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应该高度注意这一哲学问题
都应该高度注意这一哲学问题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两个观点是:一个是客观决定主观,主观反作用于客观;一个是内因是变化的根据,是引起事物变化的第一位原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是引起事物变化的第二位原因。本来这两个观点都是十分正确的。但是由于各有侧重点,如果我们不能正确把握其侧重点,就会造成推理上错误,从而造成理论上的误导,给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造成损失甚至极大损失。所以我们必须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将从客观与主观的关系、外因与内因的关系提出问题,对此进行分析,解决共产党为什么越来越腐败,苏联、东欧一切国家的共产党为什么都失去民心,纷纷丢掉政权的根本原因,以求从根本上解决共产党如何能长远执政问题。
一、从客观与主观的关系、外因与内因的关系提出问题。
(一)、客观与主观的关系。
对于客观与主观的关系,一切真正的唯物主义者是没有疑义的,客观决定主观,主观反作用于客观,是一切马克思主义者都必须承认和接受的真理。这与物质决定精神、存在决定意识,精神反作用于物质、意识反作用于存在是一脉相承的。对此毛主席有过专门论述:“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是人头脑里自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科学实验三大革命中来。”马恩列斯对此都有明确论述,在此不再赘述。
但是,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看是否也正确呢?因为既然客观决定主观,那么首先“主观”必须具有形成“主观”的性质,如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产生好感,这就是所谓的“主观”。之所以会产生好感,当然是|“另一个人”的行为所致,但同时这个人必须具有产生好感的性质,否则,任何的好感都不会产生。石头无论如何与人接触,也无论人对石头表现出多么喜爱,石头绝对不会产生什么好感来,因为它没有这种性质。所以引起事物产生某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事物本身具有的性质,没有其性质,任何的变化都不会产生。这也就是内因是变化的根据,而外因只是变化的条件的原因。
“主观”是人这一事物所具有的性质,人的主观就是指人的思想、精神、意识等。人的主观是怎样形成的呢?人的大脑具有思维功能,是思维器官。客观外界事物通过人的眼、耳、鼻、舌、身与之接触,将所接触的信息反映给大脑,大脑经过思维加工而形成人的意识、思想、精神等。人的大脑及其思维功能和人的眼、耳、鼻、舌、身及其功能,都是人这一事物具有的性质。人的眼、耳、鼻、舌、身在大脑思维与客观外界之间起着传输作用,即人的眼、耳、鼻、舌、身将与客观外界接触的信息传输给大脑,大脑经过思维加工形成“主观”;同时大脑的思维形成的主观,又通过人的眼、耳、鼻、舌、身主动接触客观外界事物,来增加主观的内容。当然,没有人的眼、耳、鼻、舌、身将客观外界接触的信息传输给大脑,任何的主观都无法形成;同时没有客观外界事物,人的眼、耳、鼻、舌、身就无信息传输给大脑,主观也无法形成。但最关键的是人的大脑具有思维的性质,无此性质,任何的主观更是绝对无法形成!人的大脑的思维和所形成的主观,在人这一事物具有的所有性质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因为认识客观外界事物,离不开人的大脑,改造客观外界事物,更离不开人的大脑的认识,人的眼耳鼻舌身都必须听从大脑的指挥。我们说人的变化,实际就是人的主观的变化。说人这一事物的性质,实际就是说人的主观。所以,说人这一事物具有的性质,
就是说人的主观;人的主观就是指人这一事物具有的性质。
