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央文明办、教育部、解放军总政治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六部门决定,要求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于春节期间组织学生参与“给祖国母亲拜大年”活动。同时还将以“一拜壮美河山,二拜炎黄始祖,三拜历代英杰,四拜革命先烈,五拜英雄模范,六拜亿兆黎民”为内容,在中国文明网、央视网为主体,推出网上活动平台,并以图片和文字形式向学生征集春节吉祥物、春联、拜年短信、各地民俗,特别是如何“给祖国母亲拜大年”的好创意。但这一活动一经公布,就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对各种各样的争议,主要认为这样的活动太抽象,过于形式主义,不如先向自己的父母拜大年。我认为,在当今开展这样的活动有必要,而且没问题,但为什么这样好的活动会招来争议呢?
首先是:争议来自于社会核心价值观基础的垮塌。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人们的信仰、理想都被金钱所替代,所谓“国家利益”、“人民利益”都不如单位利益、集团利益甚至是个人利益来得更实实在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成风,也就更少有人再来居安思危了。在资本、利益、效率至上的社会里,原来的社会核心价值观体系被摧毁,以至于导致有人对“祖国母亲”这个概念的怀疑。
其次是:争议来自于教育长期以来推行的“去意识形态化”。暂且不论把毛泽东、红军长征剔出历史教科书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但教育的“去意识形态化”正是社会核心价值观缺少的产物。他们忘了教育不仅是为了满足人们生存与发展的需要,而且还是阶级服务的工具,教育是有阶级性的。教育的产业化、功利化,使教育对学生思想道德和价值观的构建被分数和利益所替代,以至于学生对国家利益、人民利益观念的淡漠和道德的缺失。青少年正是世界观、价值观确立的时期,因此,开展“向祖国母亲拜大年”活动是有现实意义的。
再次是:争议来自于有些人对教育的无知。有人认为这种活动是搞形式主义,却不知道形式和内容是相辅相成,教育部提供了一种教育的形式,而内容却要看各学校和教师、以及家长怎么来做的问题,如果只为当作一项任务过过场,那就是形式;如果能带着责任精心组织,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拜大年”就是教育的契机。对于儿童来讲,形式却是很重要的,甚至要重于内容,因为儿童的教育需要浪漫主义,教育的目的在于启蒙。有人认为这种活动太空洞,尤其是“祖国、人民”太抽象,孩子不能理解。更有甚者问“祖国在哪里?人民在哪里?”的问题。要讲抽象,我们讲的每句话不是抽象的声音吗?我们写的每个字不都是抽象的符号吗?孩子又是怎样听懂话看懂字的呢?不都是需要教育和引导吗?“祖国、人民”真是这样的抽象吗?完全不是的!小时候,我们参加义务劳动、植树造林、除“四害”、积肥收垃圾、为企业捡螺丝钉拾废铁,就知道是为祖国作贡献;帮人推车、为老人让座、与同学一起打伞,就知道每做件好事就是为人民服务。只要把抽象的概念具体的事例相联系起来,也就不抽象了。由此可见,说祖国和人民很抽象的人不是很无知吗!
教育也是一种灌输,教育也需要灌输。西方人那么的自由,他们的传教士不是也对信徒们进行灌输,传递耶稣福音的吗?难道我们的教育就要排斥灌输呢?当然教育也需要引导,教育还需要实践,更需要体验。日本为侵略中国教育了三百年,难道今天对孩子的爱国主义教育就不该经常化吗?今天我们如何来理解和组织“向祖国母亲拜大年”活动呢?
首先,不失时机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传统节日活动之中,在春节期间营造欢乐喜庆、文明祥和、温馨和谐的节日氛围,其宗旨是正确的,也是适时的。其次,教育部提出了“六个拜”具有指导性、参考性,但在实施过程中不必面面俱到,应该有选择、有重点。第三,“六个拜”是六个方面的大题目,在实施过程中要做小文章,要把活动做小、做好,把内容做具体,引导孩子从身边做起、就近做起。第四,应该因地制宜、因校而宜,与学校的传统活动、特色活动相结合,力求自主求新,注重实效,让学生在活动有实践、有收获、有体验。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