送了上去,可以说兵力已经近乎到了极限。联合国军则是生力军刚刚投入战场,一鼓作气之下,胜负往那边倾斜,不必多说了。奇怪的是在之后的这几天,双方进行的是坑道争夺战,而韩军这边,并没能投入足够多的力量去彻底解决坑道,反倒是十五军这边缓过了一口气来。

  当天,崔建功在指挥所看到,对方黑压压一片一片人头就在炮火掩护下过来了。突然之间,对方的第二梯队一片大乱,战斗突然在敌人的背后打响。崔师长边夸战士打得好,边问这是谁打的,居然没人知道。

  与此同时,597.9高地上看得更清楚。有一支奇兵,占据了美国人留下的一座非常坚固的堡垒,冷不防在敌人内部打响。猝不及防、距离又近,敌人第二梯队死伤惨重,后路被抄、援兵不继,前面的进攻立刻失去了后劲。

  可以这么比喻,联合国军张开了大口,准备把前面的志愿军阵地一口吞下,却不料喉咙里突然卡进了一根刺。不光不能咽下前面的肥肉,张开的大口合上也很困难,只能张着嘴等着别人一点点敲自己的牙齿,拔自己的舌头。而且共军不仅发现了这根意外的刺,还不停地给这根刺帮忙活动一下,可怜的韩国人。

  如果不好理解,想一下黄继光,如果黄继光堵住枪眼后,后续部队没能立刻冲上来,那黄继光的牺牲就没有了意义。

  从597.9高地上,可以看到一小时后对方纠集了一个连对这个堡垒发动进攻,力图一举拿下。硝烟中,三个战士从堡垒中悄悄潜出,两个人绕道敌后,一个人埋伏在堡垒前面的炮弹坑里。就在敌人以为志愿军将坚守堡垒的时候,还没接近就被手雷给炸了个晕头转向。敌人派出一个班,慢慢摸到堡垒边上侦察,发现没什么动静,认为我军都已牺牲,遂大喜过望,一连人直起腰来,大摇大摆走向堡垒。不料瞬间三名志愿军战士呈三角阵形出现,手中的转盘枪对着这一连人一通横扫,爽!

  敌人立刻又派了一个连企图连续进攻,这时候,志愿军的迫击炮发言了。不多的炮火用在了关键的地方上。围着这个堡垒,志愿军打出了一道火墙,敌人的连续攻击就此破产。

  也就是在同一个时间,崔建功师长和前面的团指挥部与各阵地确认后发现,没有一个阵地向敌方派出小分队……

  这个,没人派出小分队,难道是上甘岭的炮火太强烈,某网络神人穿越了?那时候可没这个词。

  当天夜里,团里师里都派出了通信员前去联络,可是对方的照明弹打得前沿阵地和白天一样。美国人堡垒和志愿军阵地之间用炮火打成好几道封锁线,通信员全部牺牲。再继续派人已经没有意义,于是这个阵地被标注成了无名阵地。

  美国人也反应过来了,首要任务是除掉自己嗓子眼里的这根刺,否则,自己的部队一集结,就等着给人当靶子。

  第二天,六架飞机掩护一个连的敌人攻了上来。六架飞机疯狂肆虐,可是这个堡垒是美国人自己修的,很是坚固,狂轰滥炸没什么作用。而在炮火的缝隙中,可以看到一共有五个志愿军战士的身影在闪动,在同百倍于他们的敌军在作战。

  志愿军的炮火也没闲着,在堡垒的周围也打出一道火墙,敌军部队照样被钢雨严重杀伤。炮火密度之大,以至于有一发炮弹竟然撞在了美国人的一架飞机上。可以把坦克砸成瘫痪的榴弹炮弹落在了飞机上,可以想象一下这是多么壮观的景象。

  随后一天,枪声仍然不断,直到10月28日。在无名阵地上的战士,就这样孤军战斗了四天四夜。这四天,成了十五军非常重要的四天四夜,十五军缓过来了。

  这五位英雄的功劳是相当的大。第一天他们刚刚打了第一仗崔建功就说他们要记特等功,何况他们还迟滞了敌人的进攻四天,但是也不适合把他们上升到上甘岭战役的关键点的高度。上甘岭总的来说是美国人猜中了开头,但没有猜中结尾。战役起始阶段,美国人成功的欺骗了志愿军的上上下下,但是十五军上上下下的浴血奋战给志愿军争取到了修正自己错误的机会,然后十五军自己也一战成名,从二流部队一跃而成为头号主力之一。

  10月28日,我某团四连排长田丙辛带两个班的部队冲到了无名阵地。

  出现在田丙辛排长面前的首先是堡垒外面的三位烈士遗体。一位烈士的遗体保存较好,躺在鸭绒睡袋里面,应该是牺牲较早,被其他烈士安置在睡袋里面;第二位烈士躺在一堆焦土边上,身上的新棉衣已经被炮火撕得粉碎,子弹早已打穿了他的双手,而手里还有一颗手雷;第三位烈士的遗体在稍远的地方,周围敌尸重重叠叠,手指上是手榴弹线圈。

  走到堡垒的门口,第四位烈士的遗体在堡垒门口,身上伤痕累累但没有致命伤,怀里抱着一根爆破筒;满怀希望的田排长看到了第五人跪在射击孔边上,怒目圆睁,手指还扣在机枪的扳机上。走近才发现,这位烈士也牺牲了。

  环顾后发现,这是一个美军营级指挥所,没有敌人进来的迹象。也就是说,五位烈士牺牲后,联合国军并没有敢打进这个堡垒来看一下。堡垒周围,敌人还有二十多具尸体没运下去。堡垒里面的两位烈士都没有致命伤,很可能是被渴死的。

  想想坑道里是何等的艰苦,送苹果进坑道就有二等功,何况孤立在坑道前面好远,和后方没有任何联络的无名阵地;从另外一个方面我们也能看到美军不是纸老虎,一个营级指挥部,就可以坚固到在美国人自己的炮火中幸存下来;第三个方面无名阵地的志愿军基本上是用美国人的装备打的这几天的战斗。我们经常说要是志愿军有了美国人的装备朝鲜战争会打成一个什么样子,那现在大家看到的该是一个现实的例子,五名志愿军烈士,死伤在他们面前的联合国军何止于百倍。

