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本位”与“腐败”
王志光
我将“官本位”与“腐败”放在一起来说,也许有人会认为这完全是一个牵强,因为它们之间不存在任何内联性。我说这绝不是一种“牵强”,而是二者间确有一个必然的联系。
表面看去,这“官本位”是一个态度上的问题,也可看做是一个“价值取向”问题;而“腐败”则是现实作为上问题。但在目前中国的一般人的境界里,二者必然具有其内在的逻辑一致性。这是因为:目前的中国依然是“官本位”的国度,在大多数的国民心里,“官”的地位还是被看得很重、很高的。我曾经留意过这样的情形:当你问某人“你的孩子将来一定会是一个非常有出息的孩子”时,对方的回答一般都是:“有什么出息啊!你看他的父母都没有混出个官的模样,孩子将来还能做什么官呀?”当人们谈到“望子成龙”的时候,这个“龙”依然还是一个“官”的代名词。
对“官位”的向往,对“官人”的崇敬,甚至对“官儿们”的顶礼膜拜,在当下的中国不能不说是一个庞大人群中的典型的“共有心理”现象。那么,国人中为什么依然存在一个巨大的抱有这个“官本位”不松手、不放手的群体呢?“做了官,才能扬名声、显父母;做了官,才能过上安逸的生活,才能富贵起来”。这就是国人中为什么依然存在一个巨大的抱有这个“官本位”不松手、不放手的群体的根本原因,它是生成“崇官”、“拜官”现象的现实依据。
我听说在南方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人们的这种“官本位”意识已经开始淡漠下来。但是,这样的一种意识尚未成为社会的主流意识。从每年报考国家公务人员的人数暴涨上便可见到一斑。那些苦苦“考研”的年轻人,其心态依然不是努力创造条件研究学问、做实学、献身科学事业,而是竞相专研官场,大都企求混出个“官人”的“模样”。当然,我这样去说,又并不是都“官”有什么根本性的成见,对官场持“一概而论”的偏见,只是因为人们对官、对官场确实存在一种不该有的态度,亦或是“为官是从”的“迷信”心理。
从为官心态上看,为官的心理不端正,为官者不是抱有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而仅仅是“扬名声、显父母”、“过安逸生活,求富贵”。你看,一旦这样的一些人挤进官场,那还能期盼他们什么呢?那他们还能尽心极力地努力做“公仆”吗?从近年来腐败分子年龄逐渐年轻化来看,笔者的这种判断就绝不是“无中生有”了!而是一个现实存在。
在这样的一种大背景下,因为“官本位”,一般人的奴性就不仅不能减消甚至会越发浓烈。一般民众因为对各级官吏的敬畏,所以就容易拜倒在官儿们的脚下,官说什么就是什么,管的一切言行就容易被接受,由此在一般民众心理“官”就是“权威”的象征,“官”就是“真理”的化身。如果这样的一种心态弥漫于官场、弥漫于社会各界,那这个社会还能净化吗?腐败这个“幽灵”就会时时、无处不在游荡!
我将“官本位”与“腐败”放在一起来说,正是出之于这样的一种思考。这种思考当然是针对目前国人的一般的“官本位”的心理而言的。当然,我这样地去说也不是我抱有对“官”本身有什么成见,只是说万不可有一种“官图腾”的心理,并希望具有这样的一种心理的人能尽快地从这种“官图腾”的阴影中走出,取之而来的应该是对知识、对创造的尊重,对善良的艺术家、科学家的崇敬和向往!并由此在社会的上上下下形成这样的一种健康心态。
( 2010年01月19日 草稿; 2010年02月24日 修订于心明斋)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