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从何来?
马望野
=============================
近来,卡奴,车奴,房奴,孩奴。。。。。。之声不绝于耳,它们的接踵而至,“奴”的在下头昏脑胀,于是不得不去搞清楚一个问题:“奴”从何来?
粗粗一想,这不仅是一个现实问题,而且是一个历史问题。
(甲)先从历史说起。
#查《说文解字》:奴,奴婢,皆古之罪人也。《周礼》曰:“其奴,男入于罪隶,妇入于舂藁。”从女,从又(臣铉等曰:又,手也,持事者也。乃都切。)[译]奴、婢都是古代有罪的人。奴兼男女;奴婢对言,男曰奴,女曰婢。《周礼·秋官·司厉》说:“其奴,男入于罪隶,妇入于舂藁。”即指男女罪人。会意字,以女、又表示被迫劳作的人。徐铉等说:“又就是手,表示劳作。”
(《说文解字》,喀什维吾尔文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
#查《辞源》:乃都切,平。模韵,泥。一,古罪人、罪人子女,或被掠卖剥夺人身自由的都称奴。(马注:下引《周礼·秋官·司厉》等,略)二,自己的谦称。《敦煌》变文中,男女尊卑,都自称为奴。自宋以后,多为妇女的自称。宋末杨太妃执政,仍自称为奴。见《宋史》四五一《陆秀夫传》。三,对人的鄙称。《晋书刘曜载记》:“(陈)安引军退(石)武曰:‘叛逆胡奴!要当生缚此奴,然后斩刘贡!’”水不流曰奴。见“雍奴”、 “卢奴”。
(《辞源》修订本,商务印书馆,1979年7月修订第一版)
#查老《辞海》:奴,纳吾切,音孥,虞韵。一,奴,婢,皆古之罪人也。见《说文》,参阅奴婢条。二,女子之谦称。《宋史·陆秀夫传》:“杨贵妃垂帘与群臣语犹自称奴。”
奴婢条:《三国志·魏志·毛玠传》:“汉律罪人妻子没为奴婢,黥面。”按罪人妻子为奴婢盖沿古制。(马注:下引《周礼·秋官·司厉》等,略)郑司农云:“今之为奴婢,古之罪人也。”参阅奴隶条。
奴隶条:失去自由,为人买卖役使,并受身份上不平等之待遇者。其制起源于部落时代,强大部落征服弱小部落时,恒俘其男女,没为奴隶,视为一种财产(我国古制,罪人妻子没为奴婢,亦为此制之一种变相)。中世纪时奴隶买卖盛行于欧洲诸国,非洲黑人尤受虐待。及后自由思想发达,主张奴隶解放论者日众,英国率先于1807年严令禁止,美国亦于1863年解放黑奴,迄今世界各文明国皆无准许奴隶制度者。
(《辞海》,中华书局1947年版)
#查《汉英双解新华字典》:奴,旧社会中受剥削阶级压迫、剥削、役使的没有自由的人。农奴,家奴。[奴隶]受奴隶主奴役而没有人身自由的人。[奴役]把人当做奴隶使用。[奴才]1,旧时婢仆对主人的自称。2,指甘心供人驱使,帮助作恶的坏人。
(《汉英双解新华字典》,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00年6月北京第1版)
#查《现代汉语词典》:1,旧社会中受压迫、剥削、役使的没有人身自由等政治权利的人。(和“主”相对):奴隶,农奴。2,青年女子自称(多见于早期白话)。3,像对待奴隶一样地蹂躏,使用:奴役。
[奴婢]男女奴仆。太监对皇帝、后妃等也自称奴婢。
[奴才]1,家奴;奴仆(明清两代宦官和清代满人、武将对皇帝自称;清代满人家庭奴仆对主人自称)。2,指甘心供人驱使,帮人作恶的人。
[奴隶]为奴隶主劳动而没有人身自由的人,常常被奴隶主任意买卖或杀害。
[奴隶主]占有奴隶和生产资料的人,是奴隶社会里的统治阶级。
[奴隶社会]一种社会形态,以奴隶主占有奴隶和生产资料为基础。奴隶社会的生产力比原始公社有所提高,手工业、农业和畜牧业。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都有了分工,奴隶主和奴隶形成两个对立阶级,奴隶主为了镇压奴隶的反抗建立了奴隶主专政的国家。
