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争鸣 > 网友杂谈

转基因标委会委员简历

稼樯 · 2010-02-15 · 来源:网络
收藏( 评论() 字体: / /

发动一场抵制转基因的人民战争  

   

全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
         (SAC/TC276)委员名单(风采录)
             序号 本会职务 姓名 工作单位
             1 主任委员 段武德 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
             2 副主任委员 方向东 农业部科技教育司

3 副主任委员 施宗伟 国家质检总局动植物检疫实验所  

4 副主任委员 彭于发 中国农科院植保所
             5 副主任委员 杨汉春 中国农业大学  

   

 

 6 副主任委员 严卫星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7 秘书长 李 宁 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  

   

   

 

  

   8 副秘书长 汪其怀 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
             9 委员 吴孔明 中国农科院植保所

 

 10 委员 贾士荣 中国农科院生技所 

   

 11 委员 卢宝荣 复旦大学
             12 委员 卢长明 中国农科院油料所
             13 委员 王振营 中国农科院植保所 

   

 

14 委员 喻德跃 南京农业大学
             15 委员 崔金杰 中国农科院棉花所

 

 

16 委员 胡国成 中国水稻所
             17 委员 付仲文 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
             18 委员 董英山 吉林农科院
             19 委员 黄昆仑 中国农业大学
             20 委员 李 宁 中国疾控预防中心
             21 委员 徐海滨 中国疾控预防中心
             22 委员 王 静 天津卫生防病中心
             23 委员 孙 明 华中农业大学
             24 委员 王华林 中科院武汉病毒所
             25 委员 陆 伟 中国农科院生技所
             26 委员 沈 平 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  

27 委员 王云峰 中国农科院哈兽研
             28 委员 孙树汉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
             29 委员 王在时 中国兽药监察所
             30 委员 刘正飞 华中农业大学
             31 委员 汪学军 农业部科技教育司
             32 委员 刘 信 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
             33 委员 董海涛 浙江大学
             34 委员 张大兵 上海交通大学
             35 委员 张 明 吉林农科院
             36 委员 路兴波 山东农科院
             37 委员 王锡锋 中国农科院植保所
             38 委员 朱水芳 国家质检总局动植物检疫实验所
             39 委员 覃 文 广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40 委员 曹际娟 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
             41 委员 章桂明 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我在网上整理了一下他们中在大学任教的研究课题和联系方式,欢迎网友向他们索要支持转基因主粮的证言和材料,并公布于众让大家讨论。  

5 副主任委员 杨汉春 中国农业大学

                                        

男,1964年01月出生,所在地区:北京市                                       海淀区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预防兽医学系,系主任,所属领域:畜牧与兽医     兽医学     家畜传染病学,专  长:动物分子病毒学与免疫学,畜禽传染病诊断与防治;  

主要业绩:北京地区畜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学病原学与分子变异机制研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基因克隆、表达、基因组结构分析,高效机制的细胞非主导机制研究。主持国家“973”项目课题、“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主编《动物免疫学》,参编《兽医微生物学》等教材和著作;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SCI收录2篇。  

获奖荣誉:获教育部霍英东青年基金、骨干教师基金、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资助计划。农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电话 010-62731296 传真 010-62731296 E-Mail [email protected]  

   

11 委员 卢宝荣 复旦大学
卢宝荣 教授 联系地址: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生年月:1957年5月  学历:1993年获瑞典农业科学大学博士学位  

职称: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联系地址: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邮编:200433   

联系电话:021-65643668 Email地址:[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简历:  

1994年12月获瑞典农业科学大学Associate Professor职称,1994-2000在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任种质资源专家(高级研究员);1996年1月晋升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  

学术兼职:生态与进化系主任,复旦大学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任国际生物安全研究协会(ISBR)执委会委员,中国国家生物安全委员会委员,中国国家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任Environmental Biosafety Research、Crop Research、Asi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s、生物多样性、植物分类学报、中国水稻科学、复旦大学学报和植物遗传资源学报等杂志编委。  

主要研究方向:多年从事小麦族和稻属野生近缘种的保育、研究和利用。在国际上首次确定了30多种小麦族植物和2个野生稻的基因组,发现了SY基因组在东、西亚不同小麦族物种之间的分化以及属间杂种中染色体的削除和类似于Ph基因的染色体配对控制。用基因组分析和分子标记,揭示了含AA基因组野生稻的系统演化关系和遗传多样性的分布规律。为麦类作物和水稻遗传资源的有效利用,基因库管理及合理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近年来主要从事基因多样性和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研究,特别是转基因的逃逸及其生态风险的评估研究。  

获奖情况:曾荣获1999年美国Agricultural Communicator in Education (ACE)“图书金奖”,1999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0年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和2000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为2001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03年复旦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  

论文发表情况: 迄今已著英文专著1部,参加编写英文专著5部,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60篇被SCI期刊收录,SCI论文被Nature Review Gnetics, Science, Genetics, Molecular Ecology, Current Opion in Plant Biology, Trants in Plant Science, Systematic Evolution等杂志他人引用178次,单篇引用最高次数为30多次;14篇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录,被他人引用84次。  

代表性论文:  

1. Lu, B. R., Yen, C., Yang, J. L. and Flink, J., 1989. Cytogenetic Studies of the hybrid between Psathyrostachys juncea and P. huashanica (Poaceae). Nord. J. Bot. 9: 11-14. (SCI)  

2. Lu, B. R. and Bothmer, R. von, 1989. Cytological studies of a dihaploid and hybrid from intergeneric cross Elymus shandongensis ? Triticum aestivum. Hereditas 111: 231-238. (SCI)  

3. Lu, B. R., Salomon, B. and Bothmer, R. von, 1990. Cytogenetic studies of progenies from the intergeneric crosses Elymus ? Hordeum and Elymus ? Secale. Genome 33: 425-432. (SCI)  

4. Lu, B. R. and Bothmer, R. von, 1990. Intergeneric hybridization between Hordeum and Asiatic Elymus. Hereditas 112: 109-116. (SCI)  

5. Lu, B. R. and Bothmer, R. von, 1990. Genomic constitution of Elymus parviglume and E. pseudonutans in the tribe Triticeae (Poaceae). Hereditas 113: 109-119. (SCI)  

6. Lu, B. R. 1991. Intergeneric crosses of Psathyrostachys huashanica with Elymus spp. and cytogenetic studies of the hybrids with E. tsukushiensis: Triticeae (Poaceae). Nord. J. Bot. 11: 27-32. (SCI)  

7. Lu, B. R., Salomon, B. and Bothmer, R. von, 1991. Meiotic studies of the hybrids among Pseudoroegneria cognata, Elymus semicostatus and E. pendulinus (Poaceae). Hereditas 114: 117-124. (SCI)  

8. Lu, B. R. and Bothmer, R. von, 1991. Cytogenetic studies of the intergeneric hybrids between Secale cereale and Elymus caninus, E. brevipes , E. tsukushiensis (Triticeae: Poaceae). Theor. Appl. Genet. 81: 524-532. (SCI)  

9. Lu, B. R. and Bothmer, R. von, 1991. Production and cytogenetic analysis of the intergeneric hybrids between nine Elymus species and common wheat (Tritium aestivum L.). Euphytica 58: 81-95. (SCI)  

10. Lu, B. R. 1992. Dihaploids of Elymus from the interspecific crosses E. dolichatherus ? E. tibeticus and E. brevipes ? E. panormitanus. Theor. Appl. Genet. 83: 997-1002 (SCI).  

