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们都长什么样?如果被问到这个问题,大家心里就会升起一种形象:西装领带、白白胖胖,报告、讲话满脸堆笑,平时见面一脸凝重,与群众交谈“高屋建瓴”。这是标准化、格式化的“官样”。本人基本就长这么个样子,再穿上西装,打起领带,回到农村老家以后,老少爷们儿就这么“夸”我:“这小子,有个官样。”像焦裕录同志那样,一身洗得发蓝的工作服,黑瘦黑瘦的,那太没有“官样”了。
其实大家也明白,并不是每个官员都长得这么标准、格式。即便是今天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官员也多半注意保养身体,可有些官员仍然很黑很瘦。尽管如此,大家还是倾向于认为本人这种形象更像“官样”,虽然本人并不是“官”。
通常在文章中,一旦用到“官样”这个词,多半含贬意。长出“官样”,并非是个人的错,但非得做出“官样”,就有些问题了。多数官员还是想为群众做一些事情的。想为群众做事情,首先得清楚自己能够为群众做什么,其次还要了解群众最需要的是什么。官员们对自己的能力大致有个数,然而到群众中去做调查研究的时候,却时常碰壁。转了一大圈,什么也没有得到,这种情况并不鲜见。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哪里?群众不讲真话,打“官腔”:“生活不错,基层领导很注意照顾底层群众的生活,干群关系很融洽”、“过年过节的还给我们送面、送油、送肉、送钱,我们很感激党和政府”、“我们坚信……”等等。过年过节,领导“送温暖、送爱心”这并非瞎编,可以有,也确实有这么回事儿。上级领导到基层访贫问苦,基层干部早就选好了人,这种情况也不排除。但有一点也很明白,即便被访群众说的全部是实话,但他们的讲话内容是做了选择的。只讲了好话,没有讲不足。这是典型的“官腔”。
不太熟悉的人之间交流,人们一般有一个习惯,即:选对方愿意听的话讲。群众能够打出“官腔”,就是因为看到了官员的“官样”。“送温暖、送爱心”,一年就一回,而且不是每个困难群众都能享受到。幸运的群众,一辈子往往也就享受这么一次。不幸运的,一次也享受不到。“送温暖、送爱心”不搞“回头看”,群众很明白,他们不可能不把这种事看成“官样”。平常的调查访问中,官员们又已经习惯扮“官相”,打“官腔”,群众很自然地也要学着打“官腔”。一旦群众打起了“官腔”,那么渴望从群众中得到某些信息的官员,就会什么也得不到。政府的群众工作开展困难,应当说与官员的“官样”有一定关系。
原来的八路军、解放军、地方党组织的干部与群众交流,没有这种障碍。首先,那时的干部长得就像群众。不要忽视这一点,人们之间交流,对相貌的心理认同与亲近感非常重要。其次,那时的干部穿的制服,除了样式之外,做工与新旧程度上,与群众的衣服也没有什么区别。最后,那时的干部与群众交流时,口音上可能有不同,但在表达习惯方面,基本上都是“群众”的。这样的干部,干的是干部应该干的事,却没有“官样”。走到群众中间,没人能看出他是干部,群众也没人拿他当干部,就是“好兄弟”、“好朋友”。对“好兄弟”、“好朋友”讲话,也要打“官腔”吗?当然不需要。这些看起来很“表面”、很“形式”的东西,其实非常“实质”。
说起“实质”,那时的干部真地能解决群众所有的实质问题吗?非也。群众希望他们马上打跑日本帝国主义,他们做不到。群众希望他们马上把“刮民党”端掉,他们也做不到。但群众明白,他们正在努力做,所以不仅没有人骂他们,反而拼了命地帮助他们。不怕有问题,不怕有困难,只要群众相信你正在设法解决问题、克服困难,他们就会拿你当亲人。这里的前提依然是你得想办法让群众向你讲实话,而不是“打官腔”。
我一直在想一个很怪的问题。当前很多机关都规定,着装要正式。正式者,意味着要着能够表明干部身份的衣装。据说这样可以提升单位形像。但我还是认为,如果我到企业或农村去,穿得更像工作对象,更容易了解真实情况。工作对象来找我反映问题,看到我穿得更像他们,他们也会更容易讲实话。
还是那句话,长得“官样”,是没办法的事儿。但如果不扮“官相”,不打“官腔”,或许群众也会更容易接受我们,也就会对我们实话实说,而不是打“官腔”。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