  根据情况分析,应该是五位烈士随增援部队到了阵地上,但是在如此猛烈地炮火下,夜间地形地貌和白天差距太大,他们没能找到坑道,却一路深入了敌军阵地。正好赶上了美七师和韩二师换防,这个指挥所被放弃了,于是五位志愿军就潜入了这个堡垒。而且他们很沉的住气,一直到敌人的第二梯队集结完毕,才一通猛揍,在联合国军的嗓子眼深深地扎了一根刺。

  已经不能接回自己的战士,确认烈士的身份就成了大问题。从发现的遗物看,五位烈士不止一位识文断字,可是他们都没有留下自己的名字和部队的番号,仅在一位烈士身上的布片上,发现了“山西省”三个字,推测是来自十五军前身——当年九纵的老战士。由于上甘岭上的部队编制多、变动大、伤亡重,这五位烈士的身份竟成了一个永远的谜团。

  个人推测,他们也许是十五军军部警卫连的战士。首先头一天晚上,秦基伟把自己的警卫连派上了阵地;其次,五名烈士不止一人识字,有的还能写笔记,这个文化素质不低,一般的连队比较难达到这个高度;第三,这五名烈士的仗都打成精了,看咱们前面的叙述,打得非常漂亮,军事素质极为优秀,符合军部警卫连的身份。

  五位烈士留给我们的话,笔记上有这么一段“吃的是美国饼干,用的是美国枪,打的是美国子弹,消灭的是美国狼。”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这句话,烈士把它深深地刻在了堡垒一边的石壁上:

  中国人在此

建国六十年,新中国农业科技发展的回顾

[ 穷乡亲 ] 于2009-08-03 10:21:00 上帖

  从媒体上看到,在有关方面组织的建国以来“双百人物”评选活动中,我国著名水稻育种专家袁隆平列入了侯选人名单。本人为这样一位农业科技界的代表人物表示祝贺,希望他最后当选成功。同时,也希望媒体在对英模人物的报道上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以还原历史的真实。

  以袁隆平院士为例,目前全国人民无不知道他在杂交水稻方面做出的卓著的成就,不愧为新中国水稻改良、生产发展史上的一名功臣。但也常见媒体上给其带上了太多的贵冠和光环,如:袁隆平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大师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没有袁隆平,中国人会饿死;袁隆平养活了十三亿中国人”,“中国人吃饭问题靠‘两平’:邓小平给政策,袁隆平给种子”等等。这种言过其实、令人咋舌的宣传大有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贪天功为己有之嫌。这样必然会造成对新中国历史的扭曲,当然对科学家本人的形象也是一种毁害。人们喜欢看到的是一个真实的袁隆平、新中国农业科技发展的真实情况。

  宣传袁隆平的成就,当然是为了说明科学技术对农业发展的作用。然而还应该知道,新中国农业科技的发展完全是一种国家行为,始终是有组织、有规划、合作攻关的整体工程,每一项重大研究都不是任诃孤立的个人行为。早在互助合作化时期,农业上就开始了有组织的对优良品种进行培育和推广的工作。1957年国家成立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制订了农业科学研究的规划和任务。按照当时的规划,把培育推广良种、防治病虫害等作为农业科技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为此,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从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有关科研部门培养的优良小麦、水稻新品种以及杂交玉米、高梁等就开始在生产中推广。这些新品种还不断更新换代,使农业产量逐渐提高。1966年全国召开了第三次农作物育种工作会议。在会上各地交流了经验,同时推荐了72个新育成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优良品种。当时各级政府、各地人民公社对农作物改良和育种工作都十分重视,普遍开展了群众性的选育和推广良种的活动,取得了显著成绩。在南方种植水稻的地区,早在1971年良种种植面积就达到其总面积的80%;杂交高粱播种面积在全国达到20%;杂交玉米约占三分之一;小麦抗锈、抗倒伏、高产品种更是普遍推广。

  就水稻品种的研究和改良来说,全国就有十几个省的科研部门和科技工以及人民公社、生产队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其优良成果获普遍推广的先后也有十几种。例如,我国科技工运用花粉单倍体育种方法,培育出水稻“花育一号”、“花育二号”以及“单丰一号”、“牡丹一号”等新品种,都使产量获大幅度增长,亩产都达千斤以上。其中在杂交水稻的研究和实验方面,袁隆平也不是最早获得成就的人。例如吉林省海龙县(梅河口市)河洼公社社员李贞生(朝鲜族),于1967年就成功培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是新中国最早培育出杂交水稻的人。1968年他与海龙县农科站、海龙县“五七中学”又一起培育出杂交水稻种子,同时还培育出玉米稻、高粱稻、葵花稻等。如果说有“杂交水稻之父”的话,那也应该是李贞生和他的同事们。他们的试验成果为中国的杂交水稻奠定了基础。李贞生等人的成果,当时作为教学内容编入吉林省的中学教材,还拍了科教电影。由于李贞生没有多少文化,不会写论文,又去世较早(至今己20多年),所以他什么荣誉都没有得到。而后来袁隆平却获得了“中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杂交水稻之父”等数不清的殊荣。

  袁隆平小组被抽调研究籼型杂交水稻是从1964年开始的。1972年杂交稻研究被农业部列为全国重点科研项目,组成了全国范围的攻关协作网。1973年袁隆平小组的杂交新品种实验成功,1976年即被批准大面积推广种植,结果使水稻产量增产20%以上,亩产达600多公斤。这的确是当时农业科技上的一项重大成就。为提高南方水稻产量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在当时我国从事水稻品种培育和实验的并不只有袁隆平小组一个。同期培育水稻新品种的全国约有十六七个科研单位和上百研究人员,有上万个农村公社、生产队的农民参与。他们都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成果。各地的新品种的实险如百花争艳。在那时水稻亩产600多公斤已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许多新成果在当时《人民日报》上公布、报道过。在当时全国并不知道有个袁隆平。1978年国家农林部在海南岛崖县召开的杂交水稻、杂交玉米、杂交高梁(当时被称为“三杂”)育种推广工作会议上,当时有十多家介绍了经验,其中还并未有袁隆平。袁隆平的真正扬名,是八十年代之后的事惰。在八十年代,由于分田到户和解散人民公社,各地的良种实验和推广己经变得十分困难,大部分工作停止了。这也是造成从1985年之后我国粮食产量出现下降、进入长期徘徊局面的原因之一。在九十年代至本世纪初,袁隆平又研究“超级杂交”水稻,先后使亩产达到700公斤、800公斤。但在目前我国南北各地的许多水稻改良品种都接近吨粮(亩产1000公斤)的惰况下,他的品种己看不出什么优势。近几年袁隆平不断发出向亩产900公斤、1000公斤以及“转基因”挑战的宣言,其精神十分可佳,但实践上是否实现还待时日。如果说当初是杂交水稻造就了袁隆平,那么在其后来的光环中则越来越多地包含了宣传舆论的作用!

