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心变公心的必由之路
一、人的思想根本上有什么决定。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人的思想根本上由什么决定?毛主席在《实践论》一文中说得十分明白:“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 列宁在其选集第二卷“马克思的学说”部分第587页说:“······其所以有各种矛盾的意向,是因为每个社会所分成的各阶级的生活状况和生活条件不同。”这两段文字都在说明一个问题,说明一个意思: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阶级地位决定思想和行动,阶级地位就是经济地位,就是获得物质利益的方式与多少的地位,一句话,利益决定思想和行动。毛主席著作的第一篇就是《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一文,此篇文章的地位极其重要,是毛泽东思想的基石,其一切别的思想都必须符合这个基石,绝对不能违背,更是判别一切是否对错的参照物或标准。该文就是着重阐述阶级斗争根本原因的学说,是阶级地位决定思想的学说。
毛主席该文首先提出革命的敌人与朋友问题,接着“我们要分辨真正的敌友,不可不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经济地位及其对于革命的态度,作一个大概的分析。”这里毛主席分明指出经济地位决定革命态度,即决定其思想和行动。毛主席通过对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中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半无产阶级、无产阶级等六个阶级的经济地位及其对于革命的态度都是怎样的呢?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完全是国际资产阶级的附庸。其生存和发展,是依附于帝国主义的。特别是是大地主阶级和大买办阶级,他们始终站在帝国主义一边,是极端的反动派。中产阶级主要指民族资产阶级,他们对于中国革命具有矛盾的态度,在遭受外资打击、军阀压迫感觉痛苦时,需要革命。赞成反帝国主义反军阀的革命运动;但是当着革命在国内有本国 无产阶级的勇猛参加,在国外有国际无产阶级的积极援助,对于其欲达到大资产阶级地位的阶级发展感觉到威胁时,我们有怀疑革命。其政治主张为实现民族资产阶级一阶级统治的国家。小资产阶级包括自耕农、手工业主、小知识阶层学生界、中小学教员、小员司、小事务员、小律师、小商人等。这一个阶级,在人数上、阶级性上,都值得大大注意。这个小资产阶级内的各阶级虽然同处在小资产阶级地位,但有三个不同的部分。第一部分是每年有余钱剩米的,虽不想发大财,却总想爬上中产阶级地位。因为他们的经济地位和中产阶级颇接近,故对于中产阶级的宣传颇相信,对于革命取怀疑的态度。这一部分人在小资产阶级中占少数,是小资产阶级的右翼。第二部分人比较第一部分人大不相同,他们总想发财,但是总是发不了。而且因为近年以来帝国主义、军阀、封建地主、买办大资产阶级的压迫和剥削,感觉生活大不如前。他们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只是怀疑其未必成功,不敢贸然参加,取了中立的态度,但是绝不反对革命。这一部分人数甚多,大概占小资产阶级的一半。第三部分是生活下降的。他们的生活逐年下降,负债渐多,渐次过着凄凉的日子,“瞻念前程,不寒而栗”。其革命积极性比前两种人都高,是小资产阶级的左翼。半无产阶级包括:一是绝大部分半自耕农,二是贫农,三是小手工业者,四是店员,五是小贩。绝大部分半自耕农和贫农是农村中一个数量极大的群众。所谓农民问题,主要就是他们的问题。半自耕农、贫农和小工业者所经营的,都是更细小的小生产的经济。绝大部分半自耕农和贫农虽同属半无产阶级,但其经济状况仍有上、中、下三个细别。半自耕农,其生活苦于自耕农,但是优于贫农,因为贫农无土地。故半自耕农的革命性优于自耕农而不及贫农。贫农是农村的佃农,其经济地位又分两部分。一部分贫农有比较充足的农具和相当数量的资金。故生活苦于半自耕农,然较另一部分贫农为优。另一部分贫农,则既无生活充足的农具,有无资金。他们是农民中极艰苦者,极易接受革命宣传。小手工业者所以成为半无产阶级,其地位与农村中的贫农相当。店员是商店雇员,其地位和贫农及小手工业者不相上下,对于革命宣传极易接受。小贩其地位和贫农不相上下,其革命要求也与贫农相同。无产阶级特别能战斗的原因有两点:一是经济地位低下,他们失去了生产手段,剩下两手,绝了发财的望,又受着帝国主义、军阀、资产阶级的极残酷的待遇。二是无论那种人都不如他们集中。
综上对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不难看出:一切人的思想、立场、观点,对待革命的态度,都与他们的经济地位,他们的生活情况紧密联系的。利益决定态度,利益决定一切。一切的阶级斗争根本上都是利益的斗争。我们设想一下,如果大地主阶级和大买办阶级处变成贫农阶级、工人阶级地位,其还坚决反对革命吗?反之贫农阶级、工人阶级变成大地主阶级和大买办阶级地位,其还能坚决革命吗?
