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定创:谋中国民富国强之理论
期盼已久的《货币迷局--当代信用货币论》终于出版发行了。经济理论原著向来是西方人的专利,很少有人相信中国人能写出挑战西方经济学系统理论的书。此书的出版发行其实并不容易,在我国学术性著作收费出版已成为惯例的情况下,应感谢中国科技出版社颜实总编惠眼识金,王明东、余君主编在该书学术性太强的情况下,为使普通读者也能享受到该书在创造财富方面的智慧,在通俗化方面也做了不少的工作。使该书最终能以雅俗共赏的形式给读者见面。
经济理论不仅仅是为资本获取财富提供支持,更主要的是与国家的经济发达相联系。亚当·斯密的一本《国富论》,成就了英国一代霸权,马克思的一本《资本论》,则创出了社会主义世界的半边天;也可以说,如果没有凱恩斯革命,资本主义早已在经济危机中死亡,不可能有当今美国的世界霸权。
过去年代中国的经济学,主要是在引进的两种理论体系中产生发展:一是由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引进,结合中国的实际所产生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二是由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引进,并试图在西方经济学的框架体系基础上构造“中国经济学”。但是,过去的中国的经济学研究,由于对这二种引进的理论体系的框架有较强的依附性,始终未曾有过突破性的研究成果。经济政策每每总是“摸着石头过河”。
经济理论体系具有高度的抽象性特点。对社会现象正确的抽象依赖于正确的哲学思维、正确的思想方法论。抽象总是在特定的范围内进行,抽象的特定范围特点,总使得经济学原理始终只具有相对真理性。例如,抽象的经济学原理“看不见的手”就具有相对真理性,当所抽象的这种范围中的条件由量变到质变时,“看不见的手”的真理性就必然要受到质疑。马克思的关于货币的定义,在金本位制时代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当社会发展到信用货币时代时,继续固守这个货币定义,作为货币理论的起点就会产生巨大的理论偏差。
社会经济系统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初期相比已经有很大的变化,而西方经济学继续作为原理在使用的、描述这种生产关系的经济理论框架,还是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所形成的,而当代的东、西方经济理论研究,都无视现实相对于资本初期已发生的部份质变并对原有理论框架产生的突破,而是继续仅在原有的理论框架中作些细微末节的修补工作,这种研究是不可能取得突破获得成果的。从总体上来说,当代传统的西方宏观经济理论已经全面过时。
正确的理论源于对现实正确的抽象。《货币迷局--当代信用货币论》在作理论分析时,并没有对传统经济学理论一概抛弃,而是与发展了的现实相比较,重新作出合符逻辑的抽象。例如:在西方经济学中起基础作用的边际效用理论、自动均衡理论、马克思的货币的定义,在发展了的当代现实中,只具有局部范围里的真理性,也就是说在经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是个特例,至今已经失去了普遍意义,如果继续作为普遍的真理性的原理应用就必然出错。因此,《货币迷局--当代信用货币论》以全景性的现实为范本,依据对研究对象历史发展的内在的逻辑联系作全面考察,在原有的范畴内重新组织和定义概念,界定所使用概念的内在逻辑关系。例如,书中的所使用的货币、虚拟经济等概念,都已经不是传统理解上的货币、虚拟经济等概念了,已经依据现实的逻辑重新进行了定义。而书中所产生的一系列如“货币放大”、“印钱消费”、“双轮经济”等概念,都是一种特定理论的概括,有其特定的内含与外延,是对一种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经济运行規律的一种概念性描述。
笔者曾反复强调,经济科学中所描述的经济运行规律,具有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和社会阶层利益的偏向性。关于这一点此在《货币迷局--当代信用货币论》的原稿中曾用专门一章论述,限于篇幅正稿删除后,我将其另组织在《西方经济学简评》一文放在蔡定创博客文章中(见http://blog.sina.com.cn/cdch)。经济运行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但是应对经济矛盾的解决却是有着社会阶层利益性的。例如,当解决方案中含有资本与劳动利益对立冲突时,《货币迷局--当代信用货币论》总是站在劳动者利益方谋求解决方案的。但理论的总体特征仍是我一贯所主张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劳动与资本共享发展这一理论的延续。
《货币迷局--当代信用货币论》的全部理论证明,如果能正确地运用货币运行原理与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在当代生产力水平条件下和现有的国际环境中,我国完全可获得更高的经济发展速度,劳动者的福利将快速获得提高。对世界发达经济体来说,也完全可以摆脱经济危机的困扰。资本与劳动共享,在消费需求不足的条件下,分配的解决方案当然是劳动者需要获得更多。
因此可以说,《货币迷局--当代信用货币论》是一部民富国强理论,是一部为劳动者谋福利的理论,是一部中国如何快速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的理论。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