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草桥关民]的《改革开放前的农民工为什么是盲流?》,要说他是老年痴呆问题有些不像,因为他还记得那时候他“当过日工和固定工”;要说他没有老年痴呆,为什么会连“农民工”与“盲流”都分不清呢?
改革开放前是没有“农民工”的称呼的,如果按现在把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称为“农民工”,那么“农民工”在分为城市户口与农村户口后任何时候都没有中断过,只有数量多少的差别。同样,“盲流”在分为城市户口与农村户口后任何时候也没有断过,也只有数量多少的差别。
所谓“盲流”,是指农村户口持有者盲目进入城市后,没有正式工作,没有可靠的生活来源的情况。改革开放前的“农民工”不是“盲流”,也不会当成“盲流”来处理。
举例来说,林县红旗渠“动工以后,资金需求越来越大。为了把漳河水早日引到家门口,林县人想尽了办法。买水泥太贵,他们自己建水泥厂生产水泥,整个工程所用的6705吨水泥,有5170吨是林县人自己生产的;缺少炸药,生产队便多积有机肥,省下的硝酸铵配上锯末、干牛粪碾碎制成土炸药;钢钎造不了,大伙就力图节约,长钎磨短了就当小撬用,小撬磨短了就捻成手把钻用。在资金最困难的时候,县委抽调了30多名干部,成立了劳力管理组,组建工程队,到其他城市承揽工程,赚钱弥补修渠资金的不足。据统计,当年就有31000林县人外出搞建筑,挣回经费1800万元”。谁敢说林县的这些“农民工”是“盲流”。
再举个例子,上世纪七十年代大于在湖南衡阳,有几个衡南栗江农村的青年朋友,他们是初中毕业后就凭着自己的木工与油漆技术一直在衡阳市“打工”,当时公安部门经常查户口也从来没有把他们当成“盲流”对待。现在,他们有的已经成为小老板了。
改革开放前有“盲流”现象,像小岗村的严宏昌,开始出去是要饭,没有可靠的生活来源,当然属于“盲流”,公安抓到后是要遣返回家的。后来别人帮助他“帮他找到了修铁路挖土方的机会。如此反复3年,严宏昌很幸运地进了建筑队,开始在铁路各车站建房子。这是完全与农民生存不同的世界,建筑队里的小工每天的工钱也有1元钱,成为技术工,三级是每天1.61元,四级是2.02元,五级甚至达到3.27元------他做到了五级工,后来甚至成为凤阳县里的一个‘小包工头’”,有了可靠的生活来源,也就不属于“盲流”了,所以他能够干到1978年,最后也不是被公安抓到后遣返回家的。
要说“盲流”,改革开放后也还是有“盲流”的。现在农村人口虽然可以自由流动了,但并不是说一到城里就会有正式工作有可靠的生活来源。如果没有,沦为偷儿乞丐什么的,还是属于“盲流”。现在不但农村人口有“盲流”,一些城市人也“盲流”。大于一个同事的孩子,因为没有工作,“盲流”到云南去发财,结果与黑社会挂上了,至今还在劳改队呆着哩。现在的社会治安不佳,很多问题,就出在这些“盲流”群体。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he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