人的主观就是人这一事物的内因,所以从事物的内因与外因角度说,决定人的主观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人这一事物具有的性质,而不是客观外界事物。为了证明人的主观就是人这一事物的内因以及内因与外因的关系,下面举一个例子。记得我在初中时(文革时)学过一篇课文叫《东风是怎样吹进门窗的》,是说一位老工人过去在旧社会受苦受难,解放后有了权力,生活好了,就忘记了过去的苦,思想起了变化,不想继续革命,要停下来为自己服务,经营自己的安乐窝。党组织为了教育他,先对他也即内因进行分析,认为他过去苦大仇深,存在较好的能教育过来的基础,即教育好的内因,这就像是自己能够主动打开的窗子。于是党组织和人民群众对他进行忆苦思甜教育,使其由过去生活的苦,体会到今天生活的甜。教育他如不能继续革命,停下来为自己服务,经营自己的安乐窝,将导致人民也包括自己重吃二茬苦,再遭二茬罪。党组织和人民群众对他进行的批评教育就好比是吹进窗子的东风。经过党组织和群众的批评教育,终于使其深刻认识了自己的错误,重新回到毛主席继续革命路线上来。最后课文形象的总结说:“东风在强,窗子不开,也吹不进来”。意思是说,“东风”要吹进来,窗子必须自己打开;窗子不开,“东风”就不可能吹进来。这个事例就是哲学里说的事物的内因与外因的关系。老工人在其转变过程中,“内因”起到了决定一切的第一位的作用,而党组织和群众的批评教育则是外因,起到了第二位的作用。
这个事例十分明确的指出人这一事物的内因,就是人的主观,既然老工人的主观就是老工人这一事物的内因。既然人这一事物的内因,就是人的主观,那么促使老工人这一事物发生变化的外因就理所当然的就是客观了。反过来说,人的主观就是事物的内因,那么客观也就是外因。由此分析,我们就十分明显的发现这样的问题,既然我们承认客观决定主观,主观反作用于客观,又承认内因是变化的根据,是事物变化的第一位的原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是事物变化的第二位的原因。既然主观就是内因,客观就是外因,那么不就是说,既可以说客观决定主观,主观反作用于客观,也可以说主观(因为人的主观就是人这一事物的内因)是变化的根据,是事物变化的第一位的原因吗?而客观是事物变化的条件,是事物变化的第二位的原因吗?同样道理,既然内因就是主观(人的主观就是人这一事物的内因,虽然是特殊的内因,但毕竟是内因),外因就是客观,那么不也是既可以说内因是变化的根据,是事物变化的第一位的原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是事物变化的第二位的原因,也可以说外因决定内因,内因反作用于外因吗?这样看来,这两个观点不是十分矛盾吗?
(二)、外因与内因的关系。
上文我们已经分析出两个观点相互矛盾,为了更能看出这一点,我们再从辩证唯物主义对外因与内因关系的论述中分析其两个观点的矛盾。关于外因与内因的关系,毛主席在其著名哲学著作《矛盾论》一文中有一段著名论述:“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鸡蛋因得适当温度而变化为鸡子,但温度不能使石头变为鸡子,因为二者的根据是不同的。”毛主席接着十分清楚的告诉我们:“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任何事物内部都有这种矛盾性,因此引起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事物内部的这种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一事物和他事物的互相联系和互相影响则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之所以鸡蛋在一定的温度下能变成小鸡,而石头则无论温度多么适合也不会变成小鸡,就在于鸡蛋本身具有变成小鸡的性质或矛盾性,而石头本身则不具有变成小鸡的性质或矛盾性。这里毛主席十分明确的告诉我们,事物的内因无论发生何种变化,其本身必须具有“发生一定变化的性质”,否则任何的变化都不会发生。这就是毛主席认为事物的“内因”是事物发生变化的第一位原因的根本所在,也是十分正确的。
但是,我们发现,在事物的内因具有发生一定变化的性质后,起决定作用的则是外因。如鸡蛋具有变成小鸡的性质或矛盾性后,起决定作用的是一定的温度这个条件。也就是当鸡蛋具有变成小鸡的性质后,鸡蛋本身说了不算,不是你想变成小鸡就变成小鸡,想不变就不变,而是一定的温度说了算。只要温度合适,鸡蛋就一定能变成小鸡,而温度不合适,就很难变成或根本变不成小鸡。而从另一角度说,只要温度合适,鸡蛋就会积极向变成小鸡的方向发展;而温度不合适,其就会消极的发展或根本抗拒其发展方向。再举例说,草具有生长的性质,但是它能否生长出来,决定的因素也是外因——温度。在北方的冬天草绝对生长不出来,而春天到了,又必然生长出来。而且温度越合适生长得越快,反之就会生长得缓慢,甚至停止不长。再如我们知道,下生的孩子只要具备语言功能即性质,但是说什么话,其本身决定不了,决定的则是外因。如把他放在美国,就一定说美国话,放在中国,就一定说中国话。而且也是外因越合适,其学习得越快,反之则慢,甚至学不好。如果将刚下生的孩子放到与人世隔绝到地方,一定什么语言也学不会。