(《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商务印书馆,1996年修订第3版)
#查新《辞海》:奴:1,丧失自由、受人役使的人。如:家奴;农奴。陆游《岁暮感怀》诗:“富豪役千奴,贫老无寸帛。”2,古代妇女自称。《宋史·陆秀夫传》:“杨太妃垂帘,与群臣语,犹自称奴。”男子也或自称奴。计有功《唐诗纪事·昭宗》:“何处是英雄,迎奴归故宫。”
奴婢:古代称罪人的男女家属没入官中为奴者;后泛指丧失自由、被人奴役的男女。《三国志·魏志·毛玠传》:“汉律,罪人妻、子没为奴婢。”又太监亦以此自称。
奴才:1,明清时常称仆人为“奴才”。又清代旗籍文武官员,对皇帝自称奴才,也用于正式文件。是“阿哈”的汉译。今亦用以斥指甘心供人役使、帮助作恶的人。2,轻蔑的称呼,犹言无用之人,有只配为奴之意。《晋书·刘元海载记》:“颖不用吾言,逆自奔溃,真奴才也!”亦作“奴材”。《资治通鉴·唐代宗大历三年》“郭子仪禁无故军中走马,南阳夫人乳母之子犯禁,都虞候杖杀之。诸子泣诉于子仪,且言都虞候之横。子仪叱遣之。明日,以事语僚佐而叹息曰:‘子仪诸子皆奴材也。不赏父之都虞候,而惜母之乳母子,非奴材而何?’”
奴隶:奴隶社会的主要生产者。没有独立人格,没有任何自由和权利,被奴隶主当作“会说话的工具”和私有财产,任意买卖、屠杀。奴隶所生的子女仍为奴隶。努力终年累月在奴隶主监督、鞭苔下,甚至带着手铐脚镣为奴隶主进行劳动,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奴隶主对奴隶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不断引起奴隶的反抗和起义,严重地动摇了奴隶社会的基础。
奴隶主:奴隶社会的统治者。占有生产资料和奴隶,用最残暴的手段剥削和压迫奴隶,以满足其寄生生活。为了强迫奴隶劳动并镇压奴隶的反抗和起义,他们在人类历史上建立了第一个剥削阶级专政的机器即奴隶制国家。
奴隶劳动:奴隶在奴隶主强迫下的劳动。泛指在暴力胁迫下进行的劳动。大规模的奴隶劳动是奴隶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但奴隶在奴隶主的棍子和皮鞭下被迫劳动,生活极端困苦,对劳动毫无兴趣,经常破坏生产工具,劳动生产率很低。
奴隶社会:见“奴隶制度”。
奴隶制度:亦称“奴隶占有制度”。以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和生产者(奴隶)为基础的社会制度。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人剥削人的制度。在原始公社制度瓦解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和私有制的出现而产生,最早出现在古代东方各国(埃及、巴比伦、中国等),以希腊和罗马的古代奴隶制最为典型。奴隶社会基本的对立的阶级是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奴隶是奴隶主的私有财产,没有人身自由,是“会说话的工具”,可被出卖和任意屠杀,其主要来源是战俘和破产的小生产者。适应奴隶主阶级镇压奴隶反抗,维护其阶级统治的需要,就产生了奴隶主阶级专政的国家。奴隶社会大规模地利用奴隶劳动,使社会生产力比原始社会前进了一大步,社会文化也有了较大的发展。但在奴隶社会中,奴隶过着牛马般的生活。奴隶主对奴隶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使奴隶对生产毫无兴趣,而且不断破坏生产工具,成批逃亡,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到奴隶社会后期,奴隶制生产关系已越来越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有一种新的生产关系来代替它,于是出现了封建制生产关系的萌芽。奴隶制度在不断的奴隶起义中日趋崩溃,最后被新兴的地主阶级夺取了政权,奴隶制度为封建制度所代替。一般认为我国从夏代开始进入奴隶社会,到春秋战国之交过度到封建社会。
