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西南地区遭遇了历史罕见大旱,最近的消息说,灾区百姓纷纷外出打工,记者从云南省劳动人事部门了解到,到目前为止,通过组织到外地打工的云南人已经有50万,而自己外出的务工人员,数目要多得多。一些地方的基层干部甚至哭劝村民外出打工 也劝农民出去打工。如报道说的文山州砚山县阿猛镇水塘村,“连吃的水都没有,哪来的水种庄稼。”几个月来,水塘村村支书李少中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帮助村民找水源,但在多次努力失败后,他失去了耐心,开始一家一户上门,劝村民外出打工,要不投靠亲戚渡过难关。“出去吧,难道在这里等着渴死吗?”李少中和村干部这样劝村民。
灾区百姓外出打工,或许现在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但想来想去总不是长远之计,因为这种情况外出打工不是富裕劳动力的外出,而是情非得已。何况今年灾了去打工,如果连续有灾害难道连年去打工?小部分地方遭灾还可以外出打工,要是大部分地方遭了灾就不好打工了。这不,国家防总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张志彤解析当前抗旱形势说,旱情仍呈发展趋势,北方地区旱情露头,东北、华北和西北部分地区饮水困难也比较突出,可能出现南北同旱的局面。真要出现这样的情况总不可能都外出打工。特别是,都外出打工了,抗旱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不是永远得不到解决了吗?
这个时候,让人不得不佩服当年的大寨人。1963年夏大寨大队遭遇特大洪水,房屋被冲毁,修了十几年的梯田毁于一旦。当时,山西省委决定从国库中调出一批救济粮和救济物资,从地方财政上再拨一部分救济款,扶持大寨大队。但陈永贵和大寨党支部却在此时作出了“三不要,三不少”的决定——不要国家救济粮,不要国家救济款,不要国家救济物资;当年社员口粮不少,社员收入不少,上交国家的统购粮不少。这一口号在山西省委和晋中地委很多干部看来是“勇气可嘉”,他们并不相信大寨农民能够实现这一目标。但“奇迹”发生了,1963年下半年,大寨大队的社员在陈永贵的带领下,抢修梯田,重建房屋,抢种庄稼,经过几个月的苦干,大寨在大灾之年夺得了大丰收。据统计,大寨在1963年的粮食产量非但没少,反而比上年增产,不仅社员的口粮充足,还能为国家上交余粮。现在看来,简直像是一个神话。如果现在有哪个农村书记能够做到这个水平,也完全可以去做个国务院副总理。设想一下,如果大寨当年没有组织起来,没有陈永贵这样的组织领导者,以后的大寨会是什么样子呢?今天遇到了灾害灾民也许同样要逃到外面去打工。
当然,现在的情况有些不同了,分田把农民分成了一盘散沙,集体经济形同虚设,个体农民大灾临头各自飞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毕竟不是长远之计,也不像个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样子。搞社会主义就离不开对人民群众的组织与引领。毛主席早就说过:“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他们可以组织起来,向一切可以发挥自己力量的地方和部门进军,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替自己创造日益增多的福利事业。”不组织人民群众,怎么能够形成集体的力量?怎么能够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对共产党人来说,在灾难来临的时候,是最好也最需要组织人民群众发挥自己力量的的时候,这种组织作用比捐钱送物更加重要,这样的工作才是长远之计。遗憾的是,现在的一些官员不去想也不敢想“他们可以组织起来”的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根本没有一个长远打算,万一遇上了更大的天灾人祸,会有什么力量可以依靠呢?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