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闻博报 摘自《日出西边/风动中国》
地球自转一周为一天,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为一月,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为一年。在地球上还没有人类之前,这一宇宙天体运行规律就存在。人类是地球环境自然演化孕育而出的生灵,因此便自然从地球视野观察宇宙世界。于是,就给从地球到太阳的相对运行自然周期,分别命名为日、月和年。从此,年就既是一个天文自然概念,同时也是一个人文社会概念。譬如中国人的天干地支纪年和12动物属相的匹配,牛岁去虎年到。公历纪年的2010年2月14日,便是中国农历纪年的正月初一,亦即虎岁新年的第一天。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其实就是识天文而人文化的过程。那么,太阳公转一周的“太阳天文年”又有多长?我们现在又处于那个“天文季节”?这个问题,目前连天文学家们都不能给出准确回答。至于这个“天文而化人文”的过程及影响,我们当然就更不得而知了。但春耕秋播的经验,又让我们又不能不提前思考,究竟今夕是何“年”?当然,这个“年”,既是天文年,更是文化年。
人类观察宇宙天体运行与万物生长的关系,总结阴阳交替和四时季节变化规律,并依此安排自己的生产劳动和经济生活,从而形成了与天体运行紧密相关的年文化。故所谓年文化,就是由天文周期性而来的时间性人文化。而所谓文化,原本便是识天文以化人文。老子说:“道生天,天生地,地生人”。可见,“天”为文化之源,人为文化之本。失去人本,便无文化。不通天道,即失文化之源。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便是宇宙生态循环的“文化第一律”。要搞清楚我们现在所处的文化年和文化季,还是应先回到年文化的形成演变过程来看。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的计时方法主要有三种,即阳历、阴历和阴阳合历。阳历一年为一个太阳回归周期,阴历一年为12个朔望月。阴阳历的平均历年为一个回归年,历月为朔望月,因为12个朔望月与回归年相差太大,所以阴阳历中设置闰月,因此这种历法与月相相符,也与地球绕太阳周期运动相符合。古埃及人的太阳历,为今天通用的公历纪年的源头,属于阳历历法。伊斯兰历属于阴历历法,而中国的农历则是典型的阴阳历法。现行国际通行的公历即格列高利历,是罗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于1582年改革儒略历制定和颁行的历法,也称阳历。由此可以看出,人类对自然天文的人文化理解,逐渐形成了各具地域民族特色的年文化。若对照今天世界的文化地图,现在国际通用的阳历,最早主要通用于欧洲及地中海沿岸各国,带有浓郁的基督教文化背景,并与西方文化的人群分布及世界影响相吻合。阴历的伊斯兰历,自然与伊斯兰文化和穆斯林世界人群分布相吻合。阴阳合历的农历,则明显带有中国地域与民族文化色彩。
阳历和阴历,就自然天文意义而言,并无绝对的优劣之分,而只有是否符合当地气候地理特点和民族习惯之别。有趣的是,作为阴阳合历的农历,刚好带有调和弥补二者差异的特点。这种天文历法上的巧合,是否也体现出了中国文化的包容特性呢?或正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文化思维的必然?因此,研究中国的年文化,不仅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回顾和了解过去,而且还可以更全面地认识宇宙人生,并进而更好地洞察和把握未来。
中国人的新春对联贺语,经常会提到“天增岁月人增寿”这句话。其实,宇宙天体运行无限永恒,人类只是小小地球运行演化的自然生灵。而每一个人,也只不过是这个茫茫宇宙世界的匆匆过客。所以我们要守岁,我们要和家人至亲一起,与即将飞逝的时光年华恋恋惜别。所以我们要贺岁,祈愿着共同步入一个新的更加美好的年轮。拜天地,拜父母,拜亲友。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就是在这样隆重、热烈和期盼仪式里,进行着生命的延续与庄严告祭。
同样的,人的生命计岁,既是一个天文自然计时概念,也是一个文化人格计时概念。生理标准上的青年,却并不一定是文化标准的青年,也可能会是文化人格上的童年,甚或是老年。那么,我们在走过一个自然时间上的生命周期的时候,是否也同步走过了一个文化人格上的生命周期呢?或许是,也或许不是。这取决于每个人自身认识的判断,更取决于社会和历史的评判。人类社会,包括一个群体、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其计时纪年也同样是一个文化计时概念,也同样会有文化意义上的童年期与成年期。也同样会有自身的认识判断,更会有人类历史的检验和评判。
日前,网闻博报小社员在《以中华智慧应对美国的“网络海啸”》一文中,将个人和社会生态系统的文化人格,划分为“道”、“德”、“仁”、“义”、“礼”、“忠”及“信”等七级阶段。如果对应人的生命周期,“道”即为智慧能力的最成熟阶段,以此类推,“信”则为人的蒙昧童顽阶段。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上通自然宇宙生态系统,下达人类社会系统,循环往复恒远博大,故看似无为而实则无所不为。上识天文而下化人文,或便是明道的开始。老子曰:“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这其实是一种退而求其次的省察和追问,也是一种对个人修养和社会的检视方法。换句话讲,就是当人们开始重视和强调道德的时候,便说明已经失去了“道”。当开始重视和强调仁爱的时候,说明已经失去了“德”。当开始强调正义的时候,说明已经失去了“仁”。当开始强调礼仪的时候,说明已经失去了“义”。当开始强调忠诚的时候,说明已经失去了“礼”。当开始强调信用的时候,说明已经失去了“忠”。而解决信用缺失的办法是什么?就是法律的强制制裁,就像小孩子犯错时的打板子。
所以,从文化人格来说,言“信”阶段是最蒙昧愚顽的最低级阶段,通常表现和采取的也最简单最粗暴的行为方法。而一旦最简单最粗暴的方法,依然不能解决“信”的问题,那就说明必须要检查和解决上一个层级“忠”的问题。以此类推,不断地提高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直至道的最高阶段。这也便是个人和社会生态系统,从蒙昧愚顽走向成熟的过程。而“道”的境界标准又是什么呢?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这就告诉我们,天下为公,公平正义,集体主义,人人平等,克己奉公,公有公享,大多数人的利益优先等等,“公”的觉悟和精神,才是“道”的真谛。到了这个阶段和境界,也才是通向宇宙人生永恒的大门。而违背“道”的惟公本义,自私自利,追求和维护个人与少数人特权富贵阶层利益的“德”,是不管怎么教化也修炼不出的。至于退而求其次,直到“信”的层级,结果都是一样,因为都是从源头已经“失道”了。就像以“学而优则仕”及“君君臣臣”为要义的孔儒礼教,在历史上非但教化不出仁义道德,却反而导致社会系统以朝代暴力更迭式的周期性腐败崩溃一样。因为最后长期在“信”的层级的底线叠压,必然会导致社会文化生态系统的自我毁灭式重构和新生。而这个文化重生过程,依然是要从“道”的源头开始梳理,这便是中国古人说的“替天行道”。
因此,个人也好,社会生态系统也好,其文化人格不一定随时间年轮而同步成长,有时还会出现停滞徘徊甚至是逆向退化。
又到守岁,又到贺岁,又到论说年文化时,而每当站在昨天与未来的转折点之际,我们是否真的清楚,今夕究竟是何年?我们真的都在“长大”吗?不过,不管怎样,按照中国人的文化习惯,网闻博报小社员还是要在此给广大读者网友送上最美好的虎年新春祝福!
(网闻博报夏商专栏)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