11. Lu, B. R. and Salomon, B., 1992. Differentiation of the SY genomes in Asiatic Elymus. Heredidas 116: 121-126. (SCI) 12. Lu, B. R. and Bothmer R. von, 1992. Interspecific hybridization with Elymus himalayanus and E. schrenkianus, and other Elymus species (Triticeae: Poaceae). Genome 35: 230-237. (SCI)  

13. Salomon B. and Lu B. R., 1992. Genomic groups, morphology, and sectional delimitation in Eurasian Elymus (Poaceae: Triticeae). Pl. Syst. Evol. 180: 1-13. (SCI)  

14. Lu, B. R. 1993. Cytological studies of F1 hybrids and a dihaploid from the interspecific cross E. anthosachnoides ? E. abolinii (Triticeae, Poaceae). Hereditas 118: 7-14. (SCI)  

15. Lu, B. R. 1993. Meiotic study of Elymus nutans and E. jacquemontii (Poaceae : Triticeae) and their hybrids with Pseoduroegneria spicata and 17 Elymus species. Pl. Syst. Evol. 186: 193-212. (SCI)  

16. Lu, B. R. and Salomon, B., 1993. Two new Tibetan species of Elymus (Poaceae: Triticeae) and their genomic relationships. Nord. J. Bot. 13: 353-367. (SCI)  

17. Lu, B. R. and Salomon, B., 1993. Genomic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Elymus parviglumis, E. semicostatus, and E. tibeticus groups (Triticeae: Poaceae). Genetica 90: 47-60. (SCI)  

18. Lu, B. R, Jensen, K. B. and Salomon, B., 1993. Biosystematic study of hexaploids Elymus tschimganicus and E. glaucissimus. II. Interspecific hybridization and genomic relationships. Genome 36: 1157-1168. (SCI)  

19. Lu, B. R. and Bothmer, R. von, 1993. Meiotic analysis of Elymus caucasicus, E. longearistatus, and their interspecific hybrids with twenty-three Elymus species: Triticeae (Poaceae). Pl. Syst. Evol. 185: 35-53. (SCI)  

20. Lu, B. R. and Bothmer, R. von, 1993. Genomic constitutions of four Chinese endemic Elymus species: E. brevipes, E. yangii, E. anthosachnoides, and E. altissimus (Triticeae, Poaceae). Genome 36: 863-876. (SCI)  

21. Lu, B. R. 1993. Genomic relationships within the Elymus parviglumis group (Triticeae: Poaceae). Pl. Syst. Evol. 187: 191-211. (SCI)  

22. Bothmer, R. von, Lu, B. R. and Linde-Laursen,  I. , 1994. Intergeneric hybridization and C-banding patterns in Hordelymus (Triticeae: Poaceae). Pl. Syst. Evol. 189: 259-266. (SCI)  

23. Jensen, K. B., Liu, Z. W., Lu, B. R. and Salomon, B., 1994. Biosystematic study of hexaploids Elymus tschimganicus and E. glaucissimus. I. Morphology and genomic constitution. Chromosome Research 2: 209-215. (SCI)  

24. Salomon, B. and Lu, B. R. 1994. Interspecific hybridization among Elymus semicostatus and Elymus tibeticus groups (Poaceae). Pl. Syst. Evol. 189: 1-13. (SCI)  

25. Salomon, B. and Lu, B. R., 1994. Genomic relationship between species of the Elymus semicostatus group and Elymus sensu lato (Poaceae). Pl. Syst. Evol. 191: 199-211. (SCI)  

26. Lu, B. R. 1995. Morphological identification of Elymus sibiricus, E. nutans, and E. burchan-buddae, and their genomic relationships. Acta Phyto. Sinica 32 (6): 504-513. 27. Lu, B. R. 1995. Taxonomy and morphology of the Elymus parviglumis group (Triticeae: Poaceae). Nord. J. Bot. 15: 3-37. (SCI)  

28. Lu, B. R., Salomon, B. and Bothmer, R. von, 1995. Interspecific hybridizations with Elymus confusus and E. dolichatherus, and their genomic relationships (Poaceae: Triticeae). Pl. Syst. & Evol. 197 (1-4): 1-19. (SCI)  

29. Naredo, M. E., A. Juliao, Lu, B. R. and Jackson, M. T., 1997. Hybridization of AA genome rice species from Asia and   Australia  . I. Crosses and development of hybrids. Genetic Resources & Crop Evolution 44: 17-24. (SCI)  

30. Lu, B. R., Naredo, M. E., Juliao, A. and Jackson, M. T., 1997. Hybridization of AA genome rice species from Asia and   Australia  . II. Meiotic analysis of Oryza meridionalis and its hybrids. Genetic Resources & Crop Evolution 44: 25-31. (SCI)  

31. Martin, C, Juliano, A., Newbury, H. J., Lu, B. R., Jackson, M. T. and Ford-Lloid, B. V., 1997. The use of RAPD markers to facilitate the identification of Oryza species within a germplasm collection. Genetic Resources & Crop Evolution 44: 175-183. (SCI)  

32. Naredo, M. E., Juliao, A., Lu, B. R. and Jackson, M. T., 1998. Taxonomic status of Oryza glumaepatula Steud., a diploid wild rice species from the  New World . II. Hybridization among South American, Asian, and Australian AA genome species. Genetic Resources and Crop Evolution 45: 205-214. (SCI)  

33. Lu, B. R., M. E. Naredo, Juliao, A. and Jackson. M. T., 1998. Taxonomic status of Oryza glumaepatula Steud., a diploid wild rice species from the  New World . III. Assessment of genomic affinity among rice taxa from South America, Asia and   Australia  . Genetic Resources and Crop Evolution 45: 215-223. (SCI)  

34. Naredo, M. E. B., Juliao, A., Lu, B. R., de Guzman, F. and Jackson, M. T., 1999. Responses to seed-dormancy breaking treatments in rice species (Oryza L.). Seed Science & Technology 26: 675-689. (SCI)  

35. Ge, S., Sang, T., Lu, B. R., and D. Y. Hong. 1999. Phylogeny of rice genomes with emphasis on origins of allotetraploid species. Proc. Nat. Acad. Sci. USA 96: 14400-14405. (SCI)  

36. Gong, Y. P., Borromeo, T. and Lu, B. R. 2000. Biosystematics of the Oryza meyeriana complex (Oryza L.; Poaceae). Pl. Syst. & Evol. 224: 139-151. (SCI)  

37. Li, C. B., Zhang, D. M., Ge, S., Lu, B. R., Hong, D. Y., 2000. Detection of differentiation among BB, CC and EE genomes in the genus Oryza by two-probe 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 (GISH). Acta Bot. Sinica 42 (9): 988-990. (SCI)  

38. Li, C. B., Zhang, D. M., Ge, S., Lu, B. R., Hong, D. Y. 2001. Differentiation and inter-genomic relationships among C, E and D genomes in the Oryza officinalis complex (Poaceae) as revealed by multicolor 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 Theor. Appl. Genet. 103: 197-203. (SCI 2.44) 39. Li, C. B., Zhang, D. M., Ge, S, Lu, B. R., Hong, D. Y. 2001. Identification of genome constitution of Oryza malampuzhaensis, O. minuta, and O. punctata by multicolor 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 Theor. Appl. Genet. 103: 204-211. (SCI 2.44) 40. Ge, S., Sang, T., Lu, B. R., and D. Y. Hong. 2001. Rapid and reliable identification of rice genomes by RFLP analysis of PCR-amplified Adh genes. Genome 44: 1136-1142. (SCI 1.71) 41. Song, Z. P, Lu, B. R., Zhu, Y. G., Chen, J. K. 2002. Pollen competition between cultivated and wild rice species (Oryza sativa and O. rufipogon). New Phytologist, 253: 289-296. (SCI)  

42. Cheng, Z., Lu, B. R., Baldwin, B. S., Sameshima, K. and Chen, J. K., 2001. Comparative studies of genetic diversity in kenaf varieties based on analysis of agronomic and RAPD data. Heretidas 136: 231-239. (SCI)  

43. Lu, B.-R., Zheng, K. L., Qian, H. R., and Zhuang, J.Y.2002.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of wild relatives of rice as referred by the RFLP analysis. Theor Appl Genet. 106: 101-106. (SCI)  

44. Ge, S., Li, A., Lu, B.-R., Sang, T., Zhang, S. Z., Hong D. Y., 2002. A phylogeny of the rice tribe Oryzaeae based on matK sequence data. Amer J Bot 89(12): 1967-1972. (SCI)  

45. Lu, B.-R., Song, Z. P. and Chen, J. K., 2003. Can transgenic rice cause ecological risks through transgene escape? 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 13: 17-24. (SCI)  

46. Zhu Y. Y., Wang, Y. Y, Chen, H. R., Lu, B.-R., 2003. Conserving traditional rice through biodiversity management. BioScience 53: 158-162 (SCI)  

47. Xu, C. Y., Zhang, W. J., Fu, C. Z., Lu, B.-R., 2003. Genetic diversity of alligator weed in   China   by RAPD analysis. 12 (4): Biodiversity and Conservation 637-645 (SCI)  