有人说毛主席的《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只能适合当时的情况,今天的情况与当年根本不同了,所以在用阶级分析看问题已经过时了,没有用了。真的如此吗?先看看我们中间、周围之间、亲友之间、邻里之间、单位之间、国与国之间的矛盾、纷争,根本上都在围绕什么进行,哪一样能与利益无关呢?离开利益,还会有什么矛盾与纷争吗?再看看夺取政权后的各国共产党,哪一个还受人民欢迎?苏联、东欧、中国共产党,还有多少人民欢迎?为什么?因为他们不为人民服务,而为自己服务了。为人民服务,就是利益给与人民,人民必然欢迎。人民不欢迎的原因是他们为自己服务了。你为自己服务,人民得不到利益,人民怎么会欢迎呢?现在的中国,人民越来越怀念毛主席,为什么?因为人民看到,毛主席是真为人民服务,人民生活幸福;现在的共产党是为自己服务,在剥削压迫人民。人民怀念毛主席是因为利益,现在人民反对共产党,是因为人民获得利益少,成为社会底层人群。看看无论是赞成,还是反对,哪一样与利益不是紧密联系的呢?既然今天人人都是为了利益,都是为了利益而矛盾、纷争,请问怎么能说毛主席的阶级分析看问题已经过时了,没有用了。
还有人反对经济地位,即利益决定思想的观点,例子是毛主席出身富农,但是却不站在富农立场,而是坚决站在工农立场,怎么是利益决定思想呢?这些人完全不懂特殊问题与普通矛盾的区别,个别与一般的区别,妄图用特殊代替普通、个别代替一般。认为特殊人、个别人能够做到的,普通人、一般人也能做到,这完全是以偏概全的做法,是极端错误的。他们认为毛主席这个地主出身的人的思想、立场能够站在工农立场,绝大多数地主出身的人也能够这样;认为极个别人工农出身的人,思想、立场完全站在剥削阶级立场,就认为绝大都数工农出身的人的思想、立场也会站到剥削阶级的立场,妄图彻底否定毛主席的经济地位决定思想和立场的观点。他们不懂得普遍、一般问题,用普遍、一般的方法对待,特殊、个别问题用特殊、个别的方法对待。关于普遍与特殊、一般与个别的处理方法,毛主席给出了明确的处理方法。关于阶级地位决定思想的问题,毛主席说:“有成分论,不唯成分论”。
所谓有成分论是基础,是普遍、一般都存在的问题,也就是一般、普遍的情况,必须以阶级地位决定思想的规律对待。但是这不能以此对待一切人。对于特殊、个别的人要特殊、个别对待。比如统治阶级出身的人,如果其言行表现,完全是站在工农立场、利益一边——通过一段时间考察,能够证明这一点。这样的人就不能用成分论对待,要从其政治表现如何来对待。同样道理,个别人工农出身的人,其言行完全不是工农思想和立场,而是坚决站在统治阶级立场。这样的人,虽然工农出身,绝对不能因此而认为其是工农思想和立场。
既然只有极少数人的思想不受阶级地位决定,不受利益决定,而绝大多数人的思想,有绝对是阶级地位决定。那么我们考虑问题、解决问题,是从绝大多数人出发,还是从极少数人出发呢?一切事情要办好,根本上不是靠极少数人,而是绝大多数人。既然如此,我们必须从绝大多数人的实际情况出发,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依照极少数人的实际情况寻找解决办法。或者说极个别、极特殊的人用教育,提高思想觉悟,转变思想,绝大多数人必须用利益来解决问题。