  人们知道,在我国粮食作物的种植中,水稻并不占大部分,其他大量的还有小麦、玉米、大豆、谷类等等,在这各类作物品种的改良中我国科技工的成就都是很突出的。例如著名农业科学家李振声研究杂交小麦,反复试验十多年,取得了成功,新品种使小麦亩产增长25%、在七十年代就达700多斤。还有以被称为“中国杂交玉米之父” 的李登海为代表的玉米品种改良,在1975年就达到亩产1024斤,比建国初提高了两倍以上。如今已经更新升级了数十个品种,等等。他们对我国粮食生产的贡献都是很大的。因此说,尽管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名声国内外,但它在实际上并没有对我国粮食的总体产量造成决定性的影响。

  尤其是从七十年代初以后,科研部门把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新技术应用于农作物育种,培养成水稻、小麦、棉花、玉米、谷子、大豆、油菜等几十个新品种,不仅使农作物产量提高、生长期缩短,而且具有抗病虫害等特点。从这时起,中国在改良品种、消除病虫害等方面的成就逐渐领先世界,对东南亚以及全世界农业发展产生很大影响。正是这些新的科技成果的推广成为中国农业产量大幅度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

  与此同时,玉米、棉花、油料等其它农作物也都陆续发生了“种子革命”,使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不断得到提高和改良。以山东粮食产区为例,七十年代中后期,培育并推广的小麦“山农辐63”、“烟农15号”等良种,单产较以前选育的“泰山1号”等良种约增长20%-30%;玉米培育并推广的“丹玉6号”、“鲁单33号”、“鲁单36号”、“烟单14号”、“掖单2号”等良种,单产较以前选育的“烟三6号”、“群单105号”、“鲁三9号”等良种约增长20%-40% 。1976年山东省棉花研究所用辐射育种新技术培育出“鲁棉一号”良棉,在全省大面积推广,使棉花获得大丰收。其他各省同样都培育出了许多优良品种。

  在七十年代,各地广泛开展了“科学种田”试验,取得了许多成果。如湖南省、福建省等地区的农科所和社队进行的麦稻三熟种植试验,平均年亩产达到2000多斤。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农民科学家陈永康,经过多年试验,在1979年成功种植稻麦两熟高产田,平均年亩产达到2320斤。

  在防治病虫害方面,1968年我国有关科研部门就解决了马铃薯退化等问题,尤其是消灭了数千年来危害中国农业安全的蝗灾,取得了重大成果。在灭虫农药的研究和使用方面更是频繁的更新换代,对保护粮食作物安全、提高产量也起了普遍作用。

  根据国家统计部门统计的结果,从1962年到1979年,十七八年的时间内全国粮食产量都是持续增长,基本上没有出现过任何一年减产、滑坡的状况。连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也承认:即使在“文革”时期,全国粮食生产也“保持了比较稳定的增长”。仅从1965年至1978年来说,粮食产量就由19452万吨增至30475万吨,十多年间增长了56.7%,年均增长率是3.9%,大大超过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年均增长速度。1979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6642.3亿斤,全国人均占有粮食达到684斤,这不仅超过了历史上最高水平,而且比改革24年以后的2003年(人均670斤)还高!

  1979年全国猪牛羊肉产量1062.4万吨,比1957年增长266.59% 等。这充分说明到七十年代末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就已经解决,绝大多数人实现了温饱,从总体上解决了人民的吃饭问题。

  按照袁隆平本人的说法,他的杂交水稻从1976年成功到2006年,在全国共累计推广种植56亿亩,增加产量共计5200多亿斤。我们假定这种说法是确实的(在媒体上的几种说法并不一致),这就是说平均每年增加170多亿斤。这个数学只占1979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642.3亿斤)的2.5%左右。而实际上,据当时新华社的报道,1979年我国杂交水稻的种植推广,总共面积7600万亩,共增产稻谷78亿斤。(新华社新闻1980年2月9日)我们无法知道其中袁隆平的品种占多少数量,就高估有三分之一是袁隆平的品种的成就,那就是增产稻谷26亿斤。这个数字只占1979年全国粮食总产量0.39% 。这么小的比重对全国大局来说是无足轻重,又怎么谈得上是它“解决了中国人吃饭问题”的呢?怎能说出:”没有袁隆平,中国人会饿死,袁隆平养活了十三亿中国人”的大话?难道说中国老百姓就这么好忽悠吗!

  稍有农业常识的人们都知道,农业产量的增长是综合条件造成的结果,决不是单由种子的改良这一种因素达到的。任何优良品种的大面积生产也必须要在水利、土壤改良、化肥、防治病虫害,土地耕作等条件基础上才可能实现。从根本上说,中国农业的翻身是在毛泽东时代广大农民治山治水、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大力发展支农工业和农业科技,全面改变生产条件的基础上实现的。然而人们看到,在目前主流媒体的宣传中,新中国整个上一代广大农村干部群众和全体科技工为解决中国人民吃饭问题所做的决定性贡献都不见了,而唯独只是袁隆平大师的杂交水稻!可悲啊,今天的主流媒体!