48. Song, Z. P., Lu B.-R., Zhu Y. G., Chen J. K., 2003. Gene flow from cultivated rice to the wild species Oryza rufipogon under experimental field conditions. New Phytologisty 157: 67-665 (SCI)  

49. Lu, B.-R., 2003. Transgene containment by molecular means-is it possible and cost effective? Environ. Biosafety Res. 2: 3-8. 50. Naredo, M. E. B., Juliano, A. B., Lu, B.-R., Jackson M. T. 2003. The taxonomic status of the wild rice species Oryza ridleyi Hook. f. and O. longiglumis Jansen (Ser. Ridleyanae Sharma et Shastry) from  Southeast Asia . Genetic Resources and Crop Evolution 50 (5): 477-488 (SCI ) 51. Jin, Y., He, T. H., Lu, B.-R., 2003. Fine scale genetic structure in wild soybean population (Glycine soja Sieb. et Zucc.) and the implication for conservation. New Phytologisty 159: 513-519 (SCI)  

52. Sana, E. A., Hernandez, J. E., Borromeo, T. H., Lu, B. R., Hussain, J. 2003.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natural hybrid between two wild rice species (Oryza minuta Presl. and Oryza officinalis well ex. watt). Philippine Agric. Scientist. 86 (2): 109-116 (SCI)  

53. Jin, Y., Zhang W. J., Fu D. X., Lu B.-R., 2003. Sampling strategy within a wild soybean population based on its genetic variation detected by ISSR markers. Acta Bot. Sinica 45: 995-1002 (SCI)  

54. Song, Z. P., Xu, X., Wang, B. Chen, J. K. Lu, B.-R., 2003. Genetic diversity in the northernmost Oryza rufipogon populations estimated by SSR markers. Theor Appl Genet 107(8): 1492-1499 (SCI)  

55. Yang W. Y., Yu Y., Zhang Y., Hu X. R., Wang, Y, Zhou, Y. C., Lu, B.-R., 2003. Inheritance and expression of the stripe rust resistance in common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transferred from Aegilops tauschii and its utilization. Hereditas 139: 49-55 (SCI)  

56. Ren F. G., Lu B.-R., Li S. G., Huang J. Y. Zhu Y. G. 2003. A comparative study of genetic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AA-genome Oryza species using RAPD and SSR markers. Theor Appl Genet 108(1): 113 - 120 (SCI)  

57. Chen L. J., Lee D. S., Song Z. P., Suh H. S., Lu B.-R. 2004. Gene flow from cultivated rice (Oryza sativa) to its weedy and wild relatives. Annals of Botany 93: 67-73. (SCI)  

58. Song, Z. P., Lu B.-R., Chen J. K., 2004. Pollen flow of cultivated rice measured under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Biodiversity and Conservation 13: 579-590. (SCI)  

59. Song, Z. P., Lu, B.-R., Wang, B., Chen, J. K. 2004. Fitness estimation through performance comparison of F1 hybrids with their parental species Oryza rufipogon and O. sativa. Annals of Botany 93: 311-316 (SCI)  

60. Cheng, Z., Lu, B.-R., Sameshima, K. and Chen, J.-K. 2003. Identification and genetic relationships of kenaf germplasm revealed by AFLP analysis. Genetic Resources and Crop Evolution 51: 393-401 (SCI)  

61. Rong, J., Xia, H., Zhu, Y. Y., Wang, Y. Y., Lu, B.-R. 2004. Asymmetric gene flow between traditional and hybrid rice varieties (Oryza sativa) estimated by nuclear SSRs and its implication in germplasm conservation. New Phytologist 163 : 439-445 (SCI)  

62. Zhu, M. Y., Wang, Y. Y., Zhu, Y. Y., Lu B.-R., 2004. Estimating genetic diversity of rice landraces from   Yunnan   by SSR assay and its implication for conservation. Botanica Sinica 46 (12): 1458-1467 (SCI)  

63. Lu, B.-R., 2004. Conserving biodiversity of soybean gene pool in the biotechnology era. Plant Species Biology 19: 115-125. 64. Lu, C. M., Yang, W. Y., Zhang, W. J., Lu, B.-R., 2005. Development of allelic specific PCR markers for the high molecular weight glutenin subunit Dxt1.5 from Aegilops tauschii through sequence characterization. Journal of Cereal Science 41: 13-18 (SCI)  

65. Bao, Y., Lu, B.-R., Ge, S. 2005. Identification of genomic constitutions of Oryza species with the B and C genomes by the PCR-RFLP method. Genetic Resources and Crop Evolution 52: 69-76. (SCI)   

   

14 委员 喻德跃 南京农业大学  

喻德跃 南京农业大学  联系电话: 025-84398886 E_mail地址: [email protected]  

喻德跃 男,1965年3月出生。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和霍英东青年教师研究基金获得者。江苏省优秀科技工。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副主任,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全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作物学会大豆专业委员会理事/副秘书长,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生物安全分会常务理事,江苏省遗传学会理事,江苏省发育生物学会理事,《大豆科学》《大豆通报》编委。1989年7月-1994年10月在法国Grenoble第一大学留学,获得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硕士及生物学博士学位。主要工作是 “拟南芥基因组ESTs序列及新基因鉴定”。1994年10月-1997年9月在瑞典Uppsala大学及芬兰Helsinki大学从事博士后工作,主要研究为“非洲菊花器发育的分子生物学基础”。1997年9月到南京农业大学,以大豆和菊花为对象开展植物分子遗传与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包括遗传图谱构建、重要性状基因标记、定位与克隆、遗传转化、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检测与监测等。主持973、863、国家转基因研究与开发专项、霍英东基金等课题。申报专利2项,新品种保护权1项。在Plant Journal、Plant Cell、PNAS、Planta、Journal of Plant Physiology、Plant Breeding等刊物发表研究论文40多篇,论文被SCI引用近200次。  

19 委员 黄昆仑 中国农业大学  

黄昆仑 中国农业大学,男,食品营养与安全专业,副研究员,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学位、毕业学校:博士、中国农业大学,主要研究方向:1、食品营养与安全    2、食品生物技术。目前承担主持的主要项目:1,农业部“948”项目:农业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安全检测技术、关键设备及相关材料的引进,起止时间:2005年-2006年,科研经费150万;2,农业部软课题:国际转基因生物食用安全标准化研究,起止时间:2006年8月-12月,科研经费12.5万;3,农业行业标准:外源蛋白实质等同性分析方法,起止时间:2005年9月-2006年12月,科研经费5.5万。  

当前主要研究工作:

1、转基因食品精准检测技术研究,主要通过TAIL-PCR技术、基因组步行法研究转基因食品中外源基因插入位点,设计特异引物、探针,进行品系特异性检测;  

2、转基因食品食用安全评价与检测技术研究,通过细胞毒理、分子毒理、动物模型研究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3、食品中有机形态重金属检测技术的研究,利用ICP-MS、ICP-MS-LC研究食品、农产品、环境水质中有机形态重金属;  

4、食物源病原微生物的分子检测技术  

5、天然产物功能成分的分析与提取技术  

6、天然产物功能成分的分子营养与分子毒理研究  

联 系 电 话:62737786,Email:[email protected];  

   

23 委员 孙 明 华中农业大学  

苏云金芽孢杆菌棉丰杀虫剂  

从1500株苏云金芽孢杆菌中筛选出一株对棉铃虫和小菜蛾具有特异性高毒力的菌株YBT-1520。申请专利“苏云金芽孢杆菌高毒力株菌株YBT-1520及其发酵工艺与产品”。成果已通过农业部技术鉴定,该杀虫剂以高毒力株菌株YBT-1520作菌株,经液体发酵处理加工可制备成悬浮剂和可湿性粉剂,已完成从小试、中试到大生产和田间药效的全部过程。该成果整体水平达国内领先,其中菌株分离和鉴定达国际先进水平,该产品经20吨发酵罐连续生产十批产品,工艺成熟,主要指标符合标准,具有批量生产条件。1994-1997已在河北、河南等省推广250万亩,防治棉铃虫效果达85%以上。  

联系人:孙 明 华中农业大学  电话:027-87283455  

   