奴隶起义:奴隶阶级为反抗奴隶主阶级统治而爆发的武装斗争。是奴隶社会阶级斗争的主要形式。在奴隶主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下,不断激起奴隶的反抗,并形成规模愈来愈大的起义。在欧洲,罗马奴隶制国家曾多次爆发过规模巨大的奴隶起义,如斯巴达克领导的奴隶起义。
奴隶起义严重地动摇了奴隶制的经济基础和奴隶主阶级的政治统治,加速了奴隶制度的崩溃,推动了社会历史的发展。
(《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
#查《倒序现代汉语词典》
家奴:被封建主买去做奴隶的人,没有人身自由。
农奴;封建社会中隶属于农奴主或封建主的农业生产劳动者。在经济上受剥削没有人身自由和任何政治权利。
守财奴:有钱而非常吝啬的人(含讽刺意)。也说看财奴。
亡国奴:指祖国已经灭亡或部分国土被侵占,受侵略者奴役的人。
洋奴;崇洋媚外,甘心供外国人驱使的人
(乙)再看现实
至于当今流行的卡奴、车奴、房奴、孩奴。。。。。。等等,一时在手边的典籍中却还查不到具体的阐述和剖析,只好从人们目前平日所见所闻的生活常识中去估摸了。依照中文词语构成的惯例,大家对其内容似乎还是可以多少有所理解或破译的,大体上无非是指受制于某种东西或力量的人而已。
以所谓卡奴为例,好象就是在金融机构或商业单位,办理了各种用途的信用卡者。持有该卡的人,可以用卡消费,甚至透支。但是在此前或此后则必须交款和还款。如果超过约定的期限,那就要被追究,赔偿,惩罚。因而,许多的持卡者,为此就背上了债务,不能不经常为付款、还债而深感财政负担之沉重,有如成为信用卡之奴隶,遂自命为卡奴。以此类推,车奴,房奴,孩奴。。。。。。等等,就可以猜出其大概了。无非是借贷购车者,借贷买房子者,一致借贷生孩子者罢了。
平心而论,这种比喻,很形象地反映了上述种种人物在社会生活中的态势,处境。不过,要是将之与典籍中的奴的含义相比较,就在一定的程度上不见得很确切了。
其一,典籍中的奴隶,首要的一点是被动的,被迫的,是受到不可抗拒的武力、权力、财力。。。。。。所打压、制服、桎梏,而不能摆脱受剥削、受奴役、受镇压的景况,从而失去了自由、失去了权利、失去了人格,陷入了毫无自愿的、毫无选择的、毫无逃避的可能的状态之中。而卡奴、车奴、房奴、孩奴。。。。。。等等,却并非完全地如此这般。信用卡,您可以不办,有多少收入您就支出多少,量入为出嘛!谁让您借贷消费,分期付款啦?美国人挥霍无度的规矩、习俗,是可以随便照搬、任意乱学的吗?小轿车,您可以不买,为什么不可以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呢?为什么不可以骑自行车呢?低碳,绿色,何其时髦!为啥超出自己的支付能力而借贷购买在城市里跑得并不很快的小乌龟呢?房子,你也可以租用,不一定就马上购买。结婚,难道不能学学您父母那一辈子的人,两个铺盖卷搬到一起就入了洞房成了家?现在不是也已经时兴了裸婚一族么?中国人,甚至大多数亚洲人,前半辈子住的大半就是祖来的房子,结婚时能能买得起房子的人很少;多半是成家立业之后,攒足了钱才买房置地的。所以,基本是到老了,甚至是快死的时候,才住上自家的房子。不像美国人,临终的时候才还清房贷。他们房子是早住上了,可是债务也早背上了,一辈子就像一只蜗牛,让一间房屋压在身上缓慢爬行,活得有多累?活路得巴结,上司要巴结,不然一失业,交不起房贷,银行把房子一拍卖,连原来还了的贷款也有去无回,就甭再想生儿育女的事了。至于生孩子,要是不想做爸爸妈妈,不也可以当丁克一族么?