★★————毛主席语录————★★

不要逞英雄。事业是多数人做的,少数人的作用是有限的。应当承认少数人的作用,就是领导者、干部的作用,但是,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作用,有了不起的作用的还是群众。

——《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1955年3月31日),《毛泽东文集》第六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第一版第401~402页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论联合政府》(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四日),《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一零三一页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
  ——《“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一九四一年三月、四月),《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七九零页

  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他们可以组织起来,向一切可以发挥自己力量的地方和部门进军,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替自己创造日益增多的福利事业。
  ——《多余劳动力找到了出路》一文的按语(一九五五年),《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中册第五七八页

  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而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那里来的?》(一九六三年五月),人民出版社版第一页

     向诸位介绍一下深圳商报今天有关二十四史的文章

[ 数学 ] 于2009-08-16 14:02:04 上帖

  我在刚才打开今天的深圳商报,在《共和国文化地标》中看到《点校二十四史:动乱岁月的文化奇观》。我认为,现在大力提倡国学的人,应当关注这件事情。

  因为点校二十四史是一个特别浩大的工程,文中指出,1977年11月,“二十四史”点校本中最后完成的《宋史》出版,标志着全部“二十四史”整理出版工作最终完成。该项工程历时二十年,每个阶段从事点校工作的人都不同,而且有些院校是集体参与,算上弟子门生,包括中华书局的员工,全部参与该项工作的人数约为三百多人。它的出版引起了海内外的轰动,几乎全部替代了各种旧版本,成为最权威、最通行的“国史”标准本。超过乾隆殿本,被海内外公认为是当前最好的本子。

  那么,就我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分析,这样的浩大工程,似不大可能由市场经济产生,必须由政府主导,政府提供经费。为什么?你那么多的专家,长年累月地干这么一件愚公移山的事情,如果说是靠出售二十四史来挣钱,有可能挣不过黄色小说之类。现在有多少人愿意花钱买四千多万字的之乎者也的东西?象香港的学者,台湾省的学者,这么多年来都不搞,虽然他们没有经历什么“十年浩劫”,什么“中华文化丧失殆尽”,但是他们当然搞不了,几百人历时二十年的工程,他们怎么搞?

  那么,这个主意是谁想到的呢?文中说的是毛泽东的主意,毛泽东下的指示一开始是在1953年给出设想,1958年正式下令启动。

  而后来文革从1966年动乱中断,但1967年中央掌权的戚本禹下令继续点校工作,于是各个正挨斗的专家开始回来。但是确实受到造反派工农兵的干扰。

  而文革后(我说的后不是指的1976年那个后)真正全面地又启动了二十四史点校的,是四人帮之一的姚文元在1971年四月写给周总理的一封信,信中说(我这可全部是原文照抄深圳商报):“总理,中华书局标点本二十四史,目前只有《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四种,其他都未印出。现在一些老知识分子也闲着无事,可以组织一些人来做。”于是总理就批准了,并大力支持了。(看到时这里我又想原来1958年到1971年的时候只还有四史啊,那么其它的二十个史都是在文革期间弄出来的?)

  看到这里似乎四人帮也没有成心要让“中华文化丧失殆尽”似的。后来大批知识分子从干校调回后,心情特别舒畅,此文中原文是这样说的:“第一批从干校返回北京,时任金史责任编辑的崔文印回忆说,‘外头还在干革命,里面等于进了沙漠绿洲,回到了真正做学问的年代。”,“心情空前舒畅的启功在工作之余或午休的时候又忍不住写写画画起来,随便抻一张纸,信手挥几笔,成为了中华书局一景。”

  所以我觉得,如果现在要宏扬中华文化,单靠市场经济,政府没有大投入是不行的。是不是中央现任领导人也学习毛泽东的样子,设想出一个浩大工程,搞它二十年,弄出一个巨大的东西来?当然,我对于这些之乎者也的东西是不懂了。

  《深圳商报》的这个版面的左上角还顺便讲了一下《辞海》的创造,在解放后也是毛泽东的主意,在毛泽东1957年下令之后,文中的原文是这样说的:“直至1979年三卷本的《辞海》正式出版,五千多名专家用二十余年完成了夙愿,向国庆三十周年献上一份厚礼。”

  看得我都惊呆了,喝喝,五千多名专家,二十余年,我还以为他们都在乡下喂猪呢,至少文革后的所有资料都是那么说的。

  我还是认为市场经济的“自然而然”是不可能集五千多名专家搞二十余年弄出一个辞海来的。在这里不会有什么帕累托最优。

  我这里并不是认为市场经济不好,而是认为在许多方面,政府还是要大力出手的。

  此外,现在年青人知道的历史经常是乱七八糟的,包括我知道的也是这样,比如今天商报讲的历史,我就不知道,我受到的教育,获得的历史知识,也不那么正确。

【理论探讨】

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的阶级和阶级斗争形式

[ 半二十八画生 ] 于2009-08-03 11:40:45 上帖

  列宁提出,“…但每个阶级都起了变化,他们的相互间的关系也起了变化,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阶级斗争并不消失,只是采取了别的形式。”(《列宁选集》第四卷,第92页)

  列宁曾说,“夺得了国家政权的无产阶级并不因此停止自己的阶级斗争,而是用另外一种形式,另外一些手段把斗争继续进行下去。无产阶级专政是无产阶级利用国家政权这种工具所进行的阶级斗争。”(《列宁全集》第38卷,第19页)

  斯大林1936年月11月在《论苏联宪法草案》的报告中,宣布苏联消灭了地主阶级、资本家阶级,“所有一切剥削阶级都被消灭了”。在社会中已经没有了彼此对抗的阶级,社会是由两个相互友爱阶级,即工人和农民所组成。执掌政权的正是这两个劳动阶级,国家的领导权(专政)属于工人阶级。智识界的成份变了,百分之八九十出身于工农劳动者阶级,他们服务于人民。

  在联共(布)十八大报告中,在回答“在我们这里剥削阶级已被消灭了,我们国家内已经没有什么敌对阶级了,再没有什么人可以镇压了,也就是说再不需要什么国家了,国家应当消亡下去”的问题时,斯大林同意这种观点,回答说:现阶段国家的基本任务,是组织经济文化建设;至于军队、警察等国家机器,主要是对付外部的敌人。

  斯大林晚年直接指导编写的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下册指出,“随着社会主义的胜利和人剥削人的现象的消灭,苏联没有对抗性的阶级了,没有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了”,“这并不是说,社会沿着通向共产主义的道路发展就不要克服内部的矛盾。不过这种矛盾,如前面所说的,是非对抗性的”。

  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是另一回事”,“它不是对抗性的矛盾,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不是抛弃阶级分析方法,恰恰是运用阶级分析方法,毛泽东指出人民内部矛盾的非对抗性,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民族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的矛盾一般属非对抗性的人民内部矛盾,那么,所谓敌我矛盾,除了与外部资本主义的矛盾属敌我矛盾外,国内以整体阶级斗争形式出现的敌我矛盾并不存在了,因此,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一般是非对抗性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但有转化为对抗性的可能。社会主义是一个长期的过渡时期,国内资本主义因素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长期存在,在政治思想领域内,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之间谁胜谁负的斗争,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才能解决,外部与资本主义、资产阶级长期并存,因此,非对抗性矛盾有转化为对抗性的可能。