28 委员 孙树汉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  

孙树汉,男,1953年6月生,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专业技术二级,文职一级。现任第二军医大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学科、基础部医学遗传学教研室主任,全军医学遗传学重点实验室主任、遗传研究所所长,第二军医大学“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医学遗传学教研室主任、党支部书记;2000年被评为总后科技银星,2001年被评为军队育才奖银奖,2002年荣立三等功一次,集体三等功一次,2003年被评为上海市抗击非典先进个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孙树汉教授目前兼任:全国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标准化委员会委员、上海生物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理事、上海医学遗传学专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总后医科会委员、第二军医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军队药品评审专家、上海市交通大学BIO-X中心顾问委员会委员、第二军医大学高职评审委员、第二军医大学学报编委等职。 主要研究方向为分子遗传学研究,近年来共发表科研论文21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80余篇),论文见诸于 Hepatology、J Hepatol、Cancer Res、J Proteome Res、Mol Immunol、 Int J Biochem Cell Biol、J Gene Med、Clin Genet、Vaccine、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 等杂志。自“九五”以来,先后承担了国家“973”、“863”、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等课题共30余项,以及多项校企联合研究项目。申请专利14项,获得授权8项,实现科研转让3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主编了《染色体、基因与疾病》、《现代生物工程》、《医学遗传学》、《医学遗传学教程》、《基因工程理论与方法》、《分子生物学》、《膜联蛋白的生物学及病理学意义》等八部专著和教材。先后承担了《医学遗传学》等9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培养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后备人选1名,校A级教员2名,博士后3名,已毕业博士、硕士研究生共45名;其指导的研究生获得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连续4年4人次获李瑞麟医学教育奖学金,1人获复旦大学谈家桢生命科学九源奖学金,1人获第二军医大学首届(2007年)研究生特等奖学金,1人获一等奖学金,若干人次获二等及三等奖学金。另有20余人次在各类国际、国家级学术会议上获奖。  

孙树汉,男。博士学位。现任“遗传学”国家重点学科基础部医学遗传学教研室主任,全军医学遗传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医学生物技术和分子遗传研究所所长,第二军医大学“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医学遗传学教研室主任、党支部书记、博士生导师;现兼任全国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标准化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理事、上海生物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医学遗传学专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总后医科会委员、第二军医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军队药品评审专家、上海市交通大学BIO-X中心顾问委员会委员、第二军医大学职称高评委委员、第二军医大学学报等杂志编委等职。新华网上海10月27日电(肖鑫)第二军医大学医学部医学遗传教研室主任孙树汉教授等人研制成功的囊虫病和钩端螺旋体病的基因疫苗,日前完成临床试验。这标志着我国医学生物工程热门领域的基因疫苗研究又取得新的进展。  

联系部门 医学遗传学教研室 电话 021-25070332,Email:[email protected];电话:021-25070331  

30 委员 刘正飞 华中农业大学  

2002年获华中农业大学预防兽医专业博士学位。2004年10月至2007年4月在美国Kansas State University作博士后研究。现为华中农业大学副教授。  

   

33 委员 董海涛 浙江大学   

水稻受白叶枯病菌诱导抗性相关基因片段的克隆  

成果简介:利用已知植物R类基因保守结构域,设计简并引物作为随机引物,运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分析水稻愈伤组织受白叶枯病菌诱导的mRNA表达丰度差异,获得3个差异片段。对3个差异片段进行了回收、重扩增与克隆,并对其中的一个差异片段进行了序列测定和杂交鉴定。该片段长度为680 bp,Northern杂交结果证实该片段受白叶枯病菌诱导表达且在抗性品种中的诱导表达明显强于在感病品种中的诱导表达。Southern杂交结果表明该片段以单拷贝形式存在于水稻基因组中。国际互联网查询表明该cDNA片段为新的基因片段。联系电话   0571-86971185
34 委员 张大兵 上海交通大学
董海涛 浙江大学电话: +86 571 88206108  

张大兵 上海交通大学86-21-34205074  86-21-34205073  主页:http://zhanglab.sjtu.edu.cn  

  

张大兵    电话:86-21-34205073邮箱:   n   [email protected]
    才能看到。      工作、学习简历: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生物科学技术系主任。1998年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所植物分子遗传专业获博士学位。2005年-现在,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植物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安全实验室负责人。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标准化委员会委员;第二届国家农业生物安全委员会委员;中国植物学会第十三届理事会植物生理及分子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委员;《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Journal of Plant Physiology》常务编委。  

曾获上海市科技启明星(2001年)、上海市曙光学者(2004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04年)、2007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等称号。2004和2005年分别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分别为第一和第二完成人。  

研究方向:
1、植物生殖发育生物学:利用正反向遗传学、生物化学、生物信息学、基因组学、蛋白组学、生理学、结构生物学等手段研究模式植物水稻、拟南芥花器官、花粉等发生和形态建成(图1)的分子机理,研究这些器官形成过程中细胞程序性死亡、脂肪和糖代谢、信号传导等控制机制。
 2、小分子RNA:研究控制植物发育重要的miRNA表达调控机制。  

3、生物和食品安全检测和相关数据库:利用荧光实时定量PCR、生物传感、基因芯片、重组抗体、分子印迹等技术检测食品中转基因、农兽药残留检测新技术新方法,并进行标准化和应用研究;同时开展生物安全数据库研究(http://gmdd.shgmo.org)。  

最近研究工作:
(1)水稻生殖发育  

① 突变体的筛选和遗传学分析:为克隆水稻中与生殖发育有关的具有重要农艺性状的功能基因,从2001年起和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黄海研究员、美国宾州州立大学马红教授合作进行了系统和细致的准备。通过对水稻粳稻品种9522进行了人工诱变,获得了12万份独立的M1株系,在M2分离群体中获得了近2000份表型发生改变的水稻突变体。  

② 水稻基因定位和功能研究:目前已经分离克隆一些与水稻花粉、花器官发育有关重要基因,并进行功能分析。  

控制水稻绒毡层程序性死亡关键调控因子TDR (Tapetum Degradation Retardation)功能研究:在开花植物中,作为花药壁的最内层,绒毡层细胞与发育中的孢子母细胞以及小孢子细胞直接相互作用,并提供其发育所需要的大部分营养物质。在花粉发育后期,绒毡层细胞进行程序化细胞降解,以此促进花粉壁的发育以及随后的花粉释放。绒毡层的适时降解对花药的后期发育至关重要,其提前或者是延迟降解均可能导致雄性不育。目前,尽管几个与绒毡层发育相关的基因已经相继被克隆,然而,人们对植物中绒毡层细胞程序化降解的分子调控机制仍知之甚少。我们曾分离到一个隐性核基因控制的水稻雄性不育突变体,组织切片、透射电镜等分析结果表明该突变体花药绒毡层降解延迟,小孢子发育异常,并最终导致雄性不育,因此将该突变体命名为tdr (tapetum degradation retardation)。TUNEL分析结果表明tdr 的绒毡层细胞程序性死亡大大延迟,因此我们认为TDR是水稻花药绒毡层程序性死亡的正调控因子。利用图位克隆技术分离到TDR基因,该基因编码一个bHLH(basic Helix-Loop-Helix)家族转录因子,互补实验也证实了TDR可以回复tdr表型。RT-PCR和原位杂交实验表明TDR基因在花药绒毡层特异表达。芯片分析结果表明TDR基因突变后tdr花药中有236个基因的表达受到影响,说明TDR基因是水稻绒毡层发育和降解调控网络中的重要元件之一。此外,通过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和EMSA实验,我们找到了受TDR直接调控的靶基因OsCP1、OsC6等,相关结果发表在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5),50:122-125; Plant Cell(2006), 18:2999-3014;Molecular Plant (2008), 这为人们深入了解绒毡层发育和降解的遗传机制提供了良好的分子基础。  

bHLH转录因子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中基因超家族,在动物和植物发育中起重要作用,然而植物中bHLH转录因子进化关系和功能研究较少,为了研究TDR基因和水稻、拟南芥中其它bHLH转录因子的进化关系和功能,我们在基因组水平上利用TDR基因在水稻基因组中寻找获得167个bHLH基因,并对这167个bHLH基因进行了DNA结合能力、保守区域等分析;在此基础上,并和拟南芥中147个bHLH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分析,结果表明这314个基因可以分为25个亚家族,并且蛋白结构域、内含子和外显子分布等结果也支持NJ进化树分析结果;同时NJ进化树分析结果还表明拟南芥和水稻中bHLH基因可能有66个共同最近祖先(MRCA),进化过程中基因复制后bHLH基因分化符合“birth和death”模型。另外,我们利用RT-PCR分析了水稻和拟南芥中314个bHLH基因的表达特性,结果表明这些基因在很多组织和器官中呈现丰富多样的 表达特性。这些结果发表在Plant Physiology(2006),141:1167-1184。  