一说到用利益决定人的思想问题,又会有人说,用物质刺激只能使人越来越自私,绝对不会越来越为公。这些人更不知道人的私心是人具有这个性质基础上的一定条件下的产物,也就是没有一定的条件,人不会表现出私心来。比如在人类社会初期的原始社会,人的思想就没有表现出私心来。因为当时生产力极端低下,没有剩余产品,别人无法占有。当生产力提高,有了剩余产品后,使一些人能够占有其剩余产品,于是私心表现出来了。既然私心是一定条件下的产物,那么有了一定条件,私心就应该向公心转变。什么条件能使私心向公心转变呢?或者用物质利益能否使人由私心向公心转变,最后完全变成公心呢?
二、使私心变公心根本上必须依靠真正公有制的生产关系。1、要消灭人们之间利益上的矛盾,必须实现全社会利益的一致性。上述分析,我们分明看到,阶级斗争就是物质利益的斗争,是利益不同或不一致导致的斗争。私有制导致人与人之间利益不同,于是产生斗争,导致利益完全相反,于是出现尖锐激烈、甚至你死我活的斗争。概括起来说是私有制发展私产阶级,私产阶级发展私心,私心是万恶之源,是产生一切人为矛盾的根源。所以要消灭私心,必须消灭私有制,只有消灭私有制才能消灭私产阶级,也才能消灭私心。所以要从根本上消灭人与人之间的利益斗争,阶层与阶层利益不同的阶级斗争,必须实现利益的一致性,即必须实行公有制,实现大家、全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共同占有财富,形成一个阶级——公产阶级,才能会从根本上消灭利益的斗争,才能从根本上消灭私心,才能从根本上消灭阶级斗争!所以唯有公有制才能发展公产阶级,唯有公产阶级才能发展公心,才能彻底消灭人与人之间的一切矛盾和斗争。
2、公有制必须实行真正公有制的生产关系。什么是真正公有制的生产关系呢?必须将人民的利益与公有制——集体国营紧密联系起来,必须做到越维护集体、国营利益,越获得更多利益;越为集体、国营做贡献,越多给与利益,反之就少给与,甚至不给与。同时集体、国营必须成立关心人民生活委员会和解决人民矛盾委员会,越来越好的解决人民的各种困难和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矛盾,以便人民更加亲近集体、国营。公有制还必须展开竞争,使每一个人时时处于力争上游的状态,使每一个人尽力去从事自己最愿意从事的工作。
3、公有制财富分配问题。公有制的财富是大家的,是属于全社会全体人民的,所以公有制财富必须大家、全社会共同享受。根本办法就是不断的逐步的实行各种免费。第一步大约用30年免费住房、医疗、上学;第二步大约30年,免费养老育幼;第三步大约30年,免费一切婚姻用品;第四步大约30年,根据每一个人的工作需要,实现生活用品的全部免费,即实现按需分配。大家想一想,公有制财富用于逐步的、不断的、逐步的实行各种免费,大约用120年——150年,能否实现按需分配呢?从道理上说,一定能够做到,一定能够实现吧!