  1956年9月党的八大政治报告认为,我们党已经领导人民取得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决定性胜利,“这就表明,我国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经基本解决,几千年来的阶级剥削制度的历史已经基本上结束,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了”;我国82年宪法明确指出:“在我国,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消灭,但是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中国人民对敌视和破坏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内外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必须进行斗争。”

  1956年12月29日《人民日报》发表的《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一文指出,“在我们面前有两种性质不同的矛盾:第一种是敌我之间的矛盾(在帝国主义阵营同社会主义阵营之间,帝国主义同全世界人民和被压迫民族之间,帝国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之间,等等)。这是根本的矛盾,它的基础是敌对阶级之间的利害冲突。第二种是人民内部的矛盾(在这一部分人民和那一部分人民之间,共产党内这一部分同志和那一部分同志之间,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和人民之间,社会主义国家相互之间,共产党和共产党之间,等等)。这是非根本的矛盾,它的发生不是由于阶级利害的根本冲突,而是由于正确意见和错误意见的矛盾,或者由于局部性质的利害矛盾。它的解决首先必须服从于对敌斗争的总的利益。人民内部的矛盾可以而且应该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批评或者斗争获得解决,从而在新的条件下得到新的团结。当然,实际生活的情况是复杂的。有时为了对付主要的共同的敌人,利害根本冲突的阶级也可以联合起来。反之,在特定情况下,人民内部的某种矛盾,由于矛盾的一方逐步转到敌人方面,也可以逐步转化成为对抗性的矛盾。到了最后,这种矛盾也就完全变质,不再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的范围,而成为敌我矛盾的一部分了。”

  辩证地看,矛盾、对立统一是无所不在、无时不在的,表现出普遍性和绝对性;同时,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对每一个具体的事物来说,矛盾和对立统一又表现出特殊性和相对性,并不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在自然科学领域,杨振宁、李政道实证证明,在弱相互作用条件下,宇称是非对称性的;在社会科学领域:社会主义运动实践证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消灭剥削阶级),一国内部阶级关系是非对称性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同属统治阶级,在社会主义国家内部,不存在以完整阶级形式存在的被统治阶级),或者说阶级对立正在走向消亡(这并不排除在一定条件下阶级对立激化)。

  列宁曾经说过:“只有承认阶级斗争,同时也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的人,才是马克思主义者。”(《列宁选集》第三卷第248页)在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之前,这句话不难理解,那么,在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怎样理解这一句话呢?应该这样看,一国范围内消灭了剥削阶级或不存在完整意义的剥削阶级以后,没有阶级对立或者说没有完整形态的阶级对抗,但改变了形式的阶级斗争、尤其是政治思想领域的阶级斗争仍然存在的情况下,仍然要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也就是在阶级消亡阶段仍然要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完成“战胜资本家的一切反抗,不仅是军事上和政治上的反抗,而且是最深刻、最强烈的思想上的反抗”(列宁语)的任务。

★★————毛主席语录————★★

我们的代表大会应该号召全党提起警觉,注意每一个工作环节上的每一个同志,不要让他脱离群众。教育每一个同志热爱人民群众,细心地倾听群众的呼声;每到一地,就和那里的群众打成一片,不是高踞于群众之上,而是深入于群众之中;根据群众的觉悟程度,去启发和提高群众的觉悟,在群众出于内心自愿的原则之下,帮助群众逐步地组织起来,逐步地展开为当时当地内外环境所许可的一切必要的斗争。在一切工作中,命令主义是错误的,因为它超过群众的觉悟程度,违反了群众的自愿原则,害了急性病。我们的同志不要以为自己了解了的东西,广大群众也和自己一样都了解了。群众是否已经了解并且是否愿意行动起来,要到群众中去考察才会知道。如果我们这样做,就可以避免命令主义。在一切工作中,尾巴主义也是错误的,因为它落后于群众的觉悟程度,违反了领导群众前进一步的原则,害了慢性病。我们的同志不要以为自己还不了解的东西,群众也一概不了解。许多时候,广大群众跑到我们的前头去了,迫切地需要前进一步了,我们的同志不能做广大群众的领导者,却反映了一部分落后分子的意见,并且将这种落后分子的意见误认为广大群众的意见,做了落后分子的尾巴。总之,应该使每个同志明了,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应该使每一个同志懂得,只要我们依靠人民,坚决地相信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因而信任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那就任何困难也能克服,任何敌人也不能压倒我们,而只会被我们所压倒。

——《论联合政府》(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四日),《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1044~1045页

是城乡差别,还是贫富差别?

[ 库爽生 ] 于2009-08-13 17:10:58 上帖

  “城乡差别持续扩大”的渲染引人关注。最近还有网友在文章中说:“世界上平均的城乡差距是1.5倍,超过2倍的国家很有限,中国现在比较公认的是6倍,加上社会保障、福利因素等等是6倍,居世界老大的地位。”

  前不久,新华社有关文章指出,3.33∶1和9646元,一个是去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一个是两者之间的绝对差额。这两个数字属改革开放以来的“最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根本原因,是农民收入基数低,同时受现有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影响,农民收入的增速低于国民经济和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速。

  这个关于城乡差别的分析,尽管有数据支撑,但是和作为城镇居民主体的普通老百姓的实际感受有很大差距。特别是说农民收入的增速低于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速,这个判断有极大的片面性。因为实际上,城镇大多数居民的贫困被少数富人一平均,就屏蔽了真实状态。

  说实在的,我每次看到关于城乡差别的继续扩大的报道,都是“惊诧莫名”。因为,我是城市居民,而且是生活在一个虽然经济并不发达,但发展速度较快的水电名城,我所了解的城市居民,绝大多数生活水平是在不断降低,特别是数量众多的下岗失业职工这些城市居民,生活水平远远不如农村居民。

  客观地讲,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曲线确实是在向上走,虽然还谈不上富裕,总体上是在不断提高。这个判断是符合实际的。但是,不进行具体分析,笼统地拿城乡差别说事,就非常容易造成一个与实际脱节的印象:既然农村居民在不断提高生活水平,可是其纯收入增速还是低于城镇居民纯收入,那么可以推论: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很快,这么快的增长,城镇居民应该都“小康”了吧?是这样吗?我看,假如到城镇居民中进行入户调查,恐怕大多数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并没有怎么增长或者是降低。我这么说,有一个基本的事实支撑:国企和集体改制形成的六千多万下岗失业职工,涉及到多少家庭多少人?有多少城镇居民为此而陷入赤贫?