控制水稻分生组织发育FON4(Floral Organ Number)基因功能研究:在被子植物中,分生组织具有不断生成侧生器官的能力。分生组织完整性的保持以及新生器官的形成之间的动态平衡受到了一些细胞间通讯的精确调节。在拟南芥中,一个可能的多肽配体, CLVATA3 (CLV3)与一个二硫键相互作用的受体复合体CLV1/CLV2共同作用,将分生组织中的干细胞的数目限制在适当范围。  

一些证据表明在单子叶植物中同样存在这样一个调节分生组织大小。玉米中的两个基因fea2和td1, 分别编码 CLV2和 CLV1的同源基因,在玉米的发育过程中起到限制分生组织大小的作用。另外水稻中的FON1基因,是CLV1的同源基因,这个基因的突变会导致花分生组织的膨大和花器官的增加。但是在单子叶植物中,参与这一过程的配体还不清楚。  

我们分离和鉴定了水稻突变体floral organ number 4 (fon4),该突变体表现出在营养和生殖生长阶段分生组织膨大,从而导致了茎杆变粗,花序的一次枝梗数目增加以及花器官数目增加。fon4突变体的花发育的异常与fon1突变体的非常相似,这表明FON1和FON4 可能参与同一个生化途径。用图位克隆的方法,我们克隆到了FON4基因,该基因在顶端分生组织(SAM)顶端几个细胞中特异性表达,FON4编可能码一个的分泌到细胞外的多肽,并且与CLV3同源。由于在拟南芥中,CLV3可能是CLV1 受体激酶的一个配体,因此我们推测在水稻中FON4可能是FON1的一个配体,它们相互作用以调节分生组织的发育。将FON4的14个CLE保守多肽FON4p和拟南芥中CLV3 CLE保守多肽CLV3p分别处理水稻幼苗,结果表明FON4p和CLV3p处理水稻后SAMs的发育被终止。但是用CLV3p处理可以使水稻和拟南芥根分生组织发育终止,但是FON4p对 水稻和拟南芥根分生组织发育没有明显影响,说明CLV信号传导途径在单子叶植物水稻中较为保守,但是CLV3 and FON4在功能上也存在分化。相关结果发表在Plant Physiology(2006),142: 1039-1052。  

虽然FON1在水稻所有地上部分的分生组织中表达,但fon1突变体的营养生长阶段和花序的分生组织几乎正常,表明FON1可能不是FON4的唯一受体。我们根据FON4的CLE模体序列合成了14个氨基酸的多肽FONp,当用50µm的FON4p处理fon1突变体15天时,可以发现fon1突变体的顶端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这说明除了FON1,一定存在着另外FON4的受体,参与调节水稻的顶端分生组织的发育,结果发表在Plant Signaling & Behavior(2007), 2:2, e1-e2。这些对于了解水稻分生组织发育调控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2)转基因植物检测新技术研究  

随着包括中国在内国际上已有很多国家和地区出台了包括转基因农产品标识制度在内的严格的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措施,我们在转基因产品检测新方法研究、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制订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寻找并验证了适合转基因油菜、棉花、番茄和水稻中外源基因定性、定量PCR检测的内标准基因,分别为棉花的内标准基因Sad1(Stearoyl-Acyl Carrier Protein Desaturase,硬脂酰基载体蛋白去饱和酶)[结果发表在Plant Cell Report (2005), 24: 237–245]、番茄的内标准基因Lat52(花粉特异性表达的基因)[结果发表在Plant Molecular Biology(2004),55: 825-834]、油菜的内标准基因HMG I/Y(High-mobility-group protein I/Y,高移动组蛋白质I/Y)[结果发表在Journal AOAC International(2005), 88: 577-584]、水稻的内标准基因SPS(Sucrose-Phosphate Synthase,蔗糖磷酸合成酶)[结果发表在Journal of Agriculture Food Chemistry(2004) ,52: 3372-3377]。  

建立了我国主要转基因农产品检测方法,如转基因大豆GTS-40-3-2、华番一号番茄、[结果发表在J. Sci. Food Agr(2005), 85: 2159-2166]转基因棉花531、1445[结果发表在Transgenic Research (2005), 14:1-15; Journal of Agriculture Food Chemistry(2005),53 :6222-6229]、转基因油菜GT73/RT73、转基因玉米Mon810、Event176、Bt11、GA21、T25、Mon863定性、定量PCR检测方法[(结果发表在Journal of Agriculture Food Chemistry (2005), 53:9312-9318]、转基因T45油菜[结果发表在Journal of Agriculture Food Chemistry(2006), 54: 9735-9740]。另外,为了解决我国转基因产品检测中缺乏标准样品问题,我们构建了适合我国转基因玉米检测的标准分子[结果发表在Journal of Agriculture Food Chemistry(2007), 55:15-24]。  

在Taqman荧光PCR基础上,通过改变引物和探针位置,建立了一种新型UT-PCR实时荧光PCR技术,可以实现一个探针检测多个靶DNA序列 [结果发表在Nucleic Acids Res.(2003), 31(20):e123 1-8]。  

建立了目前主要转基因生物的检测方法的数据库(http://gmdd.shgmo.org)  

张大兵教授:专家表示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有严格保障  

 新华网上海4月4日电(杨金志、战嘉琦)复旦大学教授、国际生物安全研究学会主席卢宝荣和上海交大教授、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标准化委员会委员张大兵等专家最近表示,我国具备检测转基因食品的先进技术,并对转基因食品的进口、销售实行严格监管,转基因食品安全有严格保障。  

  “上海科普大讲坛”第二讲3日下午在上海科技馆进行,讲座以转基因食品安全为主题,卢宝荣、张大兵等专家在讲座上做出上述表示。  

  卢宝荣教授说,我国拥有健全的转基因食品监管法规体系。国务院在2001年5月出台《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农业部在2002年3月实施《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与此同时,我国还签署了管理转基因生物越境转移的国际性法律协议——《生物安全议定书》。  

  “在我国,如果食品中含有转基因成分,必须标注清楚。”卢宝荣说,“我国很多食用油产品都在油壶上标注使用转基因大豆,我国执法部门也经常到超市卖场进行检查。”  

  卢宝荣特别强调说:“转基因产品标志并不是说这个东西是不好的,而是让人们明白消费,就像标注某样食品中含有维生素D一样。国家既然允许有标志,就证明转基因食品和非转基因食品没有明显差异。”  

  卢宝荣说,我国已经建立完善的转基因食品评价和管理体系。任何一种转基因产品进行商品化,都必须进行严格的申报、审批,得到相关证书才能进行商品化。“从转基因食品进入市场以来,我们还没有看到一例因为转基因导致的重大伤亡事件。”  

  张大兵说:“我国的转基因食品检测技术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与欧盟等地区的技术非常接近,转基因食品检测的时间也很快。人们甚至在网上买到试纸,在厨房里就可以检测食品是否属于转基因食品。”  

  转基因技术诞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是指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中,由于导入基因的表达,引起生物体性状的可遗传的修饰。  

  转基因技术发展迅速,在大豆、玉米、油菜等作物上应用尤其广泛。2007年,全球转基因植物种植面积达到1.143亿公顷。在美国,70%的玉米都采用了转基因技术。转基因作物具有高产、抗虫等优点,但欧盟等地区也有人士担忧其食用安全性。  

摘自《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9-04/04/content_11130953.htm  

另外,还有张启发的相关材料:  

 

张启发,多用于人名。其中有中科院士、公务员等。中科院士张启发,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分子遗传学和基因工程研究。辽宁省铁岭市副市长张启发,主要负责城乡工业经济、民营经济、科技、劳动等方面工作。  

(一)中科院院士、植物遗传和分子生物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植物遗传和分子生物学家  

  男,1953年12月出生,湖北公安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1976年毕业于华中农学院。  

  1985年获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博士学位   

  1985-1986: Post-doctoral fellow,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Davis ,  California ,  USA  .  

