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清“左翼-右翼;左派-右派;左倾-右倾;左愤-右愤;形左而实右-形右而实左;“左”-“右”;极左-极右”
第一节 概念分析
一、左翼-右翼;左派-右派
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在制宪议会上,第一等级教士和第二等级贵族的议员与处于第三等级的资产阶级、城市平民、工人和广大农民的议员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同年9月的制宪议会会议上,第一、二等级的议员大都坐在议会右边的席位上,而第三等级的议员占据了左边的席位。这个颇具戏剧性的历史场面本是偶然形成的,但反映到语言中,在词汇中便出现了左派与右派这一对政治概念。——引自“百度百科”的名词‘左派’。
笔者分析:右派议员是代表‘强势群体’的教士和贵族;左派议员是代表‘弱势群体’的资产阶级和平民。
左派议员和右派议员都能言善辩,都是人类社会的强者。他们在哲学观点上分歧严重:右派议员坚持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认为弱势群体永远是弱势群体,就像绵羊不会变成老虎;而左派议员坚持人定胜天,大爱无边;认为在某种条件下,弱势群体可以转化为强势群体,就像蚁群可以啃掉大象!
左翼=左派,右翼=右派。
建议同志们改用左翼-右翼。因为右派这个词沾染了过多历史遗留,容易引起某些不良情绪,这不利于左翼开展自己的工作,不利于形成统一战线。
二、左倾-右倾;左愤-右愤
毛泽东认为:凡是思想认识落后于形势(尤其包括提倡相对落后的伦理道德观念),甚至反对前进时,称为右倾;而思想认识超越客观形势,行动上盲目冒进,称之为左倾。——引自“”网站‘春天的惊雷’的文章《左派、右派;左倾、右倾;极左、极右》。
笔者分析:主席的定义非常明确,但是笔者的大脑欠发达,所以我宁愿简称左倾为‘热血’,右倾为‘冷血’。
左倾和右倾,都是形容强者的。
弱者即便认清了形势,也根本无法左右社会的前进或是倒退。这时如果非要跳出来大叫大嚷,应该就是所谓的左愤和右愤了。
左愤和右愤若想真为社会造福,应该多做一些脚踏实地的工作,向左翼强者或者右翼强者转变。如果持续‘愤’个不停,必将越界,为法律或伦理所不容。
左愤和右愤可以叫做‘潜在的强者’吧。
三、形左而实右-形右而实左;“左”-“右”
“……在50多天里,从中央到地方的某些领导同志,却反其道而行之,站在反动的资产阶级立场上,实行资产阶级专政,将无产阶级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运动打下去,颠倒是非,混淆黑白,围剿革命派,压制不同意见,实行白色恐怖,自以为得意,长资产阶级的威风,灭无产阶级的志气,又何其毒也!联系到1962年的右倾和1964年的形‘左’实右的错误倾向,岂不是可以发人深省的吗?”——引自毛泽东同志“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
笔者分析:形‘左’而实右,这个左应该是表示左翼,右是表示右翼;给“左”加上引号,应该表示左翼身份。形‘左’而实右,就是说外表上看起来是左翼强者,实际上却履行着右翼的观点。
其实,形左而实右,不加引号,我们也能明白主席的意思。加上引号,感觉与整体含义重复了。就好像说这是笔者的‘一点浅见’,这个‘一点’与‘浅’字也是重复了。
中国共产党取得国家政权之后,作为左翼强者来统治国家,该如何创造条件,使弱势群体向强势群体转化呢?之前没有哪一个国家是左翼强者统治,并且长盛不衰的。之前可以参考的对象只有苏联,但是苏联的试验进程太短了,可以说中国是与苏联同步开展这项伟大试验的。
中国几千年的右翼强者统治理念,已经深深植入中国人的心灵。虽经毛泽东同志引导中国人民对“孔圣人”的思想进行揭批,但是右翼强者能够统治几千年,必定有其打动人心的地方。而弱势群体向强势群体的逐渐转化,直至达到一个新的自然平衡的状态,也可能会是一个相对漫长的历史过程。所以出现“形左而实右”不足为奇。
形右而实左,网络上有这个概念。虽然没有权威人物做出定义,但是我们可以找到它所代表的人物或其思想。
在英国时,“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就是一个。欧文从弱势群体中脱颖而出,作为高级经理为资本家赚取了大量利润,所以他是右翼强者。欧文通过改善劳工的生活,激励劳工的斗志,来实现这一目的。所以欧文是拥有右翼身份的左翼观点持有者。