  具体地分析具体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城乡差距何以继续扩大?

  首先,两极分化是主因。有一句顺口溜:“张家有钱一千万,十个邻居穷光蛋。平均起来算一算,家家都是张百万。”城市里聚集着一批富可敌国的豪门巨贾,一个亿万富豪就可掩盖成千上万个室如悬磬的贫寒之家。其实,由于矿山给私人开采,农村同样诞生了一批亿万富豪,拥有财富数以千万元计的矿主也不少。但是这些矿老板几乎全都在城市买了房落了户,因此他们的财富并没有“平均”在农村居民的收入之中。

  其次,这些年,城镇居民中的政府机关公务员、新闻媒体等事业单位从业人员以及部分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高管、白领等,工资涨幅很大,每年上一个大台阶。金融、电力等行业职员收入可观。而这些人,农村是没有的。农村只有中小学教师是事业单位从业人员,但就是农村教师,大多数也在城镇买房落户了,不属于农村居民。

  农村居民收入有那些呢?政府统计的主要是农民在农业生产方面的收入,虽然农业生产由于免税免赋等政策的实施,会有一定的增长幅度,但不会太大。不少农民家庭的重要收入,来自进城打工和经商做生意所得,而这部分收入是不透明的。

  这就很清楚了城乡居民纯收入不断拉开差距的原因所在。如果具体对比城市工人和农民的纯收入增长,除开退休工人,农民平均纯收入的绝对值和增幅都会远大于工人(含下岗失业工人和在岗工人)的平均数。事实上,占城镇居民相当大比例的城镇居民,“城乡差别持续扩大”是方向相反的,即这部分城镇居民纯收入将越来越低于农村居民纯收入,而且这种反向差距将越拉越大。

  原来经常提到的“三大差别”,即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从普通居民生活水平上来看,工农差别已经基本消失,甚至倒过来了。事实上,现在强调城乡差别,听起来已经十分可笑。既然城乡差别不断扩大,城市居民纯收入比农村居民纯收入的差别越来越大,为什么原来城市户口那么金贵,而现在城市户口越来越像鸡肋,而农村户口越来越吃香?大名鼎鼎的经济学家厉以宁,号召三千万城市下岗失业职工到农村去谋生,看来是有一定的原因和道理的。

  不具体分析城乡各个群体,不从两级分化、贫富悬殊的角度看问题,只是笼统、片面地渲染、强调“城乡差别持续扩大”,渲染、强调城镇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实际意义不大,还会转移高层决策者的视线,产生误导的副作用。要看到,城镇居民从数量上看,主体是下岗失业职工和在岗的工业、商业普通职员,他们的纯收入要么大幅降低,要么并没有增长,要么增长幅度微小。媒体这样反复地片面张扬城镇居民纯收入增长快速,将屏蔽在城市总人口中占很大比例的触目惊心的贫民问题,会使社会特别是决策层继续遗忘城市的赤贫群体,忽视淡忘存在于城市歌舞升平背后的,那一座座由原国企生活区变身的“贫民窟”。

  城乡差别是永远存在的。城市有车水马龙的街道,有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有灯红酒绿、喧嚣骚动、美女如云的风景线……但是,从普通市民的生活水平看,已经没有什么明显差别了,大部分底层市民甚至已经远不如农民和农民工了,也就是倒立的“城乡差别”了。不信?请到原国企职工生活区走一走,看看那些下岗失业工人为一日三餐奔波的凄惶的身影吧!

  实际上,早在2005年,中国社科院的调查表明:中国最贫穷的群体在城市。该调查报告形成了一本书,研究者把社会划分为十个阶层,第八、九、十个阶层分别是:工人、农民、城市无业失业人员。而城市无业失业人员中最贫穷的群体则是公有制企业改制中失业的群体,因为以其自身条件,已经在竞争激烈的劳动力市场没有任何竞争力了,也就是一般不可能再就业了(有人以为城市居民可以享受“低保”,这是完全不了解有关“低保”政策规定的误解)。这就十分清楚地表明,城市贫民生活水平已经远低于农村居民了。

  目前,我国社会最重要的差别不在于城乡差别,而是贫富差别;关键问题不是城乡两级分化,是在于富豪富可敌国、穷人揭不开锅的贫富两级分化日益拉大。

雇佣劳动合同下的劳动者与全民所有下的劳动者

[ hiri01 ] 于2009-08-19 15:11:26 上帖

  当着劳动者为了生存出卖劳动力,为资本—雇主—经理—董事长—私营企业打工的时候,雇用劳动关系就成立了。

  这时劳动者的收入只是他创造劳动价值的很少的一部分。他们得到的仅仅是能够维持基本生存和保证能够继续出卖劳动力的一小部分。他们劳动创造的大部分都变成了资本的最大利润,都装进了私营企业主的口袋。

  一个一千人的私营企业,年纯利300万,这个私营资本的年收入就是纯300万。而为这个资本打工的实际劳动者,则根据岗位不同,年纯收入也就是在15000—30000元之间。当然,15000元的收入是绝大多数,30000元的收入只是私营企业的管理者。当然,会有那么几个围绕在私营资本周围的密切管理者,年收入会在10万或是20万不等。

  雇佣劳动下资本对劳动者的管理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劳动者不必关心他们每年新创造价值的去向和如何分配,他们只管合同中约定劳动力的价值的价格表现—工资就行了。他们只需要关心按照合同,向资本提供了劳动力,资本是否给了他们合同中约定的价格就行了。

  在这里,资本和劳动力两厢情愿,一个买,一个卖,合同约定的非常公平合理。

  劳动合同解除了,买和卖的关系也就解除了。

  在雇佣劳动关系下,劳动者的医疗、住房、子女看护、养老都得自己解决。

  在公有制下的劳动者,劳动者是资本—企业—国家的主人。

  他们的劳动是在为自己劳动。

  他们除了领到自己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为了生存和保证继续创造价值的那部分收入外,大多数他们创造的价值都留在了全体劳动者所有的企业里。

  在全民所有的企业里,企业把劳动者新创造的价值,除了以工资的形式发给劳动者外,部分上缴给全民所有的国家,进入国家的再次分配外,余下的就为全民所有的企业的劳动者所有。

