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几乎各个单位都是锣鼓喧天,歌声嘹亮,彩旗召展.我在欢庆之余,却又产生了淡淡的悲哀。
“请不要遗忘‘特色’ 大旗下的另一半中国人!”我在暗暗地呼唤着时代的良知!
一、王大柱的恼怒
王大柱是江苏省xx县的一位老实巴交的农民,夫妻俩都50开外了,大女儿出嫁,小儿子初中毕业后到上海打工,大柱跟上建筑队做工,年收入也快达万元,儿子年收入也达万元,王大婶在家种5亩田,养5---6头猪,一年也有3、4千元进账,银行己有6~7万元存款,正常年景也该“小康” 了。
然而王大柱近年来长时间睡不着觉,且火气越来越大,时不时冲着大婶发脾气,一家三口经常沤气,大柱恼怒极了。
原因是儿子年达25岁,是王家独苗,指望他传宗接代呢!儿子初中毕业,又无后台,城里姑娘是看不上他的,即使是农村姑娘,价码也在不断地上涨。与小王对上像的那个邻村姑娘放出了话:先订婚,在街上有房子,才考虑结婚。
根据当地价码,订一个婚,少不得7万元。给女方6万,包括礼金3万8,三金和水酒2万2,另外自家也要办几桌酒,整个算起来,没有7~8万元是办不好事情的。结婚,男方出6套衣服,一部电动车,水酒钱2万,共5万。
在街上砌一幢房子(包括装璜)要50万,买个90平米的套间(包括装璜)也要30余万。
银行存款用于订婚,马马虎虎,尚能对付。
谈到房子,结婚,大柱跳了起来:“我苦一辈子也攒不下这么多钱!”
儿子订过婚了。
大柱向亲友们借了5--6万,尚缺30---40万元
大柱头发白了。像一条老黄牛,在风雨飘摇中挣扎。
“我是苦还是甜?是幸福还是痛苦?”
王大柱注定要苦一辈子.
二、龚师傅的愤懑
xx市纺织厂是1956年创建、曾拥有10万工人的大型国营纺织企业,龚宏志师傅是当年3000创业者中50位劳动模范中的一员,他今年75岁了,厂子卖给一个大官的儿子后,就退休在家。
这个厂的工人住宅区很大,你如果不亲自去看一看,有些事情你根本就不相信。这个住宅区住有三四万名工人,占地数百亩,清一式的红砖红瓦房,主屋是4x10米,厨房为4x2米,每户一套。
龚师傅住12幢8排2号。女儿出嫁后,主屋用两道塑料布隔成三份:儿子、儿媳住一份,14岁的孙子住一份,门口一份放一张桌子,厨房除烧饭外,还放一张床,老俩口安居在这里。
主屋正面墙上正中央是毛主席画像,一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像,一边是龚师傅在1957年荣获劳动模范时与当时的地委书记和厂长的合影。家中最值钱的家用电器就是那台25寸的电视机了。
龚师傅每月退休金700元,老伴每月500元,儿子在别人的手机店里打工,每月600元,媳妇卖青货,孙子上初中。
龚师傅有五件伤心事:一是退休金时有时无捉摸不定生活难安排;二是交不起择校费,孙子上不起重点学校气难平;三是人情事务增多、物价上涨使生活水平下降,儿孙叹息令老人心不安;四是怕家中老小生病、龚师傅老寒腿发作无钱治疗心难受;五是怕儿孙们看见别人住高楼大厦自己住小平屋唉声叹气心里不平衡。
每当夜晚,龚师傅总喜欢在纺织厂总部大楼前,默默地望着跳动着的霓虹灯,望着穿流不息的小汽车,望着永远宾客盈门的宾馆、饭店、酒家,以及醉吱吱的达官贵人,他总是这样喃喃自语:
“他们把我们这些老东西遗忘了……”
三、惭愧的推销员
现在的大学多如牛毛,大学生也就多如牛毛了。据估算,现在无业、基本无业的,不会少于1500万人。他们是“特色” 大旗下的产物,在隆隆的庆典礼炮声中,是喜,是忧,是愁?
昨天下午,有两个小青年到我家推销安利公司产品。在他们大夸特夸安利的高科技医药品后,我问他们:既然这些产品是这样的有效,为什么不放到医院去让病人使用、那不是赚大钱吗?为什么那么多的高级领导人生病不用你们的药,是他们没钱买不起吗?两个小青年被我问得哑口无言!
后来,这两个小青年告诉我,他们是xx工学院的学生,毕业三年了,仍未找到工作,上大学时借的债至今未还上,他们四个人挤在一间出租屋内,还没有对象,不敢想结婚的事。
“你们每月多少工资?”我问。
“扯下来每月600元左右,多劳多得,浮动着呢!”
“如何开销的?”
“房租、水电50元,伙食费200元,剩下的自由支配。”
“你们这算是就业了吗?
“上级的统计表上填的是就业了!”
“你们有没有考虑到这样混下去是不行的!”
“我们实在没办法。债未还清,没找到老婆,我们无法向家里交代!但是我们能干什么呢?”
“最近全国各地都在轰轰烈烈地迎国庆,你们有什么想法?”
两个小青年无话可说了,半天才说这么一句:
“搞了那么多形式主义的东西,依我看,倒不如每人发1000元实惠,搞那些花架子有什么用!”
我低下了头,心里翻腾着波浪,但还是慢慢地低下了头,我不知该骂谁!
四、李大妈的奢望
李大妈一家五口原住农村,老伴是原来一个乡办厂的电焊工。这个乡办厂卖给一个大队书记后,他带着俩个徒弟进城打工,在承包一项工程中,他赚了几万元。后来又将家里的房子卖掉,凑了十多万元,在城里买了一套70多平方米的二手房,并将儿子、儿媳和小孙子一起带进城。老头子仍当他的电焊工,儿子踏三轮,儿媳卖青货,孙子上学,李大妈专司家务,一家人倒也过得去。
据有些网友推算,在今日农村,自改革开放以来,恐怕有20%的农村人口涌进了城镇,全国当不少于3亿人。
其实,李大妈是提心吊胆过日子。她是个诚实的耶酥教徒。她每天都祈祷主帮助她们家:
帮助她家无病无灾过日子。她家全是个体户,没有医保。前次宝贝孙子患感冒,挂两天水,用去300余元。假如来个天灾人祸,她家不就砸锅了吗?
帮助他家太太平平过日子。李大妈对现在的生活环境不满意,她常说,过去多好,现在怎么冒出那么多的痞子、婊子?这个社会到底怎么啦?特别是他儿子学上了赌钱,被老头子狠狠熊了一顿,宝贝孙子偷偷上网吧,被他儿子打了一顿。这个母猪架以前是没有的,李大妈怀疑是不是人心变坏了?
李大妈最头痛的是物价天天涨,钱老是紧巴紧巴的。
“青菜每斤3元,变成金条啦?”
“猪肉每斤涨4元,还让不让人过日子?”
对于热热闹闹地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有何感想时,老头子说:“我不感(敢)想。”
儿子说了一句实在话:
“我记得邓小平上台时,每人发了200元欢喜钱,今年共和国60大寿,能不能每人发上2000元欢喜钱……”
上面四种人,占全国总人口的60﹪以上,在隆重庆祝伟大胜利的时候,是否还记起他们?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shi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