这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嘛!如果想传宗接代,享天伦之乐,那么,您两口子就要下决心,努力承担起天赋的社会义务了,不能只贪图两个人的一时的欢乐,而置下一代人的终身的幸福于不顾。。。。。。从上述分析看来,卡奴、车奴、房奴、孩奴。。。。。。等等的出现,有许多时候,是出于当事者的自愿选择,他们并不想有所逃避。于是在他们自称为奴之际,不能不有着某种夸张的成分!是不能全把委屈诉之于他人和别处的。这是大实话,实话实说,哥儿们姐儿们听了别不高兴!您是不是应该扪心自问一下:是不是消费的胃口被吊的太高了?是不是个人的期望值被定的太大了?至于那是谁给您吊的?定的?那倒可以另说了。当大家都把理想、远景定格在个人得失、家庭利害上,焉能还有幸福感、成就感!这里不是咱说革命道理的地方,此时也不是咱说革命原则的时候,咱们就只说一句与本土时人无瓜葛的外国先哲留下的老话名言吧!连苏格拉底也讲过:“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你不快乐,您成奴了,和这有没有关系?
其二,如果仅仅从个人的角度,个人的意愿,个人的要求,个人的感觉来研究所谓的卡奴、车奴、房奴、孩奴,。。。。。。那恐怕也是不够全面的。现在无时无地的在强调个体的奴的身份,奴的处境,奴的氛围,奴的心情,。。。。。。和当前的社会的整体环境是否协调?似乎也是一个值得思索和斟酌的题目。人类历史上的奴隶制度所形成的是一个充满尖锐、剧烈的阶级对立、阶级斗争的社会。而我们现在的社会早已被宣称为和谐社会了。这个说法当然并不是没有依据的。最近,连上海的著名海派清口演员周立波在北京著名音乐指挥余隆举办的交响音乐会上也都说了:“什么叫‘和谐’?我研究透了!‘和’字是一个‘禾’加一个‘口’,就是人人有饭吃;‘谐’是一个‘言’加一个‘皆’,就是人人有话讲。所以,一个和谐的社会,就是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话讲,每个人自己做好自己,穷要穷得有腔调,富要富得有风度。”(见《北京晚报》2010/01/31)当然,现在我们还存在着城乡差别,工农差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这三大差别已经存在万千斯年,那不是三下五除二就可以消除与泯灭的。然而,比起杨白劳被迫以女顶债的那个时代,比起满清无端大搞文字狱的朝代,我们毕竟好象是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话讲了,而且在有些人看来,也的确是“穷得有腔调”,“富得有风度”了。虽然,早些时候,有人不断在指责平民百姓头上又出现了三座新的大山;近些年来,还有人经常在埋怨有门路走不起,有房子买不起,有学校上不起,有大病看不起,有火葬场也进不起。。。。。。(有的怪话说得更具体:什么“读不起,选个学校三万几;住不起,两万多元一平米;娶不起,没房没车谁跟你;病不起,药费让人脱层皮;生不起,剖腹一刀五千几;死不起,火化一回也一万几。”)但那都是街头巷尾的私房话、背地议论,算不上什么论述、政见,登不了大雅之堂。何况,好象也还引起了某些方面的一定程度的注意。据传,由于出现了平安保险集团董事长马明哲自立规矩给本尊支付6600万元人民币的年薪,石油化工集团总经理陈同海心安理得地每天应酬花消4万元的等等惹起公愤的荒唐事,国家有关部门已经表示,大企业的高管,年薪平均不高于60万元左右;即使是成为黑社会保护伞的重庆市司法局原党委书记、局长兼公安局原常务副局长的文强,彻底核查了他的身家也不过3094万元。可是,话又说回来,相对于60万元,一个男保安或一个女保姆的年薪也不过是其1/30。文强仅嫖资一项就是12万元,也相当于四、五个男保安或女保姆的年薪了。如果上述数字拿来和农民的收入作比较,那差距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这里仅以30多年前带头进行分田到户单干成为农村改革榜样的小岗村为例吧!