  全民企业把全体劳动者创造的价值余下的部分,统筹安排,计提科研经费和扩大再生产经费后,其余的以免费医疗、住房、退休金和其他福利等形式重新分配给全体劳动者。

  在这样的全民企业,企业都有自己的医务室,大一点的配有自己的医院,幼儿园、甚至技校。

  在这样的全民企业里,劳动者看病不需花钱。小病医务室就看了,大病到全民所有的医院里看,然后拿着花费的单据,由全民企业报销。

  在这样的全民企业里,劳动者住房不需要花钱,由全民企业建房,分配给劳动者。

  在这样的全民企业里,劳动者的孩子被托管看护不需要花钱,上学不需要花钱,学费由全民企业报销。

  在这样的全民企业里,劳动者退休后领取养老金,就是死亡后,企业还要发一部分丧葬费。

  所以,私营企业和全民所有的企业最根本的差别就是:前者劳动者是在为私营资本出卖劳动力,后者劳动者是在为自己而劳动。

  雇佣劳动制下劳动者的积极性是由生存的需求而激发的;

  全民所有制下的劳动者的积极性是由劳动者为自己劳动而激发的。

  全民所有制下的企业还体现了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爱。

  上中学时候,有一次削萝卜,不小心把拇指割破了,鲜血直流。捂着手到了附近的一家集体所有的企业的医务室里,大夫免费给我清洗创伤,缝了4针,嘱托我3天后再来看看长的怎样。

  现在,要是割破了同样创伤的手指,120费用就得50元,挂号费7元,病历费1元,清创费,消毒费,材料费,缝合费,按缝了几针计算,药费加起来也得200元吧。当然了,下次去,又是挂号、检查费、清理费、包扎费、材料费、药费等等,到了7天后拆线时,怎么也得花去400元。

  所以,现代人长不起病,去不起医院。

  其实全民所有企业挺好的。

  当我们的社会发展到今天,在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以前这些全民企业的优越性和非常优秀的东西,对于年轻人来说,也许像是听一个不存在的神话故事了。

  但是当年的全民企业就是这样的实际状况。

  全民企业在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这些问题不是一卖就了之的事情。

  其实全民企业要解决的最关键的问题是:

  企业的人员流动和违纪辞退的问题以及企业产品销路的问题。

  我们的过失在于没有抓住全民企业存在的关键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找出如何解决的办法,而是一刀切式的把全民企业卖掉了。

  谁买走了全民企业呢?

  改革开放的中期,那些掌权的全民企业的厂长、供销科长一类的人把全民企业以改革和买的名义变成了自己的私有财产,几乎一夜之间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百万、千万甚至亿万富翁。

  这些人利用自己掌握的企业的供和销的无形资产,轻易地把全民企业变戏法一样的变成了自己的私营企业。

  几乎所有全民企业在被卖的过程当中,都没有考虑企业的无形资产的问题。

  其实,全民企业的供和销的无形资产有时远远大于企业的有形资产,这也就是为什么私营企业接收全民企业后,仅仅通过裁员减负就增效的另一个原因!

★★————毛主席语录————★★

  教条主义和修正主义都是违反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一定要向前发展,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不能停滞不前。停止了,老是那么一套,它就没有生命了。但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是不能违背的,违背了就要犯错误。用形而上学的观点来看待马克思主义,把它看成僵死的东西,这是教条主义。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这就是修正主义。修正主义是一种资产阶级思想。修正主义者抹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区别,抹杀无产阶级专政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区别。他们所主张的,在实际上并不是社会主义路线,而是资本主义路线。在现在的情况下,修正主义的比教条主义更有害的东西。我们现在思想战线上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开展对于修正主义的批判。
  《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一九五七年三月十二日),人民出版社版第二零——二十一页

  修正主义,或者右倾机会主义,是一种资产阶级思潮,它比教条主义有更大的危险性。修正主义者,右倾机会主义者,口头上也挂着马克思主义,他们也在那里攻击教条主义。但是他们所攻击的正是马克思主义的最根本的东西。他们反对或者歪曲唯物论和辩证法,反对或者企图削弱人民民主专政和共产党的领导,反对或者企图削弱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以后,社会上还有一部分人梦想恢复资本主义制度,他们要从各个方面向工人阶级进行斗争,包括思想方面的斗争。而在这个斗争中,修正主义者就是他们最好的助手。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九五七年二月二十七日),人民出版社版第二九——三零页

应加强对走资集团的研究

[ 春天与太阳 ] 于2009-08-23 14:30:37 上帖

  应加强对走资集团的研究(潘老师)

  今天,中国的走资集团,由于其权力垄断、以民为敌、腐化堕落、无恶不作等特征,已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唾弃。不但左翼人士以之为敌,连右翼人士中的有良知者也羞于与之为伍。

  在唾弃走资集团的同时,我们也要加强对它的研究,要宏观地同时也具体而微地看看它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走向。

  大体上看,走资集团在目前表现出如下几点特征:

  一是势力强大。只要稍作历史事实的比较就可以看出这一点:毛主席尚在世时,走资集团就能够拉帮结派,明暗捣乱,与社会主义、与人民民主作对;毛主席刚辞世,他们就能够马上公开批判人民领袖,批判文化革命;而走资派的头子去世10多年后的今天,人民群众对其批判的声音还被完全禁止,可见此集团势力之强大。

  二是素质低劣。素质不低劣就不会以人民为敌,素质不低劣就不会把中国搞得乌烟瘴气、乱作一团。而且他们人格缺陷中有着非常可怜的一点,就是他们根本上缺乏自知之明,一直以为自己真是精英。例如一位万的走资派元老,原本就是罔顾政治伦理、利用特殊手段爬到政治高位的,最近大概发现局势对己不利,却忽然以正人君子的面孔叫别人讲政治伦理,可见其政治伦理素质多么低劣。

  三是成份复杂。有中共内部蜕变过来的特权分子,有为外国殖民势力服务的汉奸买办,有“改革开放”中“先富起来”的一部分,有旧社会的遗老遗少。人们甚至有理由怀疑,旧社会潜伏下来的某些敌特分子,在毛泽东时代无法公开活动,甚至已经绝望,但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却发现时机到来,摇身一变,以“改革开放”的姿态“合法”地从事颠覆社会主义的活动。

  四是外强中干。一方面,他们控制着国家的政治、经济命脉,显得很强大;另一方面,他们的名声很臭,没有任何政治威信,没有任何群众基础,是纸老虎,一推即倒,一捅即破,所以外强中干。

  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是:曾因为完全地彻底地走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拥有崇高声誉和巨大威望的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其内部竟腐生出这样一个大走资集团并最终走向政治前台,把共产党的声誉和威望破坏殆尽?