  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7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社会兼职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  

  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华中农业大学农学系作物遗传育种学科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院长,  

  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暨州立大学兼职教授、  

  美国麦克耐特基金会植物学国际合作计划专家委员会委员、  

  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水稻生物技术国际合作计划科学顾问委员会委员、  

  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首批特聘教授,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的首席科学家。  

  亚洲水稻生物技术合作网络指导委员会主席。  

  其最大的研究合作方是全球最大的转基因农产品公司美国的孟山都公司   

荣誉称号  


  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获第四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   

     

研究领域和学术专长:  


  主要从事分子遗传学和基因工程研究。  

  近年的主要研究方向为作物改良的分子遗   

传学,研究领域包括植物基因组分析、重要基因的分离克隆、杂种优势的遗传和分子基础、作物品种资源的分子评估及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作物改良等。植物遗传和分子生物学家。  

  张启发院士从事农业教学科研工作26年来,主持承担了“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农业部、教育部、中国水稻基因组研究计划、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水稻生物技术项目等二十余项重大(点)研究项目。  

  2001年10月30日,在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所举办的领导人科技知识讲座中,张启发以“基因科技知识”为题给朱镕基、李岚清等数位领导人上课。  

  “政府批准上市的转基因食品绝对安全”  

  张启发院士在2006年中国科协年会大会上称,政府批准上市的转基因食品绝对安全。  

  近年来,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已成为公众关心的焦点之一。张启发认为:现已批准商品化生产的基因生物生产的食品,都是安全的。  

  张启发说,转基因农作物的安全性与管理,已经推广了十一年,至今还没有关于转基因食品不安全的任何证据,这是很不容易的。要是打农药死了一个人,谁都不会问你,但是吃转基因有一个人今天不舒服了,《纽约时报》头版头条就会出来,所以得到这么一个结论是非常不容易的。   

    

     

近五年来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1、应用多种分子标记系统研究了世界大麦遗传多样性,揭示了世界大麦遗传变异的一些重要特点,阐述了世界栽培大麦东、西方独立起源的观点;对作物品种资源的保护利用和起源进化研究有重要意义。国际科学基金会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  

  2、在国际上率先并较系统地应用分子标记进行了水稻杂种优势的研究。系统分析了杂种优势与分子标记杂合度的关系;剖析了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揭示出大量的上位性遗传效应,提出了上位性是杂种优势的重要遗传基础的学术观点,研究结果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发表和国际学术会议大会报告后,受到高度评价;分析了杂种优势与基因表达和DNA甲基化的关系,初步揭示了杂种和亲本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基因特异表达的主要形式。研究结果对水稻杂种优势的预测和杂交稻的改良有重要意义。  

  3、深入开展了水稻基因组研究。制作了高密度分子标记连锁图,应用分子标记定位了20余个水稻重要主效基因和大量数量性状基因。正在分离克隆水稻抗白叶枯病、广亲和、光敏核不育3个重要基因。这些基因的成功克隆将对我国乃至世界的水稻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  

  4、注重应用分子技术于水稻改良。应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转基因技术开展了水稻品种改良的研究,已培育出:优良恢复系“明恢63”抗白叶枯病改良版,开始示范推广;直链淀粉含量降低,可用于杂交稻米质改良的“珍汕97”和“特青”;延缓叶片衰老、产量潜力显著提高的转基因株系。  

    

     

近五年来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专著:  

(二)           
   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90余篇,其中70篇发表在SCI收录杂志上;在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70余篇,在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上作大会报告和特邀报告15次;发表论文在SCI收录杂志上被引用500余次。  

cry 1C *、cry 2A *基因及其转基因抗虫水稻品系培育  

虫害是造成水稻生产损失的一个主要因素,且近些年来,水稻虫害有逐年加重的趋势。研究结果显示,在水稻及其近源种中缺乏对主要虫害(三化螟、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的有效抗性资源,因此,难以通过常规育种培育抗虫品种方法而达到控制虫害之目的。生产上主要依赖化学杀虫剂防治虫害,这样不仅增加了农民的经济负担,还给环境和人类食物造成了很大污染。本研究基于原始cry1Ca5和cry2Aa基因序列,通过编码序列的切短、水稻偏爱密码子替换和提高表达顺式元件的添加等,人工改造合成了分别命名为cry 1C *和cry 2A *的两个Bt基因(已获专利保护)。然后利用农杆菌Ti质粒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将这两个Bt基因分别导入三系恢复系明恢63,通过分子检测、室内外抗虫性测定以及农艺性状考察,分别筛选获得了抗虫性和农艺性状优良的、具有商业化利用价值的转基因抗虫品系。  

联系人:林拥军  张启发    联系电话:027-87281719  

   

真正的张启发  

1993年7月,一封充满信任之情的邀请信,从大洋彼岸的美国麦克莱特基金会飞到华中农业大学一位青年教授的手中。副总裁迈克.奥其夫博士特聘这位青年教授为该基金会植物生物学研究国际合作计划专家委员会委员。据这位副总裁介绍,组成该委员会的12名专家是从经世界百余知名学者提名的来自五大洲的130多位知名农业科学家候选人中产生的,他们的职责是规划项目的设置、起草招标指南、评审申请书、考察承担单位和个人的条件和能力,推荐参加单位和监督项目的实施。
  这位被美国财力雄厚的麦氏基金会聘请为植物生物学研究项目专家委员会的青年教授,就是留美归来的华中农业大学农学系39岁的张启发博士。
  张启发是湖北省公安县人,1976年毕业于华中农学院(现更名为华中农业大学)并被留校任教。他勤奋好学,潜心研究,养成一种敢为人先的作风。1978年,他就与人合作在国家级杂志《遗传学报》上发表了“小麦六个常用亲本品种双列杂交配合力的初步研究”论文。恢复研究生制度之初,他又以全优成绩夺魁考取本校遗传育种专业研究生。
  1982年2月,他被派往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遗传系进修学习。渴求知识的张启发深感机会难得。为了广泛涉猎各种先进知识,他省吃俭用,将国家发给访问学者津贴的全部结余用来购买了遗传学、统计学、育种学等方面专业书籍。不久,他提出了引进包括离散多元分析在内的新的统计方法,观察分析大量的性状及基因位点,以了解整个遗传体系结构的设想。看着面前这位身材魁梧的青年人,张启发的导师、美国科学院院士、遗传学会主席R.W.Allard教授先是喜形于色,表示高兴和支持,因为这是他一直思考的问题,但进而又感到担心:整个遗传体系中基因与性状关系错综复杂,这样一个难度很大的课题,对于只剩下一年多学习时间的中国进修学者来说,能完成任务吗?
  初生牛犊不怕虎。张启发对实现自己的设想充满信心。在那英才济济、名流如林的美国著名学府,他充分地利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和有利条件,以自己充沛的精力、惊人的毅力,终于取得了成功。在不到一半的进修时间里,张启发获得了科研和学习双丰收。到1983年暑假,他已收集到世界各地350份大麦品种的资料,并做了包括形态性状、抗病性状、数量性状及生化在内的27个性状试验资料和数据分析。与此同时,他还学完了别人需要5个学期才能学完的12门功课,且最后考试成绩都是A或A+,其中有两门获得全班第一名。他的导师R.W.Allard教授看到张启发的成绩单时,激动不已,当即与遗传学系主任联名给该校研究生院写信,破格推荐张启发攻读博士学位。此时,他实际上已修完了获得博士学位所要求的全部课程,并完成了学位论文的研究工作。
  张启发的勤奋和才华吸引了许多不同学科的学者,他们纷纷要求与他开展合作研究。于是,张启发先后与他人合作进行了“作物品种的稳定性问题”、“大麦的叶斑病原群体遗传”和“椎实螺病原的群体遗传”等课题的研究,并取得满意的成果。1984年12月,张启发向北美农学会报告了他用大量的性状对大麦群体结构研究的结果,从而提出整个遗传体系中基因与性状关系为“网状”结构,即在遗传体系中 多基因都同时作用于多个性状,而许多性状都同时受控于多个基因。这些见解引起了与会同行的重视。接着,他又进一步分析了Allard实验室中近10多年来积累的大量实验资料,从而证明这种结构是确实存在的。
  1985年初,张启发又向北美遗传学年会提交了他用离散多元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大麦多位点结构进行分析的结果,指出在大麦这样的遗传体系中,基因间普遍存在这一事实。张启发凭着自己扎实的统计学基础推导出了群体遗传学中一个常用的统计量的抽样方差,并对群体的连锁不平衡结构和检验方法进行了改进。他的论文“遗传多样性指数的抽样方差”,解决了对不同群体的多样性进行比较的统计学问题。这一成果已被美国、加拿大的知名学者引用并得到我国著名学者马育华教授的高度评价。同年6月,他获得美国加州大学遗传学哲学博士学位。  