最近,在下派干部沈浩同志担任了两届党委书记鞠躬尽瘁英年早逝之际,才使“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一朝越过温饱线,二十年跨不过富裕门”的小岗村从年人均纯收入2300元增加到6600元。60万元,就是小岗村近百个农民的年收入啊!12万元,也就是小岗村近20个农民的年收入啊!当然,这是极端的例子、特殊的个案,不好拿来当作典型去代表一般。然而,从上个世纪后二十年开始,多少岁月以来,公仆们被要求公开申报自己收入和财产的正义呼声和普世惯例,在我国始终的难以推进与实现,又使人民也难以不去怀疑他们的确富得并没有风度。相反,我们许许多多同胞却还是穷得很有腔调的。据被称为著名的社会学家陆学艺先生介绍,2000年之前中国社会阶层(引者注:请注意,是阶层,不是阶级!)结构已经出现了中产阶层崛起的趋势,而目前我国中产阶层的规模约为总人口的23%左右,我国的社会阶层结构正向通常人们所认为的现代化“橄榄形”阶层结构变动。(《北京晚报》2010/02/03)橄榄形,很好理解:两头小,中间大。笔者猜想,中间大了,有可能是上面那头掉下来的,也有可能是下面那头升上去的。如果不是上面那头掉下来的,而是下面那头升上去的,那当然是一件好事,脱贫的人多了嘛!但是,不知道这脱贫的标准是不是按联合国最近颁布的标准来核定?据说,按照这个新标准(人均日收入1·25美元),我们原来日渐减少的脱贫的人数,一下子就要急剧增加了。努力鼓吹出和制造成橄榄形的阶层结构,很好!但是,致力于减低贫困人口不是更值得提倡么?费心于研究社会阶层变动的有关人员和机构,例如陆学艺先生和他所在的单位,能不能让我们也具体地知道一下了解一下,在橄榄形阶层结构中,下面的那一头人口的数字和财产的状况,以及上面那一头人口的数字和财产的状况,何者比重更大一些?他们两者之间的差距究竟有多远?而另据南京市市长季建业同志所言:“说到富民的问题,其实我很清楚,60%的百姓口袋里达到每年公布的收入平均数,是‘被拉高’的。”又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目前电力、电信、金融、保险、烟草等行业职工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职工的2到3倍,加上工资外收入和职工福利待遇上的差异,实际上收入差距为5到10倍。在北京市人代会和政协会上,就有人提出:目前一线职工普遍感觉工作强度大、工资低。所以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公正地指出,需要降低资本在收入分配中的权重,增加工资在收入中的权重。(《北京晚报》23010/02/01)至于为什么在人们收入中资本权重会多于工资权重?这种偏心眼是从哪儿来的?打什么时候开始的?却没有人告诉我们。但是,不管怎么着吧,只要能把这种偏心眼改过来,各种“奴”是不是就会减少一些了呢?以至有可能达到“穷要穷得有腔调,富要富得有风度”的境界了呢?至少,也别让我们的社会,总会有那么多的哥儿们姐儿们,自怨自艾自惭形秽以奴自命、以奴自居吧!
(丙)其来有自?自在哪里?
从过去,到现在,都加以探讨之后,笔墨涂抹到这里,对于“奴” 从何来的问题,还是得不出直白的、明确的、抓住要害的、一语中的的答案和论定。它总应该是其来有自吧?可就是自在哪里呢?最后的话语,大概也只能落在人们收入分配“权重”的偏颇上了。如果答案和论定只能是这样,岂不是隔靴抓痒,隔岸观火,能算是什么真知灼见啊!这恐怕不能不责怪在下的才疏学浅了,而且是书生气太重。怪不得早就有人说了:百无一用是书生。信焉!
(2010/02/07)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