  这里面有辩证法,有物极而反的原理,有矛盾的对立统一和事物的运动转化规律。作为大哲学家的毛泽东,努力以思想革命运动(批判封资修,批判做官哲学、利己主义、享乐文化)、群众揭批运动(开门纳谏,还权于民)和吐故纳新运动(对红卫兵、知青的锻炼培养)来解决这个问题,永葆不断革命不断运动中的共产党动而不乱,永葆共产党的勃勃生机,永葆共产党与人民群众的鱼水关系。

  面对着毛泽东的文革哲学高度,走资集团的“猫论”的确显得猥琐卑劣。但正因为其猥琐卑劣,我们才需要高度警惕,防止其伤害国家人民。而且我们可以相信,当大多数人读明白了毛泽东的文革哲学,走资集团就会退出历史舞台,属于人民大众的社会主义社会就会到来。

  因此,我们应加强对走资集团的研究,揭露走资集团的本来面目。这是历史反思的需要,是现实斗争的需要,更是未来胜利的需要。

  2009、8、23

普法:没有人治的法制(法治)是个什么东东!

[ 悍然 ] 于2009-08-24 21:28:13 上帖

  改开以来最时髦的政治游戏之一就是依法治×,跟看不见的手一样。这次重庆薄、王打黑,有人又拿这说事了。为支持薄、王二位强力打黑,普法一次。

  什么是“法制”?它不过是国家的法律和制度,体现的是统治阶级意志、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行为规范,是统治阶级实行阶级专政的工具。

  而“法治”,不过是对通过国家机关制定出来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行为规范即所谓“法制”亦即法律、制度等等的制定与实施。法制是人建立的,依这些制度规范实施治理也是人在做(天在看啊,呵呵!)。

  那么,所谓的依法治国又是什么玩意?

  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则,依法治国其实就是依统治阶级意志治国(暂且不论依意志治国正确与否),阶级意志,当属人的意志,而不是阿猫阿鼠的意志!

  而资产阶级法学理论通常将法学划分出三大流派,即自然法学派、实证法学派和社会法学派。有点迷惑人,我们一点一点的看——

  自然法学派,百度百科词条解释:“自然法学派是指以昭示着宇宙和谐秩序的自然法为正义的标准,坚持正义的绝对性,相信真正体现正义的是在人类制订的协议、国家制订的法律之外的、存在于人的内心中的自然法”。据此,依法治国可解读成依“……人的内心中的自然法”治国,哈哈!

  实证法学派,百度百科词条解释:“实证主义法学就是指各种分析法学派。因此又称分析实证主义法学,它强调的是实在法,即国家制定的法”。也就是说,依法治国就是依国家制定的法治国,这里不讲人了,但等于什么也没说!

  社会法学派,百度百科词条解释:“西方法学家一般认为该派具有下列的一个或两个特征:①以社会学观点和方法研究法,认为法是一种社会现象,强调法对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或效果以及各种社会因素对法的影响;②认为法或法学不应像19世纪那样仅强调个人权利和自由,而应强调社会利益和‘法的社会化’”。这个解释的核心是“法是一种社会现象”,怎么依它治国?

  其实,历史从来充满了转折与挫折,历史的进程并非地质史、天体史,只记录纯物质、纯自然的过程,而是阶级斗争的客观斗争和相互制约的进程。以改开标志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论,第三部分讲了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云云。可是,不知什么时候,经由那些难得糊涂的法学家、宣传家们一忽悠,国人便开始了法崇拜、法迷信。立法虚热与犯罪热浪、司法腐败、治安恶化相映成趣。法法相克,自我消解,随意修宪,言而无信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当然,在以79新法审判60年代行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以颠覆无产阶级专政为目的的改开法制(治),不破产都没天理!

  于是,我们就看到这边厢刚刚欢呼三十年法律教育如何如何,那边厢黄大法官就被双规的盛世奇观。至于各级法官、检察官、警官、政务官犯罪的更是不计其数,知法犯法,执法犯法,法复何言!

  回到人治法治上来,法是人类制定的规矩条文,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从来不存在没有人参与的立法、执法。薄熙来、王立军的打黑除恶就是在现有法律框架下的作为,本来是“执法必严”的题中应有之义,是人治到位的结果。而得不到惩处的那些猖獗的黑恶势力、那些视“法”为无物的大贪大腐们,无论你法制多么繁杂精细,他们所以能逍遥法外大发展,恰恰是没有人去治的恶果。因此,指责“人治”的人,不是别有用心就是大大的糊涂蛋!

  

人民网强国论坛深入讨论区网址:

http://bbs1.people.com.cn/boardList.do?action=postList&boardId=2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heji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欧洲金靴|教育之乱,祸起萧墙
  2. 日本女优横宫七海自杀身亡——畸形的社会还要逼死多少人?
  3. 司马南:公开丑化河南人民,是可忍孰不可忍!
  4. 以前那么“穷”,为什么大家还怀念从前?
  5. 《邓选》学习 (十一)发展速度
  6. 星话大白|越南
  7. 《邓选》学习 (十)
  8. 对菲律宾斗争的关键是,让它的挑衅得不偿失
  9. 影评:电影《熔炉》看资本主义特权
  10. 大快人心,知名“电子宠物”在美落网
  1.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2.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3. 紫虬:从通钢、联想到华为,平等的颠覆与柳暗花明
  4.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5. 弘毅:警醒!​魏加宁言论已严重违背《宪法》和《党章》
  6. 这是一股妖风
  7. 李昌平:县乡村最大的问题是:官越来越多,员越来越少!
  8. 美国的这次出招,后果很严重
  9.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10. 朝鲜领导落泪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3.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4.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5.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6.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7.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8.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9. 祁建平:拿出理论勇气来一次拨乱反正
  10.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 在蒙受冤屈的八年中,毛泽东遭受了三次打击
  2. 大快人心,知名“电子宠物”在美落网
  3. 铁穆臻|今年,真正的共产主义者,要理直气壮纪念毛泽东!
  4. 《邓选》学习 (十一)发展速度
  5.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6.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