。。。。。  

1988年夏天,素有火炉之称的武汉被笼罩在一片酷热之中,气温持续在38℃上下徘徊,最高达40℃,为了揭开昼夜不同时间的光温对光敏核不育水稻影响的奥秘,张启发和他的同事们不分昼夜坚持下田取样。下午三点,骄阳似火,张启发头顶烈日,一身泥水一身汗水在稻田里观察取材;凌晨三点,经过了一天的酷暑刚刚入睡的他又要匆匆下田取样。收回来的材料要在4℃冷库中剥幼穗,每天从冷库中的4℃到室外的40℃,要经过不知多少次的往返。他病了,发高烧,但他的工作却一天也没停过。就这样,从白天三点到夜间三点,从室外近40℃到室内4℃,张启发不知奋斗了多少个日日夜夜。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这项国家863高科技生物课题、美国洛氏基金会资助课题“光敏核不育水稻的分子标记鉴定和定位的研究”取得可喜进展。张启发和他的伙伴们不仅确定了两个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而且还用分子标记的方法分析了这两个基因的效应和作用方式,从而使我国的这一研究工作处于国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近几年的改革开放虽然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但由于人口的不断增长和耕地的逐渐减少,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潜力仍然是一个十分重要而紧迫的问题。杂交水稻的推广固然为我国粮食生产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水稻产量的进一步提高则有待于对杂种优势更加合理充分的利用。杂种优势是一种普遍的生物学现象,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问题是近百年来几代科学家辛勤求索的重大的科学问题。杂种优势遗传基础的揭示必然会为合理充分地利用杂种优势提供理论和途径。为此,1990年张启发参加了用分子标记方法研究水稻杂种优势遗传基础的角逐。这一研究课题很快引起了国际上的重视,1992年被列入美国洛氏基金国际水稻生物技术计划重大项目。经过几年不懈的努力,目前,张启发所领导的课题组已初步确定了我国主要杂交水稻亲本所配出的组合中,杂种的基因型杂合性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并鉴定出了一些对杂种优势贡献显著的染色体区段。这是一项具有开创性的研究工作,研究结果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关注。
  留学思报国,归来展宏图。回国以来,这位在多个学科领域造诣颇深的专家先后主持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国际科学基金、美国洛氏资金等国内外10余个重大科研项目,且多方面研究工作一直位于学科发展的前沿。他的30余篇研究论文中的70%以上均发表在国际一流学术刊物上,并有多篇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遗传学》等权威杂志上。此外,他还向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提交特邀报告和研究报告15篇。同行认为,他所从事的研究工作系统性、深度和广度都处于国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
  为了使研究不断处于世界科学的前沿,张启发还建立了较为广泛的国际学术联系。现在,他是国际水稻遗传学会终身会员,全美遗传学会、全美农学会、美国科技进步协会、国际植物分子生物学会等学术组织的会员,并与他们保持着较为频繁的联系,以不断获取新信息和了解新动态,创造国际合作机会。
  由于张启发有较深的学术造诣并取得了突出的研究成果,1991年11月,他被国家科委聘为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863-101主题专家组成员,并于翌年2月又被国家科委聘为植物基因图谱研究计划专家组成员。他于1992年晋升为教授,现还是农业部生物技术顾问组成员、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张启发为发展我国农业科学事业作出了可贵的贡献,1992年他获得国务院颁发的有突出贡献特殊津贴荣誉证书;1992年农业部授予他“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1994年他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8年10月,他获得了共青团中央、中央组织部、国家科学技术部、人事部共同评选的第四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成为全国各学科领域的11名获奖者之一。
  通过顽强拼搏,张启发在攀登科学高峰的道路上留下了闪光的足迹。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他的聪明才智定会在世界科学前沿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彩。  

以下为网友评论: 

  

首先,虱子多了不痒,账多了不愁。“特别是”30年来,中国的主流“精英”利用手中的权力,制造了一笔笔血泪账。像8亿农民陷入赤贫、3000万工人下岗失业、2000万妇女被迫卖淫,还有上不起学、看不起病、住不起房、结不起婚、生不起孩子、养不起老、甚至死了丧葬费都付不起……,单单食品方面,就有甲醛酒、黑大米、激素肉、农药蔬菜、地沟油、最近死灰复燃的三聚氰胺奶粉……,用最委婉和最不夸张的语言来说,我们今天的食品绝大部分根本不适合人类食用。和这一笔笔触目惊心的血泪账比起来,匆忙推广转基因主粮又算得了什么?正因为如此,主流“精英”才敢大言不惭:“转基因主粮不要说还没有发现什么危害,就算有点风险也比当前我们吃的滥施农药的非转基因主粮更安全。”而且,我们已经吃了好几年进口的转基因食品,如转基因大豆、转基因食用油……。匆忙推广转基因主粮就算有人不满,估计也不会有太激烈的反抗。  

其次,可以直接获得巨额利润。农业部对外界质疑转基因水稻安全性的说法提供了一个回复,说明这两种转基因水稻的安全证书的颁发是“经过严格的实验研究、中间试验、环境释放、生产性试验和申请生产应用安全证书等5个阶段的多年安全评价,依据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评价结果”后作出的决定,可是“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这个关系到13亿人口食品安全的重要机构,其成员的身份却非常神秘,连这个机构最早成立的时间,外界都很难查到。后来有网友将这个“比国务院保密级别还高”的部委名单给找全了(见附1),从名单中看,这些人多为农业科技人员,不少人研究方向和转基因主粮有关,可以从中获得巨大利益。另一位力主大力发展转基因工程的领导人,据传其儿子近期将筹组10亿美元和转基因主粮有关的私募基金。试问有如此巨大的利益,怎能不匆忙推广转基因主粮?  

再次,可以制造借口突破18亿亩耕地的红线来继续发展房地产业。众所周知,近年来房地产业是拉动GDP最重要的支柱,去年GDP成功实现“保8”,房地产业功不可没,有人估计房地产业对GDP的贡献率达到80%以上。然而,18亿亩耕地的红线日益成为继续发展房地产业的障碍。被当前中国的主流“精英”吹捧为“经济学界的鲁迅”的茅于轼不是一再强调要取消18亿亩耕地的红线吗?那位力主大力发展转基因工程的领导人在最近下乡访贫问苦时不是已经明确表态了,要继续在“自愿”的基础上征用耕地吗?试问,如果不匆忙推广转基因主粮来制造借口突破18亿亩耕地的红线来继续发展房地产业,还怎么通过进一步拉高房价来拉动GDP的“保8” 、“冲9” 、“破10”呢?  

此外,还有利于维护“中美关系的大局”。众所周知,当前中国的主流“精英”和美国联系极为密切,而推广转基因主粮可以使这些人的美国主子获得厚利。根据网友的揭露,迫不及待要让中国老百姓把转基因食品当主食的主力“精英”学者都跟全球最大的转基因技术公司——美国孟山都(Monsanto)公司有密切的利益关系。例如,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启发最大的研究合作方是全球最大的转基因农产品公司美国的孟山都公司。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郭三堆拥有 “深圳创世纪转基因技术有限公司”股份的33%,该公司已成为转基因稻米等转基因农作物品种供应的主要公司,并与美国孟山都等多家国际转基因公司保持着密切联系。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所研究员贾士荣是“深圳创世纪转基因技术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和董事。贾士荣的一个转基因水稻品种——抗白叶枯病转基因水稻的专利权并不专属于中国人,而是他美国的合作伙伴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而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这个项目是美国孟山都公司资助的。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黄季焜的夫人在贾士荣任董事的“创世纪转基因技术有限公司”任职多年,前些年又被全球最大的转基因技术公司美国孟山都公司聘用。至于那位力主大力发展转基因工程的领导人更是力压奥巴马被美智库评为2010年十大受关注领导人之首,美智库宣称此人2010年“将在国际论坛上成为耀眼的明星,并将成为调和中美关系的一个关键人物”。被美国垄断资产阶级寄予如此厚望,怎能不投桃报李,匆忙推广转基因主粮来维护“中美关系的大局”?更重要的是,民以食为天,中国推广使用美国技术的转基因种子可以把13亿中国人民的命运完全交给美国垄断资本。以后中国人民如果反抗美国垄断资本的压迫,就会面临断粮的危险,这样“中美关系的大局”不就可以从根本上维护了?  