4、私心变公心问题。随着逐步的、不断的各种免费的实现,会出现什么景象呢? (1)、第一步实现免费住房、医疗、上学,必然减轻人们生活压力,从根本上精神会轻松起来,而必然感谢公有制社会。(2)、第二步实现养老育幼。都是有老有幼的家庭,老人由集体或国营出人精心照料——办法是越是善待老人,越能够分配好的、自己愿意从事的工作,由实际工作纪实和老人评价为准,老人必然得到越来越好的精心照料,省去对老人的照料和担忧。幼儿也由集体、国营出人照看,也是照看的越好越能分配好的、自己最愿意从事的工作,其也必然会越来越精心照看幼儿,又省去对孩子的照看时间和忧心。这集体、国营养老育幼问题的解决,更会减轻更多负担,从而感到愈加精神愉快、生活幸福,而更加感谢、拥护公有制。同时老人由集体、国营抚养,越来越不需要子女了。这样老人与子女的特有的感情必然会淡漠,而会越来越感谢集体、国营,与集体、国营越来越亲密,也必然会越来越拥护公有制。对于孩子来说,从幼儿到上学的全部过程,完全由集体、国营负责,根本上与家庭脱离特殊的亲情关系,所以对父母的特殊亲密感情也会越来越淡化,又由于父母的一切越来越由集体、国营负责,根本上不需要孩子的照顾或帮助,也必然与孩子的特殊亲情关系也会越来越淡化。这样使父母会越来越与集体、国营紧密联系,越来越感谢、拥护公有制。而孩子由于完全由社会教育,教育的内容一个极其重要方面与教育一切人一样,即公心与私心辩证关系教育:使孩子们越来越明白,越是直接为自己,往远看越不利于自己,越是通过为大家做贡献来实现为自己,越往远看,越是最有利于自己。明白为自己就是害自己,为大家才是为自己的道理。明白集体、国营都是大家的,为集体、国营做贡献获得利益,就是通过为大家做贡献获得利益的道理。尤其通过公有制的不断的、越来越多的免费,一定会使孩子们更加深刻认识到为自己就是害自己,为大家才是为人民的道理。这样,无论大人,尤其是孩子们的思想一定会越来越由私心向公心转变,最后完全变成公心。
(3)、第三步,全部免费一切婚姻用品。如果免费一切婚姻用品,将会出现什么情况呢?任何的婚姻,唯有彻底摆脱物质利益的束缚,才能会获得真正的婚姻和幸福。唯有免费越来越多,唯有免费一切婚姻用品,才能彻底摆脱物质利益的一切束缚,才能获得真正美满幸福的婚姻,才会是真正平等条件下的真正互相爱慕、倾心的婚姻,婚姻才能会更牢固、长久。尤其是随着免费越来越多,越来越拥护公有制,越来越认识到为自己就是害自己,为大家才是为自己的道理,于是人心一定会由私心向公心发展,最后随着按需分配的实现,人心完全变成公心的。这样在婚姻问题上人们会更加关心、爱护别人,会使婚姻更加牢固、长久,绝对不会轻易出现离婚现象。(4)、最后一步,实现按需分配与私心完全变公心。随着免费越来越多,人们越来越拥护公有制,随着人们对私心与公心辩证关系的越来越深刻认识,人心必然由私心向公心转变,最后随着按需分配的实现,私心完全变成公心,这就是共产主义。
所以实行真正公有制的生产关系是实现私心变公心的必由之路!