拿前面《东风是怎样吹进门窗的》一文所举的事例来说也是如此。只要事物内因具有某种变化的性质后,决定的是条件、外因。就“窗子”而言,一般的说,都具有打开的性质。只要具有打开的性质,使其打开的条件、外因具备了,就一定能被打开的。从风的角度说,小风吹不开“窗子”,但大风就能吹开,如果是台风,不用说是“窗子”,就是房的盖子也能掀翻,何况是“窗子”呢?从人的角度说,“窗子”是人的主观或内因,即使里边的人将窗子钉死,只要外面人多、工具全,是一定能将窗子打开的。别说是“窗子”,就是坚固的碉堡,有足够的炸药等,也一定能将碉堡炸开的。从那个老工人来说,由于其过去苦大仇深,这一内因为其较快改变思想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根据”,也就是这样的“内因”,不用非太大力气和办法就能很快的将其教育过来。如果其过去不是苦大仇深,而是荣华富贵,那么能不能将其教育过来呢?能够,但是时间要长,所费力气要大。别说是过去是荣华富贵者,就是我们所说的“顽固不化者”也绝对不是“不化”的,只是时间有限,方法尚需斟酌罢了。也就是只要时间够用,方法得当,“在顽固不化者”也一定会发生变化。毛主席虽然说,错误路线头子,改也难,如王明、张国焘等,我们说,所以如此,是时间不够和方法尚需斟酌问题。我们知道解放后,那么多妓女被改造成社会主义新人,日本战犯刚被捕时,都极其顽固,但是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不断教育下,后来都不顽固了,思想都发生了变化,有的最后痛哭流涕,下跪向中国人民谢罪。这都说明人都有变化的性质,只要一定的条件、外因具备了,任何人都一定会发生变化的。
别说任何人在一定的条件外因下都一定会发生变化,就是任何人的内因具有的性质也都是一定条件、外因下产生的。老工人过去的苦大仇深不是一定条件、外因下形成的吗?就是顽固不化者,不也是一定条件下产生的吗?毛主席与蒋介石,除了他们与生俱来的天分外,前者那么善良,全心全意为人们服务,后者却那么丑恶,全心全意为自己服务,是天生的吗?难道不是后天一定的条件、外因下形成的吗?
鸡蛋变小鸡、草生长、孩子学习语言、那个老工人的变化等,都明显的体现出在其具有的性质前提下,是外因决定内因,同时内因对外因具有反作用。即外因越适合内因,越能促使内因的发展,反之则抑制其发展。
我们知道,客观决定主观,也是主观具有形成“主观”的性质前提下的决定,而我们说鸡蛋变小鸡、草生长、孩子学习语言、那么老工人的变化等也是在其具有其性质前提下的决定。所以,说外因决定内因,内因反作用于外因,与客观决定主观,主观反作用于客观是同一道理。既然如此,说外因与内因的关系是外因决定内因,内因反作用于外因,不也完全符合客观实际吗?
通过上面我们对客观与主观的关系和外因与内内的关系的分析,我们明显的发现:在事物内因具有其性质前提下,是外因决定内因,内因对外因具有反作用;也即是客观决定主观,主观对客观具有反作用。而从事物引起变化的根本原因角度说,则是内因是变化的根据,是引起事物变化的第一位的原因;而外因则是引起变化的条件,是引起事物变化的第二位的原因。
问题就在于我们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什么情况下应该运用前者的观点,什么情况下应该运用后者观点。如果在我们应该运用前者的观点时,却运用了后者的观点,应该运用后者观点时却运用了前者的观点,不是一定会造成分析问题的极大混乱吗?同时不是必然给我们解决问题造成损失或极大损失吗?实际我们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在很随意的运用这两个哲学观点——前一观点对我们分析问题有用,就用前一观点,后一观点对我们有用,就用后一观点(不清楚什么时候必须用前一观点,什么时候必须用后一观点),给我们分析问题造成极大混乱,也给我们解决问题造成极大损失。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腐败愈演愈烈?为什么苏联、东欧一切社会主义国家都垮台,其共产党都丧失了民心,从而失去了政权?从理论上说都与没有弄清这两个观点,从而造成分析上的混乱有着极大关系。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