最后,最重要的是,可以继续妖魔化毛主席时代,宣扬是“特别是”年代的分田单干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众所周知,三十年来中国主流“精英”妖魔化毛主席时代说的最多是“8亿农民搞饭吃,饭还不够吃”,乃至饿死三千万;吹嘘“特别是”30年最多的就是“用7%的耕地养活了21%的人口”并且“取消了粮油的票证”。当然他们决不会提1975年9月15日,邓小平同志在全国农业学大寨大会上的讲话指出:“这二十五年来,我们做到了农业刚够吃,这件事情不可小视,由过去旧中国的半饥饿状态达到每人占有粮食六百几十斤,这是一个伟大的成绩,这是在毛主席领导下,坚持两条道路、两条路线斗争,反对机会主义、反对修正主义,依靠全体农民群众和全体农村干部努力的结果”。他们不会提蒋介石的黄金十年(1927至1936)平均每年有300-700万人死于饥饿。被妖魔化最厉害的1965年至1978年,粮食产量由19452万吨增至30475万吨,13年间增长了57%,尽管这一时期人口增长较快,人均粮食产量也增长了14%,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1996年到2008年,我国粮食产量由50453万吨增至52850万吨12年间仅增长了4%,考虑人口因素人均粮食产量是在下降。他们不会提如果扣除了甲醛酒、黑大米、激素肉、农药蔬菜、地沟油、三聚氰胺奶粉……我们还能吃饱吗?如果毛主席时代就搞病态的一胎化政策(一般认为,2.3左右的生育率为人口自然更替的生育率,正常的生育率不应该低于人口自然更替的生育率),我们能吃不饱吗;如果今天我们一家和毛主席时代一样有四五个孩子,我们能吃饱吗?其实,恰恰是毛主席时代的基础和政策的惯性使我国从70年代到80年代初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然而纸里包不住火,今天分田单干给中国农业带来的灾难已经暴露无疑。分田单干前的70年代中国四大粮食品种,水稻、大豆是出口,小麦是进口,玉米有时出口有时进口。今天中国四大粮食品种统统进口,其中中国传统出口作物大豆2009年进口量4255万吨,较2008增加13.7%,进口大豆占国内大豆消费比重达到80%以上。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最新预测,中国粮食净进口量将由1997年的416万吨增加到2010年的976万吨和2020年的2224万吨。届时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进口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的通知》也不得不承认,我国粮食已经由“基本平衡、丰年有余”变成“粮食供需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可以说,如果美国停止向中国出口转基因大豆及其食用油,中国的食用油连恢复票证恐怕都不够吃。当然,推广转基因主粮未必增产,但是至少可以在做出一副努力解决粮食危机的样子,为把问题拖到十几代人、几十代人以后制造一个借口。试想,如果不匆忙推广转基因主粮来掩盖分田单干给中国农业带来的灾难,还怎么继续妖魔化毛主席时代 “8亿农民搞饭吃,饭还不够吃”乃至饿死三千万还怎么继续吹嘘“特别是”30年“用7%的耕地养活了21%的人口”并且“取消了粮油的票证”?还怎么继续吹嘘分田单干,把中国农民强行锁定在小农经济的弱势地位,从而为国际垄断资本源源不断的提供“世界加工车间”的廉价劳动力?  

以上五点是我认为匆忙推广转基因主粮比较重要的理由。当然,其它理由还有很多。不过,单单以上五点已经足以表明,中国的主流“精英”匆忙推广转基因主粮的理由十分充分,匆忙推广转基因主粮几乎可以说势在必行。  

   

今日之东郭先生和狼  

(一)   

美国中山狼
危机命悬微
先生名东郭
信心胜黄金  

(二)  

心狠害中华
计毒转基因
江流石不转  

历史留骂名  

(三)  

千山鸟飞绝  

万里无蛙鸣  

白骨露于野  

遍地转基因  

可怕的已不仅仅是财富损失问题,而是遇到了更加可怕的子孙后代延续问题。美国在为中国培养了一批经济学家和金融专家的同时,还为中国培养了一批生物学家和基因种子专家。美国为中国培养一批经济学家和金融专家的结果,就是获得了中国总产值三分之一的财富,并且还在继续获取中国更多的财富;美国为中国培养一批生物学家和基因专家的结果,就是要在中国率先种植转基因主粮。暂且不论美国控制中国农业和粮食后可怕的经济后果,就拿最要命的种族安全来说,如果将来有一天,美国也像对待中国债务这样来对待中国的种族安全,中国怎么办?  

如果那时美国也像今天这样辩解说:你们中国明明知道转基因种子是通过植入有毒物质抵抗病虫害的,明明知道对人类有危害还要在全国种植转基因主粮,明明知道美国孟山都种子公司是生产剧毒物质的公司,还要支持和推广孟山都的种子,你们中国人不仅害了你们本民族和本国人民,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危害,所以你们亡国灭种完全是活该,是罪有应得!      现在,在债务问题上美国已经这样做了。  

也许某些中国的精英会疯狂的叫嚣:是我误导公众,是我抹黑政府,是我挑拨人民同政府的关系,你能奈我何?我就是败类,我就是卖国,我就是汉奸,我就是走狗,你能奈我何?你们不是想让我象秦桧、汪精卫那样遗臭万年吗?我就能让你们象印地安人那样亡国灭种。我就是要让你们吃转基因,我就是要让你中华民族绝种,炎黄子孙绝种,中国人民绝种,你能奈我何?你能不吃吗?你敢不吃吗?不吃就是反基因,反基因就是反政府,反政府就是极端组织,随便给你们按个罪名就可以对你们这些屁民大开杀戒,暴力镇压,血腥屠杀。   

这些无良科学家会通过基因操作手段让本来很安全的非转基因作物毁灭,让你只能买他们的转基因作物种子,会不会对人体有害等,他们会考虑吗?如果会,这个世界上就不会出现三聚腈胺奶粉了。大家想想可怕吗?所以一定要坚决抵制,别指望这些无良科学家或无良官员会为你着想,他们眼中只有金钱,是没有国家的。因此只有靠我们自己。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shijian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欧洲金靴|教育之乱,祸起萧墙
  2. 日本女优横宫七海自杀身亡——畸形的社会还要逼死多少人?
  3. 司马南:公开丑化河南人民,是可忍孰不可忍!
  4. 以前那么“穷”,为什么大家还怀念从前?
  5. 《邓选》学习 (十一)发展速度
  6. 《邓选》学习 (十)
  7. 对菲律宾斗争的关键是,让它的挑衅得不偿失
  8. 影评:电影《熔炉》看资本主义特权
  9. 领导者没有战略眼光,谈啥雄心壮志?
  10. 大快人心,知名“电子宠物”在美落网
  1.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2.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3. 紫虬:从通钢、联想到华为,平等的颠覆与柳暗花明
  4.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5. 弘毅:警醒!​魏加宁言论已严重违背《宪法》和《党章》
  6. 这是一股妖风
  7. 李昌平:县乡村最大的问题是:官越来越多,员越来越少!
  8. 美国的这次出招,后果很严重
  9. 朝鲜领导落泪
  10.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3.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4.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5.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6.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7.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8.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9. 祁建平:拿出理论勇气来一次拨乱反正
  10.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 在蒙受冤屈的八年中,毛泽东遭受了三次打击
  2. 大快人心,知名“电子宠物”在美落网
  3. 铁穆臻|今年,真正的共产主义者,要理直气壮纪念毛泽东!
  4. 《邓选》学习 (十一)发展速度
  5.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6.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