二、一些错误认识。1、没有人民的思想觉悟,就没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问题。在相当多人看来,没有人民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觉悟,就不会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本来,觉悟决定社会制度,任何社会制度的核心都是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为发展生产力服务,生产力是为了创造更多物质财富,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一切的觉悟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得物质财富,而财富不是归别人都是归自己。人类社会出现说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的出现,都是人们认识到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对自己更有利形成的。所以所谓的“觉悟”,只是认识到怎样对自己更有利的一种“思想”而已。原始社会公有制的生产关系是当时人们根据生产力极端低下的条件,为了人类能够共同生存而采取的人类共同劳动,共同享用劳动产品的一种生产关系;奴隶社会的生产关系是奴隶主阶级为自己能够获得更多财富而形成的一种只有利于奴隶主阶级的生产关系;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是地主阶级为了自己能够获得更多利益而形成的一种只有利于地主阶级获得更多利益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是资产阶级为了自己能够获得更多利益而形成的一种只有利于资产阶级获得更多利益的生产关系。无论何种生产关系本质上都是为了自己获得利益,来满足自己的物质生活。
但是相当多人的没有人民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觉悟,就不会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观点中的“觉悟”,不是以前人类社会的觉悟的目的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别人、大家,即发展生产力的目的不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满足别人、大家。只有有了这样的觉悟,才能会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在人们的觉悟没有达到这个程度的时候,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不可能实现和搞好的。其实这个“觉悟”就是公心。以前社会人都是私心,所以形成私有制社会。要实行公有制社会,人心必须是公心才能实现。也就是没有私心变公心,就没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如果人心永远不会变公心,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永远不会实现。一些人就是认为私心永远不会变公心,所以否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永远不会实现,只是人类向往的一种理想、乌托邦而已。
这样的推论看似很有道理,也很能迷惑人,但是绝对错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客观决定主观原理告诉我们:人的思想、觉悟、私心或公心等,都属于人主观范畴,而人这个主观形成都是一定的客观环境产物,即都是一定客观环境决定的。人的私心或公心的表现,也都是一定的客观环境决定的。所以原始社会的客观条件,使人人劳动都必须出以公心,财富大家共享;而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客观环境,则人们根本上都必然表现出私心。而且尤其根据阶级地位决定思想或觉悟的观点,即利益决定思想或觉悟观点,我们分明看到人的思想、觉悟完全服从利益。即怎样对自己有利,就会形成什么思想和觉悟。既然利益决定思想和觉悟,我们就应该有绝对的、充分的理由推论出:私心使人获得更多利益,必然形成私心,如果公心使人获得更多利益,而私心却获得不到,请问人们是要私心还是公心?如果我们教育人们必须辩证认识公与私的关系:越是为自己(所谓私心),往远看越是不利于自己;而越是为大家(所谓公心),往远看,越是最有利于自己的道理——为公为私根本上都是为自己,只是方法不同,效果迥异,看清楚两者往远看,哪个更有利于自己罢了。人们有了这个觉悟后,实行公有制的生产关系——越为集体、国营做贡献,越获得利益,为维护集体、国营利益越获得更多利益;反之获得越少,甚至没有。集体、国营又越来越好解决人们的各种困难和矛盾,请问人们为集体、国营做贡献的生产积极性是会越来越高,还是会越来越低?尤其集体、国营的财富根本上都用于不断的逐步的实行各种免费,走向按需分配。请问这样的客观环境里,人们是越来越向往私有制、私心,还是会越来越向往公有制和公心?如果人们一定会越来越向往、欢迎、拥护公有制、公心,请问人心会越来越私心,还是越来越为公?如果一定会越来越为公,请问最后能不完全变成所谓的公心——都牢牢的、永远的树立通过为大家服务获得利益的思想,牢牢的、永远的树立都积极劳动,获得财富首先先满足别人,然后是自己的思想!请问这样所谓公心形成,根本上离开能够使私心变公心的客观环境——根本上是最新的使私心变公心的生产关系这个客观环境,能实现吗?
而先形成公心,然后才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观点,是完全违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客观决定主观这个基本原理的。现在的世界根本上就是私有制的世界,私有制发展私产阶级,私产阶级发展私心,请问在这样的客观环境,怎么可能会产生公心?我们都知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如果“墨”指私有制这个环境,“黑”指私心;“朱”指公有制这个环境,“赤”指公心,环境与思想的关系不是再清楚不过了吗?私有制必然发展私心,公有制才能发展公心。请问没有产生公心的环境,却要公心产生,甚至要在发展私心的环境里,产生公心,这不是完全的空想或南辕北辙吗?如此分析,一切的唯有先形成公心,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观点是多么荒唐可笑啊!