“形右而实左”的人可以继续保持右翼身份,也可以向左翼转化。后来欧文到了美国,买了大片的土地,进行社会主义试验,就变成彻底的左翼了。(谈到这里,笔者觉得欧文其实是一个“科学社会主义”者,至于通常所说的“科学社会主义”,笔者觉得似乎应该叫做“革命社会主义”。题外之话,恕不赘述。)
左加上引号,应该是从主席这张大字报来的吧?右加上引号,网络上没有查到。不如两个都不要单独用于政治概念了吧?容易引起混乱。就让它们保持日常生活的本义吧。
四、极左-极右
所谓极左,就是把左派的思路推向极端,突破“自由的底限”。为获得无差别的公正,而取消绝大部分的自由,为取消绝大部分的自由,必须建立一个无比强大的国家机器,将人民的一切活动处于国家的控制之下。所谓极右,如果把右派的思路推向极端,突破“平等的底限”。把反对国家限制强者推演成要强者控制国家欺凌弱者,宣称“国家就是为强者存在的”(斯托雷平),实行寡头专政,取消对弱者的一切保护,一切自由。——引自“百度百科”的名词‘极左’,这是秦晖老师的观点。
笔者分析:极右比较容易理解,极端的右翼观点,就是法西斯。几千年右翼强者统治的历史,出现极右很正常。秦晖老师的说法其实不太严谨,因为取消对弱者的一切保护,一切自由,只可能意味着彻底消灭弱者,比如德国法西斯对犹太人的种族灭绝政策才是“极右”,成吉思汗的屠城政策也是“极右”。而德国法西斯对于诸如法国之类的国家,还是采取了一定的怀柔政策。斯托雷平只是残酷镇压敢于反抗的弱者,而不是要消灭所有弱者,这都应该算是“过右”。
极左就太难理解了,再次重复笔者之前的观点,几千年来,没有左翼强者统治的历史可供共产党人参考。按照笔者的逻辑,极端的左翼观点可能是群众万能论。弱势群体向强势群体的转化是需要一定条件的,阳光、雨露、土壤、空气,缺一不可。如果真是给点阳光就灿烂,那也就不会有右翼政权的长久存在了。
根据以上判断,笔者无法理解秦晖老师所说的“极右与右派的距离很远,离极左却是咫尺之遥。极左与极右有相同的“根”。”
极右与右翼的距离其实很近。医院里面因为钱不够就“见死不救”,离法西斯就只有咫尺之遥了。法西斯是积极的害人,见死不救是消极的害人!
山西历次的矿难,那些责任官员大抵也是在消极的杀害弱势群体。
第二节 笔者的拓展分析
一、左翼强者中的左倾错误-左翼强者中的右倾错误-左翼强者中的右翼(形左而实右)
1949年以前,中国共产党有明确的对手,在外界压力下,内部自然容易团结。
建国之后,中国共产党开始进行左翼强者统治国家的史无前例的伟大试验。这时外在的对手对大陆的影响极度降低,甚至谁是对手也不再那么明晰了,伟大的苏邻竟然“修”了,万恶的美帝竟然“来”了。(参考《别了,司徒雷登》)
在试验中遇到诸多纷繁复杂的问题,在当时的社会物质经济条件下,在当时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下,在地区语言文字差异的现实状况下,怎么可能让人民群众看清是非。即便是党的高级干部恐怕也容易陷入混乱。
共产党“立党为民”,应该也是“执政为民”。民就是弱势群体。
真正促进弱势群体向强势群体转化的,就是左翼。
思想认识落后于形势,安于现状,没有把这种转化措施落到实处的,就是左翼强者中的右倾错误。持续不纠正的话,就会演变成左翼强者中的右翼(形左而实右)。如果退党,就彻底变成右翼了。
思想认识超前于形势,冒险突进,希望迅速看到转化效果的,就是左翼强者中的左倾错误。持续不纠正的话,如果是领袖,可能会失去其他左翼同志的支持;如果是干部,可能会失去弱势群体的支持。
二、坚守左翼的理念
弱势群体是共产党的“根”。
弱势群体是拥有无限潜能的,但这种潜能却需要有很多未知的条件来激发。
左翼党员,都应该是人群中的强者。左翼党员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在这场史无前例的伟大试验中,发现强弱转换的客观规律,开拓和完善由弱变强的原则和手段。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右翼的竞争观点,也可以强化弱势群体,但是左翼一定要剔除其恶性竞争的糟粕。比如中国的“毒牛奶”,比如资本主义的“金融危机”。
右翼主要是不会主动去帮助弱势群体,这是右翼的特征。在现实的感化下,某些右翼会向左翼靠拢。右翼的这种左倾,站在左翼的立场看,负负得正,就应该说是右翼的左倾进步倾向。
左翼应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向一切压制弱势群体的行为和观念作斗争。
希望“杨元元”不再沉默地逝去,希望“郑民生”不再压抑地疯狂。
(本文结束) 理悦人 2010年3月26日 于办公室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