2、绝大多数人服从真理还是利益?另一种观点与前一种观点有所不同,提出巩固发展公有制必须提高觉悟,否则公有制不可能巩固。“觉悟”什么?其中第一个方面是认识什么是真理,比如认识到实现共产主义是真理。但是当真理与利益矛盾时,即接受真理,必然失去利益;反之接受利益,必然失去真理。这时绝大多数人会怎样选择?是选择真理,还是利益?如果我们按照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阶级斗争观点,一定会有明确答案的。从马列毛的阶级斗争观点出发,发现绝大多数人都是阶级地位决定思想和行动,即经济地位——获得财富多少和方式——生活条件决定思想和行动,即利益决定思想和行动,也即利益决定一切的观点看,绝大都数人一定会选择利益而不是真理的。我们常听说人的思想随着生活的改变而改变,绝对没有听说过人的思想随着真理的正确与否而改变就是明证。因为一切的统治阶级为什么反对共产主义?共产主义是什么社会?是没有剥削压迫,人人平等、大家真正和睦相处的社会,这样的社会不好吗?好,但是对他们来说,要接受共产主义,眼前就会失去自己的利益。而工农为什么容易接受共产主义呢?因为那个社会能够给工农带来更多利益。所以唯有真理与利益一致时才接受真理,当真理与利益矛盾时,则接受利益。如果不是如此,怎么解释在夺取政权之前,共产党员的绝大多数都能够为人民服务,能够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前仆后继、视死如归,而夺取政权后,就慢慢由为人民服务,变成慢慢为自己服务,最后走向原来的反面呢?这不正是夺取政权之前,共产党员的利益与人民利益一致——唯有推翻国民党反动派,才能过上好日子,于是都能够为人民服务。当夺取政权后,就与人民利益不一致的,共产主义真理也与自己利益不一致了,于是由为人民服务,变成为自己服务。在真理与利益面前,绝大多数共产党员选择了利益,而抛弃了真理。
所以要想通过人民觉悟来巩固发展公有制,所讲的一切必须有利于人民获得更多利益,而绝对不是让人民失去更多利益。是前者,人民就会很快觉悟,是后者,人民不会觉悟。请问资产阶级剥削压迫人民,是什么觉悟决定的吗?难道不是利益驱使的吗?人民为什么反抗,是什么使人民觉悟的?是唯有反抗,才能获得利益,比如毛主席当年不是打土豪分田地,让农民获得利益,农民能坚决支持和坚决跟毛主席革命吗?从这个角度说,利益等于觉悟。或者让人明白获得更多利益的方法,其一定很快觉悟。所以任何的觉悟,必须与利益紧密联系,否则绝对不会觉悟。既然如此,要通过人民觉悟来巩固、发展公有制,也必须使人民的利益与集体、国营利益紧密联系起来,才能使人民觉悟,否则是不可能的。怎么使人民的利益与集体、国营利益紧密联系呢?就是越为集体、国营做贡献、越维护集体、国营利益,越更多给与人民利益;反之越少给与,甚至不给与,同时集体、国营要越来越好的解决人民的各种困难和矛盾等。唯此,人民的觉悟才会越来越高,越来越关心集体、国营利益。其实讲什么觉悟,本来生产关系的结成就是为了发展生产力,而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物质财富,以满足生产资料占有者的需求。如果形成生产关系,占有生产资料,不是为了获得更多物质利益,生产关系、生产资料还会才能在吗?所以公有制必须让人民获得越来越多利益,人民才会生产积极性越来越高,越来越拥护公有制,公有制才能巩固和发展起来!
3、用特殊代替一般。本来绝大多数人的思想是阶级地位决定,但是一些人否认这一现实,认为极个别人能够做到的,认为绝大多数人也能做得到,所以要求绝大多数人必须做到。比如毛主席的思想等不受阶级地位决定,其思想服从真理,而不是利益。如果特殊能够代替一般,毛主席的阶级地位决定思想的论断就是错误的了。所以必须一般情况,必须用一般规律指导;特殊情况,必须特殊对待,即按毛主席说的“有成分论,不唯成分论”分别对待、分别处理,才是正确的。尤其我们解决问题,面对的、把重点、主要精力使用的方面、主要对象应该是绝大多数人,还是极少数人?是按绝大多数人的特点制定方针政策,还是按极少数人特点制定方针政策?难道不是很清楚、明白吗?
4、物质与精神互动说法。关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即利益与思想的关系,马列毛哲学原理早就告诉我们:物质决定精神,精神反作用于物质。本来人就是物质,没有人这个物质,何来人的精神,本来人要活着,必须有生存的必需品。如果人连生存都不能保障,时时面临死亡危险,请问何来的精神?而且任何的精神,都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人刚下生,有什么精神?没有。其精神都是后天的环境促使其产生的,所以任何具体的精神根本上也都是客观决定的,根本不是物质与精神各自独立存在,不存在谁决定谁的关系。他们这种观点的理论基础是不可知论:比如鸡与鸡蛋谁决定谁。他们的意思好像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就像鸡与蛋关系一样,谁也不知道究竟谁决定谁。实际根本不是这么回事。除了上述论述外,我们再从生产关系方面论述物质与精神,即物质与人的私心与公心的关系。
我们知道,所有制根本上指生产关系,而一切的生产关系都是为了发展生产力。而生产力发展是为了获得物质财富,来满足人类的物质需要。人没有物质财富就不能活,不能活,人没有了,何来公心或私心。所以没有人便没有私心或公心。所以私心或公心的产生的基础是人得活着。所以人活着是私心或公心产生的基础。人刚下生无所谓私心或公心,所以私心或公心是后来一定的客观环境决定的。这样一定的客观环境是产生私心或公心的基础。
那么什么样客观条件决定人的私心或公心呢?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极端低下,唯有大家共同劳动,共同享用劳动财富,才能使大家都能够生存。这样的客观环境——或这样的客观条件,决定大家必须共同劳动、共同享用劳动财富。这样的人类思维,就是我们所说的公心。
后来私心的产生,是生产力有所提高,社会财富有了剩余——这个客观环境或条件,致使一些人产生占有剩余财富的思维,于是占有出现,接着占有战争俘获的奴隶出现的,于是阶级出现了,私有制出现了。私有制发展私产阶级,私产阶级发展私心。所以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导致的形成一定的生产关系决定人的私心或公心。
所以公有制与公心,不是互相决定的关系,而是所有制决定私心或公心。生产力水平是客观条件,由此形成的生产关系也是一定的客观条件——人为创造的客观条件。所以人的私心或公心属于人的主观,主观是由客观决定的。所以是一定的生产关系这个客观决定人的主观——即是私心还是公心。既然如此,要发展公心,根本上必须依靠一定的生产关系——即公有制!唯有公有制才能发展公心!而公心只能对公有制这个客观具有反作用,即促进作用而已。
所以公有制与公心绝对不是你说的鸡与鸡蛋,谁先谁后不清楚的问题!这种说话是典型的不可知论!
总之,人的私心与公心是人的主观范畴,是人具有的性质。人的私心或公心哪个表现出来,则是一定的客观环境决定的,即是阶级地位决定的,是利益环境决定的。由于人的私心或公心哪个方面能够表现出来,是一定的客观环境决定,即利益决定。所以我们唯有用使人公心发展的利益,才能使人心向公心发展。根本办法就是必须实行公有制,必须实行真正公有制的生产关系,才能达到目的。所以实行真正公有制的生产关系,是使私心变公心的必由之路!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